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解讀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的牽頭單位中國科協負責人對方案進行了解讀。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方案的解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方案印發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
答:在決戰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和創新型國家的“十三五”時期,特別是推進創新發展,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既是一項基礎性工程,又是發展的一塊短板。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已經實施10年,這是一項延續性工作。科學素質一般指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科學素質,主要包括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并具有一定應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世界各國政府都非常重視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上世紀90年代,針對我國公民科學素質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甚大、嚴重影響和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情,2006年國務院頒布《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
十年來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顯著提高!毒V要》頒布以來,開展了大量的科技教育、傳播與普及工作,并取得了明顯成效。如對中小學階段科學課程課標進行修訂,開展科學教師培訓,開發科學課程,科技館、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等快速發展,科普圖書、科普報刊、科普影視、科普網站等不斷出新,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科普日、科技周等活動持續開展。這些工作有力推動了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的顯著提升,據2015年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6.20%,比2005年的1.6%提高近三倍。
科學素質是決定公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實現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關鍵,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任重而道遠,需要加大推進力度。目前我國公民科學素質還不能有效支撐創新型國家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有研究表明,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30多個發達國家,公民具備科學素質別的比例最低都在10%以上,可是目前我國僅為6.2%。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不開每位公民科學素質的提高,雖然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提高很快,但發展不平衡,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特別是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公共服務很不均衡,農民、城鎮新居民、邊遠和少數民族地區群眾機會明顯偏少,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公眾獲取科普信息方式發生根本變化,科普還遠遠不能滿足這種需要。為落實好《綱要》最后五年的實施工作,中國科協會同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部等部門,共同編制了方案,經國務院審定由國辦印發。
方案中提出哪些重點任務?
答:為帶動全民科學素質跨越提升,圍繞完成方案中提出的目標,提出實施四個重點人群科學素質行動和六大工程。
一是實施青少年科學素質行動,著力推進義務教育、高中和高等教育階段科技教育,開展校內外結合的科技教育活動。
二是實施農民科學素質行動,廣泛開展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和農村科普活動、加強農村科普公共服務建設、加強薄弱地區的科普精準幫扶。
三是實施城鎮勞動者科學素質行動,大規模開展職業培訓,加強進城務工人員科學素質工作。
四是實施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行動,把科學素質教育作為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教育培訓的長期任務。
五是實施科技教育與培訓基礎工程,大力提高科技教師的科學素質,加強科技教育與培訓的基礎設施建設。
六是實施社區科普益民工程,廣泛開展社區科普活動,大力改善社區科普基礎條件。
七是實施科普信息化工程,實施“互聯網+科普”行動,繁榮科普創作,強化科普傳播協作和科普信息的落地應用。
八是實施科普基礎設施工程,加強頂層設計和宏觀指導,創新提升現代科技館體系,推動優質科普資源開發開放。
九是實施科普產業助力工程,完善科普產業發展的支持政策、推動科普產品研發與創新、培育科普產業市場。
十是實施科普人才建設工程,加強科普人才的培養和繼續教育,加強科普專業隊伍建設,大力發展科普志愿者隊伍。
方案提出哪些新的發展目標?
答:方案圍繞到2020年建成現代公民科學素質服務體系和實現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0%的總目標,提出了以下發展目標。
一是促進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圍繞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的需求,突出“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促進創新創造”主題,弘揚創新創業精神,大力宣傳普及高新技術、綠色發展、健康生活等知識和觀念,促進在全社會形成崇尚科學的社會氛圍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是以重點人群科學素質行動帶動全民科學素質整體水平跨越提升。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創新意識、學習實踐能力明顯提高,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科學意識和決策水平不斷增強,農民和城鎮勞動者的科學生產生活能力快速提高,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公民的科學素質顯著提升。
三是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公共服務能力大幅增強。科技教育與培訓體系基本完善,社區科普益民服務機制逐步建立,科普基礎設施的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科普信息化建設取得突破進展,科普產業快速發展,科普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公民提升自身科學素質的機會與途徑顯著增多。
四是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長效機制不斷健全。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共建、社會動員、監測評估等機制進一步完善,社會各方面參與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積極性明顯增強。
針對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公共服務不均衡的問題,方案提出哪些改善措施?
答:針對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公共服務不均衡,特別是農民、城鎮新居民、邊遠和少數民族地區群眾機會明顯偏少的問題,方案按照“普惠共享、精準發力”的方針,強調強化面向這些地區的公民科學素質公共服務,著重提出以下措施:
一是面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加強科普精準幫扶,開展科普精準扶貧,快速提升這些地區開展科普服務的能力,加快建設農村中學科技館、鄉村學校少年宮等農村青少年科技活動場所,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和留守老人的服務力度。
二是面向少數民族地區加強雙語科普創作與傳播,加強科普援zang援疆等工作,加大面向少數民族地區科普資源服務的傾斜力度。
三是面向農村婦女大力開展巾幗科技致富工程、巾幗科技特派員、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建設等工作,組織開展“智愛媽媽”活動,努力為農村婦女提高自身科學素質提供更加廣泛便利的渠道和服務。
四是依托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推動科普信息在社區、學校、農村等的落地應用,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群眾及青少年等重點人群的科普信息服務定制化推送。
針對網民獲取科普信息的新變化新要求,方案提出哪些有效措施?
答:現在公眾都在網上,針對網民獲取科普信息的新變化新要求,方案強調要以科普信息化為核心,推動實現科普理念和科普服務模式的全面創新,圍繞加強優質科普內容資源供給,提升科技傳播能力和科普精準服務水平的要求,著重提出以下措施:
一是實施“互聯網+科普”行動,打造科普中國品牌,以科普的內容信息、服務云、傳播網絡、應用端為核心,建成“兩級建設、四級應用”的科普信息化服務體系,網絡科普內容科學性把關,實現科普信息匯聚生產與有效利用。
二是大力開展科幻、動漫、視頻、游戲等科普創作,著力支持優秀科普原創作品以及科技成果普及、健康生活等重大選題,支持科普創作人才培養和科普文藝創作,極大豐富科普信息內容資源。
三是鼓勵和引導中央及地方主要新聞媒體加大科技宣傳力度,支持電視臺、廣播電臺、報刊和網站增加科普內容或增設科普專欄,組織開展科技宣傳報道編輯記者學習培訓,提升大眾傳媒從業者的科學素質與科技傳播能力。
四是強化科普信息的落地應用,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手段,洞察和感知公眾科普需求,建立科普中國服務云、科普中國V視快遞、科普中國e站等多種推送渠道,開展線上線下結合的科普活動,加強移動端科普推送,為公眾提供定向、精準地科普信息服務。
如何確保方案落實到位?
《綱要》實施的工作方針是“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其中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是我們確保方案落實的基礎。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黨中央、國務院對《綱要》實施工作高度重視,并將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任務納入國家規劃以及黨委和政府的工作計劃,開展《綱要》實施的督促檢查,推動各項任務目標的落實。中國科協將充分發揮牽頭作用,做好綜合協調和日常溝通聯絡,會同各地各有關部門扎實推進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督促地方各級黨委政府把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作為推動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納入工作規劃和計劃,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層層推動各地公民科學素質建設。
二是建立完善長效機制。建立完善共建機制,將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目標細化和分解到各地;建立科研與科普相結合的機制。繼續落實在符合條件的國家科技計劃中增加科普任務,推動重大科技成果實時普及;建立完善監測評估機制,完善公民科學素質調查體系,開展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和第三方評估;建立完善社會動員機制,開展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等創建活動,把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納入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科技進步示范縣等創建范疇,對在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獎勵和表彰。
三是強化保障條件。建立完善促進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政策法規,制定完善鼓勵科普事業和科普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逐步提高教育、科普經費的投入水平,并將科普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國家、省、地市、縣四級合理分擔科普財政投入,通過眾籌眾包、項目共建、捐款捐贈、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公民科學素質建設。
中國科協除了牽頭工作外,在方案落實方面還有什么具體打算?
答:科普是中國科協的看家本領,除了做好方案實施的牽頭工作外,為在科協系統落實好方案,專門制定印發了《中國科協科普發展規劃(2016-2020年)》。這個規劃圍繞方案確定的目標,根據科協自身的科普優勢和特點,提出要以《綱要》實施為主線,以科普信息化為核心,牢固樹立“創新、提升、協同、普惠”的工作理念,著力實施以下重大工程,帶動科普和公民科學素質建設整體水平的顯著提升。
一是“互聯網+科普”建設工程,打造“科普中國”品牌,深入實施科普信息化建設專項,提升優質科普內容供給能力,建設科普中國服務云,拓展科普信息傳播渠道,精確分類、精準推送,實現科普信息在社區、學校、農村等的落地應用,加大對老少邊窮地區及青少年等重點人群的科普信息服務定制化推送。
二是實施科普創作繁榮工程,推動設立科普創作專項基金,支持重大科技成果普及、健康生活、科幻、動漫、科普游戲開發等重要選題。
三是實施現代科技館體系提升工程,建立完善以實體科技館為龍頭和基礎,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虛擬現實科技館、數字科技館為拓展和延伸,輻射基層科普設施的現代科技館體系,推動大中城市科技館和特色科技館建設,建設完善流動科普設施,建設完善科技館標準體系及協同機制,建立健全科技館免費開放制度。
四是實施科技教育體系創新工程,推進青少年科技教育模式創新,把科學和創新文化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創新青少年科技活動,擴大和提升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學生英才計劃、青少年高校科學營等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動員鼓勵青少年廣泛參加科技類活動,舉辦全國青少年科學素質電視大賽,開展全國一線科學教師和骨干科技輔導員培訓。
五是實施科普傳播協作工程,推動縣級以上電視臺、廣播電臺均開設科教欄目,組織科技新聞記者、編輯記者等培訓,推動傳統科普媒體與新興媒體的深度融合,實現科普內容一次創作、多次開發、全媒體呈現、跨媒體跨終端傳播。
六是實施科普惠民服務拓展工程,建設科普中國鄉村e站、社區e站、校園e站,提高農技協在同行凝聚、跨界合作和信息化方面的服務水平,加大科普援zang援疆力度,開展“智愛媽媽”活動,開展職工創新技能培訓和進城務工人員培訓,圍繞公眾關切實時解疑釋惑,深入開展全國科普日,以及防災減災、健康中國行、食品安全宣傳等活動。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解讀】相關文章: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全文」08-26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解讀「最新」08-25
天津市全民科學素質電視大賽試題及答案08-11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解讀-土十條解讀08-13
高考志愿專業解讀之海洋科學08-06
2017年杭州中考科學考綱大解讀06-18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解讀與就業前景2017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