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資市場上有一種現象,HR從業人員的離職率相對較高,而在這些頻繁離職的HR崗位中,級別越高的離職率也越高,比方說總監級、經理級。但是,值得關注的是:大部分的人力總監不是失敗在招聘管理上,也不是失敗在培訓系統上,幾乎清一色的都是倒在“績效”這道門坎上,可以說,績效一失敗,也就意味著HR管理在企業的終結。
很多企業把績效失敗的原因歸咎與是HR管理技術不精,而絕大多數的HR管理者又把原因歸咎于是老板的不支持,其實都不是。根據姚紹龍老師的觀察,絕大多數企業績效失敗的真正原因不是HR管理技術不精、不是模式不對,更不是量化不足,而恰恰是企業內部“螃蟹式的組織文化”而導致的。HR總監也好,經理也罷,不過都是“螃蟹文化”的替罪羊。
一高科技企業老板跟我說,他想在企業推行績效,于是,就組織了一個全體管理干部會議,想爭取大家的支持?墒,想不到的是竟然遭遇了一邊倒的反對,績效計劃還沒開始就擱淺,這使他很受打擊,老板始終無法理解,這些跟隨他多年的骨干,為什么如此一致地反對績效?
捉過螃蟹的人或許都知道,如果在簍子中放一只螃蟹,肯定會跑出來,必須加上蓋子。簍子中放了一群螃蟹,就不必蓋上蓋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原因是只要有一只想爬,其他的螃蟹一定會一個個死死地拖著你的腿,生生地把你拽回來,因為誰都不愿意墊底。團隊也一樣。在盛行“螃蟹文化”的企業中,很多人早已習慣了現有的生活,認為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思進取,墨守成規,害怕改變,更害怕危及自己現有的地位和利益,哪里容得你來搞績效!于是就一窩蜂地站起來反對,有的甚至不惜狹技術而令老板,讓老板在績效決策上投鼠忌器,人為地造就了這種績效困局。
其實,這是來自對企業績效徹頭徹尾的誤解。很多人簡單地認為績效就是扣工資,就是動員工的奶酪,殊不知:績效的真正目的有三個:首先是幫助員工克服自身障礙、提升自身的職業能力,其次是規范企業內部管理,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最終實現員工與企業的雙贏。也就是說,只有員工績效提升了、收入增加了,企業才能獲得持續發展的可能。片面認為績效就是扣工資,無異于就是一種幼稚。
企業即使績效失敗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績效計劃還沒有開始就“被擱淺”。因為即使失敗了,起碼也還能收獲一點績效經驗或教訓,發現真正的績效盲點,找到從頭再來的勇氣,也能對內部績效堡壘式的螃蟹文化形成一定的沖擊,從而為再次的績效突破奠定基礎。而要是還沒開始就“被擱淺”的話,那么這種績效文化就真的值得警惕了。因為相互牽制的螃蟹永遠爬不出一尺竹簍,拒絕改變、內斗不斷的團隊永遠是一群螃蟹,而那些無法打破大鍋飯藩籬的企業,絕對難逃“長不大”、“做不強”乃至一朝崩盤的命運。
績效是中國企業的必然選擇。打破績效困局更是中國企業的當務之急。而制約個人績效的是技能,制約團隊績效的一定是文化,所以,提升績效之前必先改變組織文化。如果員工之間、員工與老板之間經常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相互算計,或明爭或暗斗,甚至想盡辦法去破壞或打壓,久而久之,企業里就只剩下一群互相牽制、毫無生產力的螃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