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參與策略初探的畢業論文
內容摘要:新課改以來,語文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依然比較薄弱,有鑒于此,筆者從課堂教學重在引導、積極調動學生思維、師生實現平等對話三個方面探討了語文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參與的基本策略,以期打破課堂的沉寂,重現教學的活力。
關鍵詞:主體參與、引導、思維、對話、策略
新課改以來,語文教學盡管出現了可喜的變化,但仍有不少課堂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滿堂灌輸,學生被動接受。因此培養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教會學生主動學習語文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仍停留在理論層面上,并沒有落實到教學實踐中。有鑒于此,筆者以為必須采取策略改變現狀。那么究竟采取何種策略,才能改變語文教學現狀呢?
一.課堂教學重在引導
新課標強調師生的共同參與、平等互動,因此課堂教學首先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的平臺,使交流的范圍由小到大,讓思維的碰撞不斷閃現火花。其次,教師要在教學關鍵處施加點撥:在學生徘徊彷徨時指引方向,在學生束手無策時指點迷津,在學生畏縮不前時熱情鼓勵,在學生垂頭喪氣時親切撫慰,在學生獲取成功時給予贊揚……教師在其間要隨時洞察和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調整施教導向,適時因勢利導,實現課堂教學的優化整合。第三,教師要善于調動各種教學資源,創設逼真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情境中,激活思維,培養能力。第四,教師應井然有序地把握好課堂的節奏,努力作到張弛自如,收放有度。學生的思維可以向四面八方擴展,但必須腳踏實地,合情合理。
二.積極調動學生思維
新課標要求要重在引導學生,開啟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只能起點撥、幫助作用。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以高漲的興趣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呢?這就需要我們想辦法調動學生的思維。譬如在《江南的冬景》一文的教學中,筆者就采取了這樣的教學策略:首先利用多媒體來展示幾幅不同地區的冬景,讓學生對這幾幅冬景圖進行對比分析,用文字表達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然后再把他們所描述出來的冬景與課文中的江南冬景進行比較,找出自己與作者之間的差異之處,對于相近甚至不同的觀點可經過討論,求同存異。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又提高了學生的表述能力,更讓他們感受到了自主與合作學習的快樂。
三.師生實現平等對話
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動態過程。教師與學生將分享彼此的思考,共享彼此的經驗,交流彼此的體驗,碰撞彼此的'觀念,以豐富教學內容,實現課堂生成,整合教學資源,進而共同開發課程資源。
“平等對話”,就要讓課堂的信息交流立體化。
教師要把學生個體的自我反饋、學生群體間的信息交流,與師生間的信息反饋、交流及時普遍地聯系起來,形成多層次、多通道、多方位的立體信息交流網絡。不僅要讓學生互通有無,實現“互補”,更要讓學生橫向交流、縱向交流,進而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系列學生主體活動的展開與整合過程。
“平等對話”,就要尊重學生獨立思考的權利。
在語文課堂上,學生既是學習者又是建構者。作為學習者,學生在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方面接受教師的指導;作為建構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依據自己不同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對所學的內容進行選擇、評價、重組和整合,進而把知識內化成自己的能力。在這過程中,學生就會就知識質疑、對教師發問、向權威挑戰……也許學生的質疑毫不留情,發問單刀直入,挑戰咄咄逼人,但畢竟學生的思維撞擊出了火花,教師要珍惜學生的思維成果,尊重學生獨立思考的權利。
“平等對話”,必須發揮教師的“精神指導”和“人格引領”作用。
教師的價值引導主要體現在:一方面,他要創設和諧情景,增進學生探究學習,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主動創新。要讓學生在尊重中學會尊重,在批判中學會批判,在民主中學會民主……另一方面,面對爭議,特別是面對一些需要引導的較為復雜的話題,教師應充分行使自己的話語權,要以深刻理性而又激情飛揚的發言,為學生提供更開闊的思路、更廣闊的視野、更豐富的選擇。教師的發言盡管只是“僅供參考”,但由于教師發言所閃爍的智慧火花、思想光芒,教師的一家之言必然會打動學生的心靈,對他們渴求知識、追求真理產生積極的影響。
總而言之,只有采取具體的教學策略,才能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達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參與策略初探的畢業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