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在人力資源市場化配置進程加快的今天,優秀人才流向好公司、大企業的現象早就屢見不鮮。然而在證券行業,這種正常的人力資源配置似乎脫離了正常軌跡,陷入到一個過度流動的漩渦之中。
從賣方到買方,從研究到投資,從公募到私募,從內資到外資。擺在證券從業人員面前的選擇很多很多,每跳槽一次,薪水上漲一級,人才的“價值”就這樣在流動中被創造出來。
所有的機構都聲稱自己要招人,招來的新人用以填補老人離職的空缺;新人工作不到兩年,又再度另謀高就。證券經營機構用集體擴張的行為,共同造就了行業發展的“虛假繁榮”。
許多機構高管抱怨行業風氣不好,公司開出的薪水明明已經不低,但還是留不住人才。殊不知,造成這種局面的,正是機構自己。
經歷了2006、2007年的超級繁榮之后,國內證券機構個個財大氣粗,出手也變得越來越闊綽。在人才建設方面,絕大部分機構傾向于“挖人”, 而對于內部提拔則極度忽視。高薪引援固然能夠迅速建立起團隊,但帶來的副作用就是員工忠誠度日趨低下,用人成本日益攀升。
事實上,不少證券從業人員離職的原因不僅僅有人開出高薪,更重要的是對公司一味挖人、擠壓內部員工晉升空間有關。頻繁“空降”的中層干部令基層員工晉升無望,只有通過跳槽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地位。
一流企業留人靠文化,二流企業留人靠人情,三流企業留人靠金錢。良好的企業文化能夠使員工實現自己的價值和理想,這才是“留人”的最高境界。
挖人容易留人難,誰能留住證券業的優秀人才,誰才是證券業真正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