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學生英語學習兩極分化的成因及對策
一、農村中學生英語學習兩極分化的成因(一)教師方面
新的課程標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英語教學理念,這就要求教師在教法上要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內容。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還是“穿新鞋走老路”,仍用“填鴨式”、“家長式”等舊方法、老經驗進行教學,這種新教材、新觀念和舊教法之間的矛盾必然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新的誤區、新的困難。
(二)學生方面
1. 缺乏良好的學習英語的心理素質。
(1)目的不明確,盲目好奇。農村學生由于地域和環境等因素限制,知識面相對較窄,剛開始對學英語感到新鮮,但學習目的不明確,進而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感興趣——興趣減退——失去興趣——厭倦和反感。久而久之,學生學習的興趣慢慢減退,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2)缺乏動機,學習時熱時冷。初中生正處于少年向青年的轉變時期,他們情緒很不穩定,學習態度很大程度上受情緒支配,學習熱情忽高忽低,嚴重影響了他們學習的穩步提高。
2. 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1)單詞、詞組死記硬背。由于沒有過好語音關,所以普遍存在著發音不準、句子不會讀的現象。記單詞時都是用逐個讀字母的方法,根本不考慮音、形、義的結合。有的學生為了防止讀音遺忘,常在單詞上標注漢字讀音。
(2)上課注意力難以集中。由于缺乏上好英語課的基本詞匯,沒有具備語言學習聽說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上課聽不懂,無法理解教師對句子或課文的陳述和講解。長此下去,學生就一無所獲。
(3)不善于歸納和總結。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長期采用陳舊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不主動,思維不積極,更沒有把新舊知識積累和串連起來,而是把原本有系統、有連貫的知識割裂開,造成新舊知識脫節。這樣,學生的學習就只能停留在表面,從而增加了學習難度。
(4)缺少預習,未能及時復習。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及時復習是學生的“通病”。這樣,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容、重點、難點和所要達到的目的就心中無數;對教師的提問不是答不上來,就是答非所問,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5)回避困難,抄襲作業。如果學生養成抄襲的不良習慣,學習上就會不思上進,貪圖省力,得過且過,日積月累,就會積重難返。
(6)膽小害羞,不敢開口。大部分的農村學生膽小害羞,上課有問題不敢說,不敢大聲回答教師的提問,不敢朗讀課文,唯恐教師批評,更怕同學嘲笑。
(三)家長方面
家庭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農村學生的家長大多文化水平較低,這些父母對孩子有期望,但往往關心不夠,沒有為他們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還有的父母對子女幾乎不聞不問,聽之任之。 二、解決農村中學生英語學習兩極分化的對策及建議
(一)提高業務素質,更新教學觀念
教師不僅要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還應不斷更新觀念,甘當學生的激勵者、促進者、輔助者和協調者,把以“教”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學”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研究學法”為重心,真正把學生看成自己的知心朋友,以平等的心態與之交往和交流。
(二)深入了解學生,抓好入門教學
首先,教師要及時摸清班上學生的情況,與學生加強交流和溝通,幫助他們確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
其次,要強化語音教學,使學生過好語音關,掌握讀音規則,培養其拼讀能力。
最后,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通過有意識的引導、督促和檢查,使學生在課內外積極參與,獨立完成作業。
(三)從實際出發,有效進行補償教學
由于基礎不同,學習能力各異,學生間存在著學習上的差異,因此個別輔導、補償教學是必要的措施。補償教學必須以學生愿學為前提,可以通過“一幫一”成立學習小組等形式,創設學習氛圍,組織靈活多樣的學習活動,如唱英語歌、做游戲、講英語故事、舉辦英語競賽等,寓教于樂。補償教學是教學中的一種重要形式,應貫穿于教學全過程中,也是教師的一項經常性工作。教師要善于抓住問題的苗頭,及時組織補償教學。有效的補償教學必須抓住關鍵性的問題,找準突破口,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及時表揚他們所取得的進步,讓他們品嘗成功的喜悅和學習樂趣。
(四)贏得家長支持,合力做好家庭教育
通過家訪、開家長會等方式,向家長宣傳家庭教育配合的重要意義,使家長重視、關心子女的成長,創設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提供必要的學習條件,如錄音機等。同時使家長了解子女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共同督促、引導,使學生盡快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成績。
【農村中學生英語學習兩極分化的成因及對策】相關文章:
農村中學男生英語學習困難的成因及對策論文03-08
數學兩極分化現象成因與對策研究開題報告05-26
淺談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及對策論文12-02
農村高中學生英語學習調控策略的現狀與對策12-02
淺談中學生英語閱讀不良習慣的成因及其對策11-20
員工跳槽成因及對策分析12-02
高中英語教學評價:現狀、成因與對策12-03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