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芻議叔本華悲觀主義人生哲學的理論根源
摘要:綜觀叔本華的悲觀主義人生哲學,從生命意志到欲求,從欲望到痛苦、虛無構成了主導線。這種悲觀色調深受康德世界二分和印度佛教哲學的影響。其哲學對社會來說無疑具有一定的消極性。但回顧西方哲學史,卻不能忽視他的思想對后世哲學、特別是非理性主義流派的影響。關鍵詞:生命意志;悲觀主義;叔本華;人生哲學
叔本華人生哲學基本情感色調是悲觀主義。在他的視野中,世界是虛幻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的世界是無窮的痛苦與無盡的磨難。
一、悲觀主義的理論思路
叔本華認為,生命意志是活力、欲求,而欲求是無止境的,欲求得不到滿足就是痛苦。因此,人生在其本質上就是痛苦。世界包括人生在內就其本質而言是意志,而人不僅是作為具體的欲求與需要的生命意志存在,而且還是“千百種需要的凝聚體”[1]。意志是百折不撓的生命力、自發的活力,是一切欲求、需要的根源。欲求、需要得不到滿足即是匱乏,匱乏就是痛苦。而人的記憶、理智又加劇了這種痛苦。因為,人不僅當下直接承受痛苦,且由于記憶將以往的痛苦儲存在記憶中,隨時由于偶然可能而被喚回意識中!爸橇τl達,痛苦的程度愈高,因此隨著認識到愈益明確,意識愈加強,痛苦也就增加,這是一個正比例。到了人,這種痛苦也達到了最高的程度,并且,一個人的智力愈高,認識愈明確,就愈痛苦,具有天才的人則最痛苦!盵1]這樣,由于欲望得不到滿足,而人的記憶、理智又加深了痛苦的感受,因此人從來就是痛苦的。
但是如果欲望能得到滿足,卻又發現這種滿足只是暫時的,而暫時的欲望滿足之后又會帶來新的欲望,引發新的痛苦。如此,欲望是無窮的,痛苦也是無止境的。滿足之前,人已經備受各種痛苦糾纏不休;滿足之后,除了回到痛苦不會再有別的東西,只是改變了痛苦的形式而已。痛苦的原初形式是缺陷、匱乏,如果不以這種原初形態出現,也會穿上“無聊”、“空虛”那令人生厭的馬甲而來,這時可怕的空虛、無聊就會襲向人生。
因此,“人生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像鐘擺一樣來回擺動著,事實上痛苦與無聊兩者也就是人生的兩種最后成分!盵1]“人生就是在痛苦的匱乏狀態下力求去掉匱乏可又不能去掉的悲慘存在”[1]。
二、康德世界二分的影響
叔本華自己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版序言中提到他的人生哲學深受康德哲學的影響。他繼承了康德世界二分法,提出了生命意志作為世界本質,把傳統的形而上學問題與人生問題直接連接起來。生命意志作為世界的本質限制了理性作用的范圍,而生命意志是無止境的欲求,這樣就使他的人生哲學滑向了悲觀主義色調之中。
康德將世界劃分為物自體與表象世界,認為我們的認識能力只能認識表象世界,物自體世界是我們的認識能力所不及的。叔本華哲學以此為基礎,從主體出發認為世界是表象與意志,提出兩個著名命題“世界是我的表象”與“世界是我的意志”。但與康德所不同的是,他認為世界的本體是可以認識的。以往哲學認為世界是大宇宙,我是小宇宙,而叔本華認為世界是大我,我是小我。于是對世界的表象、本質的認識都可以回到人自身去體認。叔本華認為,“世界是我的表象,這是一個真理,是對于任何一個生活著和認識著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過只有人能夠將它納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識罷了。”[1]因此,不可知的“物自體”就是意志,一切行為都是意志的表象。表象并不是世界、人生的真正含義,而只是在時空中服從充足理由律的必然體現。這就為他尋求理解人生與世界根本機制的學說作了準備,且為他的人生哲學走向悲觀主義奠定了基礎。
首先,生命意志束縛了理性與行為。叔本華認為表象世界是必然性的領域,在表象世界中,人與動物的區別是人有理性。理性只能局限在表象范圍之內,不能透過表象認識世界的本質。在他看來,理性只是生命意志的工具,它的功能是滿足人的欲求,滿足個體及種族在生理上的需要,使個體能傳宗接代,種族得以繁衍。在這里,非理性的生命意志作為世界的本質,必然抑制了理性的無上地位。為了保證生命意志的本質地位,他還將生命意志支配下的行動理解為不自由。因為理性、動機作用中所產生的每一個行為都是由嚴格的必然性而引起的。所以人們盡管有許多預定計劃、思考,可是他們的行徑由于受必然性的支配,他必須從有生之初到生命的末日始終扮演自己不愿擔任的角色,同樣地也必須把自己負責的那部分悲劇劇情演出直到劇終。
其次,生命意志肯定無止境的欲求。叔本華認為,作為世界本質的生命意志是自由的,它支配著包括身體在內的一切的表象世界。表象世界是紛紜復雜的,但從其本質來說是單一的,整個表象世界是同一個生命意志。作為世界本質的生命意志體現在人身上,使人越自覺,就越是痛苦,因恐懼而奮力掙扎。這是因為生命意志肯定欲求。它沒有目的,沒有理由,沒有滿足,沒有根據,是一個無盡追求的過程。即使有暫時的滿足,也只會使后面的欲求更大,人的本質在此時就滑向了痛苦。
責任編輯:應屆畢業生論文網
三、印度佛教哲學的影響叔本華悲觀主義人生哲學還受《奧義書》、《吠陀》等印度佛教哲學的影響。這種影響具體表現在:人生是痛苦,痛苦的根源是欲求,解決之道是禁欲。
1.人生是痛苦
人生根本上是痛苦的,這是由生命意志的自由性決定的。叔本華的生命意志直接受到了印度經典《奧義書》的影響,書中把宇宙萬物的本質看做是靈魂,稱“那就是你”,只是叔本華用“意志”一詞來替換,表示一種盲目的、無意識的不可遏止的沖動。而人生根本上就是這種沖動造成的痛苦或不滿足。所謂幸福只是痛苦一時的減少或這痛苦狀態的暫時被遮蔽。“一切滿足或人們一般所謂幸福,在原有意義上和本質上都只是消極的,無論如何決不是積極的”,幸!坝肋h是一個愿望的滿足。因為滿足,亦即缺陷”,“缺陷即痛苦”[1]。同時,佛教認為貫穿于人生生、老、病、死的過程,只是一個“苦”字!吨邪⒑洝钒讶说囊簧爬椤鞍丝唷保荷⒗、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所求不得、五陰盛。佛教這種人生“苦!钡目捶ㄅc叔本華對人生痛苦的理解是一致的。叔本華認為,“人生在整個根性上便已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人生在本質上就是一個形態繁多的痛苦,是一個一貫不幸的狀態!盵1]這樣,他們都認定人生本身是痛苦,人生過程也是痛苦的。
2.痛苦的原因是無明的欲求
佛教講“苦、集、滅、道”四諦,而其中的集(緣)諦是苦的一個原因。集諦在佛教中是“渴”,是貪取、欲求。這欲求的核心,就是從無明生起的虛妄我見。因此,“集”是沒有意愿的個人性、自明性,對人生世界的根本狀態缺少理解,是由摩耶之幕造成的,即掩飾本體真相的簾幕遮住了世界的幻想。在“摩耶之幕”的幻化中,只看到特殊的、分立的、極不相同的表象。這個認識與叔本華的意志是人生痛苦原因的說法極其相似。叔本華認為,生命意志是欲求,而痛苦的原因是無止境的欲求。人們只能看到生命意志體現在世界上的表象,于是“緊緊抓住生活中那些狂歡和享受不放,卻不知道他正是由于意愿的這一活動在抓住著,緊緊擁抱著在生活上他見而生畏的一切痛苦和折磨!盵1]而看不到這一切都出自“唯一的一個生命意愿”[1]。
3.解決之道是禁欲
既然人生的本質是痛苦、無聊,引起痛苦的根源是欲求,歸宿是死亡,那么個體認清自我與世界的本質,認識生命意志內在的矛盾及其本質上的虛無,認識到利己主義和自我欲求都是生命意志的體現。于是在個體的心理產生一種強烈的對生命意志的厭惡,需要通過以禁欲、苦行等行動來不斷否定生命意志。佛教提出了“戒”、“定”、“慧”的“三學”修行準則作為解決的方式,通過“三學”清除人間的貪欲,這實質上就是禁欲的方式。而叔本華認為禁欲可表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自愿放棄性欲。因為性欲是生命意志最強烈的表現。性欲的滿足,生命的繁衍,實際上是延長了個體的痛苦。放棄性欲等于拒絕這種痛苦的傳承。二是心甘情愿體驗痛苦。正是由于個體經驗痛苦及其折磨乃至絕望之后,個體才能轉向內心去認識表象與意志,進而抑制或滅絕它。最后一種是死亡。和清心寡欲相伴的安寧,是寂靜中極樂!半S著意志的取消,意志的整個現象也取消了;末了,這些現象的普遍形式時間和空間,最后的基本形式或主體和客體也都取消了。沒有意愿,沒有表象,沒有世界!盵1]剩下的既無意志也無表象,只有那個“無”了[1]。綜觀叔本華的悲觀主義人生哲學,從生命意志到欲求,從欲望到痛苦、虛無構成了主導線。這種悲觀色調深受康德世界二分和印度佛教哲學的影響。其哲學對社會來說無疑具有一定的消極性。但回顧西方哲學史,卻不能忽視他的思想對后世哲學、特別是非理性主義流派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叔本華.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M].石沖白,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25-564.
[2]張祥龍.在北大聽講座:思想的精髓[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0:19-37.
責任編輯:應屆畢業生論文網
【芻議叔本華悲觀主義人生哲學的理論根源】相關文章:
芻議如何做好職校班主任工作教育理論論文12-07
芻議感恩理論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03-20
引力神話的根源03-18
審計風險與控制芻議03-23
風險基礎審計芻議03-21
淺論叔本華哲學的省察與反思03-18
葛洪及其人生哲學03-18
柏拉圖人生哲學之初探12-22
人生哲學與人生觀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