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學教學改革分析論文
一、當前成人教育《城市管理學》教學現狀
隨著我國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對于城市建設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加。現今國內僅有包括北京大學在內的20多所高校開設了城市管理專業,對于城市管理學科的教學系統并不完全成熟,教學指導也并不十分完善。成人教育中《城市管理學》這門課的教學活動,如何結合成人的學習特點,取得更理想的教學效果,是學校所要追求的目標,對于城市管理學科教學的改革是必須也是要快速進行的。
二、城市管理學科教學在當下存在的問題
1.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單一。目前城市管理學手段多以黑板板書來展示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多為填鴨式,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較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難以適應現代成人教育的要求。2.教學資源不完善,師資力量匱乏。第一,由于城市管理專業包括的范圍很廣,當一些高校的師資力量不足時,會選擇“打擦邊球”的方法,選擇與城市管理相關的社會學、管理學、系統科學等專業的教師來進行授課,并不是城市管理專業的專業人才,非專業人才的授課對學生知識的獲取有時會造成一定的誤區。第二,近年來,國內各高校都在不斷擴招,生源壯大,師資力量與學生生涯差距不斷拉大。教師在授課時無法兼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課堂上人數過多,對課堂的效率也有影響。第三,一些城市管理專業方面的書籍也不夠權威,不能很好地協調教學進度和學生的吸收度,針對性也不夠強,一些學生一堂課下來甚至會覺得并沒有學到什么。第四,由于生源的增多,一些學校也會擴大招聘教師的力度,一些新入職的教師是剛畢業應屆生,沒有充分的教學經驗和隨機應變的專業知識。3.學生進行實踐探究的機會較少。傳統的成人教育的教學方式多以理論、課本知識的灌輸為主,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常有一種“老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模式,一些教師認為只要把書本上的知識講完了便是盡到了教師的責任。只是照本宣科地把一本書為學生講述完,無法為學生建立起全方位立體的學習感受。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所培養出來的人才,自身能力和綜合素質不高,與現代社會所需人才要求不相適應。同時,由于教學環境的限制,課堂教育與實際工作并不能完全接軌,且多數高校對于城市管理專業的教學重心沒有放在學生的實踐與創新力上,很多學生并沒有機會參與到城市管理方面的實踐,教師與學生在學術上大多都是紙上談兵,學生的知識與所需要的技能有時會有一定的差距。而城市管理這一門專業是一門應用性的學科,需要學生在不斷地實踐操作中去學習和領悟。
三、對于城市管理學科教學改革的分析
1.豐富教學手段,改革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教育手段的應用,加強校園網絡建設,開展計算機的輔助教學,不僅能夠優化信息傳遞的途徑,幫助學生快速獲得豐富的信息,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質量。杜絕呆板的教學方式,采取案例式、模擬式、討論式等多種教學方法,將課本知識與技能的培養和實踐進行有機結合。2.建立足夠專業強度的師資隊伍。進行教師課前培訓,讓每一個城市管理學科的老師擁有充分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定期安排教師培訓,到相關行業進行專業實踐,提高教師的教學適應能力。在源頭上對學生獲取的知識進行優化,做到優師優育,把城市管理教學的課程變得有生氣、有遠見,學生在良好的教育引導下開發自身能力,實現教師“授業解惑”的高境界。另外,以科學的教學考核方式提高教師的教學力度,做到高水平的城市管理學科教學。3.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授課,提供學生實踐學習的機會。城市管理的課程是一門需要在生活中不斷觀察學習的專業,在對學生的授課中,將課堂與社會實踐充分結合,每一堂課都配置相關的實踐機會或案例來讓學生不斷累積經驗,不論是成功的還是失誤的,城市的建設需要在不斷的累積中學會創新和改革,既要吸收有益的城市管理經驗,亦要避免自身會犯同樣的錯誤。城市的管理是否良好代表著一個城市的面貌,在城市的不斷發展過程中,對于城市管理教育的力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管理學科的教育要積極改革創新,適應社會的步伐,培養優秀有能力的專業人才,實現技能與理論知識的高度結合,在新世紀城市的建設與規劃中發揮優異的才干。建立強大的師資隊伍,把城市管理課程的教學與現實環境實現有效的結合,促進教學體制的改革和完善。
【城市管理學教學改革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管理學教學改革研究論文02-14
能力培養下的管理學教學改革論文02-14
標志設計課程教學改革分析論文03-19
電工技術教學改革分析論文03-19
工業設計教學改革分析論文03-09
職教口腔技藝教學改革分析論文12-05
分析管理學英語教學論文02-28
管理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論文02-14
高校健美操教學改革分析論文03-18
字體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分析論文11-23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