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學中如何運用問題教學法教育論文
摘要:本文通過對歷史教學中問題教學法的闡述,讓讀者認識到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把有關教學內容化作問題,創設問題情境,通過有效引導學生解決問題,達到掌握知識、形成能力、養成心理品質的問題教學法,無疑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拓展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參與,發展學生個性的有效途徑之一。將思考的問題從課堂延伸到課外,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實現學會與會學的統一。
關鍵詞:歷史教學;問題教學法;情景設置;學習動機;學生主體
新課標下的歷史課堂教學的重點,就是幫助學生開啟思維的智慧之門,構建敏銳思維的階梯,創設想象思維的空間,提升優秀的思維品質,從而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培養獨立思考問題、正確解決問題與準確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歷史課堂教學要想達到預期的效果,就必須給學生想的時間、問的權利、說的機會、創的激情、愛的關懷。總言之,就是將教學內容化作問題,按照“提示問題—思考問題—檢查調控—歸納整理—強化鞏固—當堂達標”的教學思路,按照課堂教學問題化、問題設計科學化、解決問題民主化的過程,使討論、探究成為學生學習的有效方法,讓學生的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以及價值觀、世界觀的良性發展,都在問題的提出和解決過程中逐步提高。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如何運用問題教學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談點體會。
問題教學法“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教學出發點,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我發現去激發其智慧的潛能,培養其強有力的內在學習的動機。
現行的中學歷史課程,分為初、高中兩個輪回,高中歷史教材在內容和體例上基本是初中的翻版。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由于得不到學生對已有的歷史知識掌握程度的信息反饋,在教材的取舍上,課堂教學的處理上,難免與學生的實際有距離,因而學生會感到乏味,從而把歷史課看作是“45分鐘的煎熬”;而在現實的生活中,學生可以從電腦網絡、電視、電臺、報刊雜志中獲取大量的歷史知識和信息,學生由于知識面以及生活閱歷的淺顯,而產生種種疑問,卻又得不到應有的指導,教與學之間產生了“供與求”的矛盾。實行“問題教學法”,一則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教與學的矛盾,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和問題,有的放矢地處理教材、設計教學過程,使課堂教育更有針對性,同時緩解教學內容過多、課時偏緊的壓力;二則,隨著時代的進步,課堂教學應給學生提供質疑的環境,使課堂教學帶有開放性和探索性,以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維能力。教師的主要任務也應從傳播知識轉為指導學生發現問題,并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建議,教會學生面對眾多的信息,進行選擇和認知歷史的途徑。
一、實施“問題教學法”的必要性
1.“問題教學法”是現今歷史高考形勢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隨著高考進行改革的深入,對歷史學科的考查與以前的高考有了很大的變化,試題立意以“知識為主”轉向以“能力為主”,命題特點也以“淺知識、新情境、熱問題、重綜合、重能力”為主。在這種情況下,歷史教學中不但要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還要注重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而“問題教學法”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思維訓練空間,使學生能在突破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歷史思維能力及學科內部綜合能力,以更好地適應當前高考形勢的變化
2.實施“問題教學法”是高中學生心理發展的要求。高中學生自我意識強烈,對事物的認識喜歡刨根問底。問題設計從置疑開始,設置懸念統貫全課,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探究動機。課堂最后還可以問題留伏筆,使課堂余味無窮,給學生一種期待的心理,給學生一片求索的天地。
二、“問題教學”的實施步驟
1.提出問題、以疑導學。教師在對教學內容總體認識和把握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實際,設計適切的教學流程,以各種方式呈現或提出課堂所要解決的問題。問題的呈現或提出要符合學生的認知,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好奇與探求答案的心理,引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有疑才會有思考,才會有探究,才會有鉆研,才會有對問題背后原因的探索和孜孜不倦的毅力。
2.自學思疑、橫向議疑。教師要積極引導,幫助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或教學資源,鼓勵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分析、思考的基礎上,得出自己的結論或形成一定的見解、看法;要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橫向交流,讓學生發表自己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并在學習討論中注意總結,對發現和生成的新問題要及時處理,以互相啟發,推進問題教學走向深入。
3.有效設計問題。實踐證明,科學合理地設計問題,必須做到以下幾點:①設計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年齡層次、心理特點。②要有思維的層次性和梯度。要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小到大,層層推進,步步深入。那種簡單地讓學生回答“是不是”“對不對”,或者師生間填空式的問題,是不能體現新課程理念的。③設置的問題要注意拉近學生與歷史人物的距離,貼近生活,體現問題價值。④設計的問題要疏密適當,給學生一定的思維空間,讓學生思考、質疑和釋疑。不論學生的疑問是否符合老師的既定思路,教師都要給予肯定、給予鼓勵,從而培養學生善疑好問,大膽質疑的科學精神。⑤提出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深度。因為提出問題的目的是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思維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也要避免難度太大、太深,若學生不知如何作答,結果不只是望而卻步,還會扼殺學生的興趣,扼殺學生的思維。
4.評價總結問題。讓學生整理探究所得出的結論。它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和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揚長避短”“取長補短”,還能使學生形成團隊合作的意識。對學生的結論要及時地予以客觀評價,評價要體現鼓勵、賞識的原則,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
總之,任何一種教學模式的推廣和使用都必須因時間、學科、內容、教師而異,不能生搬硬套,使教學模式走向教條化。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進行調整、改造和完善!皢栴}教學法”當然也不例外,教師要在實踐中嘗試這種教學模式怎樣才能達到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素質、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
【歷史教學中如何運用問題教學法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教學中問題教學法的運用論文11-15
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的運用論文02-18
日語泛讀教學中多種教學法的運用的論文03-01
問題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2-18
項目教學法在植物學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2-20
談初中語文教學如何運用問題教學法11-21
“問題教學法”與高中歷史課堂論文03-04
如何正確運用交際教學法11-2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