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地方高校新聞史課程改革研究
[摘要]地方高校課程改革以應用為導向成為發展趨勢;對于新聞專業,新聞史課程改革尚未被給予足夠重視,也缺少改革的路徑,對此,教師應轉變教學理論、大膽創新,以“實踐”、“參與”、“情懷”作為課改的原則,開展“專題式”和研究性教學,注重課程整合,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調查實踐,切實培養學生貼近新聞行業需求的應用能力。
[關鍵詞]新聞史 地方高校 教學改革
當前許多地方高校致力于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培養目標定位于“應用技能型人才”,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發展。然而,對于新聞專業而言,傳統的教學方式與行業需求有著明顯的差距,2014年教育部公布全國就業率較低的15個本科專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赫然在列,而在各地相繼公布的難就業本科專業名單中不乏新聞學。這表明,地方高校新聞學專業課程的改革迫在眉睫。
新聞專業課程大體可分為新聞史、理論、實務三大領域。新聞專業課程的改革大多以新聞采訪與寫作、新聞評論等實務課程為切入點,許多教師對于新聞史(包括中國新聞史和世界新聞史,不同高校課程名或有不同)仍然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學生對新聞史課程也未給予足夠重視,認為今后如果進入媒體工作,新聞史知識是可有可無的。筆者對此持不同觀點,“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新聞史課程絕大部分的知識點正是以“史”或“人”作為脈絡,其與新聞實踐應用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而這些聯系正是新聞史課程改革著力挖掘的資源。
一、當前新聞史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重“史”輕“新聞”
在傳統的新聞史課程教學中,教師以時間為脈絡進行知識的講述,這種線性的教學方式優點是能夠讓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缺點則是在課時有限的前提下,大多數知識點只能蜻蜓點水,教學內容停留在教科書。許多教師將新聞史的重點放在“史”,而沒有放在“新聞”,只告訴學生歷史上發生了什么事,出現了哪些人物,但對這些事物為當前新聞業提供的借鑒缺少思考,缺少與行業實際、新聞業務的聯系,學生沒有得到思考和實踐的體驗,而這恰恰與當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格格不入。
(二)忽略新聞情懷的培養
當前很多新聞學子認為“新聞無學”,本專業從事媒體行業不具備優勢,或是嫌棄新聞行業累、苦、收入低,不愿意入行,即使有些學生原來滿懷熱忱,歷經四年枯燥的新聞專業知識磨礪和專業實習,熱情也消磨殆盡。如果不開專門的課程(如中外名記者研究),或教師只注重照本宣科而不重視引入實例,學生就只能從新聞史等少數課程中體驗新聞人物的經歷,而這些經歷在教師的講授中往往都是淺層次的,這顯然不利于學生新聞情懷的培養。如果學生沒有投入新聞實踐的熱情,其應用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就會艱難許多。
(三)缺少實踐環節
在傳統的新聞史教學中,教師偏向知識的傳授,基本上全部課時都是“一言堂”,即使有專門的討論課,也非常有限,教師布置的作業也缺少靈活性,學生往往在課本上就能找到答案,不必去主動查找課本之外的信息。部分教師對“實踐”的理解也較為狹隘,認為到課堂外的訓練才是實踐,新聞史的教學沒有辦法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整合。這最終導致學生對新聞史課程應付了事,靠死記硬背獲取學分,思維能力和新聞技能均得不到提升。
二、新聞史課改應遵循的原則
基于應用的地方高校新聞史課程改革必須致力于解決以上列舉存在的問題,應以“實踐”、“參與”、“情懷”作為課改遵循的總原則,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考核方式等均以此作為導向。“實踐”即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里指代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囊括了操作能力、思維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職業素養等;“參與”即學生融入教與學的過程,而不是課堂的旁聽者,以團隊合作、發表見解、評價他人等方式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情懷”即教學內容和教師的講述要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其體會到名留史冊的新聞人具有的新聞情懷,培養職業理想。其實,新聞史作為與歷史學有交叉的課程,可供拓展的內容非常寬廣,在課改的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創新和刻苦鉆研的精神,多涉獵、研究新聞人物、新聞事件、媒體的發展史等,多關注學術成果,多觀察、思考新聞現象,將其與新聞史建立聯系,這樣講起新聞史來才會生動有趣,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豐富知識涵養和個人魅力,在教學中游刃有余。
三、教學方式的創新
(一)“專題式”教學
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教師要做到重點突出,切忌平均用力,要大膽摒棄非重要的知識點,如古代報紙的產生和發展、近代諸多“第一份”報紙等學生容易產生名詞混亂的內容,將其規定為學生自學。打破傳統“線性”的教學方式,將新聞史教材的內容進行重新整合,以新聞人、媒體、新聞現象作為主題進行專題式的講述,一個專題安排1~2個課時。如梁啟超的新聞活動跨了數個章節,傳統教法中按教材內容線性地講述,學生接收到的知識是碎片化的,思路不清,如果以“梁啟超的新聞思想”為主題,整合數個章節的內容,其中重點講述《時務報》和《新民叢報》的歷史背景,從中管窺其新聞思想和概覽其辦報生涯軌跡,顯然這更易于學生學習。類似的專題如“《京報》的前世今生”,重點講述邵飄萍,并介紹當前《新京報》的發展;“百年‘大公’”專題,重點講述“四不”方針和張季鸞,介紹當前《大公報》的發展;“我國的新聞改革”專題,講述以1942年《解放日報》與1956年《人民日報》為代表的新聞改革,并重點當前我國新聞戰線持續開展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等等。
(二)參與式的研究性教學
研究性教學要求教師以培養學生的研究意識和創新能力為目標,創設有利于學生開展研究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分運用已有的知識創造新的成果,產生新的觀點,從而建構和完善個人的認知框架體系。在“專題式”的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分組,教師提前布置研究的項目,學生領到任務好有2~3周的時間進行信息的檢索和整理,在課堂上以小組代表發言的形式匯報研究成果,作為對某個專題講述的補充,教師和學生共同構建一個完整的專題教學。如針對“《申報》和史量才”專題,教師僅對申報的大致發展歷程和歷史背景作簡要介紹,其他信息,如史量才的經營理念、其報業托拉斯差點得以實現的原因、史量才的故事及其思想轉變等,則由學生在課堂上補充介紹;如“百年‘大公’”專題,則由學生補充《大公報》在建國后的發展和現狀。學生在此過程中重在提高文獻的檢索能力和信息歸納能力。
(三)強調課程融合
將新聞史與新聞理論、新聞業務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將各門課程融會貫通,在新聞史的學習過程中享受到更多樂趣。如在講述“遠生通訊”專題時,重點分析其通訊作品特色,并設定一個新聞寫作主題,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將此特色沿用在自己的通訊寫作中,該如何進行采訪和寫作?在“《華爾街日報》與華爾街日報新聞體”專題中,事先推薦學生閱讀布隆代爾所著《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結合作品,幫助學生理解在新聞寫作中使用“故事體”的好處,并鼓勵他們在實踐中應用,課后推薦學生閱讀趙興林所編《人民日報記者這樣寫新聞》,并與《華爾街日報》的故事體進行比較;在“黃色新聞與‘受眾本位’”專題中,先介紹黃色新聞的產生、發展、成因,結合當前娛樂節目泛濫、新聞報道娛樂化的例子進行講述,并就新聞低俗化、娛樂化與“受眾本位”新聞觀的博弈提出自己的思考,并推薦學生閱讀波茲曼的《娛樂致死》,從而使其在學習過程中深化對相關新聞理論的理解。
(四)融入調查實踐
在新聞史教學中讓學生進行課外實踐,一直是教師比較頭疼的難題,騰出有限的課時專門用于學生進行課外實踐顯然不現實。因此,可以在課程之初就給學生布置以“媒體歷史”為主題的調查任務,讓他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一個學期的時限內完成該調查實踐。調查的內容可以根據學校所在地而定,如果當地有較豐富的新聞史,如桂林,可以讓學生到圖書館、史料館、歷史建筑舊址等地收集、整理抗戰時期新聞事業的資料,完成一份圖文并茂的調查報告;如果當地目前有較豐富的媒體市場,如南寧,可以與相關媒體協調,組織學生赴媒體參觀和調研,了解該媒體的歷史沿革,隨后學生完成一份心得;如果受限于當地媒體資源,則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媒體或新聞行業名人,對其進行系統研究,在期末以匯報會的形式完成班級內的交流,鼓勵學生尋找當前新聞行業的熱點人、事、物,如新生的澎湃新聞網、傳統媒體官方微博等。在此過程中學生能提高信息處理、口頭表達、團隊合作等能力。
(五)案例對比討論會
“以史為鑒,古為今用”是學習新聞史課程的意義所在,其價值反映在聯系當前新聞事業發展現狀,理解某類新聞現象,領悟新聞理論在實際的應用和體現,并指導在新聞行業的實踐。對于某些教學專題,內容與當前某些媒介現象有相似之處,此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其進行對比,思考在不同背景下出現此類新聞現象的緣由。例如,對比抗日戰爭時期《新華日報》的“開天窗”和《南方周末》的“開天窗”,尤其是后者,題材新奇、敏感,這樣的內容學生感興趣,愿意去深入了解,分析的領域涉及新聞史、理論、業務,引導學生從時代背景、宣傳政策、編輯方針、傳播理論等方面進行探討,強化以理論解釋新聞現象的能力。又如《華爾街日報》新聞“故事體”與我國當前開展的新聞改革要求之一“改文風”有怎樣的異同,引導學生在對比的過程中發現規律,思考適用于自身實踐的方式,從而更好地指導新聞寫作。
四、考核方式的優化
傳統的新聞史考核方式大多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構成,期末以理論考試為主,期考成績占總成績的70%,平時成績占30%,學生的復習方式普遍采用死記硬背。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在細節方面必須有較多的調整,以體現應用的導向。
首先,提高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比重,而期末成績所占比重則適當降低占總成績的比重,可以是平時成績占60%,期考成績占40%;而平時成績的評定標準包括課程實踐環節表現、研究性教學完成情況、課堂討論表現、完成作業情況等,分數由小組長和教師根據學生平時表現來加權評定。
同時,在期末考試的試題設置方面,改革以往全部是客觀題的方式,增加主觀題的占分,例如,在大題中設置類似“根據新聞事業發展的規律,新技術的出現會導致舊形態媒體的消亡,以后報紙會消失嗎?請給出你的看法”的開放式問題,這些題目可以不設所謂的正確答案或標準答案,教師根據學生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深度打分,重在考量學生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的意識。
五、結語
以應用為導向的地方高校新聞史課程教學改革,教師的轉變觀念和勇于探索是成功的關鍵,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只是手段,教改要真正落到實處,還需要教師積極投入、大膽創新,院(系)也要與地方媒體單位做好協調,為學生的實踐創造條件,切實培養學生貼近行業需求的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徐鑫鑫:《應用型本科院校中新聞史教學改革探析》,《東南傳播》2014年第3期
[2] 徐。骸陡咝P侣勈方虒W創新實踐芻議》,《教育與職業》2011年第1期
【地方高校新聞史課程改革研究】相關文章:
淺談地方合并高校校園文化體系構建研究05-29
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管理的發展現狀與改革研究論文(通用11篇)07-27
淺談課程改革的基礎教育論文05-31
公共英語課程改革論文11-12
關于高校音樂教育改革的問題與建議01-25
淺談高職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改革05-02
民事訴訟法課程的教學改革06-08
供給側改革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研究論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