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物本化管理向人本化管理轉變
人本經濟學認為,經濟學是人的生命成本最小化、幸福滿足最大化的學說。幸福是人類唯一有理性的終極目的,而人本經濟學就是解決有限生命成本約束條件下的幸福滿足最大化的問題。因此,從真正的物化管理向人本化管理轉化,是幸福管理的真正內涵。
(一)改革開放帶來財富最大化,精神世界仍在物本時代
我們所處的這個變革時代,實際上是一個物本時代。人們將掙錢放在第一位。在追求財富最大化的過程中,人們忽視了精神幸福。財富雖然增加了,但人并沒有感到愉悅。走不出這種困惑,就難有幸?裳。這種現象需要人們盡快調整發展目標,在追求財富最大化的同時,也應使精神幸福最大化。這就需要從精神層面盡快脫離物本時代,向人本化管理方向轉變。
(二)不應以犧牲精神幸福換取物質財富最大化
從世界范圍來看,越來越多的學者對以財富最大化為目標的現代化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上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雖然創造了巨大財富,但幸福并未增長。因此,加速經濟增長并不值得我們為之作出巨大犧牲,尤其是不應該犧牲最重要的幸福源泉,即人際關系的質量。大量研究表明,在眾多發達國家,最富的人群不一定是最幸福的人群。美國學者羅伯特。萊恩對此的解釋是,當人們對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都得不到滿足時,他們不可能感到幸福。因此,在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以前,收入每提高一點,都會使人感到更幸福一些。但是,在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之后,收入帶動幸福感的效應開始呈遞減態勢。收入水平越高,這種效應越小,甚至達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無數事實說明,片面追求物質財富最大化,會造成人類居住環境的破壞、資源的枯竭以及人際關系的惡化,從而導致現代人的幸福指數下降。顯然,以犧牲人們精神幸福來追求物質財富最大化的路子已經難以為繼。近幾年來,幸福成了世界的熱門話題,大家都在探討追求幸福最大化的一條新路。學界相繼提出了幸福管理學、幸福經濟學、幸福政治學等,在具體操作上有人提出以國民幸?傊(GNH)來代替GDP的建議。這些都說明了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幸福。
(三)企業管理要抓幸福感文化管理
幸福是人類一切活動的終極目標,幸福具有終極性。因此,人類一切組織活動管理的根本目標和終極意義是追求幸福最大化。從這個角度來說,管理的終極之善是改變人們的生活,使人獲得幸福與快樂,這正是人們所期盼的幸福管理。
企業存在的意義有兩個:一是為客戶創造幸福,二是為員工創造幸福。廣義的幸福企業就是能夠為人類創造幸福的企業,狹義的幸福企業就是能夠滿足客戶及員工幸福感的企業。因此,對企業而言,組織存在的使命就是最大化組織利益相關者的幸福。而對一個社會而言,組織存在的使命無疑是最大化社會組織中每一個成員的幸福。由此,企業管理以至社會管理的中心任務之一是抓好幸福文化管理。
按照企業文化理論,企業管理最重要的是對人的管理,即以人為中心的管理。美國管理學學者威廉。大內認為,管理文化的核心是使員工關心企業。因此,企業管理就繞不開“幸福感”這個與人密切相關的話題。具體表現為:一是幸福感文化是每個員工的核心需要。每個員工努力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過上幸福生活;二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要。只有幸福企業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才、激勵人才、留住人才。有了人才,企業才能做大、做強、做久;三是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
比如,阿里巴巴很早就開始了幸福指數調查的工作,為實現馬云“要把阿里巴巴打造成員工最感幸福的公司”的愿望,全體阿里巴巴人真實、幸福地努力著;又如蘇寧、海底撈、桔子酒店這樣以服務為最終核心產品的公司,也正在通過完善現代管理制度,努力讓員工成為行業內最具幸福感的員工。
二、從財富最大化人生觀向幸福感最大化人生觀轉變
哈佛大學教授泰勒。沙哈爾博士認為,幸福感是人生的唯一目標,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
(一)幸福感總是以核心價值觀為主導的多元價值理念
幸福文化價值觀作為主流價值觀符合人本取向。任何人,無論貧窮與貴賤,都希望活得快樂與幸福,一切努力也都是為了使自己獲得快樂與幸福。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類的歷史就是追求幸福的歷史,社會的一切工作都應圍繞人們的幸福來展開。這種思維應該主導人的核心價值觀,無論你如何理解幸福感,基本面應該是一致的。
(二)片面追求財富最大化是“中等收入陷阱”。
世界銀行《東亞經濟發展報告(2006)》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其基本涵義是指:鮮有中等收入的經濟體成功地躋身為高收入國家,這些國家往往陷入經濟增長的停滯期,既無法在工資方面與低收入國家競爭,又無法在尖端技術研制方面與富裕國家競爭。
有關專家列出了“中等收入陷阱”國家的十個特征,包括經濟增長回落或停滯、民主亂象、貧富分化、腐敗多發、過度城市化、社會公共服務短缺、就業困難、社會動蕩、信仰缺失、金融體系脆弱等。從深層次來看,這些特征都是由于把幸福理念撇在一邊引起的。當幸福被忽略的時候,追求財富也就變得不可持續。人們的經濟行為、社會誠信都將偏離正確的軌道,從而給經濟的持續發展造成無法逾越的障礙,整個社會就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三)急需創建新的人生觀
經濟轉型中復雜多樣的社會矛盾導致了人們幸福感的降低。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心靈空虛、心態浮躁等負面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部分人精神財富相對缺失,幸福指數下降。在中國及世界經濟日益市場化的今天,無疑需要幸福文化為市場經濟提供方向性的指導。
幸福經濟學和幸福文化的完善、發展是幸福經濟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撐,能保證經濟發展的“幸福方向”。幸福文化的構建有助于克服市場經濟的人性失落、精神空虛、生態災難等諸多的“現代化陷阱”,使得市場經濟朝著一個健康、合理的方向發展。將以經濟財富增長為目的的經濟發展轉變為使個人幸福最大化,追求生活質量和生活體驗的新的經濟發展目標。
幸福文化價值觀的核心內容是讓人們追求幸福、傳遞幸福、分享幸福。其內涵是從民眾的幸福出發開展文化活動。其外延是將幸福文化作為社會精神文明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
三、從高質量產品向高品質生活轉變
不少人認為,幸福感載體僅為高質量產品,這種觀點無疑是片面的。事實上,幸福價值載體應該是整個生活方式,不單純是某一個方面。這就要求人們的生活品質實現升級換代,這是幸福感升級的物質基礎。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是既讓人民過上殷實富足的物質生活,又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我國的經濟得到平穩較快發展,人民的精神也需要得到更好的滿足,幸福則是檢驗滿足程度的重要指標。
四、從被動刺激幸福感最大化向主觀幸福感最大化轉變
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因人而異,看起來似乎沒有什么統一的“標準”。對一些人而言,喝茶看報紙,過閑適的生活是一種幸福;而對于另外一些人而言,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是一種幸福。但不管怎么看,物質能夠刺激人產生幸福感,這一點是無法否認的。比如,當一個人擁有一套別墅或者一輛高級轎車的時候,他的幸福感就會油然而生。但這種幸福感卻是遞減的,房子住久了,車開慣了,就沒有新鮮感了。而來自情感層面的幸福感,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比如,親情、友情、愛情、信任、擁護、愛戴所帶來的幸福感,要比物質層面的幸福感長久得多。因為幸福感更多的是幸福價值理念刺激下的產物。當然,如果不注重維護,它同樣也會遞減。幸福感是在不斷刺激中而存續、優化演進的,失去了不斷的刺激它就會遞減。
主觀幸福感主要是指人們對生活質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認知性的整體評價。在這種意義上,決定人們是否幸福的并不是實際發生了什么,而是人們對所發生的事情在情緒上做出何種解釋,在認知上進行怎樣的加工。主觀幸福感日益受到重視。因而主觀幸福感是一種主觀的、整體的概念,同時也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值,它可以評估相當長一段時期的情感反應和生活滿意度。
但實際上幸福就是一種狀態,是一種長期快樂的狀態,是可以衡量和可感知的。因此,要獲得更持久的、更美好的幸福感,就需要主動去體驗,并且要抓創意,這才是幸福感的真正源泉。
五、從易失自我幸福感向相互認同幸福感轉變
(一)學會在復雜亂象的社會中保持自我主體人格
價值觀多元的社會,容易產生紛繁復雜的亂象。一些不健康、低俗的享樂觀會逐漸占據某個領域的主流,并誤導部分人群隨波逐流,陷入低層次的享樂而難以自拔,并逐漸失去幸福感。我們看到一些低俗的文學作品和電視節目好像很受歡迎,但娛樂之后,卻使人們精神生活極度空虛。因此,在這種復雜亂象的社會環境中,要學會保持自己獨立的主體人格,不要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二)學會在人際互動中獲得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