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創設良好心育環境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時間:2022-08-22 12:34:44 教育學 我要投稿

        創設良好心育環境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精選8篇)

          在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諸種因素中,除青少年的生理特點、家庭因素和社會因素外,學校因素的影響也非常重要。因為學校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學生每天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所以學校的教育指導思想、教師素質、學校人際關系和學校環境等均直接影響著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本文試對“學校環境”這一影響因素進行一點粗淺的探討。

        創設良好心育環境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精選8篇)

          創設良好心育環境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1

          一、學校環境對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既然學生每天的大部時間是在學校中度過,那么學校的環境氣氛就潛移默化地塑造著學生的心理素質,亦即,學校自身的環境是影響學生心理發展的根源。因此,要創設一個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校園環境,為其心理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和條件。

          學校環境可以分為物質的靜態環境和心理環境兩大類,這兩種環境對學生的心理形成與發展都起著暗示薰陶的作用。物質環境主要指校容校貌,如校園內蔥郁的花草樹木,潔凈的教學設施,每一個角落都可給人以美的感受,都可使學生從中得到教育和心靈的凈化。而心理環境則包括良好的校風、班風、和諧的人際關系及動態的校園文化等,廣義的校園文化應包括校風班風。良好的風氣催人積極向上、團結協作、人際關系融洽,這樣的環境能使學生具有安全感,并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減少各種心理行為問題的發生,使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得到改善和提高,對學生心理健康產生深刻的影響。而消極的風氣則使人情緒低落,感到壓抑、紀律松懈、師生關系緊張,教師的教育態度和水平也必然降低。這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會造成極壞的影響?梢娦睦憝h境比之物質環境具有更為重要的作用。

          二、學校心理環境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

          學校心理環境是由全體師生,主要是由學生自己創造的校園文化環境。它反映出學校所有成員特有的共同的心理品質,同時也給予置身其中的全體成員以特有的心理影響。這種文化氛圍的形成,其核心是特殊的心理環境的形成,所以說創設符合學生心理健康要求的學校環境,就是創設良好的群體心理氣氛。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指出“歸屬的需要”是個體的基本需要之一,而社會心理學也揭示了個體心理是在社會環境中發展起來的。則良好的群體心理氛圍一旦形成,群體的共同的價值取向,群體成員的歸屬感、認同感,使得群體成員形成共同的心理傾向,甚至具有共同的心理品質。心理學研究表明群體心理效應有兩類,一類是群體心理有社會助長作用,能使個體行為增質增量;另一類是群體心理有社會致弱作用,能使個體行為減質減量。有兩個典型的事例可以說明這一心理效應:前者,國外有人用雁和雁群做過試驗,單獨一只雁飛的最遠的距離比雁群一起飛的距離短得多;后者,如人們常說的“三個和尚沒水喝”現象。所以一個好學生在不良學風的學;虬嗉壷校矔凰歼M取,一個差的學生在具有良好學風的學校或班級中學習也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充滿濃郁文化氛圍的學校硬件環境也能對學生的成長起到促進作用,但如果沒有良好的群體心理環境作為基礎,硬件再好,也不能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

          三、學校心育環境的創設創設符合學生心理健康要求的學校心育環境,就是創設具有滲透性、暗示性,體現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校園文化環境。

         。ㄒ唬﹥A心建設良好校風

          作為社會風氣有機組成部分的學校風氣,是最富滲透性的一種教育影響因素,它是每個學校的領導者和師生員工共同具有的,富有自己特色的、穩定的集體意識的傾向和行為特色的集中體現。校風好壞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深刻的影響,校風建設是創設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學校心育環境的最高功能。

          1、良好校風的心理功能

         、俑腥竟δ。良好的校風對師生員工是一種無形的感染力量,是無聲的行動命令。它能夠使學校成員自覺與不自覺地約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從而采取符合教育要求的從眾行為方式。

         、谛袨閷蚬δ。校風雖然是一種不成規章的行為規范和準則,是不成條文的心理契約,但它卻能使師生員工自覺的遵守,抵制和排除不良風氣和行為方式的侵蝕。

         、蹆染酃δ。良好的校風,是由全體師生共同努力形成的,因此它能增強集體意義,增強內聚力,使其處處關心學校的聲譽,時時不忘自己的校訓,保護學校的一草一木,成為全體師生員工的義務和責任。

         、芗罟δ堋A己眯oL能催人奮進,使人在思想上、情緒上,行為上得到統一,對個人的行為產生強大的激勵和推動作用。

         、菥S護心理健康的功能。良好的校風能防御外在不良因素的侵襲、干擾,使師生自覺抵制和排除不良風氣和行為方式的侵蝕。

          2、良好校風形成的途徑和方法

         、賱撛O加速良好校風形成的情景,校風的形成要有計劃宣傳、發動,形成強大的輿論,從而在師生心理上產生強烈的印象和心理壓力。

         、诔浞职l揮教師“隱蔽強化”的作用,這是形成良好校風的基本條件。學校領導和教師的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榜樣,其思想和言行均對學生起到“隱蔽強化”的心理作用。

         、壑朴唶烂骺尚械男R幮<o,這是構成良好校風的必備因素。一所學校有章可循,有紀可遵,就會形成良好的風氣。

         、芗訌娂w主義觀念的教育,這是形成良好校風的內在動力,可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自豪感,從而也有利于良好校風的形成與鞏固。

         。ǘ撔臓I造人際關系

          師生關系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它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心理的大量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開放、寬松、積極的學習氣氛,有利于青少年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具體作法有:

          1、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具體表現就是教師民主、平等的作風意識,它可使學生獲得充分的安全感和對教師的信賴感。反之教師專制、居高臨下的教學作風,往往導致緊張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甚至對學校產生恐懼感。

          2、減輕壓力。一些學校過分看重中學生的學習成績,考試排名次使很多學生產生沉重的心理壓力,這種心理氣氛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因為無論怎么努力,名次在前面幾位的總是極少數人。所以,一定要改變這種做法,形成輕松的心理氛圍。

          3、面向全體。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要面向每一個中學生。無論是各方面表現優秀的學生,還是某方面處境不利的學生,都需要這樣的心理環境。要使每個學生在學習中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熱愛學習,學會學習。

          創設良好心育環境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2

          當前中學生心理 問題 主要表現在 學習 方面,厭學、 考試 焦慮普遍。其次,還表現在人際關系、青春期等方面。加強當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包括:更新教師觀念;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知識教育;開設心理咨詢室;加強心理教育 研究 等。

          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培養全面 發展 的人,而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促使人全面發展的前提。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敗。

          在競爭激烈的今天,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應變能力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重知識教育,輕能力培養,心理健康教育被長期忽視,嚴重地阻礙了素質教育的實施。

          為此,我們必須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起足夠重視。

          1、中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

          (1)、學習方面:

          因學習而產生的心理問題是中學生主要的心理問題。表現有精神萎靡不振, 壓力越來越大,從而導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經衰弱、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學習效率不高等。

         、、厭學,不僅是學習成績差的同學不愿意學習,一些成績較好的同學也出現厭學情緒,甚至可以說“厭學心理”在中學生中已經有一定的普遍性。

          ②、考試焦慮,特別是遇到較為重要的考試時,焦慮更為嚴重,甚至出現焦慮泛化現象。一些學校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指導思想的 影響 下分好班、差班,考試排名次,張榜,搞題海戰術,使學生的心理整天處于一種超負荷的高度緊張狀態之中。另外不當的教育 方法 ,例如教學方法不靈活,帶有懲罰性等,也會給學生的心理造成種種問題。

         。2)、人際關系方面:

          ①、與老師的關系不和諧產生對抗心理。在中學時期,老師仍然是學生心目中的公正代表。他們希望得到老師的關心理解與愛護。如果老師對學生缺乏理解,缺乏耐心與愛心,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學生指導幫助,就會降低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度,影響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

          ②、同學間的關系不夠融洽。學習任務越來越重,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同學之間也缺少了交流和溝通。如果老師疏于引導,同學之間就會產生隔膜,缺乏應有的同窗情。

         、邸⑴c父母的關系不夠親密。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能給中學生一個溫暖的歸屬港灣, 而專制式家庭中的父母與子女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溝通,會造成這樣的家庭中的學生孤僻、專橫的性格。加上“單親”家庭等問題的存在,使他們會認為是自己的父母給自己帶來或制造了痛苦,會因此憎恨父母、家庭。

          (3)、青春期方面:

          ①、自卑情緒嚴重 。

          青少年時期處于由幼稚的童年期向成熟的成人期過渡的階段,認知特點是天真、浪漫、理想化的成分多,現實性的成分少,正如“初生牛犢不怕虎”。一旦將他們的主觀想象放到 社會 實踐中去檢驗時,他們驚訝地發現,理想是如此的脆弱。天真想象的破滅,給他們帶來了嚴重的心理壓力。有自卑傾向的人就會難以忍受,把失敗歸因于自己無能,因而灰心喪氣、意志消沉,使自卑的心理深入內心。

          導致中學生形成自卑的直接因素有:成績落后、交往受挫、生理原因、家庭背景等因素。

         、、逆反心理普遍

          。中學生無論是 經濟 上,還是在許多問題的認知上,都對家長和教師存在一定的依賴性,可是,他們的潛意識里將自己看作大人,迫切要求獨立。但是在家長和教師的眼里,他們還是個孩子,還很幼稚,惟恐他們上當吃虧,于是對他們關愛有加,喜歡過多干涉他們的生活。

          另外, 中國 傳統 “師道尊嚴”、“父為子綱”的觀念對人們的影響十分深遠。于是許多家長和教師無論正確與否,都要求中學生接受他們的觀點,這引起中學生的強烈反感。于是,部分中學生就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家長和老師的觀點無論對錯一律拒絕。以免家長和老師對自己進行干涉,這樣就形成了較強的逆反心理。

          ③、性困擾頻繁。

          性早熟的女生因為發育較快,在班上找不到交往的對象,性晚熟的男生因為較同齡人發育緩慢,在班上也找不到交往的對象。這兩種人在班上好象被孤立起來了,于是,他們很痛苦,就有可能出現心理問題。轉性沖動是人的一種本能要求,這是 自然 的東西,可是,在許多情況下,自然性不得不服從于 社會 性。如果中學生不能正確看待這個 問題 ,勢必會帶來許多社會問題。

          2、加強當前心理健康 教育 的對策

          (1)、更新教師的觀念。

          盡管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當前教育界的共識,但仍有一些傳統的教育觀念和錯誤認識嚴重阻滯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開展。有些學校在應試教育模式的左右下,視心理健康教育為無關緊要的事情,有些學校簡單地以思想 政治 工作取而代之,甚至采取簡單粗暴的手段壓服了事。因此,要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大力做好宣傳工作,提高學校領導和教師的認識,更新教育觀念。

          教師要認識到學生不是裝知識的容器,而是一個處于 發展 期的人。給予學生應有的人文關懷,在解決了他們精神上的困惑和痛苦之后,再調動學生的 學習 的積極主動性,以促使他們更好的發展,這才是素質教育的本意,也是當前課程改革的目的。

         。2)、進行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學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心理 科學 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課程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一部分是開展心理健康調節訓練。訓練活動操作 內容 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詢問、人際交往訓練等。掌握一些轉移情緒、宣泄痛苦、發泄憤怒、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心的心理調節手段。

         。3)開設心理咨詢室。

          心理咨詢與 治療 服務已不僅僅是個別中學生的要求,而是一種 時代 的趨勢。心理咨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關鍵在于咨詢老師要信任理解學生,同時遵循聆聽、保密、疏導等原則,這樣才能建立起一種信任關系。 信任關系是咨詢取得成功的基礎。在進行心理治療時,心理咨詢老師要有意識地和困于心理問題的同學建立起關心、尊重、了解和指導的關系。

          (4)、深化學生心理教育 研究 。

          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還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大量的實踐問題迫切需要 理論 指導。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教材、研究資料以及評價機制的構建還欠缺;心理素質與其他素質、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關系等也有待進一步明確。中學一線教師應結合實踐,深入研究,推動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創設良好心育環境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3

          積極心理學(PositivePsychology)并不是心理學新興的一門分支學科,最先使用這個詞的是馬斯洛,出現在其1954年寫的《動機與人格》一書中;是由于20世紀末發生于美國的一場心理學運動而得名。它關注人們的心理健康和是否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旨在促進人們的發展和自己實現。

          我國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是以心理健康教育和學習心理咨詢輔導以及心理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為主。原因是由于現在的人們,尤其家長開始意識到關注孩子的成長,不能僅僅關注其生理方面,其心理問題也不容忽視。但是現在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或是心理咨詢輔導等都只是針對存在的、或者比較容易發生心理問題的個體而進行的一種構建。這就導致了無論是教育的形式,還是其設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或是開展的方法、途徑,抑或是被教育的對象和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都偏離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目的,也使得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難于深入開展。

          曾擔任過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的馬丁·塞利格曼說:“積極心理學并沒有改變心理學的研究范式,但不同于以往心理學關注心理疾病和障礙的研究,而是將心理學的研究關注點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狀態方面,是一門旨在促進個人、群體和整個社會發展完善和自己實現的科學!币虼,我們應當結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積極構建以積極心理學為價值取向的一種新型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為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依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整合積極心理學。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考慮到學生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各種要素,同時對校內、校外相關的問題、學科都統一起來,滲透互補,實現最優化的效果。積極心理學要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具有良好心理素質,心理健康的社會公民,這一目的也是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無論從其價值取向,還是從整體評價機制考慮,二者的目的都是一致的。積極心理學注重個體和群體的積極一面,關注個體同群體的成長和經歷,同時也不忽視每個個體的獨特性,是讓每一個學生的潛力都得到最好的發揮,不會以心理鑒別或者心理疾病為方式進行評估,主要是關注內在的成長動力和主觀情緒體驗。所以,積極心理學的目的是發掘出每個個體和群體的良好的品質和潛能,創設積極有利的環境來使得個體得到最優化的發展。

          其次,整合教學資源,從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出發構建積極心理學,F代社會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為我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取材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豐富源泉。因為實在的生活體驗會在教育者和學生思想中形成一個主觀的情緒體驗,帶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同時又具有社會的普遍性。積極心理學關注的是個體和群體主觀體驗的積極樂觀的情緒,其所能感受到的滿足感和幸福感,這就要求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來完成。通過課堂組織、通過目標和結構的練習,同時讓家長、教師挖掘資源,意識到自己的自身所具有的積極性,同學生建立融洽的關系,幫助學生發展。無論每個個體的家庭有多不同,每個個體的差異有多大,他們都同樣具有構建健康的心理的能力。因此我們要利用積極心理學,構建出一個整合社會、家庭和學校的多資源的人文環境,以學校教育為主,以社會生活為載體依托,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最后,積極發揮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預作用,構建積極心理學教育關系。無疑,學校是進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陣營。教師和學生,不再單純的是教育—被教育的關系,所謂教學相長,教師也在不斷地構建自己的積極心理學體系。學校進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要形成一種交叉多維的互動的教學關系,教師可以利用自己的積極心理學,鼓勵和指導學生們構建自己的積極心理學,充分利用教學策略,干預學生們主觀體驗,感受積極、樂觀的情緒,感受滿足感和幸福感,感受快樂和希望,感受自豪和自尊等一切具有積極向上的健康情緒。

          最核心的應當還是評價機制,積極心理學的評價并不是以咨詢和診斷為主,更不是給人下一個定論,而是以發展包容的心態,對學生個體的形成發展起到指引性作用的評價。學校在開展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也要不斷調整,做到促進學生們全面和諧的發展。

          創設良好心育環境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4

          隨著全國教育的改革不斷深入和教育問題不斷曝光,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也逐漸收到人們的注意,尤其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尤為如此,據了解,近幾年來,我國學校曝光的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不在少數,這也就說明了我國過去教育的缺失和不對稱,導致了現在的教育情況十分復雜,過去的單單唯成績的教學方法逐漸不再適合現在教育。所以本文將從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心理素質出發重點分析當前學校的心理將康教育問題。

          1.為什么要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心理素質

          這是由當前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過去我國在教育的發展問題上面出臺了很多的相關政策,現在看來這些政策在相當程度上也發展我國的教育,將過去的教育一塌糊涂的局面大大的改變,這也成功的將我國的將于拉倒正軌上面來。但是在教育規模的擴大的同時,有一些實質性的問題正在被我們忽略,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鎮化也在不斷加劇,導致農村人口加速流失,留守兒童等問題漸漸的突出,成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難點工作。正是有這些問題的存在,所以才要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心理素質。

          2.如何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心理素質

          如何加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心理素質,這是需要根據實際相結合來解答的一個問題,學校不僅僅要從學校層面上解決心理素質問題,還要從學生本身,心理素質問題無非是從三方面來的,社會、家庭和學校。所以關于加強學校心理將康教育就要從加強調查、努力營造健康的家庭和社會環境,大力舉辦學校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或者主題班會等等方面做起。

          2.1加強學校學生心理活動調查

          要想知道學生內心在想什么,除了面對面的訪談之外,還有就是要加強學校學生心理活動調查。此舉的目的在于了解大部分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雖然在實際的操作當中數據會顯得不是非常準確,但是由于這些問題始終存在,所以只要長期進行調查,就會有所收獲,達到調查的本來目的。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活動做出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來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2.2努力營造健康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

          心理問題的由來大部分都是由于家庭和社會環境造成的,家庭環境一般包括家暴、留守、離異等等問題引起的孩子內心不平衡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給孩子心中留下非常難以抹去的陰影。另外一方面,社會原因就是由于社會上的違法勢力對學生的一種殘害等等,所以學校要聯系有關部門對社會進行更加嚴格的治安監管,學校也要積極聯系家長,進行溝通,營造健康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

          2.3大力舉辦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或者主題班會

          心理健康問題還可以通過舉辦學校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或者主體班會來解決,在一定程度上,這個方法可能不一定管用。但是活動和班會最主要的作用就在于團結,由于心理健康問題大多數都是由于溝通上的孤單引起的,所以班會和活動就會幫助學生有效的跟同學們呢進行溝通和交流,團結一致的實現活動中的目標,在歡樂中悄然的解決孩子們的心理問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孩子的心理素質。

          2.4加強心理學科的師資隊伍建設

          跟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時,這就需要有非常好的溝通能力,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導致了學校的相關方面的人才一直都非常匱乏。再加上學校領導的不重視,心理學科的教師也就更少了,所以在這里我們應該清楚要想讓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繼續實施,就應該加強心理學科的師資隊伍建設,引起比較權威的心理學家進行心理學科的指導。

          3.在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心理素質的同時應該注意的地方

          在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心理素質的同時應該注意的同時,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中就有包括完善教育政策,加強教育資源的傾斜力度和堅定信心,堅持不懈的實施既定方案等等,這些都需要在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處理不好,勢必影響到心理教育工作的整個過程。所以,處理好這些問題尤為重要,不可馬虎。

          3.1完善教育政策加強教育資源的傾斜力度

          過去的教育政策基本上都是朝著發展基礎好的,城市發達的地方傾斜,導致了教育的嚴重不公平,教育資源的嚴重不協調的情況發生,F在隨著教育制度改革的力度越來越大,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傾向于平等,所以現在在心理健康教育這個問題上面也是如此,更要實現資源的平等。完善各個地方的教育政策,保證公正、公平和公開。從另外一個角度加強教育資源的傾斜力度,使之傾向于公平。

          3.2堅定信心,堅持不懈實施既定方案

          在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心理素質的同時,更要注重信心的恒心的培養,實施主體始終都要堅信一點,學生是學校的主體,只有學生的各方面健康,學校才能夠健康的發展,否則哪怕升學率再高,最終也將淪為一臺機器變成破爛毫無用處。所以對于既定的實施方案,一定要堅持下去。

          4.結語

          加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的心理素質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方面在初始階段做到盡善盡美這是不可能的,只有盡力做好每一方面,努力考慮到沒有想到的細節,才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行過程中沒有遺漏,才能夠使得學校和學生健康發展。

          創設良好心育環境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5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預防學生心理問題,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敝袑W生面臨著學習心理問題、人際交往心理問題、性適應的心理問題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對培養中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建立學校心理健康問題預防機制

          目前開展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著重對已有心理健康問題學生的矯治,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倡導發展性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性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著眼于心理素質結構的優化及整體素質的可持續發展。”堅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性原則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在每學期初,通過科學的心理測量篩選出有心理問題傾向的學生,以及仔細調查來自非常態家庭(單親家庭、離異重組家庭等)的學生,為其建立心理檔案,注意做好保密措施,做好對后續的學習和生活的觀察,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進行干預。其次,向學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了解常見的心理問題以及基本的心理問題自己調適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體作用。最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問題預防機制不是階段性的,而是長期性的舉措。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要注重前期的適應性教育和后期的干預性教育,更應貫穿于中學階段的全過程,落實到日常生活中,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

          二、建立學校心理健康問題干預機制

          首先,明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傳統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把已經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納入干預機制,還有另外一個常見的認識誤區,把“差生”作為重點對象,忽視了優秀學生的心理困惑!爸行W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睂W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中學生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應該針對全體學生。

          其次,采取多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途徑。第一,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休閑輔導,投入專項經費,增加學校休閑娛樂的硬件設施,為學生放松身體提供客觀條件。另外,為學生進行休閑意識和休閑能力的指導,提高學生的休閑品位。第二,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選擇適合學生身體發展特點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全面系統地普及青春期心理衛生知識。第三,創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加強家校合作,使家庭、學校和社會形成合力,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另外,還有凈化校園風氣、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等策略。

          再次,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根據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確立以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1)學習心理教育。通過歸因訓練、利用獎懲手段等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了解基本的學習策略,提高中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2)社交心理教育。建立和諧的同伴關系,培養學生的親社會行為,推進中學生個體社會化的進程;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尊老愛幼,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中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

          (3)行為心理教育。通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學生能夠正確處理早戀問題,應對逆反心理、網絡成癮等心理困惑。

          最后,區別應對不同程度心理問題的中學生群體。當學生出現神經癥性心理問題或精神障礙類心理問題時,應積極進行醫學治療,另外需注意一種情況,即學生心理危機的干預。心理危機的概念最早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卡普蘭提出,他認為:“每個個體都在努力維持內心的一種穩定狀態。在這種狀態中,自身與環境能夠平衡及協調,但是一旦重大問題或變化發生,使個體感到難以解決、難以把握時,平衡就會被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擾,內心的緊張不斷積蓄,繼而出現無所適從甚至思維和行為的紊亂,進入一種失衡狀態,這就是危機狀態!贬槍Τ霈F心理危機的學生,應明確問題的根源,制訂問題解決的計劃,逐步消除學生的心理問題。

          三、建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機制

          一方面,加強行政組織隊伍建設。成立由教育管理部門、校級領導和班主任為主體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行政組織,加強責任意識,明確職能,各司其職,相互配合!霸趯W校心理教育工作中,最高領導是主管校長。主管校長直接領導心理咨詢中心或心理咨詢室的工作。心理咨詢室指導班主任、學科教師以及團隊組織開展心理教育工作!蓖晟茖W校心理健康教育機制,促進各項工作的規范化和專業化,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日常教育管理工作體系中。

          另一方面,制定相關規章管理制度。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制度,提高學校專職教師、科任教師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勝任力,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以及各地區、各學校的具體情況,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建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行政問責制度,真正把各項規章制度落到實處;建立學校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考核制度,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定晉升和評職稱的實施細則,并進行全面系統的業務知識和技能操作的培訓,促進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

          四、建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評估機制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評估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具有導向功能、規范功能和激勵功能。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評估。通過臨床癥狀自評量表(SCL-90)、中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等專業的心理量表的檢測結果,客觀公正地評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為下一階段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根據需要調整方法和手段,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評估。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對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調適技能,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建立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評價體系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意義深遠。首先,評價主體多元化,改變傳統的由領導單方面評價的方式,學生和家長的評價也極具參考價值;其次,評價內容全面化,改變傳統的重視學生學習心理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最后,評價方法多樣化,改變傳統的紙筆考試,增加競賽、活動等生動活潑的評價方式。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評估。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方面的開展列入績效考核,監督部門定期開展專項檢查,各級領導是否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全面的部署,組織機構是否健全,規章制度是否真正得到落實等。應設計細化的指標體系,督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中學生的心理問題是一個熱點話題,當前對中學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學生心理問題的表現、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和心理問題的調適策略方面,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方面機制構建的理論和實踐方面的探索還有很多空白。構建行之有效的中學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更是現代化社會發展的需要。

          創設良好心育環境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6

          1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根據我校學生的現狀,經過一定范圍的個案跟蹤,發現中職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很多學生又是寄宿制,離開了家庭后會面臨一些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

          1.1心理適應的問題

          在學校每年的新生調研中,都會發現很多學生在人際交往和集體融入方面都會存在一定的困擾。由于這些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平時父母長輩非常疼愛,獨立生活的能力相對較弱,進入寄宿制的生活很難適應,除了生活離開了家長的照顧存在一些困難,更普遍的是不知如何處理和同學之間的沖突。中職的學習相對初中更強調學生的自主性,離開老師的看管,很多學生沒有自己的學習目標,混一天算一天,上課狀態不好,學習的主動性很差。學生在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各類心理適應上的障礙。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往往不知所措、面對學習上的壓力也沒有合適的應對方式,沒有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

          1.2人際交往困難

          中職學生中來自離異家庭的學生數量較多,我校有些班級離異家庭的比例甚至高達50%,很多孩子從小就在父母爭吵聲中長大,他們能看到的解決沖突的方式就是爭吵。有些孩子被父母留在祖輩這里撫養,祖輩過于保護的養育方式也導致很多學生獨立溝通能力很差。進入學校后,離開家人的庇護,很多學生人際交往上的不足就表現出來了,如有些學生不善傾聽、有些學生過于關注自己的感受,久而久之出現了人際關系緊張的狀況。很多學生主觀上想和別人關系融洽,但又苦于不知如何做,甚至有些學生會出現失眠、抑郁等現象。我校曾有一名女生由于無法融入班集體,不知怎樣和班級同學交往,甚至向學校提出了退學的請求,可見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也嚴重困擾著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絕大多數學生都存在遇事沖動、不夠冷靜的問題,缺乏溝通的意識。也有一部分學生存在不能和其他同學融洽相處的問題。

          1.3情緒控制能力較差

          中職教師在和學生們的接觸過程中發現由于學生年齡較小,普遍存在處理事情無法冷靜考慮,情緒控制的能力較差。在中職校中,學生由于一點小摩擦爭吵打架的事情常有發生,我校曾發生過一起由于兩位男生在樓梯上走路的時候相互碰擦了一下肩膀,最后發展到各自找來校外的人員引起了一場群架。平時上課過程中,學生也會由于不滿意教師的一句批評當眾和任課教師發生爭吵,甚至少數學生還會和老師動手,完全不考慮后果。中職學生由于他們的年齡處在14~18歲的青春期階段。青春期也是人心理變化最大的時期。由于心理發展尚不成熟,情緒不夠穩定面對各種生理變化、社會適應、人際交往的問題時,心理沖突和矛盾會不斷的出現,造成各種心理困擾。

          2積極心理學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

          2.1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應增加學生參與體驗式活動的機會

          積極心理學注重學生積極主動的關注自己的心理發展狀況。傳統的灌輸式、給予式教育模式很難讓學生真正接受教師的經驗。學校逐步調整了心理健康課的模式,讓每個學生參與團體輔導活動,在課堂中減少了教師的講授,沒有傳統課堂的嚴肅和拘謹,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學生在游戲中自我覺察、相互肯定,很好的激勵和調動了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很多學生在分享階段表達通過活動發覺自己所具備的優勢也意識到自己身上還有待改善的地方。比起教師的指點和提醒,體驗式教育讓學生更深刻的意識到自身的長處和不足。體驗式活動多采用過程性評價或多角度評價模式,讓絕大多數的學生都能在過程性評級中不斷體驗成功,感受到自己的優勢,逐漸樹立自信。

          2.2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應注重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

          學校心理咨詢室很多時候忙于處理班主任老師帶來的各種個案,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為目的,而削減了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具備的更廣泛的功能。積極心理學強調培養學生優秀的品質和人格特征。作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將解決學生的問題和積極品質的培養相結合,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在面對心理困境時能夠自助,比起單純的解決眼前的問題更有意義。中職學生的學習內容相對高中來說壓力較小,由于專業學習的需要,學生會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社會參與更多的實踐活動。各類人群的接觸和社會活動的參與,能有更多的機會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很好的抓住這些契機,引導學生在參與中總結感受,逐步培養積極地心理品質。

          創設良好心育環境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7

          【摘 要】本文針對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闡述了在高校如何及時有效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并提出具體措施,積極幫助學生擺脫心理困境,提高大學生的心理調適能力,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定義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衡量心理是否絕對健康是非常困難的。健康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一般判斷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以下三項原則:

          其一,心理與環境的統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與客觀環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與行為的統一性。這是指個體的心理與其行為是一個完整、統一和協調一致的過程。

          其三、人格的穩定性。人格是個體在長期生活經歷過程中形成的獨特個性心理特征的具體體現。

          二、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僅影響到他們自身的發展,而且也關系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更關系到人才的培養方向。當代人普遍存在不能適應社會,最欠缺的就是心理素質,具體表現為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適應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究其原因,與教育過程不重視心理素質的培養與塑造有關。在大學生中,有人因自己否定、自己拒絕而幾乎從不參與一切社會活動;因一些小小的失誤而產生輕生念頭或自毀行為;玩世不恭萬念俱灰;逃避群體自己封閉。等等都是心理問題的反映。

          大量調查表明,心理障礙、精神疾病已成為大學生的主要心理疾病。具體表現為恐怖、焦慮、強迫、抑郁和情感危機、神經衰弱等。常見的大學生心理問題還表現為環境應激問題、自己認識失調、人際關系障礙、情緒情感不穩、感情適應不良等。

          所以、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三、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現代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著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沖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各種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會因素交織在一起,極易造成大學生心理發展中的失衡狀態。

          1.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

          新生入學首先面臨的就是生活環境的變化。上大學前,不少學生沒有遠離家門,飲食起居由父母包辦,形成了較強的依賴心理。而進入大學后,失去了往日家庭的特殊照顧,有的學生因缺乏獨立生活能力而生活上不能自理;有的學生因開支無計劃而出現“經濟危機”;有的學生因缺乏集體生活的習慣而希望得到他人的幫助,不知道也不會關心他人;加之水土和飲食方面的差異以及氣候,語言環境與作息時間的變化等。大學新生在遇到這些問題時,常常束手無策,郁郁寡歡,致使有的學生出現煩躁,緊張不安等焦慮情緒和疲倦,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經衰弱癥狀。

          2.對待社會工作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中學的工作和活動多是在老師指導下開展,由少數同學承擔的。大學強凋學生的自己管理,學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學習外,還要擔負一定的社會工作,關心班集體建設。新生往往不大適應這種生活,缺乏工作主動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謀其政,感到壓力大。

          3.擇業的難題

          隨著高等教育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斷變化,市場帶給大學生更多的擇業機遇和更大的自由度,也增加了擇業難度,加重了大學生的行為責任和心理壓力。而畢業生自身的素質,性別、專業以及社會關系等又制約著擇業的自主權,對于少數大學生來說,甚至畢業就意味著失業。這一變化受傳統就業觀念的影響,適應力弱的大學畢業生是難以解決的現實矛盾?謶帧⒔箲]、煩躁打破了他們的心理平衡,心緒抑郁,使他們對生活缺乏信心,對前途失去希望,對處境無能為力。

          四、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質不是天賦的,而是取決于后天的教育與訓練,教育對心理素質的提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方面進行了許多探索和嘗試,取得良好效果,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咨詢作用

          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咨詢被越來越多的人承認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大學院校,甚至中學開始設置心理咨詢機構。心理咨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沖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身心潛能。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近年來,心理咨詢機構不斷完善,增設了多種形式的服務,已成為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最有效的途徑。

          2.開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調查,做到心理問題早期發現與預防

          開展心理素質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學生心理素質的狀態,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教育措施與方案。特別是要針對大一新生的心理特點,加強對學生進行人生價值的心理衛生教育,通過講解,參觀,組織專題報告會,黨團活動,文藝演出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他們愛黨,愛國,愛校,愛集體的心理品質和情感,樹立勤奮好學,艱苦奮斗,勇于奉獻的人生價值觀,為大學學習生活打好良好的基礎,根據面談分析,區別不同的問題類型與程度,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問題早期發現、及時干預,使學生在入學之初就能得到具體的心理健康指導。

          3.開設心理教育必修課,增強自己教育能力

          心理素質的提高離不開相應知識的掌握,系統學習心理、衛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識,有助于學生了解心理發展規律,掌握心理調節方法,增強自己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質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自己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取決于學生自己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質教育就是要注重培養學生自己教育的能力。

          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健康的心理社會環境,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校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學生心理發展的重要條件。良好的校風會潛移默化地優化學生的心理品質,如團結友愛的校風是學生形成群體凝聚力、集體榮譽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與人之間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同學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幫助。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健康愉悅的情緒特征。因此,學校應該花力量抓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和學術活動,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圍、寬松理解的環境,有助于學生深化自己認識,充分發展個性,改善適應能力。

          我們應該反思以往的教育工作,人們往往偏重的是科技文化、學識才能素質的培養,而忽視心理素質教育,其結果是導致學生中出現了大量的心理問題,嚴重擾亂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影響了人才的整體素質,阻礙了高教目標的全面實現。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態,不僅關系到廣大學生健康生理、心理的發展,良好思想道德的養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關系到人才素質的整體提高、高教目標的全面實現。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全面提高人才質量已成為高等學校所面臨的迫切任務。

          為此,就要不斷加強對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己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己,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迎接更多的挑戰!

          參考文獻:

          [1]孫志強.必須加強心理健康教育[M].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2]陶明達.新時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和思考[M].北京:中國高等教育研究出版社,2000.

          [3]陳國海.大學生心理與訓練[M].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

          創設良好心育環境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8

          一、引言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學生的心理狀態是否正常、健康與家庭、社會、學校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心理健康是發展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前提和基礎,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是學校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發展的有效途徑,是學校教育現代化和科學化的重要標志。因此,探索和研究目前日益嚴重的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

          二、中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境發展成最佳狀態。具體表現為: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調;適應環境,人際關系中彼此能謙讓;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職業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有效率的生活。良好的心理狀態是現代社會對人的素質要求的基本條件。然而,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生心理疾患發病率呈直線上升趨勢。根據調查分析,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依賴心理:當前,獨生子女學生越來越多,從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護、溺愛、嬌寵,好比溫室里的花朵,缺少獨立意識,什么事情都要依賴家長。

          2.自私狹隘心理:表現為心胸狹窄,自私自利,常為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把個人利益看得過重,具有較強的報復心理。

          3.易怒心理:所謂易怒就是指容易沖動、急躁,愛發脾氣,喜怒無常,報復性強,常有干危險、愚蠢事的沖動,事后冷靜下來又后悔。

          4.逆反心理:一些學生對外界的刺激常產生與常態相背的心理反應,與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對抗態度,對老師、家長的教育感到厭煩甚至頂撞。

          5.嫉妒心理:這是一種恐懼或擔心他人優于自己的心理狀態。這種心態重點中學的學生尤為明顯。

          三、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形成的原因

          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有學生自身的主觀因素,也有外界的客觀因素。概括起來主要在三個方面:一是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二是社會環境對學生的影響;三是學校教育對學生的影響。

          (一)家庭環境因素

          從教育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家庭環境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所起的巨大作用,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教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也是終身學校。通常情況下,家庭內部成員關系和睦融洽,孩子性格開朗樂觀,適應環境的能力會更強。

          (二)社會負面因素

          市場經濟中的激烈競爭在促進社會各方面飛速發展的同時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緊張的生活節奏和巨大的工作壓力使人感到精神壓抑、身心疲憊。另一方面,影視宣傳、文化娛樂隨處可見暴富和暴力,計算機和網絡又輕而易舉地提供給中學生容易成癮的暴力和賭博的游戲,使他們陶醉于自身價值得到體現的虛無世界中,從而更不愿與世界交往,甘愿獨處于封閉之中。在社會大環境下,酒吧、游戲機房以及隨處可見的網吧等等,極大地影響著中學生的身心發展。

          (三)家庭教育方面

          與學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其優點和長處。通常血緣關系使子女對父母有一種特殊的信任感與親切感,父母的喜怒哀樂時刻感染著子女,他們之間的心理相通使子女時刻受到父母的不自覺的影響,從家庭教育的影響途徑和方式來看,家庭教育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使子女通過耳濡目染而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它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有嚴密計劃和系統性的正規教育。

          (四)學校教育方面

          學校應樹立素質教育的理念,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師應轉變教學方式,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堅持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對少數有不良行為的學生應耐心的啟發誘導,而不能動輒批評指責,甚至把他們當成典型的例子張揚,致使這些學生自尊心受到傷害。

          (五)社會環境治理方面

          教育體制要改革,要搞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要真的“減負”,要讓我們的孩子活得輕松些,使他們能有精力突發奇想、展開幻想,去搞科研、搞發展,讓他們去實現祖國飛速發展、繁榮昌盛的中國人的愿望;影視宣傳、文化娛樂網絡世界的病毒要下大力量、下狠心快速查殺,否則后患無窮。

          四、總結

          青少年做為向成年人過渡的階段,既是一個可塑性很強的時期,同時又是一個情緒多變、情感沖突的時期。因此,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重要階段,只有家庭、學校、社會之間和諧發展,幫助青少年學會心理調適,社會適應,才能真正地實現當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社會的美好和諧! 根據中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遵循教育規律,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舒適的家庭中,在良好的社會環境中健康地成長。

        【創設良好心育環境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幼兒教育環境創設思考論文04-27

        創設問題情境促進有效教學教育論文08-17

        關于運用賞識教育 促進學生良好心理健康03-16

        創設教學情境,促進課堂有效教學的論文06-16

        創設良好語言環境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10-19

        幼兒語言教育環境的創設08-15

        挖掘本土農民畫藝術資源創設藝術教育環境論文10-06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03-09

        如何恰當地創設課堂情境教育論文09-11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