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企業靠什么?不是靠金錢,不是靠資源,不是靠產品,而是靠文化。這就類似于一種宗教信仰,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的宗教信仰。
這個世界上最能傳承并生生不息的就是信仰,比如基督教信仰、佛教信仰、伊斯蘭教信仰,世世代代的人都頂禮膜拜。企業要能夠被后人做強做大,靠的正是信仰,這就是企業文化的核心。
文化由愿景、使命與價值觀組成,信仰就是使命。
使命是回答一個企業存在的必要性即為什么要有這個企業。國家也可以看成是一個大的企業,那么,美國的存在就是為了傳遞愛與感恩,中國的存在就是為了消滅剝削與被剝削并實現理想的共產主義,這些都不是一瞬間能實現的,是永遠都追求的卓越境界,過程可能回有曲折與背叛,但總的方向是不會改變的,或者即使被短暫地改變了,還會有人來繼續修正。比如企業,中國移動,就是為了讓溝通更方便;聯想,就是為了讓世界不寂寞;微軟,就是為了人們工作更方便。但是,這些使命并不一定崇高,因為都是因時而造出的使命,跟國家使命相比,就顯得渺小了很多。無論如何,企業不能沒有使命,否則會失去方向感。
價值觀也是文化組成十分重要的部分,是來詮釋企業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員工的行為準則與思維準則的,特別對端正經營方式、評判人的價值、宏揚人的精神、分清員工股東客戶社會貢獻的順序提供了一個最高哲學標準。價值觀要為愿景服務,更要服從于使命。
企業文化在通常意義來說,是一種企業思維與行為的沉淀,是一種約定俗成。其核心成分往往被員工認為就是老板的基因,甚至有人說老板文化就是企業文化,這話一點都不過分。
但是,我們還是要理性地分析,企業文化并不完全就是老板的文化,必定企業不是老板一個人的企業,有許許多多的員工在一起建設、沉淀文化,只是老板的因素更容易顯現出來。這就好比面粉與水的關系,在沒有摻水之前,面粉就是面粉,當摻水之后,和面了,我們還是習慣把已經不是面粉的面水混合物叫做面,而不叫做面水或者水面。企業文化也是一樣,老板文化與員工文化就是面粉與水的關系,企業文化是這種和完了面,而不是面粉,但人們習慣還是叫面,所以老板文化摻雜了員工文化,大家還是習慣叫老板文化而已。
蒸出的饅頭好不好、炸出動油條好不好、包出的餃子好不好,關鍵在面粉,而不是后面加入的水。企業文化好不好、大家執行得好不好、執行的結果好不好,關鍵在老板即老板的文化。從這個角度來說,老板就必須成為企業文化的先鋒,成為大家帶頭的模范。這恰恰是員工能認識到而老板很難認識到的核心本質問題。
老板的先鋒模范作用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一方面是使命的先鋒,一方面是價值的模范。假設老板的追求就是為了高知一個冒險的平臺,那么,你自己必須是一個冒險式的風云人物,時刻在探索研究并實踐著,并鼓勵手下的員工也這樣;假設老板追求的是解決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敬,開設了敬老院,你就要帶頭為老人提供最好的臨終關懷,而不是惟利是圖。否則,使命就會被偏離,或者變成紙上談兵,真正的夢想會化為泡影。
如果說使命還有一定的虛無性與掩蓋性,那么價值觀就更容易顯現,顯得更重要。比如老板鼓勵員工遵守制度,自己就要合法經營;比如老板鼓勵員工誠信守實,自己就不能謊話連篇;比如老板鼓勵大家不要遲到,自己就不能以老板身份天天不到或者總遲到早退;比如老板規定規定違反制度就要處罰,就不能自己時刻在破壞制度而以老板自居,這就是老板的帶頭模范作用。
假設老板不做文化的先鋒,相當于我們平時說和面變成了和水,水是主流,面成了點綴,這又好比是做一碗蛋花湯,湯是主流,雞單成了點綴,文化就會失去其應有的特性。因為文化沒有老板基因而失去文化的高尚性與嚴肅性事小,但因此而把企業變成了員工的企業,員工在主宰老板做事情,那將是老板的一種悲哀。
小平時代的白貓黑貓論就是放手讓員工百姓做主,但有一條暗含的底線即做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假設沒有這條,國家就會是老百姓自己說了算,從而導致四分五裂。今天的很多企業,也會套用白貓黑貓理論,但確實是對員工放羊,原因是企業老板懶惰或者根本沒有最求的表現,這樣的企業遲早滅亡。
人需要精神支柱,否則掙得越多越意味著自殺與死亡。在沒有國家信仰的中國當下,企業老板的信仰就是員工的精神寄托與支柱,這跟柱子可不能倒,否則員工會躺下,企業會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