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即關鍵業績指標是構建績效考核目標體系的有效工具。
一、關鍵績效指標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是關鍵績效指標的縮寫,是具有國際性的、所有企業關鍵績效考評通用的一種方法。
KPI是以事實為基礎,從最高目標向下分解,建立團隊和個人的績效衡量指標體系,以檢查計劃、行動過程和績效結果,使績效向預期方向突出發展,促進目標達成的一項管理技術。
1、事實為基礎:對績效達到程度的判斷,都是以具體的事實為依據的,減少人為的、不確定性、容易產生歧義的判斷;
2、團隊和個人:在從總目標的分解過程中,都將KPI落實到責任人身上,如果是團隊,則首先落實到團隊,然后從團隊落實到個人;
3、計劃和行動:KPI的分解與工作方案相關聯,監控工作過程,并體現在工作計劃和工作行動上;
4、過程和結果:好的KPI體系,必然即包括結果指標,也包括過程指標,是全程的檢查衡量。
KPI技術給了你一套最佳分解和建立指標的方法,它的主要使用原理是強調企業考評只需要抓住重點,而且要按照職位說明書之下的關鍵績效指標來抓重點,它強調的是目標的關鍵性。
二、KPI的三個維度:目標體系鎖定
管理管什么?其中的焦點就是:過程和結果、以及人和事!即: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一個中心是:管理的核心是人!
管理者自己和被管理者的積極性(愿力)和知識技能(能力)。而管人的核心則是“愿力”(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因為相對個人而言,知識和技能(能力)只是達成其個人目標、需要的手段。就市場經濟而言,管理“愿力”的根本點是“利益管理”,而“利益管理”的基礎則是“績效考核”,而基于績效考核的利益管理便是“賞罰分明(績效管理)”了。
兩個基本點是:結果業績指標KPI+過程標準!
管理有兩個大的方向:一個是自上而下分解得到的部門、分公司的關鍵業績指標KPI及月報表數據(結果面),另一個是自下而上的涉及崗位、流程及工作鏈條的工作標準、交接流程、作業規范(過程面)。
而KPI的三個維度,構筑了績效考核的目標體系,其中:
KPI的第一個維度—向上:目標分解體系
KPI的第二個維度—向后:下工序是客戶
KPI的第三個維度—職能部門的考核
1、KPI的第一個維度—向上:目標分解體系
目標是自上而下的公司、企業的生存、發展目標的展開和分解,績效則是由下而上,由過程到結果、由局部績效到整體績效、由流程績效到公司業績----一個自下而上的績效保證體系。
KPI是個指標體系,每一個KPI不但有它具“極性”方向的指引,而且眾多KPI都是朝著總目標的方向,形成了九九歸一的指標網絡,就向參天大樹歸于一個樹干埋入大地。因為KPI的建立過程就是從總目標分解進行的,一級級的分解建立起指標體系,每一個指標指向上一個指標,最底層的指標都通過這種鏈接方式通向總目標,聚焦于總目標的發散的網。
對于任何一個要想發展壯大的企業來說,只有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基礎上,將指標層層分解落實,才能將企業的目標與個人、團體的目標協調起來,最終實現組織的目標。
2、KPI的第二個維度—向后:下工序是客戶
如下圖所示,績效是工作流程中各個環節的輸出值,崗位績效是小輸出、局部的輸出,公司的業績則是大輸出、整體的輸出。沒有小輸出、沒有局部的輸出,整體的輸出、整體的業績就無所談起。這正是必須實施崗位績效考核的原因所在!
因此,我們的任務來自于領導,我們需要對領導負責,但是對下道工序負責其實正是領導所需要的。
作為一個管理者,什么時候才算工作目標分解到位了?不妨把“對下道工序負責就是對領導負責”看成是一個標準!如果每個崗位都知道自己的客戶是誰,那么就不會像人治環境下那樣天天去圍著領導轉。如上圖所示,當工作目標向下分解到位的時候,管理者的目光就會聚焦到“崗位”上去了,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下工序就是客戶”,否則,我們心目中只怕仍然只有“領導”而已。
因此,當我們建立起“對下道工序負責就是對領導負責”的觀念,凡事從客戶端思考問題,就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