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態語言學文學教育研究論文
一、“生態語言學”概念的起源與發展
《語言與邏輯詞典》將“生態語言學”定義為在人種語言學、人類語言學和社會語言學這些領域中對語言和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研究。1966年,德國著名哲學家黑格爾在達爾文進化論的基礎上,在其有關哲學與生物學的著作中,首次提到了Ecology這個詞,并將生態學定義為:自然界中作為生存競爭條件的所有有機物之間,以及它們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復雜關系所進行的研究。此后,各領域的科學家及學者們分別從不同的學科角度出發,對“生態學”進行了全新的研究與詮釋。1959年,英國劍橋大學學者特里姆在《語言與言語》雜志上發表了題為《歷史的、描述的與能動的語言學》一文,首次從生態學的角度闡述了語言學發展的歷史與變化。1971年,美國斯坦福大學著名的語言學家豪根將生態學與語言學聯系在一起,提出并使用了“語言生態”這一概念,為“生態語言學”的研究與發展奠定了基礎。20世紀80年代,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的學者們將生態學的原理和方法進一步應用于語言學研究,同時涌現了以“生態語言學”為主題的論著,逐漸確立了“生態語言學”這一學科理論框架。縱觀“生態語言學”的發展進程,所有研究者都將研究對象比喻成生態系統,從生態學的角度揭示語言學與生態學之間互變互動的過程,強調自然、社會、價值、人文等方面在語言學中的影響及作用,運用生態系統、生態平衡的原理與機制,研究各種語言教學現象,包括構成教學生態系統的要素之間的關系,揭示了語言教學發展的生態趨勢,對語言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將生態語言學引入高等教育,是社會可持續發展及生態文明建設對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它不僅批判了傳統教育觀念存在的弊端,而且為高等教育展現了廣闊的視野,為現代語言教學理念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視角和教學思路。
二、高校英美文學教育中的非生態現狀
無論從文學還是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講,英美文學教育所體現出來的都是一種語言教學與西方文化的深度融合。我們將英美文學教育看成是一個微觀的生態系統,其核心要素主要包括教學主體、教學活動及教學環境,各個要素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當某個或多個要素發生改變時,均會對生態系統的平衡造成嚴重影響。英美文學教育是高校語言學專業課程的一個重要內容,目前,我國高校英美文學教學過程中尚存在著一些非生態現象,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重視程度不夠,逐漸被邊緣化。當前,國內高校對英美文學課程體系的設置大致雷同,主要有英美文學選讀和英美文學史兩門課程,課程設置過于單一,教學內容更新緩慢,并且大多數高校將英美文學選讀作為選修課,對其重視程度可見一斑。學生也普遍認為對此類課程淺嘗輒止即可,不求甚解,對文學作品內涵的理解和把握不夠透徹。第二,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模式單一。傳統英美文學教學目標的定位及內涵過于單一,大多是教師課堂講授、學生課后閱讀的模式;英美文學教學多數授課教師仍以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為主,教學方法多為對文學作品枯燥的長篇大論的講述,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不能夠很好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興趣不高,缺乏主觀能動性,學習效果不明顯;考核方式多以傳統的“一錘定音”的終結性閉卷考試為主,只注重對學習結果的考核,忽略了對學習過程的評價,考核成績不能夠真正反映出學生的學習狀態,考核的信度與效度較低。第三,教學環境有待改善,資源配置不合理。生態語言學認為,教學環境包括自然環境、教學資源和學習氛圍等。自然環境主要是指教學活動場地的設施裝飾、光線、噪音、舒適指數等。據統計,目前多數高校的英美文學教育均采用合班授課方式,學生人數過多,教學資源配置不合理,生均占有率下降,教學場地及空間有限,學生學習環境舒適程度大打折扣。
三、高校英美文學教育語言生態化體系的構建
生態文明建設呼喚高等教育的深刻變革,英美文學教育是我國宏觀生態教育系統中一個微小的生態體系,如同自然界中生態系統的存在方式一樣,高校英美文學教育生態系統同樣具有關聯性、整體性、動態性及平衡性等特征,積極創造并構建適合高校自身發展特點的英美文學教學體系,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使英美文學教學工作變得生機盎然,是我們教學工作者應該去關注及探討的熱點問題。在生態語言學視域下,我們對英美文學課程教學模式以及生態語言環境進行了細致深入的研究,力求探索提高英美文學教學質量及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
。ㄒ唬┨岣咧匾暢潭
英美文學教育是學生對英美文化進行認知和了解的重要載體,高校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英美文學教育受到的重視程度也應不斷提高。英美文學課程作為高校英語專業的主干課程,在課程體系中應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只是單純的語言專業基礎課,更不是一門專業技術課,而是一門鍛煉學生語言技能和文學修養、塑造健康人格和品格、增強文學鑒賞能力、提高審美情趣、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的綜合性課程。在教學中,可采取以下措施全面提高對英美文學課程的重視程度。將考查課改為考試課,合理安排授課時間,合理分配授課班級,采用自然班授課;在教學資源建設方面,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加強語言實驗室建設,為學生搭建優越的語言實踐平臺;加大師資引進及培養力度,鼓勵教師外出交流學習,多種渠道支持教師進行課程教學方面的探索及研究。
。ǘ嫿ㄉ鷳B化教學模式
1、教學理念生態化。生態化的教學理念,實際上是將生態學理論應用于教學過程,它強調教學運行過程的整體性、系統性、和諧性。該理念把教學過程看成是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過程,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教師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培養、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幫助者,把握學生的學習方向和主題,引導、啟發、點撥學生掌握知識要點,引領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2、教學目標生態化。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所要達到的預期效果,是教學工作全過程的“指揮棒”。教學目標生態化是指教學目標應該呈現出生態系統所具有的多元化特征,要求教學過程不僅包括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講授,還應包含對學生創新精神以及人文素質的培養。高校英美文學課程是一門語言教育、人文教育及素質教育相結合的綜合性課程,學生通過學習,不僅要掌握閱讀、理解英文文學作品的能力,促進語言基本功的提高,還應該通過對文學作品的欣賞,開拓學生視野,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涵養和人文素質。3、教學內容生態化。教學內容生態化是指教學內容的系統化、多樣化。我們把英美文學課程的教學內容看成是一個生態系統,每個知識點可視為其子系統,各生態子系統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依賴、和諧共存,形成一個清晰的知識框架,整個教學內容是一個完整的、穩定的、有序的生命共同體。教學內容多樣化要求教師在英美文學教學課堂中,不能照本宣科,而應該積極擴展教學內容,充分挖掘文學作品中蘊含的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的思想修養和道德水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同時,及時更新教材,豐富教學內容,探索保持教學內容多樣化的有效途徑,保持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好奇心和新鮮感。4、教學方式生態化。生態化教學方式是構建生態化教學體系的需要,它主張尊重學生的內心需求,遵循生態學的發展規律,順其自然,因勢利導開展教學活動,注重教學設計從單一的傳遞到多元的互動,將傳統的以教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為中心。我們用生態學的角度去審視英美文學教育不難發現,其課堂教學實質上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語言文學作品間的互動等多種關系共同交流、溝通、碰撞的過程。同樣的教學內容,以不同的教學方式呈現,其教學效果是不一樣的。我們所提及的教學方式生態化,是指教師圍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理解能力,合理把握教學進程,運用互動式、啟發式、情景式等多種教學方法,采用角色扮演、電影賞析等形式,增加課堂教學中的趣味性,同時,開展個性化教學,活躍課堂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充分感受豐富的文學世界給他們帶來的樂趣,提高學生對文學作文的見解和思考,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及興趣。5、考試維度生態化。考試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對教師教學效果及學生學習成果的檢驗。高等教育考試成績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合理制定考試政策,多維度進行考試改革,也是高等教育生態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以生態學的理論來看,考試是一個多維度的生態工程,生態化的考試維度應具有多樣性的特征。英美文學教育的生態化考試改革,可以從以下三個維度談及。第一個維度是改革考試命題。堅持語言的發展觀,樹立生態命題觀,從考試命題出發,積極倡導語言學習生態化,不斷加強學生對語言知識點掌握和文學鑒賞能力的提高。第二個維度是改革考試內容?荚噧热輵w從語言技能到文學素養的綜合考察,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此外,還要增加有利于促進語言文化生態平衡的考試內容,增強學生的跨文化認同感。第三個維度是改革考試方式。語言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語言學專業的考試也一樣,既要重結果,更要重過程,應積極完善考試制度和多元化評價體系,改變單一的終結性考核方式,采取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采用課堂測試、課堂提問、課后作業等形式,注重對學生平時學習效果考核的積累。
。ㄈI造良好的生態語言環境
優美的教學環境,濃厚的學習氛圍,能夠讓整個微觀的教學生態系統得到健康快速發展,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我們要積極探索,營造和諧教學生態語言環境的有效途徑,努力打造符合英美文學課程特色的教學環境。1、創造良好的自然環境。良好的自然環境,可以使人心情愉快,精力充沛,思維活躍,靈感閃現。例如,教室光線的明亮程度會影響學生的視覺感受,室內外的噪音會影響學生的閱讀效率,因此,教室的光照、溫度、噪音等自然條件均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及心理活動有著重要的影響。在綠色生態的自然環境下學習,學生的身心均處于最佳狀態,更加樂于接受新事物。英美文學課程是集文學作品鑒賞與審美能力培養為一體的文藝理論課,文學作品美感的體會以及情感的共鳴都需要課堂自然環境的配合,室內的布置以及教學資源的分配也影響著教學活動的開展。例如,采取小班授課的方式,學生人數相對較少,教學場地較為寬松,教學器材及教學資源的生均占有率便會大大提高,為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很好的物質保障。2、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從生態學的角度來講,生命體的生存離不開特定的生存環境,英美文學教育是一門語言學與文學交叉的綜合性課程,因此,我們對學生進行文學素養培養的同時,要注重語言學習環境的設立和改善,特別要重視跨文化語境下的文學作品解讀。比如,在英美文學作品授課中,結合生態語言學的基本理念,采用情景式教學、朗讀式教學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等方法培養語感、創設語境,引導學生進入角色,讓學生充分領略作品中描述的意境,領悟主人公的真實情感,從而對作品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進而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3、搭建語言學習興趣平臺。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體現生命價值的載體,興趣是最好的導師,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源動力所在。英美文學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方面,應盡量篩選和甄別一些學生能夠感興趣的文學作品,避免學生因為教學內容枯燥乏味而產生厭學情緒。同時,教師在知識講授中,也應注重對文學作品內涵的挖掘,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學習的樂趣,將講堂變為學堂,引導學生自主查閱資料,增加學生間的交流互動,廣泛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整個課堂教學富有生機與活力。
當前,高校的英美文學教育在某些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缺失,大多數高校依然沿用較為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熱情不高。因此,就需要構建一個生態的英美文學教學體系,在這個體系中,以生態語言教學觀為指導,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考核形式等五個方面構建英美文學教學的生態化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處于一個和諧統一的生態系統中,以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從而促進英美文學課堂教學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同時為語言文學專業教育教學的改革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參考文獻:
[1]李倫.高校英美文學教學中素質教育的滲透[J].文學教育(中),2013(12).
[2]尹根德.生態語言學視野下的高校英美文學教學[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4(4).
[3]何湘君.論生態語言學視角下的大學英語教學轉向[J].海外英語,2015(7).
[4]程靜.論英美文學教育在中國高等學校的接受[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2(1).
[5]周文娟.語言學研究的新視野:生態語言學[J].陰山學刊,2012(1).
[6]楊永祥.生態語言學視角下的英語專業語法教學[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4).
【生態語言學文學教育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網絡教育生態管理研究論文12-04
中國成人教育的生態環境研究論文12-02
論文學與文化的生態關系閱讀答案12-02
網絡文學審美研究論文11-15
空間轉向文學研究的論文11-23
比較文學定義研究論文11-11
生態發展體育教育論文12-03
兒童文學教育論文11-28
論文化意識下的英美文學研究文學畢業論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