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以哲學的方式進行哲學教學論文
教育在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中具有實體性的地位和作用,而教育的實效性和生命力在于與時俱進,不斷地發展創新。但是在當前的教育活動中,存在一種儀式化的狀態,一方面,學生用一種簡單化和理想化的方式對待大學生活;另一方面,教師又用一種以可能性代替現實性的態度對待教學活動。這些儀式化的不足和缺陷,把學生活潑的生命壓制成為單向度的機器,消磨了他們的青春和激情,毀壞了他們的創造本性。因此,在哲學教學過程中,如何通過建構新的教學理念,創新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以哲學的智慧之光開啟學生的創造之門,培養具有哲學意識和時代精神的合格的哲學人才,是哲學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
一、儀式化教學的基本表征
在學生方面,這種儀式化的主要表現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首先,學生的學習過程表現為一種儀式化的學習過程。大學的學習是自由的、多層次的,但是主要的學習過程仍然發生在教師和學生之間,發生在課堂過程之中,考試也是我們考查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很多同學對學習和考試的認識存在誤區,他們簡單地用正常出勤,正常通過考試,甚至正常獲得相應的學歷和學位,等同于接受高等教育,等同于在教育中獲得成長。這就難免會出現諸如信仰缺失、理念模糊、價值觀扭曲、誠信意識單薄等問題;其次,學生對待考試的態度是一種儀式化的態度?荚嚥辉俪蔀闄z驗自己知識成果的手段,而是成為必須克服的難關。在面對考試的過程中,身體與心理上的雙重壓力使得學生用一種扭曲的態度對待考試:只要能夠取得理想的成績,根本不管過程如何。有些同學迷信分數,把分數等同于能力;有些同學拒斥考試,用各種作弊的行為破壞考試的基本規則。這兩個方面的深層原因在于,大學在學生們的理解中成為了一種必經階段,只要通過儀式化的學習和考試,甚至是一種儀式化的生活,就可以通過這一階段。
就教師方面而言,很多大學教師以一種儀式化的態度對待教學活動。首先,教學過程中重視知識點的灌輸,不利于創造思維的培養。教師可能非常認真地準備授課內容,但是很難把大部分授課時間用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在教師授課的過程中,班級被看作是授課的對象,這樣一來,學生在可能性意義上的潛能相似,被看作是教學對象的現實狀態,學生的個體性差異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其次,當前能夠順利施行的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體系,是一種帶有很多理論預設的理想化的評論體系。比如我們預測在一個群體中,成績應該是正態分布的,學習的效果應該是逐步提高的,并把這些“應該”作為評價教學效果的標準。在這樣的評價標準之下,一個必然的結果就是老師們側重整體而忽視個體,重視潛能而不是現實。這些隱而不顯的儀式化思維,以及由此帶來的功利態度、短視、想象力貧乏等都成為學生自由發展的桎梏。
二、哲學學科的特點要求突破傳統的教育儀式
突破傳統教育的儀式,就需要重視大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既要堅持“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哲學專業作為與其他學科門類完全不同的一種學科,在率先打破教育儀式化的過程中,具有自身的優勢。
首先,哲學專業的教學中剛性知識少、思辨訓練多。亞里士多德在《形面上學》中也說:哲學起源于驚訝,也就是對那些熟知之物表示驚奇,并進而反思其理由和根據。這些最終的理由和根據就是智慧。哲學追求智慧的唯一方式就是建構在驚訝基礎上的對日常之物的反思。因此重視思辨而不是現成的知識,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而不是教條式地灌輸。
其次,哲學理論往往玄遠高深,遠離形而下的紛擾,關注形而上的真理和境界。哲學在反思的意義上,讓那些熟知之物成為反思的對象,讓那些已知之事實成為批判的目標,讓那些權威和教條而對理性法庭的審判和拷問。哲學讓我們和日常的世界保持距離。
第三,在專業人才的就業和創業方面,哲學專業所提供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年輕人的創造本性提供了最大的空間。隨著自然科學的進步,哲學的研究領域也在不斷地拓展,對關涉人的一切活動進行反思,為每種人、每個人的生命提供安身立命之根本。
因此,哲學教學在實施打破教育儀式化的改革,在慎思的基礎上設計具有創造性的教學方式、考核模式、人才培養模式、評價體系,才能夠真正實現“使人成為人,而不是成為某種人”的教學目標。
三、沈陽大學哲學系用個性化教學突破儀式化教學的嘗試
針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儀式化,主要的改革目標是用個性化的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主要的措施是改革教師和學生的相處模式,實行導師負責制。每位教師負責一個小組3-5名學生,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課外閱讀、生活狀態、心理狀態進行全面的指導。導師負責對學生自己制定的學習計劃進行監控和考核,定期組織討論,形成報告,成為基于學生特性的學習考核的基本材料。
與學習過程的儀式化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儀式化評價體系。對此進行改革,也是打破教育儀式化的重點和難點。其目標建構導師評價制度。從多方面、多維度考察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年輕人擁有的特殊心態、大膽試錯的態度、創造的激情、在任何方面的進步和提高,都應該也能夠在考核標準中得到反應。在打破教育儀式化的過程中,哲學系在專業基礎課中實行了口語考試的方式,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應對能力進行全方位的考核。
針對學生對待考試的儀式化態度,主要的改革目標是把考試從學習的結束環節,變為學習的中間環節。主要措施是在教學過程中增加試卷分析的環節。在沈陽大學正常的教學活動中,也包含試卷分析的環節,但是這種分析活動,主要是針對教師的教學效果、考核的規范程度進行分析。每學期開設的不同課程,都以考試為終結點,但是學生通過考試,只能了解自己的分數,卻并不能了解自己在考試中的得失。圣人言,“聞過則喜”,而學生卻沒有“聞過”的機會。因此,在打破教育儀式化的探索中,我們在考試的環節之后,增設了針對學生的試卷分析環節。導師和學生一起,而對試卷中反映出來的問題,深入了解學生的基本狀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針對教學過程中的儀式化問題,主要的改革目標是把教學從灌輸知識的過程變為思維訓練的過程。主要措施是在教學過程中增加討論課的比重。在討論過程中,要求學生主動閱讀書籍、查找材料、發現問題,以主題講座的方式向老師和同學匯報學習成果。學生主題講座的設置,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能力得到肯定,還能在教學相長的作用下,提高教師的理論和教學水平。
目前,哲學系有三個年級的學生在校就讀。已經不同程度地實施了導師制、口語考試、學生主題講座等改革,并獲得了較為優秀的效果。
四、實際效果與問題總結
首先要肯定的是,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狀態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2010級哲學系在遼寧省內壓二本分數線招生,其實生源質量并不突出,在開學初的師生座談會上,新入學的學生中,只有一位同學是主動選擇了哲學專業,大部分學生對未來都處于無知和迷惘之中。教師指導小組的談話中,有一名學生甚至認為“別人上大學,我也上大學,四年拿個畢業證,回家該干啥干啥”。但是經過堅持不懈地努力,10哲學的學生們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都獲得了極大的提高。截止至今,在剛剛畢業的首屆學生中,考研通過率為83.3考研專業課平均分達到120分左右,有一名同學以總分第一的成績被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錄取,兩名同學因在面試過程中的優異表現,獲得了北京某高校的優秀研究生獎學金。而繼續在校的2011級和2012級學生,學習的熱情也非常高漲,無論是出勤率、四六級通過率都保持在較優秀的水平。這種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在沈陽大學是不多見的。
在這樣優秀的成績背后,最讓人欣慰的是學生們在四年的學習中培養起來的思維習慣和學習習慣。成績只能表明一段時間的努力,但是這些優秀的習慣將伴隨他們一生,無論他們從事何種職業,擔任何種職務。他們在教師的指導小組中和教師分享自己的人生規劃,每一種選擇都得到了尊重,每一次猶豫都能夠得到指點;他們喜歡閱讀,一開始也許是迫于壓力,隨后逐步自覺;他們喜歡在講座中發表自己的觀點,一開始也許偏激幼稚,之后就大方從容;他們并不畏懼自己的錯誤,和同學們一起反思自己的不足,努力改正;他們并不盲從,對于每一種觀點,都進行嚴格地審問和考察,權威讓位于真理;他們自己作詞作曲譜寫了哲學系系歌,創辦了自己的刊物,展示了思想的才華。
無法否認的是,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許多問題。首先就是改革推進的難度較大,教師的工作量大幅提高,加上學生心理復雜敏感,很難保證讓每個人都達到最優秀的狀態;其次就是改革過程中堅持的一些原則、采用的一些方式和現有的體系之間存在差距,造成很大程度上的特異性思維。一個客觀的結果就是獨立思考甚至是特立獨行的學生是很難管理的,給學生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多壓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改革所堅持的教育理念與社會流行思想之間存在著客觀的差距,給改革帶來了很大的阻力。但是,事實勝于雄辯,當看到學生們的一篇篇有思想的學術論文和一份份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時,我們更加堅信,我們所選擇的改革之路是正確的。
【淺談以哲學的方式進行哲學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從莊子和謝林的藝術哲學異同淺談哲學與美學的關系論文09-23
淺談哲學語言學轉向與語文教育哲學論文09-14
淺談哲學的科學思考 科學的哲學視角-略談科學哲學史07-22
有關哲學論文08-24
生態哲學的論文09-09
何謂哲學的論文07-06
20 世紀的邏輯哲學與數學哲學研究論文05-07
淺談新聞資訊節目播音主持的哲學論文10-13
哲學論文寫作指南07-10
關于教育哲學的論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