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統計學變量對其歸因風格的影響調研論文
高中時期,學生心理上趨于成熟,其心理健康受到自尊、歸因風格等各方面因素影響,本研究在婁底市兩所高中隨機選取四個班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以青少年歸因風格問卷為測試工具對學生進行評測,探討人口統計學變量中可以預測高中生歸因風格的因素。結果表明:高中生歸因風格在性別、獨生子女與否、住校與否等人口統計學變量上差異不顯著,在家庭經濟收入變量上有顯著差異,其中,家庭經濟收入低的高中生歸因風格傾向于消極,家庭經濟收入高的高中生歸因風格傾向于積極。
引言
隨著人們對青少年發展的日益重視,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發掘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要素及探究相互間的關系,成為越來越多心理工作者的研究課題。青少年時期是心理發展的關鍵期,此階段的心理發展狀況對其學習、生活習慣的建立具有不可替代的影響,而身心發展的不平衡使得青少年面臨種種心理危機,其在應對負性生活事件時,會呈現出或積極或消極的歸因風格。相關研究表明,青少年對負性生活事件的歸因風格,可以對其心理健康狀況作出良好的估計。
歸因風格是指個體在長期歸因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穩定的歸因傾向,分為積極歸因風格與消極歸因風格。大量的國內外研究表明,青少年對負性生活事件的歸因風格對其心理健康狀況有重要影響。其中,積極歸因風格是指個體傾向于對負性生活事件做出不穩定的、局部的、外部的歸因,積極歸因風格與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關;消極歸因風格是指個體傾向于對負性生活事件做出穩定的、整體的、內部的歸因,消極歸因風格與心理健康水平呈負相關。
那么,青少年對負性生活事件的歸因風格受哪些因素影響呢?研究表明性別、社會支持系統的完善與否、家庭經濟收入等因素都可能成為影響因素,而高中生住校與否、獨生子女與否、其所能從社會支持系統中所能獲得的社會支持也有所變化。因此,本研究將性別、住校與否、獨生子女與否、家庭經濟收入作為自變量,以高中生對負性生活事件歸因風格為因變量。研究假設高中生對負性生活事件的歸因風格在性別、獨生子女與否、住校與否、家庭經濟收入上存在差異。意圖通過研究高中生人口統計學變量與其對負性生活事件歸因風格的關系,以找出人口統計學變量中歸因風格的預測因子。
1對象和方法
被試:在婁底市兩所中學整班抽取6個班,共217名學生作為本研究的正式研究對象。年齡為14到18歲,男生占50.8%,女生占49.2%。其中獨生子女占53.3%,非獨生子女占46.7%。走讀生占51.8%,住校生占48.2%。家庭每月總收入在1000元以下占2.5%,1000~2000元占9.6%,2000~3000元占12.2%,3000~4000元占22.8%,4000~5000元占18.3%,5000元以上占34.5%。
2研究用測評工具
青少年歸因風格問卷:根據我國青少年常見的負性生活事件,筆者基于國內學者歸因風格問卷的編制方法,選出5個學業和人際交往中出現頻次高的負性生活事件,編為青少年歸因風格問卷,被試學生應對負性生活事件發生的原因從原因源(內在—外在)、穩定性(穩定—不穩定)、普遍性(整體—局部)三個維度做出回答,量表采用七分制,其中歸因的內在—外在維度采用了反向記分,低分表示學生對負性事件的發生做出傾向于外在的、不穩定的、局部的歸因,高分表示學生對負性事件的發生做出傾向于內在的、穩定的、整體的歸因。
問卷進行了預測,在測評過程中,學生均可根據問卷的指導語自行評定,問卷并無明顯的歧義和理解上的困難。
3研究程序
研究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問卷評測,評測之前由筆者向被試講解研究目的、意義及用途,特別強調測試結果絕對保密,且與學校管理和評優無關,以圖排除學生的被試效應。采用統一的指導語,由研究者及該校的心理老師擔任主試進行團體匿名評測。評定過程大約需要20~30分鐘。共發放問卷230份,回收217份,回收率94.35%,有效問卷197份,有效率為90.78%。主要統計方法為多變量方差分析。
4結果
4.1問卷信度
在青少年歸因風格問卷中,總項目的Cronbach’s 系數為0.895,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為0.791,三個維度的 系數、分半信度見表1。
4.2青少年在各維度歸因風格的得分情況
所有正式調查被試在內在—外在維度得分為4.19?.00,整體—局部維度得分為3.24?.02分,穩定—不穩定維度得分為3.36?.18。
4.3歸因風格的差異性檢驗
2(性別)x2(是否獨生子女)x2(是否住校)x6(家庭收入狀況)的MANOVA分析結果表明,家庭收入狀況(Wilk’s ∧=.801,F=2.912,p<0.01)的主效應顯著,性別、獨生子女與否、住校與否的主效應不顯著。高中生歸因風格在家庭經濟收入上的差異見下表。
MANOVA分析結果表明:家庭收入對高中生負性生活事件歸因風格的三個維度都存在顯著影響,具體表現為家庭收入低的高中生,傾向于對負性生活事件做出內在的、穩定的、整體的歸因,呈現出消極歸因風格,而家庭收入高的高中生,則傾向于對負性生活事件做出外在的、不穩定的、局部的歸因,呈現出積極歸因風格。
5分析與討論
5.1家庭經濟收入
本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經濟環境會給青少年的認知發展、情緒適應等方面產生極大的支持和促進作用。研究數據結果表明,家庭經濟環境可以顯著地負向預測高中生對負性生活事件的歸因風格:高中生的歸因風格介于消極歸因風格與積極歸因風格之間,家庭收入在1000以下的學生傾向于對負性生活事件尋求內在的、穩定的、整體的解釋,即消極歸因風格;家庭收入中等的學生占到所調查學生的半數以上,其歸因風格相對中性;家庭收入較高的學生則傾向于對負性生活事件進行外在的、不穩定的、局部的歸因,即積極歸因風格。家庭經濟環境對高中生心身健康的促進作用體現在,一方面,父母通過運用家庭的經濟水平對子女的發展進行投資,加速其在思想、態度方面的成長,家庭經濟收入越高,則父母越能為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和物質條件,這種建設性的支持氛圍有利于幫助青少年形成積極的歸因風格;另一方面,那些來自低收入家庭的高中生則面臨較多的家庭壓力,父母能為其提供的學習和物質條件相對有限,而這些本身會讓學生在學校的社會比較中產生自卑心理,而已有研究證明,個體的自信水平與其歸因風格又存在高度正相關。
5.2性別
在其他自變量上,高中生在其負性生活事件歸因風格各維度上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這與之前的研究結果一致。高中生的歸因風格是否存在性別差異,目前學界對此并無定論,這可能與研究的問卷版本不同或者采用的評估維度不同有關。
5.3獨生子女與否
本研究發現相較于非獨生子女,獨生子女的歸因風格更傾向于消極,但兩者又并不存在顯著差異,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雖然中國式的家庭交流模式使得青少年、尤其是獨生子女在叛逆期更容易產生出現心理問題隱患,但通過學校及在線等其他交流渠道,現代的高中生可以獲得自各個層面的社會支持,進而在歸因時懂得運用一些策略幫助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加理智、積極,從而縮小了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間的差異。
5.4住校與否
高中生對負性生活事件的歸因風格在住校與否上,不存在顯著的差異。原因同上,可能住校生缺乏來自家庭的支持,可以從在線交流、學校中與同學交流的社會支持中獲得。
6結論
基于以上研究結果得出以下結論:第一,高中生整體歸因風格相對中性,其中,家庭經濟收入低的高中生歸因風格相對消極,家庭經濟收入高的高中生歸因風格相對積極。第二,貧困家庭的學生應該得到重點關注,列為學校的心理輔導工作的重點對象。
7展望
在本研究中,我們發現,家庭經濟收入能夠顯著負向地預測高中生對負性生活事件的歸因風格,其中,尤其以低收入家庭對高中生歸因風格的消極傾向影響顯著;诖,對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關注,我們應該從高中生家庭經濟收入對其歸因風格的影響著手,將預防重點放在低收入家庭高中生上,關注低收入家庭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歸因方式,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
【人口統計學變量對其歸因風格的影響調研論文】相關文章:
人口紅利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論文03-11
論文計算機數字動漫技術對電影風格的影響11-28
討論賦格對貝多芬晚期鋼琴奏鳴曲創作風格的影響的論文02-27
歐式風格論文開題報告11-15
地質統計學探究論文03-27
論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論文06-09
統計學論文參考文獻12-0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