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生音樂心理特征與音樂教學原則初探
摘要:教學原則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導原理,而學生是音樂教育中的主體,是教育、教學要研究的對象。只有通過對學生音樂心理特征的研究,才能更好的貫徹執行音樂教學原則,才能提高音樂教育,教學工作水平,使音樂教學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研究中學生的音樂性理發展特征,就成為音樂教育中最迫切的問題之一。
關鍵詞:音樂教育;音樂教學原則;學生音樂心理特征
1.音樂教學原則制定的依據
教學原則是根據教育方針、教學任務和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活動的規律,對教學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指導教學實踐活動的基本原則,是教師組織教學的準則和依據,也可以說是“約定俗成的通則”。它是人類在長期教學實踐活動中所獲得的經驗的科學總結,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導原理。對于音樂教學來說,它也必須要遵循一定的基本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也必須要有一定的教學原則作為指導。教學原則的制定要以音樂自身的特點和音樂審美教育的規律:音樂學、教學論所提出的普遍應遵循的主要教學原則;中學生生理、心理發展過程,音樂心理發展特征等為依據,脫離開其中任何一個因素的音樂教學原則就會失去它的指導意義。音樂教育家經過長期教學實踐的經驗總結,提出了許多符合音樂學科特殊性的教學原則,如情感體驗原則、參與活動原則、因材施教原則、創造發展原則等。
學生是音樂教育中的主體,是教育、教學要研究的對象.教師在教學生時,其實真正教的,并且必須與之接觸的是學生的心理。也就是說,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成為實旆音樂教學原則最根本的依據。教師只有通過對學生音樂心理特征的研究,才能更好的貫徹執行音樂教學原則,才能提高音樂教育、教學工作水平,使音樂教學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研究中學生的音樂心理發展特征,就成為中學音樂教育中最迫切的問題之一。本文將對中學生音樂心理特征與音樂教學原則的關系作一個初步的分析。
2.中學生生理、心理發展過程及音樂心理特征
研究中學生的音樂心理發展,應首先了解他們的生理發育、心理發展狀況。
2.1中學生生理、心理發展過程
2.1.1生理發育狀況
一般認為,中學生包括初中生和高中生兩部分(他們分別處在少年期和青年初期),這時候的學生已經進入青春期發育階段,這一時期生理發育的特點主要表現以下三個方面:(1)生長發育形態的顯著變化:青春期是骨骼肌肉的發育的最快時期,身高與體重都迅速上升。(2)生理機能的健全:中學生生理機能的各方面隨著體形劇變的同時也迅速增強,逐步健全,大腦發育也基本健全。(3)性發育趨向成熟:中學生進入青春期后,出現了“第二性征,性發育開始變得迅速。(4)開始進入“變聲期”,嗓音條件發生很大變化。
2.1.2心理發育狀況
隨著中學生生理的巨大變化,其心理發展也必然經歷著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學生的心理
發展處在一個特殊的階段,其心理特征不同于兒童,也有別于成人,介于成熟與不成熟之間。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中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已有相當的發展,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增強。隨著身體機能的逐步健全和大腦發育的基本成熟,中學生以具有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了。而中學課程教材的內容與小學相比,已經接近較理性的科學體系,這就促進中學生要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學會有意識地進行邏輯的分析綜合活動,要求他們具有更高的獨立思考能力,依據一定的標準判斷正確與錯誤,善于獨立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甚至具有一定的創造性見解,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這些科學知識,這必然使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及學習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
(2)情緒、情感日益豐富,但同時又缺乏穩定性。隨著學習、生活范圍的擴大,中學生對生活充滿了熱情和激情.情感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越來越復雜。同時,中學生的興趣和態度的改變具有躍進式,暴風雨般的性質。他們愛憎與明,遇到高興的事會歡呼雀躍,見到不合理的現象則義憤填膺。同時他們的情緒也存在著不穩定的因素,例如:在取得成績時,他們振奮,高興得手舞足蹈,而一旦失敗,則又容易泄氣、消沉。有時會因一些小事而變化無常,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和情感而導致沖動和魯莽的行為。
(3)產生“成人感”或者“成人意識”。隨著生理、心理的系列變化,加上開始具有了一定的知識技能,使中學生產生了一種“成人感”。他們希望老師、家長視自己為大人,自尊心日益增強,希望能與大人們“平等”地對待和處理問題。愛爭強好勝,不甘落后,希望得到別人的信任,若聽到有人對自己批評時,情緒波動比較大。對于老師、家長或周圍同學提出的要求,不像兒童那樣順從,而更樂于表達自己的見解。在爭論中不是一味的人云亦云,而是力圖用事實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但同時又擺脫不了心理上對成人的依賴。
(4)自我意識膨脹。在“成人感”的產生的同時,中學生的自我意識也在不斷膨脹。獨立愿望與自尊感大大增強,希望了解自己的優缺點,考慮個人問題的興趣上升,努力使自己在同齡伙伴中取得以歡迎的地位。過高的要求,過多的指責以及不公正的批評,會使學生產生各種心理障礙。中學生對周圍人給自己的評價非常敏感,都希望別人尊重自己,承認自己的社會價值。不愿接受成人的影響,他們要求自尊、自治、在生活中表現出相當強的獨立性。
2.2中學生音樂心理的主要特征
隨著中學生生理心理的巨變,音樂心理發展作為一般心理發展的一個側面,也必然發生變化。它與一般心理發展有著某些共性,即相通的特征.又具有其獨特的表現形式和發展特征。中學生由于生理方面的迅猛變體,情緒的發展處在極不穩定的進程中,許多方面會呈現出矛盾交錯的狀態。這樣,使他們的音樂心理往往也帶有過度、動蕩的特點。其主要特征可以從三個方面表現出來:
2.2.1音樂認知發展方面
中學生從小學進入到中學,周圍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生活接觸面的擴大,他們接觸音樂的機會也相應增多,不容也更廣泛了。加之大腦的發育基本成熟,使他們的音樂認知能力大大進步了。而與成年人相比,他們認知水平還是不夠的,常有表面性和片面性。因而,中學生的音樂認知是處于從幼稚向成熟的發展過程中。
2.2.2音樂的情感發展
情感是由客觀事物引起的,他取決于人的需要。一般來說,能夠滿足需要的事物就會對它持肯定的態度,產生愛、滿意、愉快等體驗。對于不能滿足需要的事物就會對它持否定的態度.產生恨、不滿意、不愉快等體驗。由于每個人的需要不同.所持有的態度不同,體驗不同,就會形成不同的情感。
中學生由于年齡的增長和對社會事物的接觸越來越廣,他們有目的的思維、控制自己的能力、自覺的行動、求知的欲望非常強烈。這一階段,他們對音樂的分化性、選擇性也更為突出。大多學生都喜能滿足他們尋求刺激,喜歡新鮮的心理,而謀堂上的音樂卻難以的到他們的共鳴。
2.2.3音樂的個性心理發展
個性心理的發展表現在很多方面,包括興趣、動機、理想、品德、能力、氣質、性格等,一個人生理和心理的各種內部因素,以及外界環境都會對個性心理的發展產生影響。
中學生在音樂的個性心瑙潑展方面也有許多表現:
(1)音樂興趣的不穩定
(2)音樂能力的差異性
(3)自我意識的表現。
中學音樂發展水平要不斷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就成了關鍵。音樂教師必須要嚴格貫徹教學原則。深入研究教學特點,不能脫離開中學生的音樂心理的發展特征,下面我們將通過研究中學生的音樂心理特征來著手實施音樂教學。
3.1情感體驗原則
由于審美教育在形態特征上具有體驗性、自發性和主動性,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堅持體驗性,使音樂審美教育始終具有獨特的感情色彩,更成為音樂教學的重要原則之一。另外,重視教學情感因素的作用,注意教學與心理的聯系,是現代教學論發展的總趨勢,對于培養仝面發展的人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更說明了情感體驗原則的重要性。
3.1.1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
中學階段是情緒和情感突變的時期,中學生精力充沛,富有朝氣,對生活充滿熱情,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喜歡尋求刺激,討厭一成不變。對中學生來說,興趣是學習中的主導動機,沒有興趣的話.他們就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一件事情。音樂教師只有通過精心選擇的教學內容和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才能帶給他們樂趣,引發他們興趣。因此,音樂教學要結合他們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展開切實有效的教學。
在音樂欣賞活動中,中學音樂教學多側重于情節復雜,含有哲理性的音樂內容,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力和鑒賞力,使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同時發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教學內容的容量和難度要得當,不可過少過易。加上中學生處在“變聲期”.出現了聲音沙啞、高音上不去、嗓子容易疲勞的現象,針對這些原因教師應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并給予理解和幫助,讓學生順利度過“變聲期”階段。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對必須要下工夫挖掘教材的深度,調動各種教學手段,使單一的內容通過多種形式發揮其深刻內涵,用綜合形式的教學手段從多種角度啟發學生。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表演、競賽、律動等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在課上有演唱、有演奏、有表演、有討論,動靜結合,在動中學、玩中學、樂中學,使音樂課堂變得生動活潑,才能使學生從中獲得極大的樂趣并產生濃厚的興趣。
3.1.2提高受教育者的音樂審美感受力
所謂情感體驗關鍵是要親身參與。音樂是通過聲音來塑造音樂形象的,它與那些理論學科犬不相同,不能光靠教師一味地理淪知識灌輸來讓學生了解音樂內涵,而必須要學生親自去聆聽,用心去感受才行。學生對音樂的感受是不斷積累、逐步深化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正是音樂認知發展的過程。如歌曲的藝術處理,在學習曲譜、歌詞的過程中,學生對歌曲已有了初步體驗。但歌曲所表達的情感,以及用何種速度、力度、音色演唱更為恰當等這些內容,光靠老師的講解是無法化為學生自身的知識的,必頒要學生親身感受,用耳朵聆聽、用大腦聯想。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只是扮演了一個“引路人”的角色,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對比等手法探討和認識旋律的風格,節奏的特點,結構的形成及情緒的變化,然后由學生提出個人對歌曲演唱速度、音量、音色等方面的設想。通過這樣對音樂要素逐漸準確的把握過程,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感受力就會不斷加深,音樂形象在腦海中也會漸漸清晰。
3.2參與活動原則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就是說任何事情只有通過親身體驗才能獲得最好的效果。這個道理在音樂教學中電同樣行的通。參與活動是學生發展各種音樂技能、學習音樂知識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徑。
音樂教學中的每一個活動,都需要學生的感性參與,并且總是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教師應針對學生不同的生理、心理需要, “以人為本”的適時調整課堂教學。在音樂教學中,傳授音樂理論知識時,可以讓學生通過歌唱、演奏等實踐活動,加深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傳授音樂技能時,就更要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耳、動腦展開練習和實踐活動。好玩好動是青少年的一個重要生理心理特點,根據這一重要特征教師應改變傳統的坐著不動的上課形式,把“律動”帶到課堂上來。教師應選擇一些節奏感強,反映中學生生活的歌曲,這類歌曲容易讓學生產生共鳴。讓學生隨著音樂的節奏,做各種有規律的動作,引導學生用肢體語言來解釋、再現音樂,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由于中學生的身體迅速生長,而生長速度和動作協調能力的發展暫時失去了平衡,使他們動作協調性差,顯得比較笨拙,加之這個時期的學生自我意識膨脹,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對于課堂上的一些互動活動表現出不愛動、不屑動的樣子,實際上是一種羞怯心理在作祟。教師要針對學生出現的這些心理現象進行思想工作,拉近師生間、同學問的距離,增強相互信任感。
音樂實踐活動的另一個重要形式是開展課外音樂運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外音樂活動,一方面能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使他們得到情感的宣泄和身心的放松。另一方面在課外音樂活動中,學生運用并鞏固了課堂上所學到的音樂知識,各種訓練使他們的音樂技能和音樂技巧趨于成熟和完善。第三由于長期置身于音樂的美的氛圍中,他們的審美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因此,只有創造多種多樣的音樂實踐活動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音樂實踐中,才能使學生的音樂才能得到發展。
3.3啟發誘導原則
所謂啟發誘導,要求教師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音樂心理發展過程和音樂學科內在的規律性,采取各種有效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參與的主體,但這并不表示教師的作用就可以忽視,教師在音樂教學中發揮著引導作用,要善于啟發誘導學生,采用各種有效的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由于中學生處在青春期,情緒的發展極不穩定,許多心理特征交錯出現。他們雖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強.但對學習的目的性并不明確,常是隨心所至,受外界客觀條件影響很大。教師應首先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態度。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確音樂與其他學科有著相輔相成的密切聯系.音樂學好了對其他科的進步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明確他們的學習動機,學習主動了,才能提高他們學習質量,才能在課堂上形成一種和諧、愉快、熱烈的氣氛。
隨著中學生年齡的增長,生理機能的健全,邏輯思維能力也有很大的發展,音樂認知能力也日趨增強,他們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樂益分析、概括。教師應多提些帶有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展開討論,刺激大腦思維,指導學生把自己內心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表達出來。啟發性問題不是簡單的是非問題,而需要教師去精心設計,精心組織的。
還有,課堂環境中音樂氛圍的營造對學生也起到一個很好的啟發作用。教師可以在課前把音樂教室精心布置一番,可以通過掛圖、擺設樂器、播放音樂等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藝術氛圍,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熏陶感染中形成音樂能力。
3.4因材施教原則
由于每個學生的生長發育狀況不同,所生活的家庭背景不同以及天賦的差異,造成學生們的音樂能力發展程度也不盡相同。這種音樂能力的差異從不同角度來看有著不同的解釋:從單個個體來看,其本身存在著不同能力之間的差異。比如一個學生他可以在對音樂內容的理解方面比較強,但聽覺記憶、想象聯想能力卻沒有明顯發展。而從不同個體來看,不同的對象,無論是在演唱、演奏能力方面,還是對音樂的理解力、想象能力方面,都有著明顯差異。園材施教,就是要考慮到各個學生的音樂水平、接受能力及興趣的差異,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音樂一般水平和個別差異狀況,然后摸清楚每個學生所掌握的音樂知識、專業技能和愛好興趣等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正確對待差異,兼顧不同學生,對基礎較好的學生與基礎較薄弱的學生采取的態度也不同。對好的學生要提高要求,幫助他們提高音樂水平;對較薄弱的學生要給予輔導和鼓勵,耐心幫助,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因為課堂的局限性大,不能照顧到每個同學,所以還必須充分利用課外音樂活動,讓那些有音樂特長的學生有機會展示自身才藝,對那些沒有一定音樂專長的學生也是很好的鍛煉機會,也是一次提高的機會。
另外,中學生都進入青春期后,隨著生理的劇變,在心理上發生里微妙的變化,男女生之間的交往變得尷尬起來。針對這種心理變化,教師可以采取臺班分組進行教學,排除女生羞怯的心理,同時還可以解決男生唱歌時定調的問題。
綜上所述,中學生的音樂心理特征與音樂教學原則有著密切的聯系,音樂教師應從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心理出發,嚴格貫徹音樂教學原則展開教學,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水平,從而促進中學音樂教育的發展。
【中學生音樂心理特征與音樂教學原則初探】相關文章:
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參與策略初探的論文04-13
中職學校音樂教學08-23
關于體育教學中學生消極情緒初探08-18
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流行音樂應用研究05-05
鋼琴教學中學生音樂表現力培養探析論文04-29
中職音樂教學教育論文11-08
初探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審美藝術培養06-10
高校教學建設初探06-12
高校英語語音教學初探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