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學法的論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
關于教學法的論文1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具有一定文化基礎和綜合職業技能人才的使命。當前,中央和地方政府密切關注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制訂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來促進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然而,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促使高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是廣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1 高職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對于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已經成為基本的生活技能。很多高等職業院校都有開設信息技術相關課程,目的是提高學生對于信息的分析、處理、運用等能力,培養具備信息技術專業知識和較高綜合素質的高級技術人才。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
在教學目標方面,很多高職院校過于注重學生對于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沒有關注到學生的其他素質。隨著我國經濟貿易的快速發展,社會上對于人才的標準有了新的定義。用人單位需要的人才不僅要具備高水平的實踐操作技能,還要具備協作精神、創新精神等其他方面的素質。很多高職院校在教學目標中往往忽視了培養人才的綜合素質,影響到學生在畢業以后的長久發展。
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方面,高職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太過陳舊和滯后,學生了解不到最新的理論知識體系。學生學到的很多知識遠遠落后于時代,沒有實際應用的價值,這有悖于職業教育的初衷。
信息技術教學中還存在著教學方式單一的問題。教師普遍停留在傳統教學方式中,大多采用先講解知識內容再集中進行實踐操作的教學組織形式。大幅講解知識內容時過于枯燥,使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到最后實際操作練習時,很難將知識內容應用到操作中。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不到激發,導致學生無法發揮學習主動性。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的信息技術教學急需改革,將現代科學的教育理論和方法應用于高職教育的實際教學中,已經成為高職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2 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以項目學習為基礎的教學方法。項目學習是一種流行于西方國家的新型教學模式。通過對國內外學者關于項目學習的不同理解,可以總結出所謂項目學習就是以真實情境中的具體問題為中心,選擇、應用適當的學習資源,使學生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在實踐體驗和不斷探索中解決具體的問題,促進學生學習和深度理解,獲得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形成發展的一種教學模式。
項目學習主要由內容、活動、環境以及結果四個部分組成。
(1)內容
項目學習的內容不再局限于傳統教材,而是來源于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復雜問題,解決這個復雜問題需要整合多門學科的知識和技能。項目學習的內容綜合多門學科的知識,注重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項目學習中的每一個學習項目都有復雜的背景,不再是單一抽象的知識片段,而是一系列完整而系統的知識內容的組合。為了使學生有更多的興趣投身于項目學習,該項目學習的內容應涉及學生比較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更加貼近社會現實生活。
(2)活動
項目學習中的活動要素主要是指學生使用輔助技術工具和研究方法來解決所面臨的問題的過程。學生在項目活動中面臨的問題是富有挑戰性的,必須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術才能順利解決問題。學生可以利用計算機獲取網絡中豐富的信息資源,或者到圖書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也可以實地考察獲取相關資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利用適當的方法和先進的技術,經歷了信息的獲取,分類,篩選,分析等過程,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形成專家思考方式,促進了學生對于現實生活中復雜概念和技能的掌握。
(3)情境
情境是特殊的學習環境,方便學生開展探究學習而開創的,在項目學習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學生在項目學習所營造的協作學習氛圍中能夠掌握合理安排時間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在項目學習所營造的專業學術研究氛圍中能夠明確自己的任務目標,沉浸于知識的海洋,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項目學習能夠為學生創設全面的學習經歷,這是其他傳統學習模式所不具備的。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過實踐體驗、自主探究、小組協同合作等學習過程,構建自身知識體系,也是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提升過程。
(4)成果
學生在完成項目學習后收獲到的不僅是各種具體的知識,還有在完成項目過程中所提高的與人協作、自主探究等能力。最終完成的作品和在完成項目學習中學生的具體表現是學習收獲的體現形式。
項目學習成果的表現形式因項目學習內容不同而產生變化,調查報告、制作實物作品等都是很好的展現學習成果的形式。
項目學習成果的表現內容也是各具特色的。每個學生看待問題的角度都是不同的,加之在完成項目過程中采用的方法、技術有所不同,即使在同一項目主題下的不同學習小組最終呈現的成果內容都是各不相同的。
3 項目學習在高職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設計
3.1 項目設計
項目學習方式在項目設計上需要考慮到項目內容的實用性,思考性以及可行性。主題探究式學習和這兩種類型是項目內容設計的主要類型。主題探究式學習是指學生明確項目學習內容后,通過各種方法獲取大量的有價值資料和相關的圖片、視頻資料,并在分析和研究資料后掌握知識內容,完成項目學習的內容。應用設計式學習是指學生通過設計制作出符合項目內容的作品或模擬體驗某個項目學習過程獲得學習和發展,這類探究活動以實踐為中心,更加注重學生親身體驗,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2 教學過程設計
項目教學過程設計應當遵循以學生為中心原則、深度實踐原則、師生共同參與原則以及創新性原則。具體教學實施流程應包括項目學習的準備階段、項目學習的開展階段、項目學習的成果展示三個階段。項目學習的準備階段需要完成的工作有基礎知識的講解和確定項目內容。項目學習的開展階段:教師在探究活動開展前需要完成創設問題情境、提供學習資源這兩方面的工作。學生在探究活動開展前需要制定計劃與選擇學習資源。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起到組織、引導、監督鼓勵作用,而學生以各種方式獲得解決問題所需要的大量相關資料。項目學習成果展示階段,教師要做的就是組織學生召開作品展示會,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3.3 教學評價
由于信息技術課程的特殊性,考試的形式不適合作為對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的考核。信息技術教學開展項目學習活動可以采用檔案袋評價和表現形式評價這兩種真實性評價。
檔案袋評價只要是指學生將作品和研究階段內容放進專門的文件夾中,用以記錄學生學習和成長軌跡。這種方式可以是教師對學生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對關注學生健康成長有很大的作用。表現形式評價是以明確的評價標準評估學生每個階段的表現,但必須向學生說明每個具體評價內容和標準,以便學生能夠及時改正,做出更好的作品。
4 結語
我國職業教育在教育理論和學科建設上仍存在問題。需要解決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項目教學法值得一試。項目教學法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促進學生學習和深度理解,獲得完整的知識體系。
關于教學法的論文2
引言
當前我國的教育正處在深化改革的階段,為能夠有效的提升教學質量及效率就必須要能夠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激勵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方式已經和現階段學生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契合,所以通過新的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夠促進計算機教學的質量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
一、任務驅動法在計算機教學中應用作用分析
通過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對學生的各種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都有著促進作用,并有利于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得到靈活的調控。主要就是計算機的學習任務是由老師進行設計的,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也在教學的目的及內容上都進行了明確化,教師能夠對學生的任務完成程度來了解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這樣對學生的及時指導比較有利[1]。同時也能夠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為學生是在沒有壓力的學習氛圍中進行做任務的,是結合學生的需求來完成的,這樣學生每完成一個任務就會更加的自信,從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促使學生進一步的學習。
二、計算機教學的主要特征及任務驅動法的實際應用
(一)計算機教學的主要特征分析。
計算機的教學中對其軟硬件的的教學內容更新的速度較快,這些都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有著重要的關系。隨著科技的進步,使得在計算機的軟硬件方面的變化也比較的迅速,這些對計算機教學的內容就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一些軟件或者是硬件自身都有著生存期,所以一旦過了這一生存期就會被淘汰掉,在學校的學習內容和社會的所需不能得到有效的契合,這就培養學生在知識的獲取上要能夠通過自己的有效學習方法,對知識進行拓展。
(二)任務驅動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對任務驅動教學法的設計要遵循相關的原則,這樣才能夠將其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主要就是可操作性原則、適宜性原則、趣味性原則、漸進性原則、真實性原則等。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可操作性這一原則,任務驅動教學的方法主要是為了能夠方便學生動手操作,從而有效的掌握知識,所以動手操作要比學生觀看老師示范要有效,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將知識得到切實的掌握。
計算機教學中的任務驅動法要按照相關的流程進行有效實施,這樣會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的提升起到保障作用)。
首先就是要對計算機的學習任務進行剔除,這樣可在情境設計下進行完成,情境的創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是將以往的知識作為橋梁,循序漸進的通向新知識的學習過程,讓學生能夠在已知的知識上進行對實際問題加以解決,并能夠發現新的問題。而這些新的問題正是所要學習的,對任務的提出要盡量的真實,也就是在可操作性上要強,這樣才能夠真正激發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例如:將Flash動畫制作作為計算機的教學任務,對其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就能夠發現新的問題,這樣老師就要能夠采取動畫演示的方法使其簡單方便的了解問題的根本。講解到引導層動畫的知識點過程中,可通過屏幕進行演示霓虹燈的閃爍等動畫,進而來說明引導層動畫的簡單性,學生的興趣得到激發之后老師要暗示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完成動畫效果。
這樣就能夠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得到有效的加強,在學生進行操作的過程中,老師要在一旁進行觀察指導,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了解,這樣對知識的循序漸進的傳輸就有著促進作用。然后就需要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究或者是和學生進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要注重知識的融合性,要將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得到重視,在這一過程中可對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通過這一方式能夠綜合性的提出自己的建議或意見。
再者就是對任務主體的選擇,這樣對學生的個性培養就有著很大的幫助,學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將所學知識在實際的操作當中得以應用。這對學生的操作能力及創新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培養,從而達到計算機教學的目標。完成任務之后要進行及時的討論及評價,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學會交流和分享完成任務的成果,在自我展示上能夠得到有效加強[4]。評價方面老師要能夠在具體的任務完成效果上實施評價,對優點進行肯定,不足之處要進行及時糾正,通過評價能夠讓學生知道自身的不足與優勢,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學習進步。
三、結語
總而言之,計算機教學在現階段的發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學校的老師要能夠將任務驅動教學法得到熟練的應用,借此來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素質教育對計算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所以要通過多渠道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實際的教學中得到合理化的應用,并要在這一過程中加強創新思想的融入,這樣才能夠更加有效的促進素質教育發展。
關于教學法的論文3
第一篇:學前音樂教育中奧爾良音樂教學法的應用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由一位德國的音樂家創建的,他從尊重孩子們的天性和心理特征出發,將各種肢體行為和語言融合在一起,共同構成音樂,他認為音樂是一種最原始的表達,而不是各種音樂知識的組合,音樂可以很好的引導孩子們去表達自己,并通過對音樂的學習培養孩子們的各種能力,挖掘他們的潛能。
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獨特之處
首先,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它將各種可以被利用的元素都加入到音樂中來,保持音樂的原始性。例如,在各種活動中都加入音樂的元素,朗誦、講故事、唱歌等等,讓孩子們將進行的活動以及身體行為和音樂聯系起來,這樣既加強了音樂教學的趣味性,又能給孩子們學習音樂提供了一個綜合性的環境。其次,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不同我國的教育模式,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讓孩子們來做音樂教學中的主角,讓他們親自去體驗音樂,真正參與到音樂的教學活動中。這樣既能夠讓孩子們積極地去參與教學,又能真實地感受音樂。最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注重保留孩子們的天性,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不去抑制孩子們的原始能力,而是尊重他們最原始的想法。不為他們設定任何的框架和要求,任由孩子們憑著自己的想象來創作音樂,表達自己。并通過引導,讓孩子們的形象力得到最大化的展現。
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學前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學前音樂教育教學是不同于其他任何音樂教育教學的,它所針對的人群是特殊的,也就意味著其他音樂教育教學的方法是不適合學前音樂教育教學的。但是我們國家暫時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只是沿用其他音樂教學模式來教育孩子們。例如,教孩子們認識樂譜,教他們唱歌等等這些樂理知識,雖然樂理知識是學習音樂的基礎,但是我們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于孩子們來說是非常不合適的。那些知識對孩子們來說是枯燥的,再加上教學方法的模式化,孩子們會對音樂失去興趣甚至產生排斥心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特點決定了它是專門為孩子們量身打造的一套科學的教學方法,所以我們通過自身的努力推動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學前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梢詮囊韵聨讉方面來努力。
(一)豐富學前音樂教學的內容,提高孩子們的綜合能力在學前音樂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改變以往對基礎知識和音樂技巧的重視,側重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綜合性的特點融入到我國學前音樂教育教學中。讓孩子們表達音樂的時候能夠利用生活中的任何元素,可以是行為、語言、顏色、聲音等等,這些元素的種類越多,就越有利于孩子們將音樂和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讓他們的音樂能夠更加的真實。也通過對各種元素的引入,拓展孩子們學習的空間,讓他們能夠有機會接觸各種藝術手法,從而培養孩子們的綜合藝術能力。
(二)讓孩子們主動參與到音樂教學過程中,讓他們成為主角老師是孩子們學習音樂的引導者,所以老師們要領會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精神,讓孩子們主動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這樣才能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以孩子們為中心,圍繞孩子們的心理特征來制定教學的內容和方法。孩子們的年齡決定了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理解能力比較低,對音樂比較陌生,所以在教學的時候不能一味去死板的給他們講知識?梢酝ㄟ^設計一些趣味的小游戲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例如,可以組織孩子們表演簡單的音樂劇,讓他們大膽去唱,去表達自己。也可以通過讓孩子們去接觸不同的樂器來感受音樂和節奏。這樣都會讓學前音樂教學的課堂變得充滿趣味,孩子們就會主動去學習,大膽去嘗試。
(三)利用孩子們的想象力,挖掘他們的潛能孩子們的思維和成人有很大的差別,他們的思維還沒有受到任何的約束,也沒有規律可循。其實這樣的思維特點決定了孩子們能夠比成年人更好的把握音樂的精髓,更充分的表達自己。但是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思維需要老師們做好引導,而不是去限制他們的思維。這樣的話才能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挖掘出他們的潛能。這一點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可以給我們提供很好的指導方法。它注重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想法即興創作,不為他們設定任何的范圍和要求。這樣就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輕松自由的創作環境,讓他們感受到他們的想法是可以被鼓勵和認可的,這樣才會勇敢的表達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音樂上的潛力往往就被挖掘出來了,他們的作品也就會比成年人更具有創造力也更有靈魂。
三、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注重對精神和藝術的追求。音樂是一種最平民化也最能表達個人思想感情的藝術形式之一,于是人們通過各種方法去接觸音樂,學習音樂。家長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一技之長,并且深信音樂可以陶冶情操,于是學前音樂教育就這樣產生了。但是我國的學前音樂教學并沒有像家長們預想的那樣產生良好的效果,反而對幼兒造成了一種無形的負擔。奧爾夫音樂教育法的出現正好解決了我國學前音樂教育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它的教學方法需要我們去分析和理解,并運用在我國學前音樂教育教學的過程中。
關于職業教育高等數學教學法研究的論文
【摘要】目前我國的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普遍缺乏專業性,上手慢,就業難,鑒于這些問題的存在,高職院校需要變革現有的教學方法,創新教育形式,從根本上提高教學的水平,提高學生的專業性,方便學生就業。
【關鍵詞】高等數學;職業教育;教學方法
一、前言
現在加強高等職業教育數學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主要有這樣幾個必要性,首先,是現在的高校擴招、生源不足、高等教育進入買方市場,這時候生源的整體質量就會下降,生源本身的水平不高、基礎不好為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處,所以有必要革新教學方法;其次,學生缺乏學習自主性,尤其是數學這樣一門學科邏輯性比較強,很難勾起學生的興趣,這時候如果教學方法再那么死板、沒有新意,就更難開展教學工作了;再次,從高等數學的重要作用來分析,一方面高等數學可以鍛煉學生縝密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它是一門基礎性很強的學科,另一方面在數學長期的發展中,體系已經比較完善,教育操作性比較強。從這些必要性來看,提高高等數學教育刻不容緩。
二、目前高職院校學生高等數學的學習現狀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發現學生在高等數學的學習中,容易出現的問題無非就那么幾方面,下面我們來一一梳理。一是學生的數學基礎不牢固。高職院校的很多學生數學基礎一般都比較差,因為在以前的學習中沒有重視相關知識的學習,很多學生是因為考試成績低才選擇就讀高職院校,所以他們的基礎普遍不好。數學這門學科是比較重基礎的,基礎不好會嚴重影響以后的學習提高。二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差。很多學生都思維不集中,貪玩,對學習的興趣不大,不能夠自己自主的學習數學知識,僅僅是為了應付開始,只要能夠及格就行,完全不會考慮數學知識有什么實際的用處。三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差。很多學生也是很刻苦的研究了數學知識,但是效果不明顯,學習效率低,甚至很長時間也沒有看出數學成績的提高。四是學生的學習方法存在問題。這一點也是學習效果差的一個原因,因為掌握不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很多時間的刻苦研究都是無用功,完全沒有效果,加之數學本身的枯燥性,學生就更不愿意學習數學了。五是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嚴重。這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在高職教育中,因為高職教育主要是培養實踐人才的,如果知識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沒有契合點的話,學生不愿意接受也是理所當然的。
關于案例教學法在中學政治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1.案例教學法在中學政治教學中的運用特點
1.1案例教學法具有針對性的特點
案例教學法在中學政治教學的實施階段,要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教師要根據政治教材的內容,所要講解的政治理論要點,配合相關的案例。同時選用的案例要符合教材講解難易程度,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政治理論知識,而且還能對學生思想道德,和美好情操的養成提供正能量。最好是一些青少年容易感興趣的案例,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思想上能夠得到啟發[3]。具體案例能夠與學生內心產生真正的共鳴,以此來強化政治理論知識在學生腦海中的印象。在政治課堂中運用案例教學法,就是將課本理論知識,有針對性地通過案例展現出來,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從中得到教育和領悟。切記不要選取一些對課本內容針對性不強,或是對學生教育意義不強的案例。
1.2案例教學法具有實踐性的特點
案例教學法在中學政治教學的實施階段,要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所謂實踐性,就是要把所學的政治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并且對實際的生活具有指導意義。初中階段的政治教學,主要側重塑造和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讓學生的一言一行符合道德品質的要求。所以在初中課堂中運用案例教學法,一定要注重實踐性的特點,能夠符合初中學政治教學的基本目的。教師選取的具體案例,能夠讓學生與自身進行一定的`對比,能認識到問題之所在,從而更加努力的學習。在實踐性方面,最好教師可以根據案例的內容,引導學生展開交流探討,不僅從自己身上,而且從其他同學身上,找到理論的根源,在共同交流的同時,思想品德也一起提高,達到理想的政治學習效果。
關于直觀教學法與提高《電動機控制線路》教學質量說論文
論文摘要:專業課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興趣,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面對職業中學學生素質日益下降、學習專業課困難以及教師的教學難度增加的現實,要提高《電動機控制線路》課程的教學質量,教師應創新教學方法,采用“以實物帶教學”、“以實踐帶教學”這種邊講解理論邊實踐的直觀教學方法。
論文關鍵詞:直觀教學法;電動機控制線路;教學質量
高校擴招引發了普通高中擴招,在“普高熱”的形勢下,職業中學的學生素質進一步下降,文化素質普遍不高,在學習專業基礎課時遇到較多的困難,對基礎理論知識理解不深、掌握不牢固。如何提高學生對專業理論課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好地掌握專業理論知識,是當前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學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
采用直觀教學法的必要性
隨著“普高熱”和大學擴招的持續升溫,客觀上造成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素質下降,普遍學習基礎較差,缺乏積極向上的精神,學習主動性、自覺性較差。其實,職業學校的學生智商并不比普高的學生差,所差主要在學習不夠勤奮上,其中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缺乏學習追求和學習興趣。一旦職業學校的學生樹立了正確的學習追求目標,調動了學習興趣和熱情,他們的學習成績絕不比普高學生差。在職業技術學校堅持文化課為技術基礎課服務,基礎課為專業課服務,專業課為提高操作技能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服務的原則下,現行的照搬普通高中的教學模式,今天數學推導,明天電路原理的教法,只有極個別素質高的學生能聽懂,那些基礎不牢、悟性不高、素質較低的學生只能越聽越糊涂,越聽越厭煩,越來越沒有興趣,有的干脆中途退學,有的“名學實玩”混日子。為數眾多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就根本談不上有好的教學效果。
關于交際教學法與大學英語教學論文
[論文摘要]①目的探討交際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②方法根據交際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其優點及弊端。③結果交際教學法的三大特點及三大角色決定了它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④結論為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和語言實際運用能力,使用交際教學法成為一種必然。
[論文關鍵詞]英語教學;教育技術;交際法
交際法(communicativeapproach)是20世紀70年代初出現的以語言功能項目為綱,著重培養交際能力的教學方法。它的目的是提高語言學習者的交際能力,使語言學習中的四項技能:聽、說、讀、寫得到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培養學習者的實際語言交際能力,避免只記一些死的語法條條,注重語言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并減少教師的控制程度,給學生以更大的自由度。
1交際法產生的語言學理論基礎
1957和1965年,喬姆斯基的《句法結構》和《句法理論問題》分別出版,標志著轉換生成語法理論的形成。這種理論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語言能力和語言運用。語言能力是指人具有識別和理解句子的能力,而語言運用只不過是語言能力的實際表現。美國人類學家海姆斯(hymes)1972年發表了題為“論交際能力”的文章,對喬氏理論加以駁斥。他認為,一個人的語言能力不僅僅只指他能否造出合乎語法規則的句子,而且包括恰當地、得體地使用語言的能力。于是,海姆斯提出“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這一概念,既包括語言能力,又包括語言運用。具體地講,“交際能力”包括四個社會文化特征:①語法的正確性;②語言的可行性或可接受性;③語言的得體性;④知道某種語言形式出現的頻率,是常用的習語,還是罕見的個人習慣。
關于案例教學法在中職市場營銷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
所謂“案例”,是實踐活動中發生的帶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它反映一個問題、一件工作、一個事件發生、發展和演變的過程,通過對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思路。在教學中,就是把“一個有關經營者所面對的典型商業問題的記錄,以及決策時所依據的環境背景、各種主張及偏見,并將此真實、具體的事件呈現給學生供其分析、討論,并做出最終決策!卑咐虒W為學生創造了接觸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它通過提供一個具體的企業管理的場景,讓學生以管理者的角色對企業經營實務進行決策,使學生有機會了解現實中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應該如何去應對。
一市場營銷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的必要性
1.能夠滿足中職學校培養營銷類學生的教學要求
市場營銷是一門應用性非常強的學科,許多技巧性的操作若不通過案例形式就難以清楚地表達出來。市場營銷案例教學的整個過程,要求將學生置于模擬的商業環境中,并且擔任一定角色,分析企業內外部環境,針對所面臨的問題,做出一系列的決策。
2.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實現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
中職學校市場營銷教學不僅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還需具備一定的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等,這些綜合素質都能在案例教學中得到培養和鍛煉。案例教學通常是以小組形式進行,在案例討論前,小組分工合作,搜集資料并制定方案;在案例討論中,要求學生學會聆聽、勸說及與人打交道的技巧;在案例討論完后,寫出案例分析報告。
關于淺談項目教學法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中的應用的會計畢業論文
21世紀以來隨著知識經濟社會的到來,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專業素養外,更注重獲取知識能力,會計電算化教學在高職會計專業素質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教學實踐發現,以前的舊式教學方法已經完全不能適應當前的課程教學要求,隨著高職教育的不斷深入,越來越來強調教學模式的創新與發展,通過有效的教學模式的發展,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在發揮自我潛能,讓他們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提高高職專業課程的教學效率。
一、會計電算化課程的特點
會計電算化課程本課程是一門復合型的課程,要求學生不僅有一定的會計基礎知識(最好應在學過中級財務會計后再開設);還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會計電算化課程具有極強的應用性和實用性,隨著會計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用計算機替代手工記賬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所以要求學生通過省會計電算化初級證書的統一考試,努力培養學生成為單位會計電算化操作能手,以盡快適應實際會計電算化崗位的需要。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教學難點是系統初始化、各子核算系統的初始化工作以及學生的綜合操作能力。初始化工作是手工會計向電算化會計過渡的橋梁,以實現企業持續經營的假設,因此,必須考慮的問題多、綜合性強,且不能出差錯,才能保證電算化會計工作的順利實施。而學生因沒有實際工作經驗,對會計業務不夠熟悉,計算機操作水平也參差不齊,故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進行耐心地講解和指導,培養學生的嚴謹、務實、求真、耐心的職業素養。當然,我們也通過觀察可以發現,部分學校教學活動的單一性,單單的學習考試倡議,略顯單調了些,并沒有形成一個整體的會計電算化思維教育體系。在開展的比較多樣活動的學校,很多活動往往會為教學活動讓路,大部分是通過占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和休息時間來開展,造成部分學生的抵觸和不配合,使得活動開展的效果大打折扣。
關于任務型教學法聽力教學初中英語的論文
一、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現狀及原因
1聽力教學效率不高
雖然有的教師嘗試將英語聽力教學納入日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可是由于在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設備等方面的影響下,英語聽力教學并沒有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很多學生反映:一聽英語就困。甚至還有的英語教師在多媒體教學的名義下,組織學生看電影。這種看似非常有效的英語聽力訓練由于缺乏專業的引導,很容易讓學生走入一個聽力學習的誤區,不利于學生聽力的系統訓練和提高。
2聽力材料過于單一
在日常的英語聽力訓練中,筆者發現學生英語聽力訓練的主要材料來源是教科書后所附帶的英語聽力材料。雖然這些材料在邏輯結構上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相一致。可是,由于教材本身的內容局限性,聽力材料相比而言也呈現出單一化的特點。學生對這些聽力材料的興趣并不高。
二、任務型教學法的內涵與傳統教學法的區別
任務型教學法的內涵是指在一定教學目標的指導下,通過對學生認知過程中的相關學習問題或者學習難點,進行任務的設計與相關教學內容與教學資源的安排。這種任務型教學法要求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任務教學的具體實踐中,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任務型教學是建立在教育心理學中關于學生習得,特別是對第二語言的習得的特點和規律的總結的基礎上的。這一教學方法的創始人是在英語教學法領域享有較高聲譽的教育專家Krashen(1998)。在這一理論框架中,學習的習得也就是對語言主動地掌握與吸收是語言學習的唯一有效的渠道。我們通過幼兒的語言學習可以得到這一方面的論證。這種教學法與傳統的教學法的內涵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從教學組織形式來看,任務型教學法一般采用的是小班型,人數不超過15人,或者將大班進行分組教學。這種教學組織模式,有利于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以及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認知與性格特點進行因材施教。其次,強調了學生的自動自發的學習能力以及自我監督與自我管理,幫助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最后,在任務型教學法的教學要求中,比較注重學生知識的習得。也就是說,對于任務型教學目標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單純的知識點的輸入與記誦,而是在任務的引導下,通過思考與訓練來實現自我在認知能力、認知體驗以及個人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提升。
關于淺析基于分層教學法的初中英語教學方面的論文
在初中英語教學和學習活動中,學生是一個個獨立的學習個體。受到個體差異性的影響,初中生的英語基礎、學習方法、接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分層教學法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上述問題,有效促進了初中英語個性化教學的開展,能夠讓初中英語水平發展到新的高度。
1 分層教學法的內涵
1.1 含義:分層教學法由教學理論派生而來,延續著傳統教學理念中因材施教的原則,遵循現代初中英語教學體系中所講求的自變量和因變量的客觀規律。分層教學法以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具體實踐情況為前提,對教學目標和教育對象進行科學、合理、有效的分層。在分層之后,給予不同層次的對象不同的學習指導,以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和初中英語課程的教學質量。
1.2 研究價值:分層教學法的提出并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異想天開。它的形成和發展都有著深厚的教學基礎。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推廣,讓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識到英語教學的整體性和針對性。所謂針對性,就是傳統教學理念中所倡導的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意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給予不同學生不同的學習指導。分層教學法關注的初中英語教學的整體性,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把全體學生看成一個有機整體來開展教學實踐,積極帶動后進生進步,提高班級集體的英語學習成績。
長期以來,我國初中英語教學面臨嚴重的兩極分化。受到我國考試招生制度的影響,初中生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初中生在入學以后,以學生的英語基礎為分類標準,學生可以大體分為三層。第一層學生在小學期間參加過系統的英語學習,單詞、語法基礎好;第二層學生在小學期間僅通過學校的課堂教學學習英語,成績一般,字母熟悉,單詞、語法積累少;第三層學生英語基礎較差,教學難度大,在入學后無法適應初中的英語學習。在此基礎上,如果英語教師依然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那些英語基礎好的學生學習初中英語知識較為輕松,成績也好;英語基礎差的學生無法跟上正常的教學進度,成績較差,長期考試不理想,也讓這些學生飽受白眼,逐漸喪失了英語學習的興趣。
關于中國法制史的教學法學論文
《中國法制史》是歷史學與法學的一個交叉學科,它既是歷史學的一個分支,也是法學專業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但也是一門很難講授的交叉學科,詳細內容請看下文中國法制史的教學。
案例教學法在中國法制史教學中的作用:
(一)案例教學法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
當前,《中國法制史》課程傳統教學仍采用教師講授為主的粉筆+嘴巴+黑板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造成的一種現象就是自始至終只是教師一人在講臺上授課,學生總是處于被動的狀態。臺上教師講得唇干舌燥,臺下學生埋頭苦記,教學效果不明顯。如果能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加以案例教學,學生就會由被動變為主動,讓學生參與具體案例的討論和分析,以此提高學習效率,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為今后走上社會奠定基礎。
(二)案例教學法可激發學生學習中國法制史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如何使學生對課程產生興趣,是學好任何一門課的重要前提!吨袊ㄖ剖贰氛n程教學內容起自夏朝,訖于當今,時間跨度長,涵蓋內容、專有名詞多,所涉及歷史典籍、數據浩繁久遠,加上與現實的距離感,很容易使學生對學習的意義產生困惑。如果還采用傳統方式教學,有些概念老師講得唇干舌燥,學生仍可能云里霧里,不得要領,要不了多長時間學生的興趣就會蕩然無存,從而影響其學習的動力。而這時引入案例教學分析的方法并且經常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對學生了解當時的立法背景,加深理解相關法律知識和切實掌握重點問題非常有幫助.尤其在網絡課程中,案例教學可以使用多種傳輸技術,比如聲音、圖片、flash動畫等,大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中國法制史學習,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以促進學生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創新精神,真正體會學習中國法制史的樂趣。
關于校應用寫作教學法摭談欣賞論文
摘要:行動導向教學法是當今世界上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的產物,強調“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在培養學生良好的應用寫作能力方面,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可以解決技工學校學生生源素質參差不齊的教學難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論文關鍵詞:技校;應用寫作;行動導向教學法
應用寫作是技工教育的一門必修基礎課,在當今時代,是否具備良好的應用寫作能力將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從未來的職業發展來看,培養學生良好的應用寫作能力至關重要。技校要培養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在掌握寫作要領的基礎上,教學重點應放在工作環境中,用行動導向教學法解決技校學生生源素質參差不齊的具體問題,將應用寫作課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在做中學,在學中做,使學生的應用寫作技能最大限度地得到發展。筆者擬對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應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做一點探討,以便拋磚引玉。
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內涵
行為導向教學法是當今世界上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的產物,是德國文教部長聯席會議在1998年提出的一種新型職業教育教學方法,已成為德國職業教育的主流,并日益為世界各國職業教育所接受和推崇。行動導向教學法作為一種教學方法,是對傳統教育理念的根本變革,其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興趣,積極主動地學習。要求學生在學習中不僅要用腦,而且要腦、心、手共同參與,提高行為能力,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必然會引起思維、行為、動手能力、團隊合作意識等方面的綜合素質變化。行動導向教學法可以根據學習內容和教學目標結合使用其他教學方法,可結合使用的方法有:模擬教學法、角色轉換法、“頭腦風暴”法、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思維導圖法等等,特別適合于對技工學校學生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