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最短缺的是什么呢?是資金?技術?還是市場?其實都不是。資金不足,可以通過融資解決;沒有技術,可以引進;市場有限,可以逐步開拓。一言以蔽之,中小企業最缺乏的不是別的,正是人才!中小企業目前的發展瓶頸與人才匱乏有相當大的關系,迫切需要人才幾乎成了中小企業眾口一詞的關于人才問題的答案,而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也就是企業培訓。然而就算招到合適的人來又如何能將他們留住、管好呢?這又是一道道難題
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認為,搭建好的平臺,留住人才。譚老師講一家動漫企業老板,企業在技術和業務等方面已經相對穩定成熟,在說到企業瓶頸時兩位合伙人不約而同地道出兩個字:“人才!”這家動漫公司為了更好地招到人才自己開班招收學員培養自己的技術團隊,還在各地分公司與當地高校創辦實習基地等,盡管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還是輕易地被大企業挖走。
其中一位合伙人就十分痛惜地講述了其經歷,有一個從畢業開始就一手栽培出來的中層技術骨干,本打算引入高層領導團隊,但是被某企業獵頭一下就高薪挖走。只能無奈嘆息。中小企業在薪酬福利和工作環境等方面都不及大企業,發展空間也相當有限且不確定。更重要的是沒有深厚的企業文化根基,對員工的影響力不足。
中小企業的發展存在許多的先天不足,那么如何彌補呢?這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努力的工程,并且不能半途而廢否則前功盡棄,對于非管理專業出身的企業老板來說是一大難題——如何搭建起一個優秀的平臺,吸引人才關顧并留下來呢?
其一企業需要創建核心企業文化營造好的文化氛圍。優秀的企業文化,不是一天兩天都能建立起來的,它需要集眾家之所長,日積月累,再從中提煉,獨樹一幟,這樣營建的企業文化才是經得起考驗的,有價值的。員工都希望能在一個和諧、輕松、公正、公平、進取、團結的團隊里工作,所以管理者應該極力營造這樣的文化氛圍,將企業文化滲透進每個員工的心里,逐漸得到廣泛地認同,并形成一股不可小看的凝聚力。但是不要試圖采用短視的做法給員工洗腦或者快速灌輸,洗腦一時也頗有成效,但千萬不要低估員工對洗腦的免疫能力,不要期望在21世紀靠洗腦洗出一個世界級的企業來。
其二要給員工一個發展的空間和提升的平臺。建立完善的競爭機制,給予更大的發展空間,給員工以希望、動力。沒有希望,看不到前景的企業,是無論如何也激不起員工的工作熱情的,這樣的企業也不可能讓員工安心留在公司工作。
其三企業領導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不可置否,領導人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公司的發展。同樣,領導人的人格魅力及管理風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及團隊的穩定性。
其四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水平。了解同行薪酬水平,對骨干員工或重要崗位員工,要舍得付高薪,獎懲分明、重獎重罰。最后要強化對離職后的員工管理。把離職后的員工也當成一種財富、一種資源,是公司的潛在資源,如果利用得好,將會對公司產生很大的作用。好馬不吃回頭草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優秀員工愿意重返公司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可見他們對企業以及企業文化的認同,如果他們能夠重返公司,回來的不僅僅是一個人,回來的還會有“暈輪效應”,其對在職員工心理上產生的震撼,也必定是不可限量的。
在現今經濟不景氣、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企業無疑會在它們認為有能力引領公司的人才身上投注更多的精力,所以,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在當下有增無減。而擺在管理者面前的挑戰是,高潛力人才的標準應該如何衡量?每家企業對高潛力人才的定義不同,但這個群體普遍具有四大特征:
首先是戰略眼光。通常,有這種眼光的人能將組織利益放在部門或個人利益之前,他樂于傾聽別人的觀點,并與同事友好協作。第二大特征是好奇心。在組織或戰略發生變化的時候,他們能較快地擁抱新想法和新思路,愿意投入精力和激情學習新的知識。這類人不會懼怕變化,心胸比較開放。
第三個特征是同理心,又稱換位思考,這是指員工能站在同事或領導者的角度感受別人的想法,獲得相同的體驗。這是所有素質中最難培養,也是最重要的東西。它決定了一個人具有多大的柔軟性,是否能真正欣賞或采納別人的觀點。具備這種素質的人才,能夠在任何一種新的文化或工作挑戰下全身心地投入。最后一個特征則是成熟度,過去經歷的考驗和磨難能讓人迅速成熟起來,人生沉淀的越多,在面臨新問題時便越能從容地發揮。
第四個是情商。研究了專業技能、智商和情商對一個人出色業績的貢獻率,發現情商的貢獻至少是其他因素的兩倍。而且,在公司中職位越高,情商的作用就越重要。在身居高位的領導者中,佼佼者和平庸者的業績差異90%源于情商因素。
按照情商的五項標準,“高潛力人才”往往有自知之明,對人對己都比較誠實,并抱有務實不苛求的態度。他們善于控制自己情緒,常常會自我反省,深思熟慮,不斷成長。他們追求成就感,對工作充滿激情,樂于學習并富有上進心。他們具有同理心,善于和別人交流,并能夠培養人才,凝聚團隊。他們善于社交,能幫助人們管理團隊,調動人脈資源。
譚小芳老師認為,盡管這些特征看起來平淡無奇,但根據譚老師的研究發現,大多數管理團隊在培養下一代接班人時都會陷入一些誤區。一個明顯的例子是,那些管理者眼中的高潛力人才在組織內部變動崗位后,近40%都無法勝任。其中,管理者最常見的一個錯誤就是將員工當下的高績效等同于日后的高潛力,為了避免培養、管理潛力人才的一些誤區,我們先來看一下跨國企業的幾個潛力人才管理的案例:
一、微軟
1、尋找“聰明”人,不限于計算機專業“微軟一直在尋找自己需要的聰明人,而聰明人的含義又很特別。”微軟有自己的一套辦法考查人的“聰明”程度。比如,微軟的招聘人員會給你“3388”四個數字:看你能不能在最短時間內通過加減乘除得出24.還有一些問題,更是“刁鉆古怪”,比如考官會問你“美國有多少加油站”等。而這些問題當然不是考你的記憶力和常識,事實上也沒有什么標準答案,關鍵是考查你分析問題的能力,如何找到一個切入點。
2、青睞“失意者”和具有冒險精神的人“微軟之王”比爾·蓋茨認為:當一個人為生計發愁時,他就會發揮自己的潛能,進行創造性思維。因此,蓋茨一旦發現本行業中比較出色、但又因所在公司經營敗落而失業的人才,就會在適宜的時候聘他來微軟工作。微軟還青睞具有冒險精神的人。要想成為微軟的一員絕非易事,你要對軟件有濃厚的興趣,還要有豐富的想像力和敢于冒險的精神,微軟寧愿冒失敗的危險選用曾經失敗過的人,也不愿意錄用一個處處謹慎卻毫無建樹的人。
二、聯想
選人標準是有上進心、悟性強。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選人有兩條標準:第一是看有沒有上進心。
“年輕人能不能被培養,上進心強不強非常重要。企業真正要做好,總得有一批這樣的人,真的是為國家、為民族富強,把職業變成事業的人。純粹求職的人,在聯想沒有大的發展。”
第二是看悟性強不強。“什么能妨礙悟性的發展呢?是自己對自己的評價過高。悟性無非是善于總結的意思,但過高地看自己,容易忽視別人的經驗,不能領悟別人的精彩之處,這種人挺多。有很多人有一定的能力,聰明而已,達不到智慧的程度。有的人個性很強,強到外力砸不破的時候,這個人也沒有培養前途。”
三、德國S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