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是一種潛在的力量。這種潛在力量的表現和開發是以組織成員為載體達成兩種溝通。其一是內溝通,也是企業文化產生價值的第一個層次,即企業組織內部成員間的溝通,包括上下級,平行級,點、線、面、體全方位的溝通。企業領導者可以提出溝通議題,也可以不必提議而由成員們就最關心的問題發表見解,最后由企業代表(組織首腦)將這些見解集納歸整、加工處理。內溝通的主題可以是這樣的目標:企業是干什么的;員工是干什么的;領導為什么要用我?我為什么要到這個組織?我在組織中是什么角色?我的作用是否不可取代?我發揮的作用是否為積極的并且為這個組織知曉等等。其二是外溝通,這里先要明確,溝通的內涵并不僅限于面對面地用語言對話。事實上,凡是達到信息傳遞目的,都可謂之溝通。組織成員的外溝通就體現了這種內涵,除了向外面的人解釋和回答提問,成員的言行舉止,儀容儀表,待人接物,品質修養,關注外界,要求自身等諸多方面,無一不在無聲地告訴別人:自己是干什么工作的,干什么層次的工作,工作滿意不滿意。這些信息傳遞使得外界不是從廣告而是從更直接、更真實、更可靠的方面知道了該企業組織的生存和發展狀況。而同樣地,假若組織成員無從關心組織生存,建議和意見沒有人理采,只能象機器人一樣不假思索地完成任務而無需有什么想法,凡此種種,實乃企業發展之敗筆,企業文化建樹之敗筆!
企業文化工作的針對目標是企業員工的精神狀態。主要的工作都應圍繞一點:如何在企業內部倡導和營造積極健康、活潑和諧的員工精神氛圍。
開展企業文化工作要解決這么幾個問題。首先,要說明我們期望的員工精神狀態是什么樣。說清楚這一點,我們才知道企業文化工作要做到什么程度,員工才會較好的自覺配合和調整。第二,要解決做企業文化工作的手段問題。企業文化工作的手段肯定和其它工作不同,有它的特殊性,要好好研究。第三,弄清楚企業文化工作的評價標準問題。怎樣評估,我們的企業文化工作是不是做到位了,效果到底怎么樣,要有個說法。
先說第一個問題,我們期望的企業文化是什么樣。
說明這一點,先要弄清楚兩方面的需要,就是企業的需要和員工的需要。
企業需要員工忠誠、主動、有執行力,既能共富貴也能共患難,總能保持高昂的士氣,那企業就好做了;員工除功利要求之外,需要愉快、尊重、自豪和溫暖的感受,那日子也就好過了。
這樣一看就明白了,這是一個互相的概念;ハ嘀艺\、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相理解,企業與員工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都是這樣,由此達到積極健康、活潑和諧。這就是我們企業文化所期待的狀態,能做到這樣,企業的發展就有了可靠的保證。
再說第二個問題,做好企業文化工作的手段和方法。
我認為,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溝通方式。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良好溝通,是我們做好企業文化工作的方法。沒有溝通就談不上我們前面所說的"互相"的概念了。
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是要在經營性、制度性和管理性渠道之外,建立各種各樣有效的企業內部溝通的渠道和載體,使企業員工達成精神層面的充分交流,能把心里話和內心情感盡量多的表達出來。大家相互了解多了,自然就能調整好自己的位置,行為的位置和心態的位置,員工與員工、員工與企業之間也自然會產生感情。
這里的關鍵是兩個,一是渠道和載體要豐富、要有效,一是傳達各方信息要準確,盡少偏差。
渠道和載體方面,借助黨、團、工會、職代會和部門、班組等組織為渠道,以內刊、廣播電視、網絡、座談、、比賽、游戲、文藝、展示會等為載體。還可以發揮每個員工的積極性,想出更好的辦法來豐富這些溝通渠道和載體,把人們從固有工作的軌道中解脫出來,消除常規工作的緊張與拘束,使人在工作之余,能將精神重新振奮起來,有調節和充電的功用,而且還含有一種建設性的或創造性的元素。
信息傳達方面,責任很重大,從上往下傳信息,根據企業情況,正確倡導什么、傳播什么;從下往上傳信息,員工的信息到底是什么意思,別搞錯了,以偏概全、以點概面都要不得。企業方面可以提出企業理想、企業戰略、企業宗旨、企業觀念、企業道德等等并有效地得到理解和貫徹;員工方面可以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意愿,并能得到合理的解答和較為滿意的回應。
企業文化產生功用的主要特點是陶冶和薰染,這也區別于物質性工作和制度性工作強制性和約束性的特點。這樣我們得到企業文化工作的幾個基本原則。
第三個問題,企業文化工作怎樣評價。
這是說企業文化工作的效果問題。開展企業文化建設是否起作用了,對企業的經營發展是否產生好處了,企業家和員工們的日子是否減少了很多郁悶、增加了很多快樂,工作效率是否提高了。這可以對企業文化進行評估。
評估就要有標準。我想有這么三個標準可以作為衡量。
一是對待企業內部非原則性不愉快事情的態度。是一點小事就弄得滿城風雨,還是能開誠布公,良好解決。
二是對待本職工作之外的事情的態度。是事不關已、高高掛起,還是主動協助,積極幫忙。這是制度管不到的,很說明問題。
三是看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是否關心。是現實得很、做一點算一點,還是事事能從長遠考慮,關心企業就是關心自己,關心未來發展就能同舟共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