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對中職會計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
論文關鍵詞:中職 教學模式
論文摘要:隨著會計就業的變化和會計人才需求飽和的形成,現行會計教學模式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本文通過對會計就業環境和現行會計教學模式缺陷的分析,提出建立以提高能力和素質為導向的“二三二五五”的中職會計教學模式。
會計專業是一門古老的專業,隨著會計環境的變化和會計人才需求飽和的形成,現行會計教學模式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1會計專業發展情況分析
我國的會計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和成就。據部副部長王軍 (2005)稱,“……會計行業已躋身考研、就業的十大熱門職業之列,至2003年底,全國招收會計專業博士、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高等院校分別達到15所、76所和363所之多,在校生規模分別達656人、6,237人和15萬余人……”
我國的會計中等還有待大力發展!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緩解勞動力供求結構矛盾的關鍵環節,必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化梯度推進,城市化進程加快,特別是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逐年增長,為主要面向第三產業的現代服務類中等職業教育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江蘇省2009年《國民經濟和發展公報》公布,全省實現生產總值34,061.2 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01.7 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18,416.1 億元,增長12.5%;第三產業增加值13,443.4 億元,增長13.6%。
隨著江蘇沿海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和鹽城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鹽城市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步伐的逐步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對較高素質人才和技能勞動者的需求將更加迫切。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重點發展節能環保、生態、特色、商貿物流、等服務業,不斷提高服務業的比重,充分發揮服務業配套、支撐和引領作用。
2改革現行教學模式的緊迫性
現行教學模式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1一些教師教學和研究理念相對滯后,對社會特別是今后一定時期我國究竟需要什么樣的會計人才缺少足夠的關注。
2.2理論教學和技能教學內容周而復始。它們基本上并不貼近于我國大多數企業的實際,并且也很可能至少不完全符合西方國家企業的實際,同時這兩類課程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也遠未獲得解決。
2.3教學理念落實不到位,方法運用效果不明顯。曾經試圖改變的“滿堂灌”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似乎也未因PPT和多媒體的廣泛應用而有基本改觀,并且很可能培養了一批比較懶惰的教師和學生。
2.4現行會計教學模式中普遍存在著“三重三輕”的現象,即重理論知識的灌輸而輕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重教材內容的課堂講解而輕對實際案例的研究、重專業內容的教學而輕職業和良好習慣的培養的現象。由于現行教學模式存在重大缺陷,我國會計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在職業能力、職業道德和職業習慣這三方面其實都不能令用人單位滿意。
因此,從教學環境的需要和現行會計專業教學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兩方面看,對現行會計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在最大限度上適應環境變化的需要,其必要性肯定是毋須置疑的。有充分根據支持這樣的預計:將有更多的學校會真正接受“以為導向”的辦學理念并進行符合這一需求的教學改革實踐。在這種情況下,誰能率先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誰就有可能成為領跑者并取得在競爭中的有利地位。從這幾個方面看,改革現行中職會計專業教學模式無疑也具有緊迫性。
3對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
為了對現行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我們要以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和職業技能證書等多層次證書為支撐,以學校育人制度為保障,以培養會計綜合應用能力為主線,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校內實訓基地與校外基地相結合,專業教育的普遍性與地方人才需求的特殊性相結合,不斷探索完善“崗、證、課三位一體”的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在“崗、證、課三位一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主要可以開展以下三階段的人才培養工作。
第一階段:“專業基礎知識學習加專業認知訓練”階段。
通過《基礎》、《法基礎》等理論課程與實訓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備收銀員等類似崗位的技能。同時,進行會計專業基礎技能(會計賬簿書寫、點鈔等)的學習和訓練,按照會計人才培養方案設計教學內容,為學生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為從事出納和會計工作奠定基礎。第一個學期按照實踐要求,在校內實訓基地開始進行會計初級崗位體驗,第二個學期暑假到校外實訓基地從事會計初級崗位頂崗,如收銀、出納等。通過“學習—體驗—再學習”的循環過程,使學生在掌握一定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對會計職業和企業有一個感性認知和真實體會,通過收銀、出納等崗位實習,培養學生從事會計職業所必須的“細致、嚴謹”等職業素質。
第二階段:“專業核心知識學習加核心技能訓練”階段。
根據會計崗位核心能力的培養要求,開設各種專業核心課程和實踐課程,如《會計》、《會計模擬實訓》等,使學生具有會計核算、編制報表、財務軟件應用等會計信息處理和分析的會計核心能力。
第三階段:“專業綜合知識學習加綜合應用訓練”階段。
本階段旨在使學生具備會計綜合核算工作能力、職業判斷能力和財務能力,開發符合職業環境和業務環境的專業課程,實現“課證融合”、“模擬實訓”、“頂崗實習”三者的有機結合。通過畢業前模擬真實企業的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使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從而勝任基層崗位會計核算甚至是工作。以上三個階段環環相扣,充分融合了“崗、證、課”與“教、學、做”一體化培養模式,做到工中有學,學中有工,在做中學,學中做,工學有機融合。通過“學習—工作”的循環交替,完成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推進職業能力不斷提升,體現職業能力遞進式發展的規律,最終將學生培養為熟悉會計準則和單位會計制度、能核算、懂稅法、會理財的基層應用型會計人才。
4對改革教學模式的思考
根據“崗、證、課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可以突出“內外結合、三階雙軌、培養五會、五能力”的要求形成“二三二五五”的教學模式。“二三二五五”是指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校內與校外實訓兩方結合;循序漸進地經過專業基礎技能、專項技能、綜合技能三個階段;結合會計手工處理能力訓練和電算化能力訓練同步進行的雙軌模式;突出基本技能的“五會”、突出核心技能的“五能”和突出崗位“真實”的職業素質。其中“五會”是會珠算、會點鈔、會書寫會計文書、會快速數字錄入、會用財務軟件;“五能”是能編制和裝訂會計憑證、能編制賬簿、能編制會計報表、能分析會計報表、能進行納稅申報;崗位綜合模擬突出訓練的“真實性”,即要求學生以典型、真實的經濟業務進行模擬,全程體驗會計核算等各會計工作崗位的業務處理。
采用“二三二五五”教學模式可以使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落到實處,使校企合作有了更加具體的抓手。有利于學校對接行業(企業)、專業對接產業、課程對接崗位、內容對接技能、教師對接師傅。有利于課程內容與工作任務結合;教學環境與職場情境結合;專業教師與企業技師結合;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結合;學生身份與員工身份結合;技能訓練與崗位要求結合;培養目標與用人標準結合。使課堂教學、校內實訓、頂崗實習三者結合更加緊密,實現了學生從理論到實踐、從學校到崗位的無縫對接,為企業“零距離”培養和輸送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巍.中職會計專業教學模式改革思考.廣東:職教,2010(5).
[2] 郝秀仙.中職會計教學模式的思考與設想.山西大學學報(研究生論文?.
[3] 齊曉潔.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初探.職業技術,2007(16).
更多相關推薦:畢業論文 應屆生求職
【淺談對中職會計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相關文章:
論述關于中職會計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12-05
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考11-19
淺談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模式改革12-12
中職學校教學改革的思考論文03-13
中職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11-19
淺談工學結合的“通信電源”教學模式思考11-24
改革中職學校體育教學評價方法的思考11-22
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思考11-19
淺談工科專業畢業實踐教學實施模式改革12-0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