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論文范文模板(通用9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論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管理學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管理學論文 篇1
一、引言
隨著20世紀80年代公司控制權市場的出現,奠基于經典經濟學價值創造原理的價值管理(VBM),發端于公司控制權市場上的惡意收購活動,并于90年代在西方發達國家得到廣泛地拓展和運用,涌現出了一系列有關價值管理的理論觀念和實務方法(王平心,吳清華,2005)。管理學論文中,關于價值的管理,不同領域的學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研究。從某種意義上講,VBM是眾多商業學科和商業主題的綜合。從財務角度而言,VBM將創造股東價值這一目標同折現現金流量估價模式結合了起來。從公司戰略角度而言,價值創造是投資于同現存的以及潛在的競爭者都存在某種相對優勢的公司的結果。從會計角度而言,VBM采納了公司會計報表的基本結構,并根據自身的要求進行了修改,最后,從組織行為學的角度而言,VBM認為評價和獎勵對于引導員工的行為很重要。因而VBM系統是由一套旨在鼓勵員工為股東價值而設計的評價和激勵系統構成的(約翰D馬丁等,2000)。本文將站在公司理財的角度對已有的價值管理概念進行簡單的綜述,并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價值管理的本質特征,對價值管理理論的發展方向進行展望。
二、關于企業價值觀的分析
我們知道嚴謹、現代意義上的企業價值理論源于Miller與Modigliani兩教授在1958年所提出的MM無公司稅資本結構模型。MM理論的提出,奠定了現代企業價值理論的基礎。由于企業價值內在的豐富性和復雜性,人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方面來觀察或控制企業價值及其最大化的形成過程;趯ζ髽I價值進行觀察的不同角度,形成了多種企業價值評價模式。由于評價企業價值的具體方法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企業價值觀,主要包括基于折現現金流量模型的企業價值觀、基于經濟增加值的企業價值觀和基于托賓Q值的企業價值觀兩類:
。ㄒ唬┗趦r值派(piemodel)模型的企業價值觀
按照這一模型,企業價值是負債市場價值與股權資本市場價值之和。即FV=B+S式中:FV表示企業價值;B表示公司債市場價值;S表示股票市場價值。由于公司債價格雖然會受到利率波動的影響,但其市場價值總是有一個中心支撐線,即公司債的票面值。而股票價格及其波動卻反映的是一種長期趨勢。所以,在此情況下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與股東價值最大化目標達到了協調和統一。基于價值派模型的企業價值觀將人們的視線由企業自身引到了證券市場上,將證券市場的價格機制引入了企業價值的生成過程,突出了債務資本投資者與股權資本投資者在整個企業價值生成過程中的不同作用。在經濟金融化日益深化的現代社會中,基于價值派模型的企業價值觀對于投資者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這種企業價值觀沒有告訴投資者企業價值的真正的源泉究竟在哪里。因此,按照這種企業價值觀進行價值管理,投資者在關注證券市場的同時,也必須密切關注著企業自身的各種變化。
。ǘ┗谡郜F現金流量模型的企業價值觀
按照這一模型,企業價值是未來時期內期望現金流量按照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進行折現之和。該模型建立在持續經營和資產可以被循環用于創造未來收益和現金流量的基礎上。折現現金流量模型能夠更好地體現企業價值的性質,即企業價值從本質上講反映的是企業投資者對企業現金流量索償權的大小。它的理論依據是:企業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對其投資者有價值,而這種價值正好體現在企業能夠向其投資者提供足夠多的現金流量;谡郜F現金流量模型的企業價值觀認為企業價值取決于:
。1)未來期間企業經營活動所創造現金流量的多少以及
(2)這些現金流量的風險程度的大小;谡郜F現金流量模型的企業價值觀認為決定企業價值的是企業在一個較長時期內所獲得的現金流量的多少。僅僅追求某一時期內的現金流量最大化對企業價值的增加并無益處。這種企業價值觀有助于消除短期行為,增強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這種價值觀奉行“現金為王”原則,強調公司價值的概念不是基于已經獲得的市場份額和利潤數據,而是基于與適度風險相匹配的已經獲得和可能獲得的自由現金流量(FCF)。
管理學論文 篇2
摘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分為基本目標、發展目標、最終目標,面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本文初步提出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途徑。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
一、事業單位的概念事業單位也稱為非營利組織,是指為了社會公益目的,擔負國家某一方面事業任務,由國家機關利用國有資產舉辦,以精神產品和各種勞務形式,向社會提供生產性或生活服務,不以營利為目的的非物質生產單位,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有著自身的特殊性:組建的目的主要是從政策性而不是從經濟目標的角度考慮的,是為了完成某一具體社會公益服務目的而存在,是使全社會財富增長,而不是為了自身的生存而存在。事業單位沒有獨立的經濟利益,它們承擔著保持社會穩定、經濟安全、推行國家政策,以及向社會提供教育、醫療、文化等產品或服務,對于整體國民素質的提高、綜合國力的增強、人類文明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國家對事業單位的考核,主要看賦予的事業計劃是否完成,撥入的各種款項是否按預算及規定的項目使用等。國家撥付資金的目的是通過事業單位創造社會效益,不要求創造多少經濟效益,不需要投資回報。所以各事業單位都把工作重點放在年度任務的完成,忽略日常的財務管理,在預算管理、資金使用、資產管理等環節缺乏有效管理,造成大量的資金浪費,資產管理混亂。有的事業單位甚至成為了腐敗現象滋生的良好土壤和國有資產流失的有效渠道。
二、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目標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是指事業單位從事財務管理活動所期望達到的目的,它決定著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基本方向,同時也受制于事業單位目標。根據事業單位性質、資金來源的特殊性等,將事業財務管理目標分為基礎目標、發展目標、最終目標。在評價事業單位經營成果時,不僅僅依據經濟指標,而是事業單位績效最大化,即提高組織運行效率,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用。
1、基礎目標——保證國家資源物盡其用,保證事業單位基本運行事業單位的資產和資金,主要是來源于財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一個最基本目標,就是管好、用好財政資金,通過執行國家財經紀律法規和會計規章制度,遵守會計職業道德和基礎操作規范,自覺接受國家和社會的財務審計和檢查,對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財務控制和監督,確保國家資源在發揮其最大使用效益,同時,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還應圍繞事業單位本身的職能和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和制度,實現單位社會管理和服務職能服務。
2、發展目標——積極籌資和投資,發展自身為滿足社會公眾需求,一要提高事業單位的整體服務水平和能力,一要有充足的資金作為保障,這是關鍵及具有決定性的方面。事業單位應充分考慮自身立足和社會形勢的需要,努力追求在保證向公眾提供優質的服務基礎上,獲得資金流入,要適應市場經濟需求,從過去單一的依靠財政撥款轉向社會和市場拓展資金來源,逐步實現從政府辦事業向社會辦事業轉化面對這種新的形勢。更重要的是主動地向社會籌集資金,開拓籌資新架道,爭取以較低的籌資風險和較少的籌資成本獲取較多的資金。
3、最終目標——實現績效最大化事業單位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隨著市場逐漸介入事業單位的運行,事業單位雖然做的是社會公益事業,事業單位要想正常行使自己的社會事業職能,必須首先保證自身的生存和合理發展。事業單位在保證社會公益事業職能的同時,不應該回避經濟效益。事業單位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經濟業務活動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其財務管理不應再局限于預算資金收支的管理,而應采取以績效為導向的財務管理模式,圍繞績效最大化的目標開展成本管理將事業單位所的繼續投入事業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實現事業單位和事業發展的雙贏,進而實現事業單位的績效最大化。
三、實現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的措施面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事業單位需要扭轉傳統的粗放型管理觀念,增強自身的財務管理水平。要嚴格按步驟進行預算管理,有效提高事業單位預算編制的質量,提高預算執行的可行性,改善預算執行脫離預算制定的現象。
通過對資產的實物管理措施的落實及核算方面的改進,可保證財政資金的有效運用,遏制國有資產的流失現象。
1、確保資金支出在預先確定的領域,保證社會公益服務目的的實現。事業單位要嚴格制定國家投人事業經費的專人專賬重點管理和使用的制度、辦法,把事業單位的正常業務活動與經營活動嚴格區分開來,在人員的安置上不容許相互兼職。事業單位正確確認和計量事業活動的產出和成本,分析成本的構成內容及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事業成本,提高事業單位財務資源的使用效率,以較低的事業成本,取得最大的事業績效【4】。對于預算內資金,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編報預算,嚴肅財政撥款管理秩序,按財政規定的項目使用,不允許超支、透支和有任何形式浪費。事業單位預算外資金,全部納入財政預算統一管理。
2、加強監督,要制定一套嚴謹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拓展資金渠道,防止腐敗和資產流失。要從純依靠財政資金,轉向多架道籌集資金有社會齊界的捐贈、教育投資、接受服務力的繳費、科研成果收入及向債權人籌集的資金,除積極主動地爭一取政府對事業經費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主動地向社會籌集資金,開拓籌資新架道。同時固定資產實物由固定資產管理部門負責管理,固定資產的使用、保管由各科室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加強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設計一套合理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日常管理的流程,確立固定資產管理的環節和內容,在明確職責,知曉流程后,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照章辦事,建立固定資產折舊制度,完善固定資產核算制度,建立固定資產清查盤點核算制度,改進固定資產會計處理方法。
3、加強收支管理和控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要通過成本分析,預算監督等環節,提高項目資金的運作效率。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編報預算,按進度撥款和使用,嚴肅財政撥款管理秩序;投資的管理與事業單位內部的業務資金活動嚴格區分,對事業單位內部各部門及內部成員之間的收人分配的進行調節管理,引進激勵的分配機制,促進專業人員隊伍的穩定和發展。對于一些事業單位經營收人,必須另設賬戶,獨立管理,支出要進行專項審批。必須圍繞績效最大化的目標開展成本管理,降低事業成本,提高事業單位財務資源的使用效率?傊瑸閷崿F事業單位的目標,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要求:合理編制單位預算,科學配置資金,依法組織收入,加強經濟核算,努力節約支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強資金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對單位經濟活動進行預測、控制和監督,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實現其事業發展目標。
管理學論文 篇3
摘要:
隨著信息化、科技化時代的到來,社會對高端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作為我國教學體系之中的重要環節——大學開始注重教學管理模式的創新與改革,并將可持續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采取內外部共同改革的模式來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本文將以大學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切入點,對可持續發展的策略以及基本思路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
大學教育;教學管理;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
人類文明的進展以及經濟水平的提高,使得可持續發展策略深入人心,不管是政治經濟還是文化,都需要以此作為自身發展的立足點。教育作為人類文明進程之中的重要推動力,也須將可持續發展策略落實到位。本文將對大學教育管理可持續發展的策略進行探討,從而為后者的研究和實踐提供一定的借鑒。
一、當前大學教育管理之中存在的問題
1.行政管理部門約束過多
大學教育作為我國教學體系之中的關鍵環節,難以避免地會受到行政部門的管理和約束。從目前來看,這一點直接導致我國高校教育管理效率低下,模式單一落后。對于學校,行政管理部門對學校的整個管理體系和模式以及內容進行了嚴格的規定,并要求其按照上級出臺的文件和命令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因此,整個教學管理體系行政色彩十分濃厚,學校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對于老師,從教材的選擇,試題的編排到教學計劃和內容的安排,都須接受行政管理部門的提前審批,對不符合相應管理要求的內容進行修改甚至刪除,并未考慮到教師的實際教學進度以及學生的學業水平。除此之外還要求老師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務,并作出了硬性指標和規定,因此很多老師面臨著課業和科研的雙重壓力。
2.教學管理部門約束過多
教學管理部門約束過多是現在高校教育管理之中的普遍問題。很多教育管理部門為了抓進度并完成上級下達的指標,在未進行實地調查和了解的基礎之上進行教學計劃和目標的制定,并對實施情況進行嚴格的監督和定期的檢查。這種不切合實際的教學管理模式使得學校和老師承擔過多的教學壓力,為了完成教學指標,很多學校只注重教學進度,而忽視教學質量。
3.學科之間存在較大的壁壘
教學管理是大學教育管理之中的重要環節,但是隨著信息化時代和碎片化時代的到來,大學諸多學科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壁壘。我國高校在進行教學時,大多采取西方的教學模式,主張教學的專業化和精簡化,這種模式盡管能使學生對專業有更加精深的了解,但是極易導致學科之間缺乏一定的融合和溝通,學科壁壘的形成使得學生難以對大學的知識體系有一個宏觀的掌握,在知識構建上也處于支離破碎的狀態,因此難以真正地實現大學教育管理之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其次,學科之間的壁壘也導致教師之間缺乏一定的溝通與合作,外加上落后的教職制度以及職稱晉升激勵機制使得不同學科的教師往往只注重自主研究,忽視跨學科研究與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一點不僅導致教師在教學時難以采取系統化、聯系化的教學方式,而且還極有可能造成學生看待問題的片面性。
4.可持續發展意識的缺乏
意識指導實踐,可持續發展意識的缺乏導致我國高校難以進行大學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首先我國諸多高校仍然采取終身教授制,這種教職制度導致教師故步自封,局限于以往的榮譽以及現在的安穩狀態,難以采取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模式的革新。其次,學科之間的壁壘和隔閡導致不同學科之間缺乏一定的聯系與溝通,教師也并未進行跨學科的研究合作,因此難以站在宏觀的角度進行教學活動以及科研項目的開展。最后,職稱晉升制度直接與薪金水平掛鉤,導致許多教師將經濟效益作為自身的目標,在進行學術研究和科研活動時,并不是自身對學術的忠誠與熱愛,而是為了獲得一定的經濟收益,這種狹隘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直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背道而馳。
二、大學教育管理的可持續發展策略
1.加強政府對大學教育管理的推動
為了促進大學教育管理的可持續發展,需要行政管理部門轉變自身的理念,由管理者向服務者轉變。通過簡政放權來給予大學自我管理的機會和空間,使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活動地開展和管理;其次,通過實際考察了解大學校園的管理現狀以及學校的師資力量和綜合實力,讓有經驗的老師和權威專家進行教科書的選擇以及考試內容的安排,從而真正地做到實事求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
2.放寬對大學教育管理的約束
教育管理部門應該是大學教育管理的引導者和風向標,因此需要發揮方向上的引導作用,而非進行實際管理的干預,通過放寬對大學教育管理的約束來增強大學管理的活力,使其根據自身的教學水平來安排教學內容和進度。
3.進行跨學科的研究與教學
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是大學教育管理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目標和任務。針對學科分離這一現狀,需要學校和老師的共同努力。學校在進行教學科目設計以及教學內容安排時,需要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并找出學科之間的共通處,引導老師進行教學活動。另外老師也需形成跨學科研究合作的正確理念,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系統觀,用聯系發展的觀點看待問題,加強與跨學科老師之間的科研合作,從而在教學活動之中讓學生站在宏觀的角度對問題進行全面的思考,養成正確的認識觀。
4.加強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加強可持續發展的意識是落實該教育管理理念的前提和基礎。對于老師,可以通過對其進行定期的教育和培訓,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其在進行教學活動及學術研究時,加強跨學科之間的合作,將系統觀作為自身教學和研究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其次還需開設相關的課程,對學生進行可持續發展意識的灌輸和培養,并為其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和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形成正確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和觀念。
三、大學教育管理就可持續發展策略的基本思路
1.以就業為導向
大學作為連接學生和社會的橋梁,是學生走向社會的跳板和墊腳石,為了使學生順利地實現社會化,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可持續發展策略要求大學在進行教育管理時將就業作為導向。以就業為導向要求學校,首先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進行專業的設置,真正地實現對口教育,讓學生實現學有所用,學有所長。其次則要求學校提供一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之中了解社會的需求與自身的不足之處。最后則需學校設立就業服務中心,保障就業信息渠道的通暢及時為學生提供就業信息,從而使其順利的就業。
2.實現校企結合
校企結合不僅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更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在大學教育管理中,校企結合能夠實現專業對口,通過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溝通和互動,來進行教學目標和計劃的聯合制定,真正地培養出社會所需的綜合型人才。
3.實現專家教師管理
效益第一是可持續發展策略之中的重要原則,在大學教育管理模式革新時,也將效率和質量作為自身的目標,通過組建委員會以及開展研討會來實現專家和教師管理學校,并由其擔任教學管理之中的各個職位。這種直接由專家和教師進行大學教育管理的模式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教學管理專家有著深厚的管理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戰經驗,因此是整個教育管理體系之中的風向標,可以通過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來保障整個體系的正確性和有效性。另外教師作為教學的一線人物,對整個教學情況以及發展方向有著最及時、最全面的了解,同時也能清晰地認識到現有的大學教育管理體系之中的矛盾與不足。因此,在進行教育管理時能夠在了解學生實際需求與社會動態的基礎之上進行管理行為的調整和革新,并有效解決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以及管理體系和模式這三者之間的矛盾。
4.輔助以一定的學生管理
大學生作為充滿朝氣與活力的新生代,既是大學校園之中的主體,又是大學教育管理體系之中的被管理者。因為大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強,心智也較成熟,因此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策略時可以在專家管理的同時輔助以一定的學生管理。大學管理包括學生文化創新成績管理、學生寢室管理、校園秩序管理以及校園環境管理,在這四個板塊之中學生作為被管理者往往處于消極的被動狀態,自身的民主參與權利難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整個管理效率比較低下。因此針對此現象需要學校轉變管理理念,將學生作為管理的主體,讓學生在四個管理板塊之中擔任一定的職位,賦予其合理的權利,在合理的領域之內直接實現學生管理學生模式。這一點能加深學生對校園管理的認識,使其意識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從而通過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來履行義務并使用一定的管理權力。由此可以看出,這種學生管理學生的模式既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形成民主和諧的校園環境和文化氛圍,又能提高管理效率,有效地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學教育管理之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現需要社會、學校及學生三者的共同努力,并將該理念落實到理論和實踐的各個環節之中,這一點對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推動人類文明進程有著極大的意義和作用。
參考文獻
[1]肖飛.可持續發展視野中的大學[J].沈陽師范學報,2011(02).
[2]倪文靜.大學為可持續發展服務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
管理學論文 篇4
摘要: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并且企業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為提高市場的占有率,企業應轉變經營觀念,實施綠色營銷。
企業實施綠色營銷不僅能夠適應消費者的綠色需求,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且可以加強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基于此,本文主要對企業實施綠色營銷的必要性及其實現的途徑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
企業;綠色消費;綠色營銷;必要性;對策
1 綠色營銷概述
綠色營銷的產生源于綠色消費的驅動。
隨著環境的不斷惡化,消費者已經意識到其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迫切希望企業能夠生產并銷售有利環境的綠色產品,因此,綠色消費應運而生。
而綠色營銷,易言之,可謂一種營銷管理和營銷策略,企業基于環境保護的經營理念以及綠色文化的價值理念,從消費者的綠色消費觀念出發,旨在達到消費者綠色需求的目的。
綠色營銷一方面能夠很好地協調環境保護、企業利益以及消費者綠色需求三者的關系,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還可以樹立企業“綠色”形象,促進企業文化建設以及規范并優化企業行為,從而助力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擴大市場銷路。
2 實施綠色營銷對我國企業的重要意義
2.1 實施綠色營銷有利于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我國工業化的進程在日益加快,市場經濟的發展對環境的作用也在不斷的增大,導致環境和發展兩者的關系越來越不協調。
環境問題是全球性的,我們應在新時期檢討傳統的企業發展觀念,探索出一條新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因此,當前,企業發展戰略中一個重要的構成部分就是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實施綠色營銷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一方面加大了企業的經濟利潤,另一方面,也間接地達到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的目的,并且保障了消費者的身心健康。
所以,綠色營銷管理戰略的實施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企業將生產經營的活動同社會環境以及自然環境良好的結合在一起,進而達到環境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的高度統一,能夠實現自然、社會以及企業三者的共贏,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2 實施綠色營銷有利于加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在綠色營銷管理戰略實施的過程中,企業將對產品的每個環節進行“綠色化”,使企業的營銷活動中充滿“綠色”。
其一,在對綠色產品進行制造與再制造的過程中,企業可以形成較好的綠色質量理念及綠色質量體系,有利于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以及質量管理的增強;其二,通過實施綠色營銷管理戰略,企業員工還可以形成統一的綠色營銷理念,進而提高企業全員的向心力與凝聚力。
這樣一來,在獲取巨大的生態效益以及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能夠優化企業內部,使之生機盎然,從而加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2.3 實施綠色營銷有利于滿足消費者的綠色需求以及綠色消費 隨著人們更多地注重生活質量、環境保護以及消費質量的情況下,綠色需求與綠色消費已經成為時下新型的消費觀念。
綠色消費就是在實現基本消費的同時,消費者還將安全健康與環境保護考慮在消費范圍之內。
對于綠色消費而言,通常具有以下兩方面的特征:一方面,綠色消費是消費者有節度的矢量、適時及適度的消費。
消費者更多關注于產品的實用性,產品是否能夠做到節約性,不主張過度消費,比較喜歡和諧自然的消費產品。
另一方面,綠色消費者注重理性消費。
在購買并使用產品時通常將節能環保以及對身體健康考慮在內,亦或是有此種本能的感覺。
基于消費者的此種綠色消費需求,企業實施綠色營銷管理戰略,開發綠色產品能夠很好地滿足消費者的綠色需求以及綠色消費。
3 我國企業實施綠色營銷的具體策略
3.1 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宏觀調控職能,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綠色發展環境 第一,可加大“綠色標識“的發放力度,確保綠色產品以及企業的健康、穩定的發展;第二,建立健全“綠色”獎勵機制,對于綠色企業可以充分的享有一些優惠的權利,例如發行綠色債券、減免稅等等;第三,貫徹落實生態平衡的維護以及環境保護納入社會發展規劃之中,同時還可以實施資源核算制度,將其列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第四,完善綠色產品和綠色產業的行政管理機構,將經濟目標責任與環境保護目標責任集合在一起;最后,還應建立健全我國的“綠色”法律法規。
主要表現在,對現有的關于環境污染防治以及自然資源保護等相關的法律法規,應按照我國企業的發展需要,同時參照國際慣例,進行適時的修訂;對目前“綠色”法規立法體系的空白要盡快進行填補并完善。
從而使得生態環境與企業營銷管理協調的發展,促進綠色營銷的有效實施。
3.2 創建企業綠色管理組織,完善企業綠色管理制度 為貫徹落實綠色營銷管理理念,企業應組建有效的管理組織,并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第一,組建綠色管理組織。
企業在管理機制上,可組建相應的綠色管理委員會,其職能主要是對一些企業實施綠色營銷管理戰略中的重大問題進行決定與處理。
例如綠色設計、綠色生產以及綠色銷售等等,同時還可對企業內部進行分級管理,對企業各個部門進行整合協調做好企業綠色營銷的工作;第二,建立健全綠色認證制度。
以科技進步與科學管理為依托,企業應力求通過綠色環境標志認證或者國際環境標準體系認證,樹立綠色企業形象,提高其市場競爭力;第三,完善綠色教育制度。
主要有:使企業員工真正了解綠色理念并且真心接受綠色理念,加大宣傳基礎環保知識教育的力度,并且對于特定的職位,企業還應投入一定的資金進行專業的環保技能教育;同時,為從整體上加強教育效果,企業還可增設一定的鼓勵政策,例如綠色營銷獎等等;第四,建立綠色采購制度。
嚴格控制原材料的采購,對于產品供應商,企業應對其進行有效的綠色調查以及嚴格的綠色評估,將供應商在優化企業環境績效以及綠色營銷中的積極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
除此之外,企業還可以建立健全綠色評價指標體系,旨在對于自身綠色營銷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
3.3 積極利用綠色營銷組合,樹立企業的綠色形象 第一,做好綠色產品的開發工作。
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企業要對沒有公害、分解性能好的新資源和新能源的綠色產品進行及時的開發;第二,對綠色價格進行合理的制定。
企業應對綠色市場變化趨勢進行合理的分析,樹立環境有償使用的新穎理念,在制定綠色價格的時候,將消費者的心理因素,例如:崇尚自然、求異以及求新等考慮在內;第三,設計綠色包裝。
企業應摒棄傳統的包裝觀念,即主要是以促銷為主,而使綠色包裝應過多的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第四,完善企業綠色營銷的服務,始終同消費者站在一起,維護其合法權益;第五,要做好綠色營銷渠道的選擇工作。
通過調查,應選擇在消費者心中擁有良好信譽的商家;可創建綠色產品專柜;完善銷售網絡體系;加強了白色產品市場的占有率。
同時,企業還要考慮產品的回收及處理,最大程度上避免污染以及二次污染。
運用綠色營銷組合已經成為企業樹立綠色形象的有效途徑,也是企業綠色營銷管理戰略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曲嵐,許文斌.我國中小企業實施綠色營銷的戰略選擇[J]. 科技廣場,2011(02):194-196.
[2]王春蘭.我國企業實施綠色營銷制約因素及解決對策分析[J].高職論叢,2011(01):8-11.
[3]徐建中,冷單.低碳經濟背景下企業綠色營銷創新模式研究[A].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6.
[4]柯黎.企業實施綠色營銷的可持續發展方法探討[J].科技創業月刊,2012(03).
管理學論文 篇5
一、民營企業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管理模式陳舊。目前,我國民營企業普遍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實踐證明,這種管理模式有利于創業而不利于發展。在創業之初,它能以較低的成本集聚人才和資金,共同奮斗,在短期內獲得競爭優勢,而且家族整體利益的一致性,使企業具有很強的凝聚力。但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古老的家族式管理方式弊病便日漸顯露,諸如:親情因素滲入企業內部管理,導致組織效率低下;產權封閉,排斥外來資源進入;個人專權,管理制度形同虛設;決策隨意性大,企業跟著老板的感覺走;接班人世襲,企業難得永續發展。這些弊病已嚴重制約了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
2、用人親疏分治。與家族式管理如影隨形的是用人上親疏分治。所謂“親”,是指與企業主有血緣、親緣、地緣、同學、朋友關系的人;所謂“疏”,是指與企業主沒有絲毫沾親帶故關系的人。親疏分治的核心思想是用人依據親情度和忠誠度,而不看能力。具體表現為:信任“親”者,懷疑“疏”者;重用“親”者,排斥“疏”者;優待“親”者,苛刻“疏”者。這種非理性的用人制度,使企業里的“外來人”缺乏公平感、安全感、溫暖感和歸屬感,從而導致員工離心離德,紛紛跳槽,不少優秀人才成為家族企業匆匆過客。這可以說是眾多家族企業短命的一個重要原因。
3、社會形象欠佳。民營企業家族化經營,其實質是“家族利益至上”。不少民營企業為了追求家族利益的最大化,常常不惜犧牲社會整體利益,具體表現有:偷逃稅收、販私、逃廢債務、危害社會利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危害消費者利益;商業賄賂、低價頃銷、不信守合同、侵犯知識產權、損害其他廠商利益;延長工人勞動時間,生產生活環境惡劣,克扣拖欠員工工資,不積極參加社保,危害職工合法權益。這些行為不僅嚴重干擾了社會濟秩序和市場秩序,也極大敗壞了民營企業在社會上的聲譽和形象,最終導致民營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環境進一步惡化。
二、民營企業實施管理創新的途徑
進入新世紀以來,民營企業生存的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知識經濟的興起,使經濟增長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人才成為企業最稀缺、最關鍵的要素;中國加入wTO后,市場游戲規則與國際接軌;經濟全球化一浪高過一浪,跨國公司紛紛登陸中國市場;國有大中型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正在重振昔日雄風。民營企業的現狀與變化了的外部環境已顯得越來越不協調,實施管理創新已刻不容緩。
1、完善產權制度。民營企業在產權結構上存在著較強的單一性和封閉性,突出表現為局限于個人產權。這種產權制度,使企業無法擺脫個人和家族經營,不能有效地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無法實現由投資者管理模式向職業經理人管理模式的轉換,無法廣泛吸納社會資本,不利于資本在社會范圍內的流動與重組,嚴重限制了民營企業進一步做大。因此,民營企業若要想發展,就必須在產權結構上擺脫家庭的束縛,大膽吸收社會其他投資者,進行合資、合作和公司化改造,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和產權結構社會化。通過產權社會化來消除封閉式的個人產權對企業發展的制約,有效進行資本擴張,加快企業內部制度建設,實現資源配置和管理模式的雙優化。
2、改革管理模式。產權家族所有和經營管理由家族控制,是絕大多數民營企業兩個最基本的特征。研究家族企業史的學者發現,家族式管理很難把企業辦成百年老店。在所有把財富轉移給下一代的家族企業中,至少有80%的家族生意在第二代手中終結,只有13%的家族生意成功地被第三代繼承人?磥,民營企業要想擺脫“富不過三代”的宿命,使自己企業薪火相傳,就必須進行管理模式的創新,逐步改子承父業的世襲制和高層管理完全由家族成員擔任的格局,實行所有權與控制權的分離,向社會公開招聘高素質的職業經理管理企業。企業中的每一位高層管理者上崗前必須經過嚴格的考試考核,家族成員考核不合格者只能做股東,而不能當經理。企業的成功,不僅需要強勢人物,更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團隊。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業務的復雜化,管理的數量和難度日益加大,管理專業化的程度越來越高,管理分權便成為一種必然。為了降低信用缺失環境下重用“外來人”的風險,企業主可考慮讓所有中高層管理者認購公司的股份。企業管理人員持有公司的股份之后,他們從內心深處知道是在做自己的事,而不是在為老板打工,這樣就會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工作,對公司的忠誠度也會增高。
3、調整組織結構。目前,民營企業普遍采用的是傳統的金字塔式的權力型組織結構。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產品趨于多樣化,以及信息技術的普及,從而對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提出了要求。調整企業組織機構,應遵循因事設職,因職設人,人事相符,權責相當的基本原則,其關鍵問題要合理設置企業內部各類業務部門,明確部門之間的'分工與協調關系,處理好總部集權與部門分權的關系。規模較大、產品大類較多的企業,應改為事業部制的分權式組織結構;已實行公司制的民營企業,應建立相應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為了應對市場環境的多變性,企業應減少管理層次,實行分散決策;由于信息技術和網絡的普及,使企業內部信息交流更暢通、企業與外部環境的信息交互更頻繁,因此,建立網絡化、扁平化、柔性化的組織結構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4、加強人才開發。民營企業要突破人才短缺的瓶頸,必須牢固地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創新用人制度,加強人才開發。具體措施:改變傳統的短期雇傭的用人觀念,樹立人力資源戰略觀念,重視吸納、培養和儲備各類人才,尤其是科技開發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廢除內外有別、親疏分治、任人唯親的用人制度,建立市場化的選人、用人機制。在企業內部形成人才競爭格局,給各類人員提供公平的發展機會;改變只想控制人、不愿尊重人的粗放用人方式,營造尊重、信任、理解、和諧、愉快的工作環境和人際環境,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改變重使用、輕培訓的短視用人行為,營造面向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化氛圍,搞好職工教育培訓的規劃,不斷提高人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努力把企業變成學習型組織;改變只求奉獻、不予激勵的用人心態,建立和完善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薪酬制度,逐步實行市場工資制,讓員工對企業的貢獻得到應有的回報。對于優秀人才要委以重任,并給予優厚的待遇。
5、提高企業家素質。企業家是一個企業的靈魂,企業家的素質決定著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發展前景。因此,提高企業家的素質是企業發展的關鍵。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必須具備以下素質:第一,具有廣博的文化知識和熟練的管理基本技能,有較強的市場運作能力和良好的人際溝通協調能力,會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技術和手段;第二,具有強列的求知欲。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民企老板需要建立終身學習制度,通過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第三,具有強烈的進取精神。企業經營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企業家應勝不驕、敗不妥、正視困難,迎接挑戰,銳意進取,不斷創新,讓自己的企業之舟永立市場洪流的潮頭;第四,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企業家在追求個人利益時,不能損害他人的利益;在追求企業利益時,不能損害國家和社會利益。企業家應的博愛之心,愛企業、愛祖國、愛家庭、愛人民、愛社會、愛自然、愛一切美好的事物。富而思源,積極回報社會。遵守法律,誠實經營,信守承諾,努力塑造和維護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企業管理創新是一項系統的工程,不可能一墩而就。但民營企業不能因其困難而懈其心,必須認清形勢,轉變觀念,高度重視,及早行動。
管理學論文 篇6
。壅
高校餐飲財務管理在后勤財務管理中所占比重較大,是后勤財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管理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學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但是從審計的角度來看當前高校餐飲財務管理仍舊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例如物資采購以及管理的不規范、隨意性支出較多、成本控制不理想等,而這些問題的有效解決對于高校餐飲的發展有著重大作用及意義。
。坳P鍵詞]
高校餐飲;財務管理;審計;后勤
我國高校餐飲部門近幾年在改革的進程中不斷開拓創新,向著聯營經營方向發展,向著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發展。
1、高校餐飲財務管理的特點和作用分析
1.1高校餐飲財務管理的特點
在整個高校后勤管理當中餐飲財務管理是重點和難點,當前大多數的高校餐飲采用的經營方式有經濟承包制或者是公益性的,所以非常有必要去加強預算管理及成本管理。當前我國高校餐飲已經逐漸從行政部門管理當中脫離了出來,那么財務管理方面除了需要注重自身的經濟效益之外還需要做到對師生菜品需求的滿足,為此認為提高高校餐飲財務管理至關重要。
1.2高校餐飲財務審計的作用
審計監察是財務管理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可以對財務活動進行規范,隨著高校的不斷發展,高校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同時增加,為了促進高校不斷發展,要積極加強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確保高校的資金、資產等得到充分利用,為高校發展提供更多支持。在高校發展過程中,餐飲服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項目,餐飲財務管理是確保高校餐飲服務水平滿足要求的重要途徑,在高校餐飲財務管理過程中應該要積極加強對財務管理的審計和監督,針對高校餐飲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意見和建議,以降低高校的餐飲管理風險,同時還能對高校餐飲服務過程中的各種違規行為、違規人員等進行懲罰,從而確保高校的經營活動更加合理、合法。具體來講,高校的餐飲財務審計管理過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規范高校的餐飲管理行為。監察工作和審計工作的結合,可以實現對高校內外全面管理,對高校餐飲服務過程中的各種不規范操作行為進行有效控制,從而確保高校餐飲管理可以實現規范化發展,對于各種有損于高校發展的行為進行有效預防。第二,促進高校實現可持續發展。高校作為培養學生的重要場所,為學生提供營養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過程,高效的餐飲服務,可以提高學生的飲食水平,從而以更好的精神狀態去學習、去生活、去工作,提高學校的整體競爭實力,從而促進高校實現長期發展。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必須要積極加強對高校餐飲財務審計工作的重視,尤其是要加強對餐飲財務審計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的解決。從審計的角度來加強高校餐飲財務管理,包括對被評審的單位的控制環境、風險評估、內部控制活動等進行審查測評,從而提高高校內部控制的合理性、有效性的過程。審計包括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兩個方面,其中內部審計是高校內部控制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從審計角度分析當前高校餐飲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宏觀上來看,一個企業要想保持長久的發展就必須要具備完善的管理體系,涉及制度流程體系、人事框架體系、財務管理體系,所以企業進行財務管理首先就需要從制度體系的健全出發。那么從審計的微觀來看,高校餐飲財務管理的內容包括預算管理、餐飲物資采購及管理、成本核算和銷售額核算,現就針對這三個方面提出相關的問題。
2.1我國高校餐飲財務預算管理存在著規劃性的問題
從當前高校餐飲財務預算管理的角度來看還存在很多不規范的方面,導致該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學校的不夠重視,沒有將學校師生的就餐額度和就餐水平結合到一起,那么所做的預算成本編制則是沒有針對性的。另外,在審計的時候還發現,高校餐飲財務管理在成本和利潤回收方面存在落差,往往所付出的成本過高,獲得的收益卻非常少,這就導致高校餐飲長期處于虧損的狀態。再有,高校餐飲財務管理沒有預算規劃指導,這樣在原材料、包裝等方面就存在浪費的現象,使得高校餐飲成本過高。
2.2高校餐飲物資采購及管理規范性不強
審計中發現高校餐飲物資采購及管理規范性不夠強,表現為大多數的高校餐飲所采購的物質都有固定的供銷商,這就存在著供銷商壟斷高校餐飲食材供應的問題,非常有可能導致食材原料價格偏高的現象,或者是導致出現食材原料質量比較差的問題。
2.3高校餐飲成本核算和銷售額的核算存在一定的難度
由于高校餐飲部門長期處于計劃經濟體制下運營,故財務管理有著很多不規范的地方,很多財務基礎數據和指標是不夠準確的,這樣就使得高校餐飲財務管理難度加大,在成本核算和銷售額的核算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難度。
3、有效提高高校餐飲財務管理的措施
3.1加強高校餐飲財務預算管理
對于高校餐飲部門來說首先需要制定出年度財務預算,然后從制定、修正到最終的預算目標完成及評價,高校餐飲的運行都應該圍繞著所制定的預算目標去進行管理。其中包括預算的制定是不是合理,餐飲財務數據是不是完整、細致和準確。假如財務部門所分析的財務數據應該進行細化,具體可以從部門細化到個人,這樣才可以保證預算更加地貼近高校餐飲財務管理的實際;另外作為高校餐飲財務部門還應該對所做的預算進行有效的整合,最后再進行財務分析之后去對預算的合理性進行有效的判定。
3.2深化成本意識提高高校餐飲財務成本管理
對于高校餐飲成本控制來說成本意識是關鍵的環節,首先作為高校餐飲部門應該重視培育員工的成本意識,從而使其能夠在日常的工作當中有意識地去進行降低成本可能性的挖掘,做到每個員工都參與到高校餐飲財務管理中。其次還需要做好員工自我管理意識的有效培育,只有將員工的自我成本管理意識提高了,員工才能夠將自己的利益和成本管理結合到一起,從而在平時的工作當中就做好成本自主控制。最后高校餐飲部門還應該引入一些能夠更加勝任財務管理的專業性人才,這些人才除了應該具備專業的財務知識之外,在高校餐飲管理方面還應該具有一定的經驗,從而可以通過降低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的途徑有效地降低高校餐飲部門的財務成本管理。
3.3建立與高校餐飲部門相適宜的財務管理新模式
當高校將餐飲部門從后勤管理中剝離出來之后,其處于相對獨立、公平的環境當中,所以在經營和管理中產生的財務數據具有可比性和合理性,那么根據高校餐飲管理特殊性和財務管理理論結合在一起,將財務分析方法、成本控制等結合到一起,制定出全新的財務管理模式———指標控制法,該方法能夠有效地引導高校餐飲經營發展,對于獎懲、評價和考核來說屬于全程控制性的財務管理方法,具體可以用下面的公式來表示:收入-成本-費用=結余那么從上面的公式我們不難看出,要想提高高校餐飲的利潤,就需要盡量地去降低成本、節省費用開支。
3.4加強高校餐飲管理的信息化發展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高校的餐飲財務管理也應該要實現信息化發展,要對傳統的管理制度進行改革,要結合信息化時代的背景特征,對高校的餐飲財務制度進行重新設計,從而使得高校的餐飲財務審計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能夠實現對高校各種經營管理環節和項目的及時監管,提高監管水平。要加強對餐飲財務審計信息系統的建立,并且對信息系統的功能進行完善,例如建立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統,將高校的餐飲財務管理過程、財務審計結果及時公示在高校的信息網站上,并且還可以在社會范圍內進行公示,確保高校員工以及社會群眾能夠及時了解高校的審計狀況,有助于積極發揮群眾監督作用。
4、結論
當前高校餐飲財務管理在預算管理、餐飲物資采購及管理、成本核算和銷售額核算三個方面都存在問題,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加強高校餐飲財務預算管理、深化員工成本意識、建立與高校餐飲部門相適應的財務管理新模式。
參考文獻:
。1]張愛華.自主經營模式下高校食堂成本管理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0(9).
。2]于連美.高等學校食堂財務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11).
。3]李洋.信息時代下高校食堂財務管理新策略[J].企業家天地:下旬刊,2012(8).
。4]繆紅梅.高校學生餐飲財務管理探討[J].餐飲改革,2010(5).
管理學論文 篇7
摘要:
在新時期背景下。我國逐漸加強了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視。其中高速公路就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目標之一。本文筆者探討了新時期高速公路經濟管理體制及應對措施。希望給我國高速公路的建設提供寶貴的意見。
關鍵詞:
高速公路經濟體制措施
隨著新時期的到來,我國開始大力發展運輸事業,特別是高速公路的發展,更受人們關注。高速公路的建設促進了社會和經濟進一步發展,承載著國民經濟的運行,代表著現代化公路建設的水平,對公路建設經濟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現在我國經濟發展的目標之一就是建設道路交通,可想要在建設過程中節約成本,就需要完善經濟體制。因此,部分研究人員將發展重點放在高速公路的經濟管理體制之上,對其管理措施進行了研究。
一、我國目前高速公路的經濟管理狀態
目前,我國高速公路里程日漸增多,想要其安全運行,就要加強管理力度。在建設高速公路的過程中,需要大量技術和資金作為支持,還要對所有建設行為進行嚴格規范,這樣才能保障高速公路的建設質量,使交通可以安全運行。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逐漸將發展目標放在經濟建設之上,基于時代的進步,科技技術也隨之發展起來。同時,加快了建設基礎設施的腳步,在此基礎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想要使經濟發展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使交通事業能夠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就必須使道路保持暢通。目前,高速公路建設處于飛速發展時期,高速公路設施建設所表現出的特點為:有著較大的投資以及規模復雜的工程建設體系、資金非常密集等,我國有關工作人員在進行高速公路建設時,只關注管理方面,忽視了經濟管理,并且我國在對高速公路進行經濟管理時,沒有完善的經濟管理體制,而工作人員也沒有積極的工作態度,導致目前高速公路在經濟管理方面較為薄弱!川。
二、高速公路經濟管理體制的重要性
(一)給群眾出行提供了利益保障
高速公路是交通的主要承載體,其公益性和開放性非常強大,站在本質角度而言,可以看作為是公共產品,這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高速公路具有非競爭性和排他性等特點。針對我國目前的高速公路來看,其收費機制是全封閉形式,這體現出高速公路具有排他性。同時,我國高速公路是共享消費的,所以,其完全沒有競爭性。因此,我們完全可以說我國高速公路是公共產品,所以,要對其進行嚴格的經濟管理,就要構建健全的經濟管理體制,使人民的出行利益受到相應的保障!2〕。
(二)對國家資產的安全具有保護作用
高速公路是國家的資產,所以,要對高速公路進行經濟管理,也就是對國有資產進行管理。但從投資來看,無論誰是投資主體或者經營者,高速公路身為有形資產是完全歸屬于國家的。所以,高速公路應該屬于合理的國有資產,這樣就需要有相應的經濟管理體制對其進行規范,保證其可以安全穩定的運行。
(三)生產力發展得到了滿足
生產力的發展可以推動社會發展,高速公路管理構成了市場經濟,同時也體現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所有社會活動都必須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發展,高速公路的發展也包含在其中,我國宏觀調控的方式之一就是高科技的管理體制。目前,我國經濟實力逐漸的增強,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高速公路建設,促進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成,使各個國家間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同時,高速公路的管理能力也隨之提高,完善了經濟管理體制,生產力的需求得到了滿足。
三、高速公路在經濟管理方面應該應用的措施
(一)建設相應的法律法規
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調控國家經濟管理制定,對市場的行為進行約束,維護市場環境的發展狀況,加強高速公路的法律建設,可以推動我國高速公路穩步向前發展。而立法的主要目標就是實現科學化管理高速公路,同時在對高速公路進行經濟管理時可以用相應的法律作為依據。在實行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高速公路管理者能夠制定與高速公路發展相符合的管理體制。目前,高速公路占據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主要的地位,想要使高速公路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經營和發展,有關工作人員要著手于相關的法律法規。按照我國制定的高速公路法律辦事,在高速公路建設的過程中,將具體的義務和權利明確到相應的部門或人員身上,使用法律對人們的行為進行約束,做到每個人都能遵守法律,人人能夠按規章制度做事,抑制糾紛的發生,保持公路可以安全運行!3〕。
(二)應用宏觀調控
將責任制度落實現在社會正處于進步階段,高速公路推動了我國經濟持續向前發展,它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設施,不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社會的發展中,都占據非常重要地位。在高速公路本身所具有的特點影響下,使此行業具備了較高的經營風險,并且建設完工之后,資金回收也非常的慢。所以,要想使高速公路能夠順利運行,就要提高其運行效率,身為政府部門,應制定相應的措施,組織建設高速公路,提供良好的交通服務,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便利的發展條件。同時,高速公路是道路設施的一種,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服務,并不是盈利,所以,國家應該應用宏觀調控方式,落實責任制度,確定具體的經營義務,促使高速公路進行規范經營。
(三)對高速公路的運行和建設方面加強成本管理和控制
1、對施工成本費用進行預算和計劃其一,對成本進行預算。想要更好的編制施工預算,就要對項目成本費用進行嚴格管理,在這一過程中要具備健全的定額資料,并做好工程施工預算工作。工程預算成本有效體現了施工企業所具有的平均成本水平,在此基礎上按照《公路預算定額》進行編制和計算所得到的結果,通過對施工圖紙進行分析,采用公經營管理開招標的方式來明確工程項目中的中標價。其二,計劃施工成本,就是由項目部經理按照計劃資料,在沒有發生實際成本時,對管理費用、人工費用、材料、機械設備等做出相應的成本控制計劃。因此,對于任何一個公路施工項目,都必須事先對其進行預測。在項目開工之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且還要選擇合適的材料,做好項目成本計劃,這樣才能夠避免在施工過程中有失誤現象發生。
2、對成本加強控制和管理在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是我國有著有限的投入力量,所以,必須對高速項目進行開發,國家在出讓經濟權限的基礎上,社會資本得到了回報。如果在資本投入之后沒有得到回報,經營企業就會感覺到挫敗感,交通事業的發展就會受到阻礙,同時我國經濟的發展也會受到一定影響。高速公路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主要受成本管理所掌控。所以,在建設高速公路之前,要對高速公路的成本進行預算和控制。高速公路作為經營企業,在經濟管理過程中,一定要對人工費用、管理費用、材料費用等進行嚴格的控制,對所需成本進行計算,同時,也要對產生在施工過程的額外費用進行計算,利用成本核算,給高速公路的經營提供充足資金,從而提高高速公路的經營管理水平。
(四)應用信息化對高速公路進行管理
在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應用信息化管理會使高速公路的成本大大降低,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傳統公路管理過程中需要很多工作人員,而在信息化技術實施以后,減少了工作崗位的數量,例如:高速收費站,在信息化技術實施的基礎上,自行繳費目的得以實現,不再需要人工進行收費,因此,高速公路不再需要大量的管理部門,企業的運行資金也得到了節省;同時,在電子政務實施基礎上,人們可以快速對所有高速信息進行查詢,促使高速公路可以更快速的提供給人們更多服務。
(五)應用行政手段對高速公路的經濟進行管理
高速公路屬于我國的國有資產,其應該在政府經濟調控范圍之內。對以上內容分析可知,高速公路不同與其他公路,它是公共性的、非營利性的基礎設施工程,并且它具有較長的建設時間、較高的施工技術要求以及較大的投資風險等特點,所以高速公路的承包單位通常不會獲得非常高的利潤,致使部分企業不敢進行投資。然而,政府身為調動市場的領導者,在缺少企業對高速公路進行投資的背景下,一定要制定措施對高速公路建設進行規范。
綜上所述,政府必須對高速公路的經營進行嚴格控制,制定以非營利為主的經營機構,并通過政府的指導進行非營利管理和經營。同時,政府必須和高速公路經營部門事先簽訂經營合同,對雙方的義務和權利加以明確,并按照合同對高速公路進行管理和經營。結語:總之,新時期我國對高速公路的管理加強了重視,制定了相應措施,不斷地完善其管理體制,促使高速公路持續向前的發展,達到其理想的經濟價值。在開發交通運輸市場的基礎上,根據市場的具體發展情況,構建相應的經濟管理體制,促進我國形成開放、公平的交通市場競爭平臺,是我國目前建設高速公路的主要經濟管理目標。
管理學論文 篇8
。壅
目前,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我國市場經濟的主體組成部分。對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的透徹理解能夠進一步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然而目前其特殊的經營方式使得部分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存在很多問題,導致部分企業的業務擴展任務無法按預期完成。文章重點結合了中小企業的經營特點,就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做出了分析,并且結合筆者自身思考擬出了幾個針對性解決手段,希望能對相關從業人員提供參考。
。坳P鍵詞]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改進措施
1、目前環境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分析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很多中小企業把握住了時代的潮流實現了自身的高速發展,但是業務量和規模的擴大也需要與之對應的完善的財務管理模式予以支持,否則會產生嚴重的短板效應,進而危害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目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
(1)從人員角度來看,很多財務會計和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偏低,且人員配置欠合理。首先,對于中小企業,因為很多企業有較好的銷售思路和產品研發渠道,但是對于內部管理并不重視,導致財務管理機構單純地為了設置而設置,在人員配置、機構設置等方面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部分公司為了減少人力資源配置和招聘壓力,同時也存在部分新創業公司減少人力開支的考慮,從而將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會計工作交由會計事務所或者一些有會計從業經驗的親友代理的情況。這種只是單純尋找會計機構的代替而不是在企業的財務管理方面下工夫的行為,必然會導致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出現較為嚴重的問題。其次,一些企業配置了財務管理機構,但是其中的會計人員從業資格有待提高,有些財會人員也沒有會計專業證書或者專業技術職稱,整個部門也沒有相應的培訓或知識教育,同樣會導致財務管理漏洞的出現。最后,企業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是社會的大趨勢,而這要求相關從業人員需要有與時俱進的職業態度和較深的專業造詣,在缺乏專業訓練的背景下,企業即使有良好的信息化平臺建設,也難以充分將其發揮效用。
(2)從配套設施方面來看,很多公司的財務管理沒有實現較高程度的信息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在諸多方面帶來了變革,其中相對重要的就是財務管理方面。財務分析工具的開發相當重要,通過把會計相關數據進行數字化的形式不僅保證了相關數據的處理速度,同時可以通過企業內部興建局域網或財務管理平臺的形式實現相關信息的高速共享,讓企業的核算體系得到升級,F有部分小型公司并不重視這種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方式(多礙于成本考慮),那么在處理一些業務時就不能夠運用財務管理工具對信息進行處理與比較,給項目的運營留下隱患。此外,有些情況下一些分析工具也會因為管理資源稀缺、組織機構設置不完整等問題遭到棄用,很多企業在創業之初會考慮自身規模的擴大而非鞏固現有業務,因此在分析工具的運用上會有所看清,也間接妨礙了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導致了一些財務管理問題的出現。
(3)從管理角度來看,很多企業對于財務管理的認識不全面,對于相關制度的落實情況亟待提高。國內中小型企業多是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的全資子公司,因此對于民營企業來講其經營管理工作會有較強的主觀性。如果企業的領導層對于財務管理的認識不夠,理論層次低,那么會導致對于財務的工作分配欠合理、審核欠落實的情況出現,甚至會出現相關人員越俎代庖的情況,從而讓財務管理陷入混亂。
(4)從資本角度來看,很多中小企業難以實現自身的預期融資任務,導致現有現金流難以支撐企業運作。首先,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大部分金融機構其經營、信貸管理模式對中小企業并不友好。一方面,中小企業通常融資規模較小,但對于資金的需求度和依賴程度高,一般融資期短且融資頻率很高,商業銀行在進行貸款時需要經歷相對嚴格的申請、審核、批準等一系列程序,手續比較復雜,因此并不適用于短期小規模貸款要求。在這種現有要求下,一般在貸款資金到戶時已經錯過了投資機會,從而產生連鎖反應;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認識到貸款機構為了減少放貸的風險自然愿意把貸款貸給還貸能力較強的公司,而中小公司一般信用等級低、經營業績也不夠穩定,這種小規模放貸會增加銀行等機構的風險。
2、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常見問題的解決手段
2.1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的建設
對于財務管理系統的信息化建設不僅僅是時代發展的需求,更是為了保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能高效、高質完成。首先,企業應該保證財務管理系統的硬件投資力度,并且要考察市場,對先進、完善的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予以引進,從而讓財務人員能夠有足夠時間進行財務分析而不是用繁雜冗余的財務報表統計計算工作,這樣能夠幫助企業確定經營現狀,進而明確發展目標,對現有決策進行歸納總結,為下一步的決策提供有力的事實依據;其次,企業可以和銀行展開業務合作,通過和銀行建立良好關系從而使用銀行相關業務資源輔助融資。并將企業的財務情況向銀行公開,方便其實時掌握運營狀況,并擇機提供資金支持;最后,對于信息化系統的建設離不開對財會人員專業素質的培養。具體來說,先進的財務管理系統需要相關人員在計算機技術、人機交互界面和會計專業知識上都有較深的理解,這就要求企業加強人員培訓,逐步減少兼職會計人員的比例,建立合適的會計人員崗位分配制度。
2.2進行財務制度創新
對財務制度的創新主要是對財務控制過程的創新。第一,要逐步建立全面的財務控制體系,運用實時手段對預算、成本核算和業績評估等內容進行控制實現對一系列業務的監控,同時設立不同的財務防線以保證財務活動能夠高效運行;第二,要注意對財務控制中的關鍵環節進行創新,也就是針對一些現金、信用風險控制等內容進行創新,保證整個控制體系能夠實現高效工作;第三,要注意對財務控制流程和業務流程的結合,只有財務人員深入了解業務的每個環節,才能保證企業在采購、生產與銷售各個環節財務控制和業務的有機融合,進而成立一套財產物資管理的企業控制模式,促進企業內部不同部門之間的合作,加強部門之間的監督。
2.3政府部門加強服務,并落實有關政策的執行
中小企業中不乏很多創業企業,其規模小、資金運營風險大,同時對于市場波動的抵抗能力很差。如果相關機構和政府沒有給予其中一些良性企業以足夠的融資手段支持,那么很多中小企業將很難保證自身快速穩定的發展。目前常見的新型融資機制如中小企業基金以及相關創業比賽等都是較好的融資渠道,其中封閉運行的基金可以幫助中小企業建立較為完善的企業制度體系以及合作網絡;此外,目前也有較多的信貸擔保機構輔助中小型企業的信用擔保工作,政府也已經出臺了相關規定對擔保費用的收取進行嚴格限制。總的來說,對于中小企業,政府應該完善其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諸如中小企業融資信息服務聯盟、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機構等,幫助相關企業在進行貸款融資時能夠有更高的信用評級從而加快審批速度、放寬貸款限額;同時,政府也應該研究企業的發展規律,定期展開中小企業的企業家論壇,就中小企業的資本結構優化問題予以明確,幫助企業能夠在確立自身所達到規模的前提下擴大銷售、提高盈利能力,從而實現資本的積累,促進公司的發展。
3、結論
目前我國數以萬計的中小企業是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增長、保證社會和諧、穩定、可持續發展等一系列任務的中堅力量,因此針對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特別是對于企業來說重中之重的財務管理問題,我們應該保持足夠的重視;企業管理人員也應該從財務管理人員、管理制度、融資方案以及配套系統建設等多個方面針對公司實際來擬定改進方案,與時俱進,保證公司有一套相對完善的財務管理模式,讓企業創造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余道麗.淺談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6(10):133-134.
。2]萬逸民.探究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經濟市場,2016(6):98-99.
管理學論文 篇9
。壅
財務管理問題是企業管理者需要面對和解決的重要問題,財務管理得當對企業的經營管理也是有益的,同時還能提高企業效益;诖耍疚氖紫确治隽似髽I財務管理對企業經濟效益的主要影響,進而探索了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途徑,旨在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坳P鍵詞]
財務管理;經濟效益;企業;影響
企業財務管理指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于資產的購置(投資)、資本的融通(籌資)、經營中現金流量(營運資金)和利潤分配的管理。企業財務管理可以為企業的投資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降低企業的融資和經營成本,最終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企業需要重視對其經濟效益有重要影響的財務管理。
1、企業財務管理對企業經濟效益的主要影響
1.1企業通過財務管理能夠降低產品成本
企業通過財務管理能夠有效降低產品成本,進而間接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刂飘a品開發設計成本、原材料運輸成本、制造過程成本和原材料采購成本都屬于產品投產前控制內容。企業對產品投產前的成本進行控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主要原因是這些成本耗費相對較多,如果能夠控制好這個階段的成本,那么就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整個產品的成本。企業的產品投產前成本控制屬于事前控制,事前控制不僅能夠確定產品成本消耗的形態,而且能夠控制產品成本消耗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產品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企業的產品制造過程也是產品成本控制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制造成本主要包括能源消耗費用、運輸費用、工人工資、輔料的消耗成本、機器設備維修成本、原材料費用及管理部門費用支出等。企業在制造過程中進行成本控制被稱之為事中控制,事中控制能否得當,決定了企業的經濟效益能否得到提高
1.2幫助企業獲得更多資金
企業只有擁有充足的資金,才能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企業在發展和經營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資金周轉困難、需要融資的情況,這就催生了企業對外部資金的需要,而企業的財務部門就是負責籌集資金和融資的部門。但是,融資活動本身是存在風險的,對于企業來說,特別是處于發展初期、規模尚小的企業來說,其自身的擔保能力不足,加之沒有完整的財務報表,很難在資本市場募集到資金。但是,企業通過有效的財務管理能夠完善相關財務報表,向外界展示企業良好的經營狀況,從而獲得更多銀行、投資者的青睞,進而會籌集到所需的資金,保障企業的正常運轉。此外,企業獲得資金的渠道通常不止一種,在眾多銀行推出的各種產品中進行選擇時,企業只有通過有效的財務管理對自身資金的運行情況進行全面分析,才能從中選出最合適、最能滿足企業發展需要的產品。
1.3幫助企業進行合理的投資選擇
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需要購買新設備和新土地、建設新廠房來擴大生產,或者通過兼并、收購、投資等資本運作的方式來獲得品牌、技術、人才等生產競爭要素。但是,投資活動本身是有風險的,如果在投資之前沒有進行合理的分析和規劃,極有可能會使企業蒙受巨大的損失。筆者通過查詢歷史數據發現,我國企業在跨國的投資活動中,70%以上都是失敗的,這些失敗給企業造成的損失是難以估量的,同時也錯失了很多發展機遇。企業現在有多少投資項目、收益各是多少,企業又有多少流動資金可以動用等信息都需要通過有效的財務管理分析來給出一定的建議。此外,企業的決策者在決定某個項目是否值得投資的時候,要結合企業財務人員的具體分析,不能讓即將投入的投資項目影響既有項目所需的資金,也要對即將投資的項目利用各種財務方法和分析手段分析其可行性,從而達到降低投資風險的目的。這些都是企業通過有效的財務管理作出的分析,在企業沒有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的情況下是難以做到的。
2、加強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企業通過提高財務管理水平能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2.1強化財務管理意識,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首先,企業管理者需要具備較強的財務管理意識,要重視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要定期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強化工作人員的財務管理意識。其次,企業要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從制度開始抓起,建立并完善企業的財務活動與管理機制,要有具體的職責分工,以防相互推諉。最后,企業要完善財務監督機制,是完善財務管理制度的重要環節,能夠確保財務管理制度能夠認真執行。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市場經濟對企業財務部門提出的要求。
2.2培養財務管理團隊
培養財務管理團隊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讓財務人員堅守職業操守,提升職業道德。對于財務人員來說,其職業道德比業務素質更重要,因為財務信息的真實性需要財務人員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來實現。企業可以通過建立職業道德監督機制來約束財務人員,對違犯財務規范和紀律的財務人員要嚴懲不貸,以防其他人效仿,要在制度確立之初就明確利益、責任和權力之間的關系,這樣有助于財務人員遵守職業道德。在財務人員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高尚的職業操守的基礎上,需要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素養。第一,企業要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培訓,通過相關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同時還要對培訓過的財務人員進行考核,考核通過的員工可以繼續工作甚至得到一定的獎勵,而考核不通過的員工就要繼續進行培訓,直到其考核通過為止;第二,企業也應該鼓勵財務人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空余時間進行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整體素質;第三,除了企業內部培養,企業也要適時通過人才引進的方式引進優秀的財務管理人員,給企業的財務部門帶來新鮮氣息,鼓勵員工之間要相互交流和學習;第四,企業要讓財務人員之間有一種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以免長期安穩導致自由懶散,在有壓力的情況下,他們才會有前進的動力,從而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第五,企業還要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對優秀員工進行獎勵和鼓勵,對表現較差的員工進行懲罰和批評,促使他們不斷進步。
2.3完善財務決策機制和內部審計制度
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和財務管理活動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企業一定要意識到財務管理工作和財務管理活動的重要性,同時建立并完善財務決策機制,將企業的財務人員進行職責分工,明確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完善的內部審計制度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財務信息的可靠性,進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企業需要完善內部審計制度,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重要作用。具體來說,財務部門先提出多個內部審計制度方案,然后由企業管理層邀請相關專家充分論證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最終確定最合適的內部審計制度。
3、結語
企業的財務管理對于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企業管理中也處于戰略地位。財務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使企業獲得長期發展。為了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企業可以從強化意識、完善制度、培養人才三方面入手,通過內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來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進而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主要參考文獻
。1]楊依華,楊愛君.加強應收賬款管理,提高企業競爭力[J].科技信息,2011(9).
[2]鄧亦文.當前中小企業資金短缺診斷[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
。3]汪平.財務理論[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4]俞真.企業財務管理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分析[J].財經界,2015(20).
。5]文朝兵.試述企業財務管理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J].經營管理者,2014(36).
【管理學論文范文模板(通用9篇)】相關文章:
管理學論文范文04-08
管理學短篇論文范文08-27
學校管理學論文范文08-27
有關管理學的論文范文04-09
對管理學的認識論文范文08-03
精選關于經濟管理學論文范文09-24
論主題公園盈利模式管理學論文范文11-24
管理學論文模板12-06
市場競爭中成本戰略的研究管理學論文范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