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曾經負責幾家公司的招聘工作,近日看著雨后春筍般的招聘網站蜂擁而出,忍不住想說幾句。
本地VS全國
目前網上的大型招聘網站,像前程無憂、SOHU人才頻道,還有世界杯期間比較火爆的中華英才網,都是全國性的,一時間覺得如果招聘網站不做全國范圍的,基本就沒多大出息了,自然也就吸引不來風投。
然而就招聘的實效性來講,全國性網站的效果要遠差于地區性招聘網站。本人公司所在地是哈爾濱市,大規模招聘期間,本人幾乎將網絡上所有招聘網站試了個遍,最后發現只有哈爾濱信息港的人才頻道效果最好,其次是黑龍江人才網,再其次是黑港人才頻道,至于全國性的那些招聘網站,刊登的招聘信息幾乎無人問津。當然,這里不排除地域原因,畢竟哈爾濱是一個人才外流的城市,在北京、上海,全國性的招聘網站效果要好些,但從人才總量來看,二三級城市的招聘需求要遠大于一級大城市。
而且從實際調查來看,大多數人都是先決定去某城市發展,然后再查找該城市的人才網站,從招聘網上找異地工作崗位,然后搬過去的人并不多見。所以,招聘網站之爭關鍵將在于能否有效地做好區域招聘。
人才庫有用么?
前些天和幾個招聘網站的負責人聊了聊,互相之間最為攀比的話題就是人才庫注冊人數,五十萬、八十萬,比的不亦樂乎。實際上,人才庫真的有用么?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企業招聘是不看人才庫的。企業習慣發布招聘信息等人來應聘,而不是浪費時間翻人才庫去三顧茅廬。企業翻出半年前某人才登陸的信息,打電話過去得到的消息大多數是“我已經找到了工作”,如果湊巧此君正賦閑在家,企業反而不敢用:一個半年都找不到工作的人,能力肯定值得懷疑。所以,人才庫的信息,兩個月不更新的,基本上就應該算廢信息了,除非網站能對用戶的信息進行跟蹤。
人才信息跟蹤可行么?
如果人才庫中的用戶能夠自覺地對自己的簡歷不斷更新,無論對網站還是應聘者本人,都有很大幫助。然而實際上,應聘者在找到工作的那一刻,招聘網站和簡歷都變得無足輕重了,除非工作又出現了危機,否則絕不會想起自己曾經在某某招聘網站登陸過。所以指望應聘者自覺地對自己的人才庫信息進行更新是不切實際的。另一方面,如果用戶經常自己更新人才庫信息,對企業與人才的關系來講,也將會是一個不愉快的插曲。試想一下你的骨干員工的檔案天天在某大型招聘網站首頁掛著,老板不免要對這個員工的忠誠度產生懷疑。
企業需要怎樣的招聘?
1、招聘信息企業做主
這個要求聽起來很好笑,招聘信息企業還做不了主么?而實際上經常能碰到做不了主的情況。很多網站為圖程序上的便利,硬性劃分了一些行業分類和職位分類。由于招聘網站編輯水平的限制,很多行業和職業他們是并不知道的,自然也就無法從分類中找到。比如我要招一個UE,就只能發布招聘軟件工程師;我要招一個游戲代練,就不得不發一則招聘網管的廣告。導致的后果就是企業將面臨大量的垃圾應聘信息騷擾。
2、低手泛濫,高手難尋
在網上招聘,一個職位往往接到上百封求職信,然而經過篩選卻發現沒有一個符合條件。幾次之后,便得出這樣的結論:天天盯著招聘網站的都是找不到工作的低手,高手哪還用盯招聘網站。網上的招聘市場逐漸變成了一個低端的招聘市場,想在網絡上尋找高端人才簡直是不可能。中國各大頂級網絡公司之間經常出現一些人才流動,這些流動與招聘網站幾無關系,大家可以試想一下,難道唐駿是看到過盛大的招聘廣告后去的盛大么?
高端人才對企業至關重要,而高端人才的流動往往是通過SNS之類的關系網完成的,目前還沒有發現哪個招聘網站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3、企業可以接受介紹費
51的龐升東天天叫嚷著:誰給我介紹個優秀人才,我獎勵他一萬元。龐升東的心情我可以理解,公司的一個重要職位空了好幾個月,對公司的損失是相當巨大的,如果出幾萬元錢物色到一個合適的人員,實際上是相當劃算的,一期整版的招聘廣告可比這貴的多。當然,介紹之后企業和網站之間還需要有人才監督機制,如果介紹的人才不稱職或者被開除,介紹費也必須要相應地扣除。
最后要強調的就是招聘效果了。實際上,網上各大招聘網站各有所長,有偏重IT人才的,有偏重地方勞動力的,有像前程這樣結合傳統媒體優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