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會有疑問,不知如何判斷一個內訓會是否具有成效,內訓會做得不成功不知問題出在哪,做一個高質量的內訓會不知應如何設置課程。
其實,筆者認為,一個內訓會是否有成效,主要從以下幾個要素來評判:員工的實戰工作技能是否有提高,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是否有加深,員工對完成工作任務的信心是否有增加,企業的團隊凝聚力是否有加強。
那么 一個內訓會之所以會認為不成功,主要是由于以下幾種情況造成:
1、內訓課程未能很好地提升企業的薄弱環節,內訓課程安排得過于急促而使資料準備不足,內訓課程內容與企業實際工作不掛鉤;
2、主講老師對培訓成效承諾過高,主辦單位或受訓員工對培訓課程期望過高而導致與實際的反差等。
一個高質量的內訓會應設置以下課程內容:企業文化的整合與宣導、實戰型的工作技能提升課程、員工心理建設課程、員工信心激勵課程、情景演練內容,體現團隊凝聚力的內容等。
內訓是企業的根基,它對企業的發展有著極強的重要性:
有利于樹立團隊精神和增強企業凝聚力;有利于提升員工的整體素質和增強員工的實戰工作技能;有利于加速新老員工的融合及提升企業向心力;有利于統一員工對外宣傳和交流的口徑。
其一,與受訓的企業關系“培養”,重點在于對企業整個發展歷程、企業文化、業務板塊、人員構成有所掌握,這可以在與培訓部門前期接觸、溝通過程和通過企業網站、刊物等途徑加以了解。
其二,內訓課程準備時,真正按照學員的實際需求來組織課程架構,安排適合的案例,實施有針對性的溝通,從而避免課程內容泛泛。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針對學員特征,包括年齡、職位、性別、從事工作性質,采用何時的方式與學員進行有效溝通,真正打開學員的心門,走進學員心中,只有與學員“培養”出了在課程之外的和諧,才能讓學員真正走近和走進課程。
其三,處于為學員負責的角度,訓后的后續跟蹤,需要培訓師與培訓部門配合完成,培訓部門可以承擔問題發現者的角色,培訓師承擔問題診斷和解答者的角色,如此,才能讓培訓不再只是停留在“訓”,而是培訓工作整體的關系“培養”,以此來推動培訓需求準確性和培訓效果高滿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