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度模型是由卡內基麥隆大學的軟件工程學院開發出來的,最初只用在軟件領域,旨在幫助軟件開發者改善軟件流程的架構,而現在已被推廣用于解決其他行業類似的問題。到目前為止,已有的成熟度模型有如下幾種: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系統工程成熟度模型、整合產品開發成熟度模型、整合成熟度模型和人力資源能力成熟度模型。
培訓體系走向成熟
培訓體系成熟度模型是企業評估其培訓管理的工具,描述的是從不成熟、非正式的培訓體系到成熟的、系統的培訓體系的改進方法。它為企業改善其自身培訓管理指明了道路,培訓體系是組織內培訓資源的有機組合,是運行培訓項目的平臺,它包括組織體系,課程體系,講師體系和支持體系。
組織體系指培訓組織結構的設置,培訓專兼職管理員的配備,培訓部門人員的職責及對人員素質的要求;課程體系由一個強大的課程庫支撐,是針對公司知識管理的需求或崗位素質模型等要求而進行的課程規劃及配置;講師體系指講師(包括內部講師及外部講師)隊伍、企業教練、輔導員隊伍;支持體系是保障培訓管理所涉及的其他環節或內容,它包括硬件和軟件;硬件指培訓設施及LMS(學習管理系統)等;軟件指培訓管理流程、政策和制度等。
培訓體系與培訓項目并列于培訓管理之下。
成熟度模型五步進階
培訓體系成熟度模型分為5個等級,每一個等級都有不同的特征,每一等級都為后一等級奠定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培訓管理成熟度等級與培訓管理流程是不同的概念,所以,不要把以下的五個等級同培訓需求評估的等級相混淆。
Level 1
在組織體系上,沒有明確獨立的培訓組織來專門實施培訓管理工作;培訓管理職責不明晰;沒有專職的培訓管理員,或培訓管理員由人力資源部等部門的相關人員兼任,基本不具備培訓體系建設和培訓項目實施等專業知識,無論是培訓管理工作所投入的時間還是培訓管理的技能都很難對培訓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的推進;培訓管理的職能以向公司內部員工提供有限的培訓服務為主;培訓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培訓項目的實施上,忽略或完全沒有開展培訓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