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的形勢與對策
論文關健詞:互聯網 高校道德教育 網絡道德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論文摘要:互聯網的普及在傳統的現實世界和人類的思維世界之外又增加了一個虛擬的網絡世界。高校學生利用網絡不僅是時尚的生存方式,也是時代對他們的成才提出的現實需求。對于高校德育工作者來說,應該正確認識和把握網絡時代所帶來的機遇,化解網絡所附帶的不利因素,開辟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的新天地,使高校德育進人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21世紀,人類進人了一個信息時代;ヂ摼W的普及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存方式和思維方式。在傳統的現實世界和人類的思維世界之外又增加了一個虛擬的網絡世界。在高校里,大學生利用網絡不僅是一種追趕時尚的生存方式,也是時代對他們的成才提出的現實需求。然而網絡不僅是一個技術平臺,也是一個社會平臺,良好的道德秩序是維護網絡世界的正常有序運轉以及網民利益的重要保障。網絡道德和現實世界中的道德實質是一致的,也包含著道德意識、道德規范和道德行為等內容,但不同的是它針對的是虛擬的網絡世界中的人和事。對于高校德育工作者來說,及時適應形勢,開展網絡道德的教育已成為當前德育工作中的當務之急。
一、互聯網為改革傳統高校道德教育模式帶來了機遇
互聯網的出現和普及,為高校的道德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機遇。
1、互聯網的超容量信息充實了高校德育的內容
互聯網的普及與迅速發展已經將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過光纜聯結在一起。有關資料表明,1980年全球數據庫總量為3. 1億條,2000年已達到100億條以上,其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科技、體育、影視、音樂、衛生等,而且網絡信息每分鐘都在更新。大學生通過網絡,可以隨時了解世界各地的重大時事和風土人情,做到足不出戶盡聞天下大事。德育工作者只要掌握網絡應用技術,就能找到各種自己需要的信息。
2、互聯網傳遞快捷的特點提高了高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效率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許多程序性的工作只需要在網絡上通過辦公自動化軟件或收發email等方式方便地解決,徹底地扭轉以往德育工作效率的低下。許多關于學生管理方面的工作與信息,如獎學金評審、就業信息發布、教學信息的變更等都可以借助網絡來迅速傳遞和解決。網絡也使得德育研究效率大為提升,大規模、群體性的研究變得可能,而且日益成為一種方便的形式,如調查學生的實際思想狀況問卷只須公布在網上,學生上網填寫即可,極大地提高了研究效率。
3.互聯網的虛擬性和交互性加強了高校德育的影響力
網絡世界是一個虛擬社會,每個學生都可以隱蔽自己的真實身份,在網上自由瀏覽和發表言論。這種虛擬性,使得學生不必顧及師生之間的隔閡,消除所有因面對面交談帶來的不利因素,隨心所欲地談論,發表自己的各種觀點、意見,這些都是他們真實思想的流露和內心世界的展示。而德育工作者也可以利用互聯網的這種虛擬性特征,以其他身份進人網絡的交流場所如BBS,聊天室等,針對一些受到普遍關注的校園和社會熱點問題,與學生們進行交流討論。這樣,不僅可以非常方便地收集到學生在自然而然之中流露出來的真實思想,對它們加以分析,找出相應的對策,從而使德育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
網絡的交流是一種交互式的交流,它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單向式的滿堂灌德育教育模式,學生們也可以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問題進行有效的雙向交流,充分地參與德育教育過程之中,徹底地改變了以往德育教育中雙向交流困難的局面,德育教育過程更加民主。而且,網絡語言圖文并茂,可以為人們提供真實的表現效果,感染力強,使學生多種感觀同時感知,學習效果更加明顯。
4.互聯網最大限度地使高校德育工作社會化
高校的道德教育,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面的密切配合。以往,在這方面盡管有著強烈的需求,但因為條件的限制很難實現。如今,網絡的普及為社會、學校、家庭的三者結合提供了便利。一為一面,網絡全方位、多層次的信息傳輸使得大學生可以廣泛參與社會生活,有助于他們的社會化。另一方面,他們的學習、生活狀況也通過網絡及時地傳遞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家長可以通過網絡與學校隨時聯系,了解自己子女的在校狀況,便于雙方共同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社會各界也可以通過網絡共同參與高校學生的德育工作,有利于形成學校德育工作中家庭、社會和學校三者的合力。
5.網絡有助于突顯大學生作為道德個體的個性和主體性
在網絡天空中,每個網民無論是與他人在線交談,或者獨自進行超文本的創作和閱讀,他們都處在交互主體的界面環境之中。網絡技術突破了現實生活中人的社會階層、地位、職業、性別等差異,消滅了權威,代之以平等自由的主體間的交往。它強調的是主體的道德選擇和自我評價的行為能力。大學生作為網民,其道德個體的個性和主體性得到提升和確證,這種主體地位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獨立意識的發展。一方面,網絡上的雙向或多向信息傳遞方式,使得學生能夠獨立參與討論,自由訪問站點,主動了解各種信息資源,這可以使他們通過接受來自不同角度的建議,經過自身的判斷整合形成自己的觀點,進而培養自己的選擇能力。另一方面,在虛擬的網絡社會中,由于人們之間交往是匿名的,外在他律因素非常微弱,大學生必須具有自律精神才能做出道德行為,網絡中這種自主的交往方式有利于塑造大學生的自律精神。
二、網絡給高校德育建設帶來的不利因素
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給高校德育建設帶來空前未有的大好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不利因素。
第一,多元化的網絡信息使得大學生思想價值觀念產生混亂,影響了高校德育的效果。網絡信息泥沙俱下,許多垃圾信息對大學生思想和行為容易產生誤導。以往,大學生的主要信息來源是廣播、電視、報紙等傳媒和教育者的灌輸,經過層層把關,其內容中的不當因素大為削減。但是在網絡上,大學生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多更廣更快,各種思潮和觀點撲面而來,接受能力強、獵奇心重的年輕大學生很容易受到誘惑,其人生價值觀受到沖擊和污染,使高校德育在大學生思想成長空間中的主導地位受到嚴重的干擾和沖擊。
第二,過度地沉迷網絡容易使大學生的心理出現異常。許多大學生由于沉迷于網絡,分不清現實世界與虛擬的網絡空間。許多網友在網上聊得海闊天空,卻并不了解談話對象的真實情況,許多人刻意隱瞞自己的真實信息,外顯的都是經過刻意處理的信息和精心包裝的形象,這種角色的迷失對大學生的社會化及其他方面的健康成長極為有害。而終日與電腦為伍,缺乏有感情的人際關系,也會對大學生的正常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學生時代本應是人際關系能力和人際關系形成的重要時期,但部分學生由于沉溺于網絡,過分關注人機對話,淡化了現實生活中自己與社會及他人的交流,逐漸失去對周圍現實環境的感受力和積極參與的意識,形成緘默、孤僻、冷漠、不合群、缺乏責任感、欺詐等心理,不能有效地實現客觀現實世界與網絡虛擬空間之間的角色轉換,從而形成心理錯位和行為失調等問題。這些都嚴重危害大學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他們的健康人格的養成。
第三,互聯網的全球性特征使得文化滲透成為現實的危險;ヂ摼W是超越國界和民族之限的開放世界,其中充斥著不同文化的傳播、碰撞和交融。大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接受新知識快,很容易受到這種文化滲透的侵襲。當前互聯網上流通的信息,主要以西方發達國家發布的信息為主體,其網點多、信息量大,成為高校學生上網首選。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而西方國家的社會文化、商業理念、價值標準和生活方式等與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接觸的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往往差異很大,很容易形成沖突,使大學生產生迷惘困惑,從而誘發他們的思想混亂,乃至價值觀的偏移。西方文化正是憑借這種信息優勢,滲透到世界每個角落。國內外敵對勢力也一直通過互聯網相互勾結、歪曲是非、散布謠言,甚至把煽動性政治宣傳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發到每個網民的郵箱中。他們企圖培養西化、分化中國的勢力,爭奪中國的年輕一代,這種危險尤其值得注意。
第四,互聯網的虛擬性會淡化大學生的法律觀念,使其道德行為失范,道德情感日益淡漠。互聯網是虛擬的數字化世界,其虛擬性和隱蔽性特征是導致大學生網絡道德弱化的主要原因。每個人在網上的存在都是虛擬的數字,外界不易對其進行監督,現實社會道德規范的約束力在網上比較虛弱。一些人很容易忘記自己的社會角色、社會地位和社會責任,做出一些不道德行為,如在網上散布虛假信息、謠言,或惡意攻擊他人的電腦等。長期以往,這些行為反饋到現實生活中,會使大學生逐漸放松自我約束,進而導致他們的道德法律觀念淡化乃至道德行為的失范等。
三、加強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的新舉措
面對網絡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高校道德教育所能做的就是順應形勢開展網絡道德教育,搶占高校德育新陣地。
首先,當務之急是建立網絡道德教育新陣地。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高校德育工作要想繼續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唱響主旋律,必須加強網絡的正面宣傳,建立和壯大網上陣地。網絡空間是無限的,也是開放的。如果正確的思想不去占領它,錯誤的、消極的思想也會乘虛而人。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須順應形勢,利用網絡的有利條件,在網絡上開辟和占領新的道德教育陣地,建立為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有吸引力的網站。一方面,我們可以結合各自高校的實際,依托自己的校園網,開辟“思想政治網頁”、“學生工作網頁”、“學生生活網頁”、“心理咨詢網頁”、“就業指導網頁”等。在這方面,我校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不僅開通了“求索網站”這樣的紅色網站,而且各系的網站中也開通了“心理咨詢”、“就業指導”和“學生生活”等欄目。另一方面,江蘇工業學院可以開發研制一些德育軟件來充實和豐富網站和網頁的內容,比如《思想道德修養》網上教學課件制作課題組所開發的《思想道德修養網上教學輔導》課件,與正常的課堂教學相結合,通過圖文并茂、聲色俱全的表現方式,不僅拓展了思想道德修養課堂教學的空間,而且增加了道德教育的實際效果。通過拓展網絡陣地,教育者不僅可以利用BBS論壇、在線聊天或email等渠道,與學生展開及時溝通,了解學生真實的思想動態。而且也可以經常就學生思想、學習和生活中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在網上組織討論,這樣會收到一般的班會和個別談心不容易收到的效果,德育工作者也容易成為深得學生信賴的“網友”,有利于工作的開展。
第二,更新德育教育觀念,營造網絡時代的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圍;ヂ摼W的出現和普及對傳統道德教育模式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傳統的單向灌輸式教育模式已經難以立足,網絡BBS論壇和QQ等在線聊天以其雙向甚至多向互動贏得了大學生的普遍青睞足以說明這個問題。因此,網絡時代的高校道德教育必須更改其教育模式和教育觀念,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質也應該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而與時俱進得到提升。隨著大學生把自己的生活重心向網絡傾斜,我們的德育工作者也應該樹立新的德育工作理念,把自己的工作和學習重心向網絡世界挺進,樹立德育空間網絡化的新觀念。國際互聯網的開拓,已經使地球成為名副其實的地球村。學生們在自己的宿舍里通過電腦就可以了解國內外大事,學習自己想了解的知識。因此,信息網絡的空間有多大,德育的空間就有多大。我們必須把德育融人網絡之中,使之也滲透到網絡能觸及的每一個角落。
高校的網絡管理,決不是單純的技術性管理,而是融網絡技術和思想政治工作于一體的新型管理。不僅要求德育工作者了解和熟練運用網絡,把德育教育和網絡技術有機結合起來,而且也要求高校繼續發揮傳統的宣傳工作陣地的作用,如報刊、學報和教學、科研等,并把這些教育成果及時移植到網絡上來,加強正面宣傳的力度和范圍,從而營造一個全面的良好的高校網絡道德教育氛圍。
第三,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觀。網絡空間是一個交流知識的場所,它更多地需要人們自覺遵守一定的道德規范,更需要人的道德自律和自我約束。所以,在大學生中加強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強化人文底蘊,可以使大學生更加注重個人修養,增強自己遵守網絡道德規范的自覺性。要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學習觀念,把網絡作為知識的來源和學習的手段,而不是獵取不良信息的途徑,使大學生們有效地在網上生活中自我調節、自我管理,正確地對待人機關系,正確地處理虛擬空間和現實世界之間的區別,塑造良好的網絡道德人格。在這方面,“兩課”教學承擔著重要的職責。“兩課”教學應當正視學生熱衷上網的現實,把課堂講授和網絡輔導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要在課堂講授中大力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增加課堂教學的生動性。思想道德修養課程要增加網絡道德教育的內容,著力培養和形成學生正確的道德價值觀、道德評判力和道德自制力,使網絡道德教育成為道德規范中的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
另外還要重視對大學生網絡文化鑒別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可以通過開辦輔導講座或者選修課等形式,有意識地指導大學生科學地利用網絡資源,增強抵御網絡有害信息資源侵擾的能力。面對一些不良信息和大學生沉迷于電腦、網絡的現象,高校道德教育的著眼點應當是教育他們學會選擇。首先要讓他們知道在人生中學習和游戲之間如何進行選擇;其次要教會他們在良秀不齊的信息資源中學會判斷各種信息的意義和價值,選擇適合自己的信息,學習創造和傳播信息的知識與技巧,并明確如何利用信息資源來發展自己。成功的道德教育是交給學生生存的本領和解決問題的鑰匙,使他們能自己用以尋找社會和人生問題的科學答案。
第四,要通過豐富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轉移大學生對網絡的癡迷,以優秀的網下文化感染大學生。大學生精力充沛、不甘寂寞,有很多人是出于無聊而去上網的。因此,對于高校來說,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適當增加一些寓教于樂的活動,為廣大學生開辟廣闊的活動和娛樂天地,能增強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人際交往的能力。有學者認為,“校園文化不能僅僅滿足于唱唱歌,跳跳舞,搞搞文藝演出。必須將高雅的文化藝術引進校園,將民族文化的精華帶給青年,讓他們在接受藝術和美的教育的同時,激起深深的民族自豪感。年輕人的參與和表現欲望一般較強,高?梢酝ㄟ^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校園文化藝術節,舉辦各種征文、書畫、攝影、藝術展覽,進一步加強大學生的各種社團活動等來充實大學生的業余生活,轉移他們對網絡的沉迷情緒。這點對于減少大學生去學校完全不能監控的校外網吧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園文化活動的教育優勢在于能夠較好地消除網絡文化的消極影響,使學生獲得健康向上的人際關系和心理效能。并能使他們在形成穩定的觀念和規范的行為習慣后,對網絡文化有所認識、有所選擇,從而自覺地抵制消極和不健康的信息,追求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
第五,利用網絡優勢,實現高校德育的社會化。高校德育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它不僅需要學校的努力,也需要社會和家庭的支持和幫助,而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學校德育工作最大限度地實現了社會化。通過網絡技術,遠在千里之外的家長可以隨時進人子女所在學校的網站,了解學校的狀況和子女在學校學習、生活和思想等方面的情況,有利于學校和家庭的溝通,共同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便利的網絡也保證了學校和社會可以及時溝通,促進社會和學校的聯系,使學校的德育工作根據社會的不斷變化而調整,以適應學生的需要和社會的發展。這樣,就形成了學校、社會和家庭三者在大學生道德教育上的合力,更有力地推進了高校道德教育上到一個新臺階,更加有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的形勢與對策】相關文章:
高校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缺失及對策03-29
對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的思考01-18
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的探討01-18
高校德育的網絡效應及對策01-18
加強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的對策01-17
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及其對策思考03-29
論高校網絡道德教育與引導初探01-18
高校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思考03-2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