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生態美學的產生及理論內涵論文

        時間:2024-05-25 10:49:32 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生態美學的產生及理論內涵論文(精選9篇)

          生態美學以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環境的生態審美創造為目標,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審美理想,體現了對人、對自然的現實關注和終極關懷。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生態美學的產生及理論內涵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態美學的產生及理論內涵論文(精選9篇)

          生態美學的產生及理論內涵論文 篇1

          生態學概念是由德國博物學家海克爾于1866年在《普通有機體形態學》一書中提出的。他認為:“我們把生態學理解為關于有機體與周圍環境關系的全部科學,進一步可以把全部生存條件考慮在內。”由于與生態學相關的各種邊緣學科如生態哲學、生態經濟學、生態社會學、生態倫理學紛紛出現,生態理論甚至成為一種基本的學術精神;并隨著人類生態意識的覺醒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逐步顯露,一種新的文明開始產生了。生態美學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生態學科已取得長足發展并逐漸滲透到其他相關學科的情況下形成的。自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期開始,作為生態美學應用形態的生態批評在美國文學界悄然興起,而正是在這種生態批評的發展中,生態美學也隨之而發展。

          生態審美觀正是以生態觀念為價值取向而形成的審美意識,它體現了人對自然的依存和人與自然的生命關聯。生態審美意識不只是對自身生命價值的體認;也不只是對外在自然美的發現;更是主體內在與外在自然的和諧統一,是生命的共感與歡歌。生態審美不只是主體情感的外化或投射;而是審美主體的心靈與審美對象生命價值的融合,它超越了審美主體對自身生命的關愛,也超越了役使自然為我所用的價值取向,從而使審美主體將自身生命與對象的`生命世界和諧交融。

          生態美學認為“生”,不僅是生命的存在,更是生命的更新;“生”是螺旋式的上升的動態過程。生態美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美在生命的更新、發展。因此生態美學對人類生態系統的理解,是以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各種生命系統的相互關聯和運動作為其出發點的,生命意識和重視人與自然的生命關聯必然成為生態美學的一個基礎?傊鷳B美學從生命的普遍聯系來看待生命。

          生態美學所主張的天人一體、萬物一體的整體性,并不是理性主義所說的那種抽象本質的同一性,也不是那種非本源的、建立在綜合基礎上的結構整體性。生態美學是一種向本源性回歸的美學,這種本源性回歸使美學的基礎從天人二分、主客對立回到天人一體、萬物一體的本源性上來。生態美學主張超越人與自然的兩分對立,回歸于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狀態,主張在萬物一體化的生態平衡狀態中保護生成的整體和諧美。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人與自然的對立已經消泯,而是說比對立更為本源的是人與自然親密無間的一體化關系。

          生態美學是在當代生態觀念的啟迪下產生的新興的跨學科的一種美學,具有很強的開拓性和初創性。這一學科是以生態美范疇的確立為核心,以人的生存環境和生活環境的生態審美創造為目標。它體現了對人的當前生存狀態和終極走向的關懷,它希圖達到人與自然相和諧、真善美相統一的自由的人生境界。

          生態美學的產生及理論內涵論文 篇2

          前言:

          德國生物學家?藸栐1866年提出了生態學的概念,經過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不斷發展,生態學已經逐漸滲入到了其他學科之間,特別是在音樂美學的研究中實現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從音樂美學的角度來看,音樂創作包括了一度創作、二度創作和三度創作。其中的一度創作指作曲家的創造,二度創作指表演者的再創作,三度創作指欣賞者的內心再創造,其中的一二度創作在整個音樂活動占據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何在生態學的視域下加強對音樂美學的研究已經成為音樂研究領域當中的重要內容,F階段,我國音樂界的工作者對于生態學在理論層面所進行的研究還不夠多,對一二度創作的研究成果也要相對較少,為此,應進一步加大生態學視域下的音樂美學研究,特別是民族歌曲的一二度創作,從而促進我國音樂事業的健康發展。

          一、生態學視域下對音樂美學研究的意義

          (一)拓寬音樂美學研究論域

          基于生態學視域下的音樂美學研究不僅可以拓寬音樂美學的相關研究論域,還可以從生態學的角度對音樂創作行為和成果進行觀察和分析,從而使得音樂工作者對歌曲產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我國音樂文化中具有著豐富的生態意識資源,利用當代生態文化觀對歌曲進行分析,并將其上升到理論層面之上,將其納入到生態學的研究視域當中,會使得人們對歌曲產生新的認識。例如,使用生態學的理論對我國民族原生態民間音樂和器樂作品等進行剖析,對于歌曲的內涵會實現更加深入的領悟。

          (二)改變創作者主體思維模式

          一些學者認為,生態學視域下的研究應該突破主體二分二元對立的固定認識論思維模式,并將人與自然之間的整體和諧關系作為原則,以此來對相關內容進行研究的一種哲學思想和價值觀念,實際上是一種主客統一的有機整體觀念。生態學視域下的音樂美學研究能夠幫助推動音樂工作者生態文化觀念的發展和健康生存價值觀的確立。音樂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夠堅持這種和諧的心境和嶄新的思維方式,其在音樂創造和理論研究上都會取得較大程度的飛躍。

          (三)豐富音樂教育理念和強化教育成效

          基于生態學視域下的音樂美學研究的意義還體現在豐富音樂教學理念和強化教學成效之上。對于音樂教學而言,讓學生對具有生態美的音樂作品進行欣賞和表演,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生態審美觀,教師在教學中對音樂審美、立美予以高度的重視,能夠使得學生立于生態學實踐當中,對于學生樹立生態文化觀與價值觀,成為具有生態人格美的`新一代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另外,基于生態學對音樂美學進行研究還能夠擴展生態學的研究領域,提高了生態學研究的多元化。

          二、一二度創作的概念及二者之間的關系

          (一)一、二度創作的概念

          在音樂美學領域當中,將音樂的創作活動主要分為了一度創作、二度創作和三度創作這三大部分,其中的一度創作指的是作曲家的創造,二度創作指的是表演者對歌曲的演繹,三度創作則是指欣賞者在內心層面之上對歌曲所進行的再創造。

          對于一首聲樂作品而言,詞曲作者所完成的完成的譜面的藝術表現是“一度創作”的過程,而要把詞曲作家的創作意圖用聲音和情感將其準確和傳神地表現出來就要依靠表演者的“二度創作”!岸葎撟鳌睂嶋H上指的是在把譜子上的標記和基本情緒唱對的基礎之上,在演唱的過程當中還表現出了歌曲中所蘊含的深層內涵,顯示了自己與他人具有差異性的藝術個性,使得歌曲因其演唱而增色的聲樂表演活動。

          通常情況下,如果將音樂作品的“一度創作”比作是蓋房子,那么”二度創作“就是對蓋好的房子所進行的裝修,實際上演唱者對聽眾實現征服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對于民族聲樂而言,其不但包括了演唱民族風格較強的歌曲、歌劇等作品,而且還包括了演唱藝術歌曲在內的各類新創作的聲樂作品、戲曲、民歌等。

          (二)一、二度創作之間的關系

          對于聲樂作品的演繹來說,表演者一方面要完成樂譜譜面的視唱,另一方面還需要將將聲樂作品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和內在含義準確且有效的傳遞給聽眾,在揭示歌曲所具有的深層內涵的同時融入自己的藝術個性,使得聽眾不僅能夠感知到聲樂作品中的思想內容,而且還能夠從中獲得藝術上的滿足。對于聲樂作品的一度創作和二度創作而言,二者之間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當中:

          其一,二度創作應該充分的忠于一度創作中的基本內容和思想,不能與之實現相分離,也不能對聲樂作品的內容和基調進行隨意的歪曲,與作者的創作初衷相背離。一度創作是二度創作的基礎,其目的是為了加強一度創作的感染力,而不是削弱或改變其原有的主題。

          其二,在進行二度創作的時候,應該對一度創作的時代背景和地域、民族風格等實現充分的尊重,不論演唱者的演唱有何特色,都不能超出聲樂作品的民族、地域和時代風格的范疇。

          其三,二度創作需要在表演者自身技術能力的許可范圍之內,要想將歌曲演繹的淋漓盡致,就需要進行與演唱者自身技術能力和創作意圖相匹配的二度創作,否則將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三、生態學視域下音樂一二度創作的實踐

          (一)音樂一二度創作立美實踐中的生態學思想

          從生態學的視角去認識音樂創作實踐,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五種類別:一是明確傳達環境保護思想和生態學觀點的歌曲,例如《山丹紅花開》、《愛伊河之歌》等,其中都情真意切的表現出了寧夏回族地區的風景之美;或者是《六盤山歌》、《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等,都屬于這一類的范疇當中。二是一方面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頌和熱愛,另一方面又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音樂作品,例如《羅山初戀》一曲中就表達了人類對自然的崇敬與感恩,人類融合于自然懷抱中的喜悅知情。三是通過對當代噪聲盈耳的實際環境的表現來折射出人類失調的心理環境,表現出對和諧生態環境的一種追求。四是專門設計的環保音樂,在美妙抒情的音樂當中加入了自然的音響或模擬的自然音響,使得聽眾在其中感受到置身田野、回歸自然的平和心態,增強聽眾熱愛自然和保護生態的觀念。五是原生態的民間音樂。

          一度創作者的自身形成和發展了生態學觀的觀念,其在對音樂作品進行創作的過程當中個就會有意識的體現生態意識,并對與生態有關的題材予以高度的關注,且能夠充分的展現出自己的才華,在音樂作品中構建生態美。二度創作的表演者在對歌曲進行演繹的時候能夠積極的挖掘其中所蘊含的生態美因素,對其實現創造性的再現,突出歌曲所具有的鮮明特色,通常會給聽眾帶來一種全新的審美感受。

          (二)音樂生態美創造與欣賞本土化之間的協調

          從宏觀的層面來看,將生態學視域下的音樂美學研究放置在中華民族文化的范圍當中,實際上也就是對具有生態文化傳統的民族審美觀、民族特有生態環境、制度文化、語言、風俗等和音樂創造之間的關系,從微觀上來看則是對民族心理結構對音樂生態美創造的影響,特別是民族及地域的審美習慣等方面。另外,生態危機具有全球性的特點,因此生態學也是世界性的一個概念,這樣來看在立美、審美的創造活動中則具有了共同的心理基礎和共性。例如寧夏回族地區的音樂,從大文化背景來看,我們現在所說的穆斯林是中國的穆斯林,寧夏回族是用漢語對其音調進行演唱,如六盤山地區的“山花兒”和宴席曲等;從題材來看,一些民歌是以往西北地區和漢族之間所共享的,因此其在一二度創作的時候也會有所交融的地方。

          (三)基于一度進行二度創作中的表現方法

          首先要對歌詞進行析。對于聲樂作品而言,其基本上都是通過音樂語言和文化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來揭示出人性和情感等主題,從而引起聽眾的共鳴的。歌詞是表現聲樂作品思想內容的重要手段,歌詞實際上是對聲樂作品中音樂形象的一種高度概括和濃縮,且每個字都抑揚頓挫,每句都起承轉合,因此在對其進行二度創作的時候應對歌詞語言進行反復的推敲。例如,寧夏地區特色歌曲《羅山初戀》,其中的“多年以后我再回到這寧夏的山川,大漠的風光依舊美麗我想起了從前”,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其體現了對自然環境的熱愛。

          其次,要對聲樂作品進行深入的剖析。聲樂作品張包括了各種音樂要素,如節奏、旋律、速度、音色、節拍、術語、調式、力度、音區、調性、曲式等,因此在對其進行二度創作的時候需要準確設計和把握歌曲的基調、層次等。例如寧夏回族地區中原生態的“山花兒”,其在創作的過程中繼承了《詩經·豳風》、《漢魏南北朝樂府》中的《隴山歌》、《隴板歌》、《隴原歌》等,體現出了生態學中的繼承性和可持續性。

          再次要對歌曲的風格實現較好的把握。每一部聲樂作品都具有其特定的思想表達方式、創作意圖等,在對其進行二度創作的時候,要想對歌曲的深刻內涵實現較好的呈現,就應該對其民族風格、地方風格、時代風格、作曲家和流派風格等實現全面的把握,然后再結合演唱者的自我體驗和藝術技巧來對其實現展現。例如抒情歌曲較為舒展流暢,頌歌較為莊嚴熱烈,敘事歌曲較為形象生動,而小夜曲則柔和甜美。

          (四)生態學下一二度創作應注意的問題

          一方面要注意對音色的調整。音色是對歌曲情緒和情感實現基本定位的主要方式,對于不同的歌曲應選擇不同的音色來對其進行二度創作;一般情況下,如《花兒與少年》、《妹妹的山丹花兒開》等表現快樂和幸福等情感的歌曲其音色應偏明亮,而《穆圣贊歌》、《勸善歌》等表現祈禱、理想等情感的歌曲音色應該比較圓潤,略帶一點暗色。另一方面還應該注意對歌曲中高潮點、靜點和轉折點的把握,在對其進行二度創作的時候要注意情緒的感染。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以寧夏回族歌曲的一二度創作實踐為例,以生態學視域為基礎,對音樂美學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共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基于生態學視域下的音樂美學研究能夠拓寬音樂美學的研究論域,從生態學的角度對歌曲進行觀察和分析,對歌曲創造者和演繹者的主體思維模式更新具有積極的影響,而且還使得音樂教育的理念得以豐富,強化音樂教育效果。

          (2)生態學視域下的歌曲一度創作,要求創作者自身具有較為完善的生態美學觀念,在對歌曲進行創作的過程中能夠有意識的體現生態意識,對生態美的相關題材予以關注,從而體現出音樂作品中所具有的生態美。

          (3)對于生態學視域下的歌曲二度創作而言,要求表演者能夠對一度創作中的生態因素實現發現和挖掘,并對其實現創造性的再現,突出歌曲中所具有的鮮明的生態特色,通過全新的演繹來帶給聽眾別樣的感受,使其接受生態思想的影響。

          生態美學的產生及理論內涵論文 篇3

          車爾尼雪夫斯美學所具有的革命性對中國美學理論的影響是廣泛而又深刻的。處在新世紀之初,當人們再次重溫車氏美學觀點時發現,在其眾多美學觀點中,都含有對“人與自然界相互關系”的極其深刻的思考,這非常有助于人們認識審美活動的生態本性、自然美的人性本原以及自然性成為藝術美的最高境界的根本原因等諸多問題。人本生態美學是一種富有強烈人文關懷的美學,具有鮮明的價值取向,它以實踐論人類學為理論基礎,強調生成本體論和人本生態觀。在此,本文就車爾尼雪夫斯“美是生活”的美學觀點中所包含的人本生態美加以闡釋。

          一、從審美活動的生態本原看

          從審美活動的生態本原可以深切體會美與生命的緊密關聯。

          文百事通心理學對生物反應功能的研究成果表明,生命誕生本身就意味著第一個生物反應形式-感應性的出現。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所有其他更高級的反映形式都在感應的基礎上產生。人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分別接受各種不同的“波”即“節律”。人通過這些感覺獲得信息內容的同時,也在節律感應中引起生命節律狀態的相應變化。正因此,視覺和聽覺才成了動物和人最重要的反應-感應器官,而能接受節律信息的觸覺和運動覺則具有輔助的作用。

          生命無疑是世間最豐富、最復雜和最敏感的節律性存在,生命之花也就成為最生動多彩的美。正因為如此,“美是生命”。無論是從動物的美感活動還是人類的審美實際看,這個命題的真理性都是無可置疑的。

          二、從審美活動的生態功能看

          審美活動通過節律形式為中介的節律感應作用于主體的生命體驗,可以從廣度和深度上補償生命體驗的不足,可以在感性與理性的互補互動中改善生命質量,實現不同層級的生命(文化)整合與提升,直到影響人格生成,調適人與環境的生態關系。審美活動的生態功能歸根結底是為了調整和維護、修復和優化人性及其環境的生態平衡,促進人類生命的生態化生存,其具體內涵就是“生”、“和”、“合”、“進”四個方面。審美活動這種積極的.生態功能,正暗合了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說的 “美是按照我們的理念應當如此的那種生活(生命)”。

          “生”即是生命、生存、惜生、護生、創生。審美活動具有鼓舞生命意志、優化生命狀態的生態功能。在人類的審美活動中,作為原始藝術主題的生殖崇拜和各種藝術在人類“性選擇”活動中的作用就是明證。一切以荒誕、丑、庸;癁槿∠虻膶徝烙^念,在帶來“美”的內涵多元化的同時所導致的“美”的消解,就是極好的反證。 “和”是和睦、和諧、和而不同。和諧的生態環境才能帶來生命的愉悅與發展。審美活動就是要調適人與天地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合”是綜合、整合、融合、合作。審美活動具有“啟迪綜合意識,培養整體精神”的生態功能。生命、生物在綜合中進化,社會在合作中存在發展。審美活動的深層作用在于啟迪和培育人的生命整體觀念并把它推向社會及自然,樹立生命整體觀念,超越知性思維,從抽象到具體。綜合觀念、整體意識,應該是今天我們重新看待人與自然關系的嶄新思路,也是我們改造文藝學、美學的新路向。“進”是進化、進步、進取和超越。審美活動具有“高揚崇高理想,促進人性生成”的生態功能。人在與自然、社會、文化的生態系統整體關系中不斷生成,這個過程暗合了人本生態美學的一個基本觀點—“生成本體論”的學術理路。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車爾尼雪夫斯基提出的“美是生活”,我們更能理解其深刻用意。

          三、小結

          生命存在的形態各種各樣,究竟什么樣的生命才是真正美的呢?車爾尼雪夫斯基作為革命民主主義的思想家,從掙扎在死亡線上的農奴們的實際處境出發,認為人首先要活著才是美的,進一步要像勞動者那樣健康而富于活力的生命才是真正美的,這樣的生命才能對車爾尼雪夫斯基給予深刻的觸動?梢,對于“美的生命”車氏是有明確而深刻的界定和意蘊揭示的。所以,“美是生活”內涵的深層次意義在于:“美是一種存在,我們從中能看得見生命,并且是按照我們的理念應當如此的那種生命”!懊朗沁@樣一種事物,它自身就顯現或提示生命”。美是健康、向上的生命,美不斷促進生命體“生、和、合、進”。這里的生命既包括自然生態萬物,也包括人類自身。由此,蘊藏著生命內涵的“美是生活”的命題才更具有現實意義,人本生態美學也更應該成為這個時代乃至將來的美學觀念。

          生態美學的產生及理論內涵論文 篇4

          摘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不管是在認知還是在思想上均在不斷完善與成熟,生存在不同時代下的人對美的定義、追求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本文主要從生態哲學、美學的理論入手,闡述了生態哲學背景下的美學理論,最后總結了全文,旨在為生態哲學、美學的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

          生態哲學;美學理論

          美學思想直接關系著人們的審美實踐,簡單而言,美學思想可以左右人的審美行為。在美學思想的不斷發展過程中,隨著時代的變化其哲學思想也會受到影響。在哲學思想的影響下,人們的審美思想也在不斷發生變化。

          一、生態哲學理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哲學思想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由原本單一的發展模式逐漸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在生態哲學理論的發展過程中,同樣也影響了美學理論,使得審美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相關學者、專家在美學理論的探索上也不斷融合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促使全面的審美體系、審美理論得以呈現。

          哲學是在后現代階段才逐漸發展成為生態哲學,在此理論上推出了敬畏生命思想,并在傳統思想基礎上逐步發展起全新的理論,整合了傳統哲學中的優勢,將阻礙哲學發展的機械主義思想摒棄,全面推崇整體系統思想。隨著社會生態的不斷發展,只有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互,相互融合,才能夠推動生態哲學獲取全新的發展,并轉變人們的審美思想與審美觀念。

          在自然生態系統受到破壞的情況下,想要獲得可持續化發展,就必須要轉變生態觀念,同時樹立全新的哲學認知,逐步形成全新的生態哲學形式,為美學理論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同時為美學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二、美學理論

          在美學理論的引導下,能夠強化人對自然的認知,并以客觀的眼光去看待人與自然兩者的關系,以此推動自然的和諧發展,確保生態系統內的平衡性。促使人在自然活動中能夠不斷去追求美、探索美。這些變化無疑不是在推動美學理論的發展,在此基礎上能夠創造出更多不同的藝術作品,以此推動美學領域的全面發展,為后期美學理論與生態哲學理論的融合奠定基礎。

          三、生態哲學背景下的美學理論

         。1)擴展審美價值

          傳統美學的審美觀念具有較為明顯的單一性,主要提倡的是無害審美理念。無害審美理念對美學的發展有著較大的影響,在中國學者康德的再次強調之后,在后期的近200多年發展中,無害審美屬于美學的主要發展方向。無害審美理念中,認為美就是美,與其他的物質、因素沒有任何關系存在,使得美以個體存在,促使審美呈現海市蜃樓的趨勢。在西方的相關資料中,指出無害審美只是一種表面現象,這一理念距離真正的審美認知還存在著較大的偏差。真正意義上的審美是與倫理、生命、真理、生態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只有此階段的審美才是真正意義上,深層次的審美。

          生態審美思想不僅對傳統的美學思想進行了深化,同時還擴展了審美價值,從本質改變了傳統審美的單一性趨勢。構建了多元化的生態美學,在審美活動中增加了生存、實踐、精神文化、科學認知、藝術活動等,在審美中也逐漸重視“真”、‘善’、“美”價值的追求,實現了審美價值的綜合,進而使得全新的生態審美價值得到應用。

         。2)擴展審美方式

          傳統美學思想,認為審美屬于一項靜態活動,在審美活動中人只能扮演遠觀者,傳統審美強調在其審美活動中人與自然必須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在此基礎上才能夠提升審美體驗。實則不然,審美者與被審美的對象兩者間是獨立的個體。在參與美學的過程中,需要從周圍的.環境入手,并深入分析審美活動,并在審美過程中不斷融入系統性哲學思想,以此確保審美活動的連續性。在學術界也有很多的理論,這些理論均是在強調,審美活動中人不僅僅扮演者見證者,同樣也是參與者,人必須要正確定位自身,才能夠獲取更好的審美體驗。

          以此同時,人只有融入在生態景觀中,才能夠更好的體驗自然環境中的場景、事物,不斷深刻自身的美學印象,同樣提升自身的審美領悟能力,確保審美活動的連續性、整體性,以個體身份去看待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調動自身的感官去欣賞,感受,全面提升審美體驗。

         。3)擴展審美目的

          傳統審美活動需要人的感官感知得到,通過獲取事物的形狀、聲音、色彩,能夠給人愉悅的精神體驗。依據相關專家研究顯示,通過對美學的不斷研究與探索,能夠實現審美目的的擴展,確保審美活動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在棲居理論中,曾提出過人只有與天空、大地生活在一起,才能實現最終的審美目標。棲居理論的大力推廣,全面推動了美學的發展。中國相關學者認為,將審美與審美人生相互重合,才能夠在實現生存目標的同時,不斷優化周邊的環境。通過將人、自然結合在一起,才能夠構建完善的審美人生,促使人能夠居住在優質的環境中。

         。4)強調和諧相處

          生態哲學思想與美學理論的結合,構建出來的生態美學,本身屬于綠色世界觀,生態美學強調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整體性關聯,重視的是人與自然兩者間的和諧相處。提倡人要與自然、世界建立親和的關系,提倡人以溫和的態度去看待生態景觀,并逐步走向自然、尊重自然,依據自然的生長、發展規律,逐步發展生態關愛思想,強化人文關懷理念。生態美學能夠將人的精神情感轉化為生態理性、生態精神,將人類對自然生態的關愛、對生態環境的關懷凸顯出來,構建符合時代發展的全新美學觀,以這類生態美學觀念,去開展各項生產、生活活動,促使生態意識、生態理念能夠與人的內在情感相互融合,解決人與自然、社會、自身之間的沖突,進而推動美學的發展,實現美學理念的不斷深化。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中,能夠影響人的因素也逐漸增加,使得人們對事物認知也在不斷轉變,也開始更加深入的研究哲學理論。隨著人們對審美認知的變化,嚴重影響著美學理論的發展。美學與哲學兩者之間是不斷完善,不斷影響,在此過程中逐步形成成熟的理論。通過深入研究與探索美學理論,能夠為生態哲學的發展奠定基礎,同時也能夠推動美學的發展,實現雙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張文.生態哲學背景下的美學理論探析[J].藝海,2017(05):144-145.

          [2]唐虹.生態哲學背景下的美學理論與藝術理論[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5(02):54-58+69.

          生態美學的產生及理論內涵論文 篇5

          一、課前引導的滲透,讓學生重視生態美學提出的意義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我們周圍的植物”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一些事實,過去人們常見的野生植物,目前人們已經看不到了。人參,被人們視為“東北三寶”之一,它一直被人們視為最珍貴的藥材,然而野生山參人們已經看不到了,現在人們服食的人參絕大多數都是人工栽培的園參,與野生山參比,它們的藥效差了很多;銀杉,被人們稱為植物化石,它紀錄著第四紀冰川襲擊時期的歷史滄桑,而銀杉已經頻臨滅絕,只在廣西花坪存活著一株銀杉樹。植物原本與人們共生,給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然而由于我國過度地砍伐樹木,不重視保護植物,使我國的植物資源遭到了嚴重破壞。即使我國目前正逐漸完善綠化工作,然而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綠化效果依然不盡如人意。學生了解到我國生態保護的現狀,就會展開思考,這是學生擁有生態美學觀的基礎。

          二、課堂教學的滲透,讓學生思考生態美學觀建立的方法

          如果學生僅僅有生態美學觀,而不知道如何才能樹立自己的生態美學觀,同樣沒有意義。教師要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到他們如果能夠掌握到生物技術,就可以通過知識改變目前的生態現狀。比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植物的無性繁殖”時,可以讓學生依據自己的實際條件種植兩棵葡萄樹,第一棵葡萄樹不用嫁接的方法,讓植物自然生長;第二棵葡萄樹使用嫁接的方法,讓學生觀察葡萄樹的成長。學生會發現使用兩種方式植物都能成長。然而不嫁接的葡萄個頭小,味道酸,沒有食用價值;經過嫁接的葡萄個頭大、味道甜,非?煽。學生就能夠理解到生物可以依靠自然的方式生存,也可以依靠無性繁殖的方式生存。自己學習好無性繁殖的技術能夠改善生態環境。教師可以進一步讓學生了解,未來人們可能吃不到香蕉,學生會很吃驚。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原來野生的'香蕉是有核的,它們的味道不好吃,現在人們吃的香蕉是多次改良后的品種,香蕉的籽已經退化了,這樣的香蕉雖然很好吃,可是這樣的香蕉樹籽已經失去繁殖的能力。如果要讓人工改良過的香蕉能繼續生存,需要野生的香蕉樹與現有的香蕉樹雜交,為現有的香蕉樹提供活力,可是現在全世界僅有的一株野生香蕉樹已經死亡了,如果人們找不到存活的野生香蕉樹,可能未來香蕉樹就會滅絕。學生理解了人們不能真正地了解生物技術,會對生態美學產生負面的影響,那么只有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識才能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貢獻。讓學生理解到生態美學觀的建立與知識的聯系,會讓學生更有動力學習知識,從而樹立生態美學觀。

          三、課后拓展的實踐,讓學生嘗試生態美學改善的效果

          教師引導學生了解生態美學觀、樹立生態美學觀以后,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拓展知識,讓學生理解到樹立生態美學觀不僅僅是自己個人的事情,自己還需要影響其他人,讓其他人共同建立生態美學觀。比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綠化,我們共同的環境”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離自己最近的一個公園,調查公園的綠化現狀。學生通過調查可以發現,目前我國的綠化現狀不盡如人意,原因是很多人沒有生態美學觀,他們惡意破壞周圍環境。比如有些人為了貪圖少走幾步路,惡意地踐踏草坪;有些人只圖自己開心,隨意攀折樹枝,或在樹上刻字、釘釘子;還有一些人無視園丁管理樹木的辛勞,惡意攀爬樹木或毀損樹木。教師可以針對現狀引導學生思考,為了進一步實現生態美學觀,我們可以做些什么?要怎么做才能讓生態美學觀在每個人心里扎根?學生意識到生態美學觀不僅僅是個人的事,他們就會去推廣生態美學觀。要讓學生理解到生態美學觀,教師要從教學植物、動物、生化技術等幾個知識領域滲透。教師要讓學生樹立生態美學觀,就要在課前引導、課中學習、課后拓展等幾個方面進行。通過這樣的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真正理解到生態美學觀的重要意義,學生就會樹立生態美學觀、宣傳生態美學觀。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全方位地滲透生態美學觀,才能達到教學目標。

          生態美學的產生及理論內涵論文 篇6

          摘 要:

          道家觀念以“道”為核心,講求“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建立了自然、和諧、平衡的生態美學思想,是對人類高層次審美活動的統一概括。道家的“大美”思想就是主張從無為的角度感受天地自然的魅力,重視建立和諧的生態系統,順應自然生命的趨勢,追求生命的自由。目前,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全球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凸顯,老莊道家美學思想體現了自然和諧的價值取向,這對解決當前生態危機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關鍵詞:

          道家;生態美學;自然和諧

          道家思想由先秦時期發展而來,崇尚自然與和諧,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和莊子。老子和莊子從“道”出發,站在美學的角度審視自然,揭示天地間固有的自然規律,力求通過無為達到真正的天人合一、生命自由。老莊的思想是一種審美自然觀,在道家美學的范疇中,人雖然為自然界的主體,但人也是自然界的“外物”,改善自然環境的關鍵在于人類的作為,無為而非不為,平衡人與自然的關系,與自然和諧相處,有為即是無為。

          一、“道法自然”是道家美學的基本命題

          道法自然是對天地萬物的產生及演變趨勢的深刻解釋,是道家生態美學的基本命題,展現了道家生態美學的價值取向,即遵循自然規律,萬物皆源自然。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認為人和世間萬物都是以自然為根基,皆是從自然界中演變而來,有著共同的生存基礎,因此,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是宇宙的固有法則。從道家生態美學的觀點來看,“道”即自然界的生存法則,人類在與自然相處的過程中,必須以“道”為核心,順應“道”的選擇。

         。ㄒ唬┦ト藷o為則無敗

          道法自然的核心是追求無為而治,老子主張人們應當順應自然趨勢,不能強行改變自然規律,以“無為”的方式達到“有為”的目的。“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圣人無為則無敗,無執故無失”——《道德經》第六十四章。莊子的道家理論與老子有異曲同工之妙,“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圣人無為,大圣不做,觀于天地之謂也”——《莊子·知北游》。從老莊思想中我們可以看出,圣人是能夠明白天地萬物的原生之美,并且不執著于改變這種美則以此為基,反對以人力逆天力,主張遵循自然、天人合一。同時,道家思想認識到人與自然是一對矛盾體,雙方的對立關系也是源于天之道,但這種對立關系中仍然存在著統一性。為了謀求自身的生存與發展,人類必須對自然有所作為,但如何把握對立關系中的統一性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鍵問題,人類必須尊重自然規律,在作為之時不可違背天地規則,最終與自然建立起無為而無不為的關系。

          (二)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無為”的思想是教導人們明確正確處理發展與自然地關系,此外“道法自然”的另一個重要含義是“不爭”。老莊從生命源泉——水中得到啟發,提出“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思想,并將這種思想推及到人與自然的關系中。水為萬物提供生命的原動力,卻不與萬物相爭,同樣自然萬物不與水相爭,在人與自然的相處過程中,自然為人類提供了生存的基礎,人類必須明確自然地崇高地位,不與自然相爭,自然也自會回饋人類。

          二、“自由和諧”是道家美學的生命力元素

          (一)自然是萬物的本源

          道家思想認為天地之大美來源于其自然性,原生之美是最高價值的美態,換句話說,自然是萬物的本源,自然環境是宇宙賜給人類最高價值的美態,萬物的生存、生長都以自然為載體,人類生命活動、生產活動的開展也是以自然為載體,大自然以其勃勃的生機為人類孕育了無限的寶藏。因此,尊重自然的原生之美、和諧之態,是人類在社會生活的發展過程中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建立真正和諧的自然生態系統。

          (二)天人合一,和諧平衡

          在先秦時期,老子就表達了“天人合一”的看法,“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認為天和地組成自然之態,自然之道是天地的原生法則,也是人類社會的基本屬性。后來,莊子在老子的思想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天人合一”的內涵,提出“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觀點,明確表達了天、地、人、合的思想理念。這一觀點同樣符合現代生態美學的推崇,人類必須改變主導者觀念,將自己視作自然的組成體,以自然合為一體,發現自然的原生之美,而非人為創造所謂的自然之美。

          三、道家美學對現代生態保護的啟發

          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全球氣候不斷變暖,臭氧層空洞問題日益凸顯,人們逐漸意識到發展所帶來的惡劣環境問題,改善生態環境已經刻不容緩。我們必須意識到正是由于人類日益膨脹的欲望才會導致自然環境不斷惡化,過度的開發、污染物的隨意排放不僅是在破壞自然環境,更是在破壞人類生存的根本。

          道家生態美學觀不是阻止人們進行發展,而是讓人們明確自然是萬物之源,人類在創造成就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審視自身行為,遵循自然界的'生存法則,把握尺度,與自然和諧共處。人類與自然是矛盾的統一體,人類行為不僅能創造服務人類的成果,也會帶來環境惡化的惡果!疤烊撕弦弧钡乃枷胫笇覀儽仨毰c自然融為一體,明確自身行為與自然環境的聯動性,追求和諧、平衡的生態系統。

          四、結語

          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文化不斷豐富,道家思想以“道”為核心,從天地萬物的自然生長中得到啟示,主張無為而治。道家思想對自然環境的態度是現代生態美學觀念的起源,勸誡人們遵循自然規律,與自然建立和諧平等的關系,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雖然道家美學思想提出較早,與現代文明有所偏離,但其核心思想是追求人與自然的和平相處,反對人為改造自然,在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這正是我們所需要借鑒的美學精神。只有做到順應自然、因勢利導,才能真正解決生態環境問題。

          參考文獻:

          [1]靳瑞宏.道家生態美學觀略論[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2(1):47-50.

          [2]李建春,劉惠.生命與自然的歡歌--道禪中的生態美學智慧[J].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3):93-95.

          [3]孫琳.先秦道家哲學中的生態美學觀念探軼[J].卷宗,2014,(10):615-616.

          [4]張紅梅.《莊子》生態美學思想研究現狀[J].學理論,2017,(2):92-93.

          生態美學的產生及理論內涵論文 篇7

          摘要:

          中國“竹”文化與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與他們的精神世界緊緊相連。在環境保護形勢日益嚴峻、生態文明建設亟須深入推進之背景下,探討中國“竹”文化中的生態美學問題,具有明顯的創新價值和意義。生態美學超越了“人類中心主義”和“生態中心主義”的二元對立,實現了人與自然在理論上的關系和諧,對當今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理論啟示。本文從生態美學視角出發,研究中國“竹”文化中所蘊含的豐富生態美學思想,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生態美學相聯系,深入剖析“竹”文化中的生態功能、審美功能等,將“竹”在自然環境保護上的作用與對人類精神文明建設的貢獻互相滲透,發現“竹”在人與自然和諧關系中的重要作用,這對保護和改善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中國“竹”文化具有園林景觀、楹聯匾額、詩歌作品、丹青繪畫等多種形態,在理論內核上體現出了儒家“至善至美”的生態審美理想及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態審美境界,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保護智慧一脈相承。因此,發掘中國“竹”文化的生態美學價值,不但有利于深入實現竹子的生態保護功能,而且有利于為當前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新動力。

          關鍵詞:

          竹文化;生態美學;環境保護;生態文明

          一、問題的提出

          不可否認,“竹”在中國文化中的獨特價值和地位,尤其是它對于我國傳統核心價值觀的生成及精神文化的延續與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爸瘛币环矫嬖谏羁逃绊懼袊奈淖、生產、文學、藝術以及日常生活等各個方面,可以說即使是平常百姓也對“竹”情有獨鐘,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找到一件與“竹”有關的重要東西;另一方面,竹成為“人”的品格和高尚精神的象征,代表著堅貞、謙虛和氣節,它的內涵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與品格,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中國“竹”文化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與人們的精神世界相輔相成,沒有任何一種植物能如“竹”一樣對中華文明產生了這么深刻的影響。然而,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國“竹”文化與其他植物文化相比,有著顯著的不同,它不僅體現了獨特的文化符號價值,還體現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那種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特殊關系及環境倫理哲學。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能僅研究“竹”的自然屬性,還應發掘“竹”文化的生態美學價值。生態美學產生于20世紀90年代,在新世紀有了一定的發展,雖然不斷遭受人類中心主義的挑戰,但在整體上影響越來越大。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自然的掌控欲望越來越強,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等環境問題日益嚴重,逐漸開始威脅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而這在理論根源上可以追究于人類中心主義。正如恩格斯所言:“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場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钡牵覀冊谂小叭祟愔行闹髁x”時候,在理論上卻又不小心劃入極端的“生態中心主義”,以致不但未能扳倒“人類中心主義”,相反“生態中心主義”自身的缺陷卻暴露無余,因為它將自然生態的利益放在首位,力圖阻止人類的經濟社會發展,否定現代化與科學技術的貢獻,而這顯然是行不通的。生態美學以生態人文主義為哲學根據,在批判“人類中心主義”的同時保留了其中內在合理的“人文主義”內核,而在批判“生態中心主義”對自然利益的過分強調的同時保留了合理的“自然主義”內核。由于生態美學超越“二元對立”的西方審美哲學范式,人與自然在理論上達到了和諧,對于今天正在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而言,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本文從生態美學視角出發,探討中國“竹”文化中所蘊含的豐富的生態美學思想,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生態美學相結合,剖析“竹”文化中的生態功能、審美功能等,將竹的物質資源價值與精神文明價值相交融,把竹在自然環境保護上的作用與對人類精神文明建設的貢獻互相滲透,促進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對于改善我們生存的自然環境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通過“竹”文化的生態美學價值研究,深化人與文化環境關系的內在聯系,在遵循自然規律的條件下,尋求人與社會和諧共處的方式方法,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竹”文化的生態美學形態

          “竹”擁有的顏色美、姿態美、聲音美等特征,使其成為景觀建造領域不可或缺的理想植物,它不但可以以竹造景來營造獨特的審美環境,還可以烘托品位高雅的文化氛圍。它的生態美學形態分為以下幾方面:

          (一)園林景觀形態

          在中國園林設計中,“竹”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秦始皇在咸陽興建“上林苑”時,就派人從山西云岡選上佳竹子,竹子造園藝術從那時開始萌芽。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私家園林的大量興起,中國園林進入發展時期,據《洛陽伽藍記》中記載,北魏時期洛陽的大量私家園林中相繼出現“莫不桃李夏綠,竹柏冬青”的景象。唐宋兩代的竹運用最為廣泛,北宋李格非的《洛陽名園記》中專門描述了董氏西園、劉氏園、歸仁園等10座宅園的竹景觀。南宋周密的《吳興園林記》中提到吳興的尚書園、丁氏園、倪氏園等三十幾座宅園中幾乎園園有竹。明清時期,竹子造景成為江南園林的一大特色,蘇州的拙政園竹徑通幽、滄浪亭竹柏交翠、獅子林密竹鳥啼以及揚州的個園等都成為竹子造園的典范。由此可見竹在園林造景藝術中的.重要作用,其獨特的自然之美可以與周圍的環境相輔相成,從而形成優雅愜意的景觀,讓人賞心悅目。在中國傳統園林的設計中講究“以畫入園,因畫生景”,將竹與園林中其他的建筑或自然景觀相互搭配,形成別樣的畫面,也是竹子造景的重要方式。竹與亭臺樓閣的搭配體現了空間上的藝術,在生硬、單調的建筑物周圍植竹,不僅可以使其色彩和諧,更加可以使灰色的墻體展露一絲柔和與生機,營造一幅水墨畫般的意境。在園林中,我們常見蜿蜒曲折的長廊邊有一叢綠竹隨風搖曳,透過墻上的石窗欣賞綠竹,就好像一幅自然形成的國畫,栩栩如生。竹與山石、湖水組景也是我們在園林中常見的景色,竹與假山石頭的搭配,體現出層巒疊翠的山林之美;在水邊植竹,竹子的倒影映在湖水中又是一幅動靜結合的獨特畫面,更能表現出“水可凈身,竹可凈心”的崇高意境。

          (二)楹聯匾額形態

          “竹”文化的另外一個生態美學形態就是楹聯匾額。楹聯匾額,雖然以園林景觀的點綴而出現,但是它所具有的獨特意蘊,常有畫龍點睛之作用。在楹聯中,有很多描寫竹在風雨中聲音之美的,如“風過有聲留竹韻,月夜無處不花香”“風前竹韻金輕戛,石罅泉聲玉細潺”“石含太古水云氣,竹帶半天風雨聲”“竹雨松風琴韻,茶煙梧月書聲”,這些楹聯將竹在風雨中的聲音比喻成樂器演奏,讓人在翠竹環繞的環境中產生聯想,給人一種全新的審美體驗;也有描寫竹林清新幽靜韻味的,如“綠竹入幽徑,青蘿拂竹衣”“千山夜靜香林月,萬壑涼生竹閣風”“山靜竹生韻,池清蘭自香”等;還有更多的是表達竹虛心、堅韌的高尚品格的,如“山色不隨春老,竹枝長向人新”“勁節生來瘦,高材老去剛”“竹青懷素志,梅老秉芳心”“菊蘭金秋傲霜輕冷,梅竹隆冬斗雪抗寒”“未出土時先有節,到凌云處仍虛心”“此人如碧梧修竹,其志在流水高山”“勝賞寄云巖,萬象總輸奇秀;青陰留竹,四時不改蘢蔥”等。楹聯是“竹”文化獨特新穎的表現方式,它不但可以描繪闡釋園林景觀,融入不同的自然環境,可以產生不同的意境,更是竹文化與自然的完美結合。匾額可以體現景色的典型特征,還多角度且直觀地將虛實之景表達出來,并書寫具有感染力的意境。例如蘇州網師園的“竹外一枝軒”取蘇軾的“江頭千樹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之意,與庭院內青蔥瀟灑的翠竹交相呼應,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北京集秀園的“師竹軒”周圍綠竹環繞,故取白居易“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之意,命名為“師竹軒”。用竹來命名景色也能夠體現出濃厚的竹文化韻味,例如蘇州獅子林的“修竹閣”、拙政園的“梧竹幽居”、曲園的“小竹里館”和北京紫竹院的“江南竹筠”“斑竹麓”等,使游人僅僅看到景名就能夠感受到其中綠意縈繞、清新雅靜的景色。

         。ㄈ┰姼枳髌沸螒B

          “竹”,是中國文學中描繪的重要題材,古往今來青青翠竹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詠竹賦竹,創作了不計其數的文學佳作。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將竹作為描繪對象的歌謠,《彈歌》可以說是中國詩歌史上最早的詠竹作品,“斷竹,續竹;飛土,逐宍”。這首歌謠雖然歌頌的是彈弓的制作過程,但是可以看出早在原始社會時期,竹就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生產生活工具,并以歌謠的形式將其傳承下去。秦漢時期,中國古代文學開始發展,出現了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中就有大量的詠竹詩。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以老莊為首的道家思想盛行,崇尚自然風光、游山玩水成為主要話題,竹林成為自由灑脫的文人們聚會、游玩的好去處。竹的“高風亮節”成為人們心中的楷模,成為人們抒發情感、宣泄自我的寄托,因此,詠竹、賦竹開始盛行。唐宋時期的詠竹文學達到鼎盛,許多著名文人如杜甫、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蘇軾等皆有詠竹的佳作,并流傳至今。這些作品,有描寫竹清新秀麗的自然之美的,也有贊揚竹堅貞不屈的高尚品格的。我們從中可發現生態美學的主要內涵體現在這些詠竹詩歌中,其中有直接贊美竹的外形、顏色、聲音等自然之美的;也有將竹與我們生活相關聯,贊揚其作為生產生活工具的實用性;更多的是將竹擬人化,歌頌其高尚品格,借以表達作者的精神世界,抒發自身的情感與理想。這些都體現了生態美中人與自然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在物質與精神上都達到了相通與融合,是我們幾千年以來都一直在追求的目標與愿望。詠竹詩中所體現的竹之美,不僅可以使作者和欣賞者直觀地感受到清新自然的優美畫面,也具有豐富人們精神世界的效果。

         。ㄋ模┑で嗬L畫形態“竹”

          在我國傳統繪畫藝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生態美學展現的重要樣態。在三國、兩晉時期,就曾有人將竹作為繪畫題材。南北朝、隋唐五代時期,畫竹藝術逐漸發展,尤其是唐代,竹開始成為專門的繪畫題材。第一個專門畫竹的畫家便是中唐時期的肖悅,曾做《十五竿圖》贈與詩人白居易。宋元時期,墨竹盛行,出現了以北宋文同為首的“湖州竹派”,其中文同被稱為墨竹畫的鼻祖。詩人蘇軾也是畫竹的大師,他繼承并發展了文同的“胸有成竹”理論,被后世許多墨竹畫家所推崇。蘇軾的《瀟湘竹石圖》構思獨特、獨具匠心,竹枝或直或斜,枝葉搖曳飄逸,畫面充滿張力。到了元代,繪畫題材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大多以自然中的山川河流、梅蘭松石為對象,竹畫也成為文人們表達心聲的最佳手段,借竹來抒情寄興。明清之后,畫竹的技巧和形式更是豐富多樣,以竹為繪畫題材的優秀作品大量出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清代鄭板橋。鄭板橋畫竹,不僅僅注重竹的自然形象的真與美,更賦予了竹更深層次的涵義,借竹言志的畫竹方式是其竹畫的最大特點。鄭板橋畫竹層次分明,潑墨有濃有淡,極富立體感,并且在每一幅畫上都題詩,將書法與繪畫相結合,不但使得竹畫意義更加鮮明,而且更能充分表達作者借竹抒情的情懷。鄭板橋曾作畫《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這幅畫中的竹就不僅僅是竹自然屬性的再現,結合畫中的題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明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不難看出作者通過畫竹以表達自己心系百姓、為民擔憂的情感。通過上述可以發現,自然萬物都是有生命的,大自然具有靈性的生命力,我國傳統繪畫中的竹是要展現其自然的狀態以及頑強的生命力。畫家們通過對竹的認真觀察,將竹在不同季節、不同狀態下的自然形態展現在畫作中,就是大自然的真實寫照。“竹”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現了作者對人格、思想和社會的態度,很多畫家將竹擬人化,通過畫竹表達自己心中的志向與情操,借助竹所具有的虛心、堅韌、高雅等品格來抒發對社會的期盼、對自身的鞭策,是將人與自然相互融合的生態美的表現。

          三“、竹”文化的生態美學價值

          中國“竹”文化中也蘊含著豐富的生態哲學思想,儒家的“至善至美”、道家的“道法自然”等重要的哲學思想在“竹”文化中都有充分的體現。將“竹”文化中傳統生態智慧予以發掘,對于重新認識人類所生活的自然環境以及如何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具有啟發性和現實意義。

         。ㄒ唬爸瘛蔽幕w現了儒家“至善至美”的生態審美理想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是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儒學中蘊含了豐富的生態審美智慧,而這與中國“竹”文化是相同的。儒學的真諦在于“仁”和“禮”的統一,人在行動和思想上都要受到道德的約束,道德規范是人與社會最重要的橋梁?鬃又鲝埖摹叭识Y”思想與人們所賦予“竹”的精神意義具有共通之處。竹的精神象征也給人們和社會帶來了新的感悟與思考,人的道德行為規范和社會的道德秩序是相互依存的,因此,“竹”文化的價值在于給人與社會和諧相處創造了良好的文化環境。我們也可以認為儒家思想是“竹”文化的啟蒙與基礎,而“竹”文化是儒家文化另一方面的發展與延續。儒家思想中歷來就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以自然山水寄托人的仁德智慧。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甭斆鞯娜送ㄟ_情理,反應敏捷且思想活躍,性情好動就像流動的水一樣,這樣的人更加快樂;仁厚的人安于義理,仁慈寬容而又沉著冷靜,心情好靜就像山一樣穩重,這樣的人也更加長壽。這里的“知者”和“仁者”指的是道德修養高的“君子”,具備了“知”和“仁”的品質,就能夠與自然融為一體,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鬃佑蒙剿畞眍惐热屎椭,他認為萬物的品性是相等的,因此花草山水常用作比喻君子的德行。山代表著可靠、穩固的形象,而水則象征柔和、鋒利的性格,有智有仁的人就具備了山和水的特質,是儒家人格的最高理想。儒學中“克己復禮”的主張強調倫理道德上的人格修養是需要不斷磨煉與提升自身修養才能達到的境界?鬃酉矏塾紊酵嫠H近自然,他認為這樣可以讓人心胸更加開闊,得到精神上的升華,從而獲得像大自然一樣的道德品性!爸瘛钡男蜗笳、虛心,正是“德”的代表。歷代文人詠竹、畫竹,也是以竹喻身,用竹來贊揚那些清高正直的形象?鬃拥闹髦羞有“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一說,以射箭比賽來說明謙讓的道理。孔子認為君子沒有什么可爭,即使在比賽中,也要相互禮讓,友好比賽,這便是君子之爭。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闭嬲木討哂兄t遜的品質,行為莊重,團結和睦。而竹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著默默無聞的形象,它坦誠無私、不炫耀、不奢求,遠離城市喧囂,瀟灑自然,正是孔子主張的謙遜禮讓的君子形象。中國“竹”文化還蘊含了龐大的教化力量,繼承發展了儒家的德育思想?鬃娱_創了“比德”的詩性教育,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笨鬃右运砂貋肀扔鲃傉话⒌娜。鄭板橋一生熱衷于畫竹詠竹,重視以竹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鄭板橋在《籬竹》中寫道:“一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仍將竹做籬笆,求人不如求己!彼潛P了竹子堅強獨立的品格,并以竹來勉勵自己。他的“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把對竹的情感升華到對百姓的關懷,從風吹竹葉的聲音聯想到百姓疾苦,體現出他體貼為民的為官之道。竹對人有著特殊的教化作用,它的教育方式體現在審美上,人們通過對竹文化的欣賞與了解,從而在精神上獲得享受與升華。

          (二)“竹”文化蘊含了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態審美境界

          首先,道家提出了萬物平等的思想。在《老子》第25章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敝赋鋈颂斓刂g的法則,人要以天地、自然為依歸!肚f子齊物論》中也有“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說明了人與自然的統一。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道”,“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老子》第42章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與自然都來源于“道”,因此,人與自然應是平等統一的。莊子在《莊子大宗師》中進一步提到:“天地萬物,不可一日而相無也!碧斓厝f物不僅是平等存在的,也是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在莊子的心中,“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并”。人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才是真正具有“德”的世界,“德”就可以看成“道”,而真正的君子就是符合“道”的規律的人。在中國“竹”文化中,“竹”一直被人們當成符合“道”標準的謙謙君子,與人是平等的。《晉書王徽之傳》中講了王徽之愛竹的故事:當時吳中有一士大夫家有好竹,王徽之想要觀賞,便坐上轎子到了竹林下,吟誦歌唱了很久,主人正在清掃庭院便請他坐下,王徽之回頭不理。他剛剛想要離開,主人關上門強留他,徽之只好留下賞竹,盡興才離開。有一次他寄居在一座空宅中,住下后就令人種竹,有人問他原因,他只是吟誦歌唱,指著竹子說:“怎么可以一天沒有這位君子呢?”這則故事正是蘇軾的名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由來。從此“,君子”便成了竹的別名。宋代黃庭堅的《和師厚栽竹》:“大隱在城市,此君真友生!鼻宕鸱昙椎摹额}畫詩二首》:“此君在今日,大覺無不可。風雨震諸天,空山自龍臥。”鄭板橋的《竹石》:“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逼阉升g的《竹里》:“尤愛此君好,搔搔緣拂天,子猷時一至,尤喜主人賢!焙芏嘣娫~都用“君”來稱呼竹,說明在詩人眼中,“竹”不單單是一個作為描繪對象的自然景物,而是已成為人的形象,與人平等地存在,這與老莊思想中天地萬物平等共存的思想相吻合。另外,中國“竹”文化中“竹”被賦予了“無為”“不爭”“返璞歸真”“道法自然”等特征,“竹”象征著歸隱避世、與世無爭的清高形象,淡泊名利、虛靜恬淡正是“竹”所代表的典型的人格品質。竹子謙虛、高潔、淡泊名利、不問世俗的品性正體現了老莊的“返璞歸真”思想,歸隱避世、不問世事是圣人才能達到的心境,也是古今文人雅士們所追隨的崇高理想與志向。魏晉時期人稱“竹林七賢”的七位名士,也主張老莊“清靜無為”的思想,他們常在竹林中飲酒、頌歌,與竹林融為一體,借竹的清高虛淡凈化自己,勇于打破世俗、逃脫世俗,揭露和批判社會的虛偽,展現自身的清新脫俗之氣。

          四、發掘“竹”文化生態美學價值的意義

         。ㄒ唬┯兄谏钊雽崿F竹的生態保護功能

          在中國漫長的文化發展和演變中,“竹”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對環境保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其一,竹子具有調節氣候的作用。據古籍記載,竹在古代就已經被運用到改善環境的建設實踐中。劉恂的《嶺表異錄》中記載:“自根橫生枝條,輾轉如織,雖野火焚燒,只燎細枝嫩條。其筍叢生,轉復牢密!边@直觀地總結了竹密集如織、耐火燒、生存能力強的特性。元代陸廣的“已有雙溪竹,得無一點塵”,唐代劉德仁的“偏思諸草木,惟此出塵!保贾苯訉懗隽酥竦姆缐m、凈化空氣作用。杜甫的“我有陰山竹,能令朱夏寒”,還說明了早在唐代,竹林就已開始發揮其調節氣候的作用。其二,竹子具有凈化空氣的作用。竹容易種植,屬綠色植物,有可再生性,枝葉繁茂、四季常青,不但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對改善碳氧平衡、有效凈化空氣具有明顯的功效,是美化環境的重要資源。竹林對環境的最大作用就在于凈化空氣,它吸附粉塵、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釋放氧氣,可減少空氣中50%左右的塵土量。竹林還可以吸收、阻礙聲波的傳遞,大大減少噪聲污染。其三,竹子具有涵養水源的作用。竹葉可以保留15%—40%的降水,降低雨水的流速;竹根可以使土壤變得疏松多孔,從而提高土壤的蓄水量。竹葉截留雨水,減少了雨水對地面的直接擊打,削弱了對土壤的沖刷,有效地減少了水土流失的現象。竹林還是許多生物理想的棲息地。竹林隱蔽而又舒適,空氣濕潤,土壤疏松又富含營養,有利于生物的繁衍與生長。竹快速的生長方式以及極強的生態適應能力,有利于增加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與數量,對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爸瘛蔽幕菄@竹子的基本功能逐步生長起來的價值觀念體系,對于其中的生態美學價值的發掘有助于竹子生態保護功能的強化和進一步被發現。尤其在環境保護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發掘“竹”文化的生態美學價值,就會使得竹子的環境保護功能在新形勢下的合法性得到進一步加強,而這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

          (二)有利于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新動力

          中國“竹”文化已經深入地滲透進中華民族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化當中。中國“竹”文化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活動中形成的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其中顯現出豐富的文化內涵以及道德思想觀念,可為當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新動力。其一,“竹”文化可使生態文明落到實處。我國竹文化歷史悠久,從原始社會開始,我國勞動人民就已經發現并利用竹作為人類的生產生活工具,從簡單實用的竹筐、竹笠等生活用品到現在兼實用和觀賞為一體的精美竹工藝品,竹的實用范圍不斷擴大。對“竹”文化的深入開掘,有利于我們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和提高我國整體的環保意識,更快更好地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其二,“竹”文化可使抽象的生態文明理念生活化!爸瘛边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它一直被人們賦予做人的精神風貌,如堅貞、虛心等品質,是中華民族品格與精神的象征。而且有關竹的文藝作品不計其數,那種歸隱山林、與世無爭的志向與情感通過這些作品得以表現,這些就是樸素的生活方式與理念。我們知道,這些有關“竹”的璀璨的文藝作品,是生活化的,否則沒人理解、沒人接受,而它們在本質上又是在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只不過此種理念是生動的,有相當的訴求力和感染力。其三,有助于將生態文明理念轉變成民眾的修身哲學!爸瘛彼淼娜烁駜群嬖V了人們生活中的處世態度,將人與自然、人與文化相結合,也使人們在精神上意識到自然的重要性,從意識上轉變了征服自然的態度。中國竹文化的豐富文化內涵的傳承與發揚,不但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而且逐漸轉變了人們的生活價值觀念,避免了對環境的破壞,逐漸形成崇尚自然、保護生態的修身哲學。

          五、結語

          “竹”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與自然共同發展的產物,它的產生與發展代表著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和諧關系。發掘中國“竹”文化中的生態美學價值,在當下環境保護形勢日益嚴峻的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爸瘛蔽幕械纳鷳B美學思想,不僅使我們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重要性,也讓我們看到人與社會文化的相互關系,人作為世界萬物中的一部分,如何與我們所處的自然與社會的環境保持平衡和諧的關系,是生態美學中重要的研究對象。中國“竹”文化與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與他們的精神世界緊緊相連。在環境保護形勢日益嚴峻、生態文明建設亟須深入推進之背景下,探討中國“竹”文化中的生態美學問題,具有明顯的創新價值和意義。中國“竹”文化具有園林景觀、楹聯匾額、詩歌作品、丹青繪畫等多種形態,在理論內核上體現出了儒家“至善至美”的生態審美理想及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態審美境界,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保護智慧一脈相承。因此,發掘中國“竹”文化的生態美學價值,不但有利于深入實現竹子的生態保護功能,而且有利于為當前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新動力。

          生態美學的產生及理論內涵論文 篇8

          內容提要:

          面對生態思潮對“美學革命”的呼喚,美學自身必須從生態學吸取智慧。立足于馬克思的生成本體論的人本生態觀,可以給美學相應的學理啟示和價值誘導;谌吮旧鷳B觀的美學,可以在生命活動的節律感應中找到審美活動的生態本原,以“自然向人生成”的根本規律確立審美價值的生態尺度,從生態進化和人性生成的高度對精神之美進行本體性定位,并揭示自然之美對于人性生成的生態意蘊。這種生態化的美學,有可能對人類走向生態文明的努力給予更加切實的學理支持,因此理應是21世紀中國美學理論走向所面對的重大課題。

          關鍵詞:

          生成本體論;人本生態觀;美學生態化;自然向人生成

          當代科學的生態化趨勢,促使生態學與美學結合,催生了生態美學。法國社會學家J--M·費里在其《現代化與協商一致》中指出,“美學原理”可能有一天會在現代化發揮頭等重要的歷史作用,生態學以及與之有關的一切,預示著一種受美學理論支配的現代化新浪潮的出現。他認為,環境整體化“只能靠應用美學知識來實現”。但是,并非任何一種“美學原理”或“美學知識”,都能發揮這種作用。現行的美學中,像“究竟什么是審美和審美價值?”“人的審美需要和審美活動功能的生命依據為何?”等一些帶根本性的問題都還沒有得到切實的解答,這樣的美學本來就同人類生命活動和人性生成的生態實際相隔膜。所謂生態危機,從深層上說就是人性危機,人的素質的危機。而自來被看成人學的美學,不可能不受到人性危機的影響。那種為人性的分裂和異化張本的“美學”,并非就不存在。在這種情況下,美學要真能對人類的生態優化發揮應有的作用,就必須從生態學中吸取智慧,獲得必要的學理啟示和價值誘導,使美學自身生態學化。

          以生成本體論為哲學基礎的人本生態觀,在自然——社會——文化的網絡狀整體關聯中,揭示出“自然向人生成”的生態進化規律。這種生態觀不僅樹立起“為了人”的生態目的原則,同時也堅持“通過人”的工具原則,在兩者的統一中實現人的本質的全面生成,實現自然與人的積極統一。人本生態觀認為:“自然向人生成”的過程即是一個生態進化的過程,人只有遵循生態規律而不是違背它破壞它,才能夠健康地生成,在生態和諧的自由中進入美的王國。這種以人本生態學為主導精神的美學,作為美學的生態化形態,就是人本生態美學。本文僅對人本生態美學的幾個基本問題作一個初步的闡釋。

          一、審美活動的生態本原

          審美活動究竟是一種什么活動?為什么審美乃人之天性?對于這個美學的根本問題,生態學可以幫助我們從人的生命存在和生命活動的生態本體中找到更為切實的答案。

          自然向人生成,是一個生成性的生態過程。在人的生態生成中,不僅有物質和能量變換的生態關聯,還存在著信息變換的關聯。而在信息關聯中,根源于運動本性的節律感應最為原始。這種節律感應的生命活動方式,作為生命體的一種普遍的生態調適方式,正是審美活動的生態本原所在。

          心理學對生物的反映功能的研究成果表明,生命的誕生本身就意味著陸個生物反映形式——感應性的出現。感應性作為生物對環境的最自然的反應活動,是一切生物所固有的特性。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所有其他更高級的反映形式都在感應的基礎上產生。在原始結構的機體中,生物體的各個部分都有同等的受環境影響的感應力。到了較復雜的生物組織,它的各個組成部分同周圍環境的直接接觸逐漸減弱或消失,分化出幾種專門組織來。這些組織,作為生物體和環境的媒介,形成了專門的反映器官,以接受不同形態和閾限的節律性信息。人的視覺和聽覺就是這種專門的器官;除此之外,還有觸覺和運動覺等。人的這些器官分別接受各種不同的“波”即節律,在從中獲得信息內容(意義)的同時,也在節律感應中引起生命節律狀態的相應變化。節律感應需要節律形式(光、聲、形體及其運動等是節律形式最基本的形態)作信息中介,使節律形式成了生態系統的重要因素,構成生命的生態環境,對生命體進行生態調適。正因此,視覺和聽覺才成了動物和人的最重要的反映——感應器官,觸覺和運動覺才有輔助的.作用。

          節律是運動在時空中的結構表現,包括事物和信息在運動中的力度、氣勢、節奏、韻律和張力結構;質言之,任何一種節律都是一種有方向性的張力結構。它以物質為載體,既是信息,也具有能量。作為信息,節律以特定的尺度表現物種的本質并傳達生命的意義,因而具有意蘊。作為能量,節律通過“力”的傳遞激發、調節和引導生命活動的節律并達到物我同一,因而富于生氣。生命意義的感悟和生命節律(形式)的激活,共同造成感應的效果。一切生命都是在特定的生態環境的節律感應中生成自己特殊的生命節律的。生命囑具有節律,節律感應就是以節律形式為中介對生命狀態的體驗和調節。正是這樣,節律感應成了生命存在和活動的一種生態基礎和生態機制。聲音、光(色彩)、形體及其運動,包括人類的實踐活動等節律形式對生命節律的影響,都是通過這種節律感應發生的。所謂審美,無非是通過節律感應對生命節律狀態及其生命意義的優化追求而已。在動物,還說不上對意義的追求,且不自覺。在人類,則意義追求成了主調,并逐步超越自發達到自覺了。由于物質變換和生理刺激也會對生命節律發生優化調節效應,引起身心愉悅,才有“食色”之美的說法。也正因為審美實源于這種生態性的生命本能,“節奏”才在審美中居于核心地位,而一切藝術才無不趨向于音樂。

          人們早已認識到人是宇宙節律的產物,其結果就是人的生理節律。但是,人的生命節律并不只在生理領域(或層次),在人的心理活動和意識活動中,節律也存在著并更為精致和復雜。人的生命節律是以生理為基礎、心理為中介、意識為主導的節律活動系統,它不僅受自然生態的影響,更要受社會和文化生態的更直接的制約。人的感官和大腦都是以節律的方式活動的。福爾邁根據有關發現指出:“能夠體現腦活動的最令人吃驚和清楚的生理標志,是腦電波。按照腦電波的頻率,人們把它區分為Alpha、Beta、Delta與Theta波,每一種這樣的節律,都和某種確定的心理過程相聯系!闭枪澛,不僅使人的生命成為氣灌注、靈肉合一的有機整體,也使其與環境建立起萬物相通、天人相生的生態關聯。也正是節律作為普遍中介(因為萬物皆有節律),才使自然與人、物質與精神、肉體與心靈得以溝通對應,使世界的生態性以最廣闊而又深幽的形式表現出來。

          節律感應作為生物的生態調適活動,使生物本能地有對節律形式的選擇和適應。達爾文把動物性選擇中對色彩、聲音和形體動態等節律形式的特殊敏感稱為“美感”,這種美感活動實際上就是人類審美活動的生物性前提。在自然向人生成的過程中,它最終隨著人的生成而上升為一種主體性的審美“關系”。

          二、審美價值的生態尺度

          在自然向人生成的生態進化運動中,人作為自然迄今所生成的最高成果即主體化的自然,理應是生態價值的終極主體。一切價值都產生于自然界生成為人的生態關聯中,因此人也是審美價值的終極主體。從審美活動的生態本原看,人在生命節律活動上的生態需要所要求的尺度,也就是審美價值的生態尺度。

          馬克思在論及人的生產能夠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時,明確肯定了體現著人的本質的“內在尺度”(或“內在固有的尺度”)與“美的規律”的密切聯系:正是由于人的“內在尺度”內在地符合美的規律,經過這一尺度衡量的產品才可能因體現美的規律而成為美。這個“內在尺度”作為體現了人的本質的量和結構,也就是具有人的本質的節律形式。這個節律形式,既表現了人的生命意義,又充溢著人的生命張力。由自然向人生成的生態規律所決定,只有適合于這個內在尺度的生成需要,使之在人的本質的水平上得到激活和調適的節律形式,才對人具有肯定性的生態意義,因而也才是具有審美正價值的對象。

          審美價值的生態尺度,就這樣具體而微地體現在節律形式所具有的生命內涵之中。一方面,節律形式要發揮生態作用所具有的動力性,以其動勢顯示出生命的動的本質,并創生主體的動。通常所謂“力”、“活力”、“生命沖動”等,就是指的節律的這種動的特性。柏格森的“綿延”、尼采的“強力意志”、弗洛伊德的“性力”等等,正是對這一生命特征的強調和推崇。另一方面,節律形式既然有“節”有“律”,就具有生命機體所要求的秩序性。愈是高級的生命體,其序化程度也就愈高,而最基本的生態秩序就是多樣統一的“和諧”和綜合超越的“進化”。這種秩序性在一種有機組織狀態中創生出更高水平的生機與活力。上述兩個方面的結合和統一,使節律形式顯示出生態的氣象,發揮出生態的功能,從而具有向人生成的價值。在審美活動中,這種價值得以實現,或激發生命活力,或調節生命秩序,使人在身心和諧物我和諧的生命狀態中,達到存在與本質高度統一的生命之境。

          中國古代哲學具有深厚的生態意識。無論儒家還是道家,都以“和”為生命之大義。儒家以“仁”為本,“仁者愛人”,“愛”即相和相生。后世儒者迄將“仁”釋為“生”,生即是仁。其中以二程傳人謝良佳的說法最為生動,他說:“仁者何也?活者為仁,死者為不仁。今人身體麻痹,不知痛癢,謂之不仁。桃杏一核可種生者,謂之桃仁杏仁,言有生之意!币浴吧贬尅叭省,著眼于“仁”的功能,其中內含著“和”的生態秩序。道家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乃源于“充氣以和”,仍然標榜一個“和”字,并以“游于自然之道”的“和”為護生持性之術。在人天關系上,儒家主張“上下與天地同流”,道家倡言“浩然與溟滓同科”,仍然以“和”為尊。所不同者,儒家著眼于人世的社會生態建構,道家則執意于返歸自然生態之中。但是,由于儒家的出發點是“孝梯”和“法先王”,就與道家的“法自然”同樣具有“向后逃”的傾向。

          人本生態學認為,生態平衡乃是動態的平衡,生態系統是生成的,進化的運動體。正是在生態的進化中,才有自然向人的生成,才有人的本質的不斷躍遷和進步,生命的真義在于生成性造成的進化,而決不是為活而活,也決不能只是在同一水平上的循環或對原始和諧和的復歸。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以馬克思所揭示的“自然向人生成”的生態進化規律為生態價值立極,同時也就是以之為審美價值立極。這也就意味著,審美價值的尺度本身也是在生成之中的。

          審美價值的生態尺度的生成性,使人類總是面對著古老而又常新的“終極關懷”:人究竟應當是什么樣的?正如舍勒所說:“人只是一種‘介乎其間’,一種‘臨界’,一種‘過渡’,……一種生命對本身的永恒的‘超越’!碧幵谧匀幌蛉松蛇M程中的人,因此得不倦地自我超越,自覺的超越性也就成了人的本質所在,永恒的超越就是人的宿命。人類歷史發展到今天,人懷狀況仍然堪憂,F代人的實利主義、消費主義和唯我主義中存在的反社會、反人類傾向,說明人類正處在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羅馬俱樂部的報告為此提出進行“人類革命”即人的素質革命的主張,建設性后現代思潮呼吁普及生態意識,高揚創造性的精神。在他們看來,人類若無對自身本質的深刻反省,沒有對自己的未來目標的合理選擇,就不可能走出生態困境。正視生態困境,合理設計無愧于人的本性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遵循生態進化的規律進行目標自律,已經成為審美價值生態尺度調整的根本內容。

          美國神學家托馬斯·伯里把后現代文化說成是一種生態時代的精神。他認為,生態時代的文化意識的核心是宇宙發展過程中固有的如下三種價值:分化(生命形式的多元化)、主體性(一切事物的內在性)和交流(通過交往來實現團結和對一切生命的熱愛)。這里除了泛化的主體性觀念需要商榷之外,“分化”和“交流”的生態意義及其審美價值,都是毫無疑義的!胺只痹斐傻摹吧问降亩嘣保粌H表現了生命的自由和繁榮,更為進化提供了豐富的基因和機遇!敖涣鳌笔且曰パa共生為前提的,它既表現出生命的活力,又使生命作為關系實在的互生性得以實現,進而在差異的綜合中獲得躍遷。這里不只是求同存異,而是使差異互補并且創生出更高水平的生命形態。至于“主體性”,如果只是在“事物的內在性”上來理解,無非是肯定了一切事物相對獨立的存在價值和作為生態生成目的規律看,這些事物作為向人生成過程中的“中間物”和“過渡者”,只能說是具有“準生體”或“非現實主體”的意義。也正因為這樣,這些事物的“主體性”理應受到尊重和愛護。而自然事物的審美價值,正是由這種非現實的“準主體性”賦予的。

          三、精神之美的生態定位

          人本生態觀所說的,不只是物質一肉體即生理的人,而是以物質為基礎、以精神為主導的,能實踐的人。在自然向人生成的過程中,人的精神是同人的肉體同步生成的。信息是精神的本原。不僅人類生態系統的信息—精神(文化)圈是精神生成的生態基礎,人的物質—肉體構成本身也以其機體活動的信息作用于精神的激活,人的精神也難以活化和生成。人本生態觀以人為本,既把人的生成看作生態運動的目的。人本生態觀以人為本,既把人生成看作生態運動的目的,又把人看成生態運動優化的工具。在“為了人”和“通過人”的統一中確立人在世界生態系統中的終極主體地位;诖,就理應重視精神的本體地位及其在本體生成中的超越和創生作用,給精神美在美的本體世界中以合理的定位,肯定和重視精神之美的客觀存在。

          對于人的生命存在和生活活動來說,精神占有主導的地位,因此也是人的美的主導因素。比起物質世界來,精神世界具有更豐富、精微而活躍的節律形式,并且更直接而鮮明地表現著人的本質,顯示和推動著人性的生成,因而乃是一個更具審美內涵的領域。文學藝術作為物態化精神,把精神的節律用生動的形式予以物化、感性化,就展現了精神美無比豐富多彩的氣象。

          對于美學來說,精神美的問題至關重要。中國當代美學論爭中的“美在客觀”說,以唯物主義或實踐論的名義不承認精神美的存在,更不承認精神美的客觀性。從人的立場看,這顯然是完全錯誤的。試想,既然物質世界有美,為什么物質運動的高級形式卻沒有美呢?排除了精神的美,人的美豈不成了一具空殼或僵尸?馬克思所說的那個決定和表現了美的規律的“內在尺度”,它所具有的人的本質的內涵和它的存在方式,不都是精神的嗎?人的精神之美不僅是在人身上客觀地存在著,而且由于人能在精神上把自己一分為二,他也能憑著內感官去感知和體驗精神之美。以想象把文學作品描繪的形象再現于意識之中,或把曾經游歷的景色在記憶中重新喚醒,還有文藝家尚未形諸筆墨的審美心象和審美情致,無不是精神美存在的事實。否定了精神美的存在,文學藝術之美豈不是大半要被驅逐出美的領地嗎?

          人本生態學對精神美的本體地位的確定,不僅有助于消彌長期以來在美本質問題上的尖銳對立和分歧,更把精神美納入人性生成的生態系統之中,這就從根本上肯定了精神美對于人的審美生成的生態意義。

          首先,精神美在人性美的內在結構中的生態意義。在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動中,精神與物質之間,諸精神因素之間,無不存在生態關系。什么樣的精神結構才能使人的物質機體和整個生命狀態達到優化,臻于美境?在基本物質需求得到滿足之后,這個問題已經作為人類困境的中心問題提出來了。人欲橫流、物質主義、享樂至上,似乎已成天經地義。對精神的放逐和嚴重的“精神污染”已使人性的現狀受到尖銳質疑,并引起對人性前進的嚴重關注。針對這一現實,人們發表了各種主張,或重振人文主義,或高揚科學主義;有的訴求于強化人的社會性和合作精神。中國的現代化正竭盡全力發展物質文明,同時也在聚精會神地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可以說這正是對世界性人性困境的戰略對策。

          其次,精神美作為人性生成的生態環境對于自然向人生成運動的生態意義。在人的生成中,精神美作為生態環境的重要構成因素,其生態意義巨大而又復雜。一定時代的文化資源,時代精神、風俗時尚對人們精神面貌和生活追求的深刻影響,就是這種生態作用的表現。而任何一種特殊形態的精神美,又總是以別的精神美為其生態前提的。審美文化廣泛而又有力地發揮著精神美的生態影響,成為人類活動和生成的十分重要的生態條件,F代傳媒特別是廣告,正以全方位的轟擊和煽惑策動和創造市場所需要的精神生態,不斷打破和重建人們的精神平衡,以實現不可拒絕的欲望誘導。進入電子網絡的人,更是生活在一個虛擬的信息化精神世界之中,這個精神世界的生態效應已引起人們的關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正是要創造一個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態環境,為人們的精神美化和人性生成提供良性生態保證。

          社會精神美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也有其得以生成的生態環境,包括自然的和社會的環境。如何優化社會精神美的生態環境,創造必要的生態條件,乃是精神美生態建設的重大的基礎性課題。社會精神美的生態條件,首先是物質條件,以及由物質提供的能量和信息。經濟是社會結構的基礎,存在決定意識,物質條件作為精神生態基礎的重要性理所當然。除此之外,社會的政治結構和政治文化對社會精神的生態作用也很直接。列寧在論及提高人民群眾的文藝生活質量時,既強調了面包與和平的必要性,也強調了文化和民主的意義。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建設和政治建設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即社會性的精神美創造良好的生態條件,以美化人的精神世界,從而推動人的本質的真正生成。

          四、自然之美的生態意蘊

          自然生態是生態學的本義所在,當然也正是生態的核心精神所在。人作為自然向人生成的成果,本來就是自然屬人的本質的生態化結晶。人的生成源于自然,自然在自組織進貨中生成了人。這個生態進化的規律,從根本上揭示了自然之美與人的本質的生態關聯,而這正是自然之所以具有審美意蘊的根源。一句話,自然之所以會美,就因為它是人性生成的生態之源。

          自然與人類生成的生態聯系,使自然具有肯定和表征人的本質的意義,而成為美。宇宙誕生,天體演變,生物進化,人從動物中提升,在這個漫長的生成過程中,自然不斷地創生著人的本質,呈現出某些人的征兆,并最終在各種形態的自然屬人本質的綜合中生成出人。自然界的屬人的本質早就存在,其節律形式表現就是美---自然世界最本真的天然之美。美的規律在自然美中存在和表現出來,并有力地推動自然美的生態演化,終于在人的身上得到充分而自覺的表現。自然美對于生物進化的作用,達爾文對動物美感的性選擇誘導和激發的描述,就提供了生動的證明。顯然,即使是自然生態,也少不了節律感應這種“原美感”的生態調適方式。這種方式后來成為人類理所當然地以更高的形式加以繼承。

          人生成于自然的節律之中,自然的節律形式不僅通過感應給我們的生命注入活力和秩序,而且也使我們在感應中領悟到生命的智慧和意義,這種意義感悟又進一步激發和調適我們的生命節律,使之升入美的境界。自然的生態之美,不僅是活力之美,更是整體上的和合與生成之美。多樣分化,協調和諧,互補共生,綜合超越,這就是自然生態的基本秩序。在這里,即使相互對立的事物也相反相成,相克相生,在整體性的綜合中彼此超越而具有互生共長的意義。熱帶雨林開辟橡膠園造成的生態破壞,就是違背這種生態規律的結果。20世紀世界性的社會改造實踐的嚴重挫折,也證明了這個生態規律的重要。自然生態之美對于人類生存智慧的啟示,顯然決不僅限于審美生命之中。

          自然生態之美是人類審美智慧永恒的教科書和啟示錄。但是,誠如普利高律所說:“自然只對那些承認是自然的一部分的人作出回答”。對于那些否認自己的自然根基,“弒母情節”深重的人,蔑視自然生態規律、踐踏自然生態之美的結果必然是使自己淪為陷人類于困境和危機的罪人,F代高科技無疑為人類的審美文化打開了一個神奇的領域,它的美學意義有待于冷靜的考察和思索。但是,高科技把人置于各種創造物(包括人工信息)的層層包圍攻之中,使人失去了同自然的直接聯系和真實感受。由于喪失了這種生命體驗的直感,也就使人的與生俱來的同大自然相溝通的靈氣逐漸枯萎。大自然從那生命整體中發出的節律如果被單向的電磁波所取代,人的生命的整體和諧和整體向力也就會發生畸變。人是自然的系統生成之物。被現實生活的片面性、破壞性和間接性弄得身心交瘁、靈魂無根的人,只有在自然生態之美的懷抱中才能手實現生命及其靈魂的康復。這既是人類古老的經驗,也一定是恒久的法則。

          由于生態觀念本來就涉及自然與人之間和人自身生命存在和生成的最本真、最深層的奧秘,人本生態學與美學的關系就既是根本的,也是全面的。所謂“美學革命”,首先應當是美學自身的“革命”。向生態思潮吸取智慧,就是這場“革命”啟動的重要途徑。只有從人本生態學出發的美學,才可能對人類走向生態文明的努力給予切實有力的學理支持。而這也正是關系著21世紀中國美學理論走向的重要課題。

          生態美學的產生及理論內涵論文 篇9

          【摘 要】

          生態美學對西方傳統美學和實踐美學的超越存在三個視野突破:反對人類中心主義,超越主客二元對立和強調自然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統一。

          【關鍵詞】

          生態美學;人類中心主義;二元對立;自然人化;人的自然化

          生態美學在我國正日漸成為一門顯學。廣義的生態美學從探索人與自然的審美關系出發,涉及人、自然、社會三者之間的多重審美關系,強調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共在”。生態美學力圖超越實踐美學和西方傳統美學片面看重人和忽視自然的弊端,提倡尊重自然的本來面目,讓自然“自然而然的存在”,并在真正意義上成為人類的詩意棲居之所,是一種嶄新的存在論美學觀。

          一、反對人類中心主義

          生態美學的哲學基礎是當代的生態哲學和有機整體的系統論哲學。生態美學的一個重要的視野突破就是從狹隘的人類中心主義過渡到生態中心主義,從整體、系統的角度去看待人與自然的關系。人類中心主義在西方哲學傳統中已存在了幾千年,是從西方人與自然沖突的文化中發展起來的。人類中心主義以人的視角、立場、價值觀去評價看待其他事物的存在合法性和有用程度,其背后意味著人和自然是對立相分的。

          面對人與自然對立相分日益嚴重的事實,20世紀后半葉起,生態學、生態哲學和生態美學相繼出現。生態哲學與生態美學完全顛覆了傳統哲學觀與價值觀關于自然的基本范式,反對人類中心主義而呼喚一種嶄新的生態整體觀。生態整體觀認為大自然是一個相互依賴,相互編織在一起的存在之網和生命條鏈,沒有任何部分能夠單獨抽出又不改變其特征。地球就是一個巨大活躍的有機生命體,人類只是這個生命體上的一部分。地球上的動物植物巖石土壤,他們互相作用,進行物質交流和能量交流,才使得地球生生不息。其代表人物利奧波德明確提出生態整體觀最基本的判斷標準:“當一個事物有助于保護生物共同體的和諧穩定和美麗的時候,它就是正確的,當它走向反面時,就是錯誤的!

          生態整體觀摒棄了人類自以為是的高貴,人與自然的關系被重新審視。自然不再是被人類改造、役使、敵對的對象,而代之以一種平等和被尊重的面貌出現。生態美學把人與自然的審美關系看作是主體性的審美關系,把自然看作自由存在的生命主體,還蘊含著自然是有內在價值,包括內在的審美價值的思想。生態美學認為自然事物有自己的內在價值,把其他物種看成是具有其自身的經驗、價值和目的的存在。即使一;ǚ,微小得幾乎不為人類所察覺,它依然有它自己高貴的存在理由。它落到塵土中,頑強地、倔強地開出小小的花朵,就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二、超越主客二元對立

          鮑姆嘉通創建的西方近代美學誕生于18世紀,這個時代“科學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表示敬意的字眼。所有那些根本不同于物理學和化學的學科都渴望稱自己是科學的”。這種只以科學知識為唯一真理性標準看待世界的方法也稱為“知識論”。知識論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主客體對峙的基本框架,它把人和世界硬生生的分裂,人是認識利用自然的主體,而自然成為被認識被利用的客體,或稱“對象物”。

          生態美學超越了近代美學主客二分的知識論局限,力求建構一種人與自然相融相契的存在論美學觀。這種嶄新的存在論美學觀摒棄了人作為外在于自然客體的主體一方的隔離立場,讓人從自然之外走向自然之內,認為人是一種在自然之內,在世界之中的存在。在這種審美關系中,對于自然的體認和審美感受,不再僅僅是從外在去感受所謂自然的“形式美”,而是以自己的生命存在與自然奔流不息的生命存在相連。這種審美體驗超越了主客二分的認識感知,“以神遇而不以目視”的超感性的體悟方式,撤銷了物我間的鴻溝界限。在人與自然相遇的剎那間,人投入所有的感官去看、去聽、去嗅、去與自然碰撞,把內在心靈與外在世界合二為一,在與自然完全契合的同時,產生一種與之同體的生命體驗。

          自然世界這時恢復了“認識論”科學知識在它身上剝離去的神秘、神圣的光芒,從冷冰冰的物質組合重新成為一個使人親近、令人向往的靈性世界。充滿靈性的自然世界不僅是人的物質身體的來源和依托,更是人精神生命的故鄉和棲居之所,是人作為異化了的世界中的吉普賽人,再一次找回生命根源和綿綿不絕精神動力的神圣領地。

          三、自然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統一

          生態美學是一種關懷人當下的生存狀態和終極生存意義的美學。生態美學倡導以全新的視角看待“自然的人化”的`概念,反對實踐美學把人的生活實踐僅簡單理解為對自然的支配和改造,認為人們更有通過生活實踐了解自然、親近自然、體悟自然、與自然依存共生的溫情一面。正是這種依存與共生,自然才從蠻荒野地變成人們溫暖可親的生活環境和棲居之所。同時,在對實踐美學的超越中,生態美學把長期在實踐美學當中被忽略的“人的自然化”的觀點放入我們的視野。

          “人的自然化”從本質上說是人的解放。用現象學的話來說,“人的自然化”是一種向生命原初狀態的還原過程。在此還原過程中,在人身上加上一個括號,括去社會文化的外在重負,讓人作為自身純粹的自然之子,超越現實強加在他身上而造成生命本性萎靡瑟縮的那部分社會文化枷鎖,回到一種簡樸純凈的生命本來面目。在人類生命物化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的今天,“人的自然化”的提出無疑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人的生命物化使人的物欲膨脹,對自然所取無度,造成世界范圍內的自然生態危機。同時,人對物的占有卻并不能使人滿足,處在物質的汪洋大海里,人依然感到心靈的緊張、空虛和困頓,F代人普遍存在的孤獨感、無家可歸感就是人的精神生態失衡的表現。生態美學對“人的自然化”的鄭重強調,體現了其關注人類精神生態的平衡健康,共建人類美好的自然生態家園和精神家園的努力。

          在生態美學看來,“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是一個互相反饋的雙向過程。人與自然的審美關系的真正確立,就是要使“自然的人化”與“人的自然化”相統一,在人和自然和諧共生的相互酬唱中到達天人合一的完美境地。

          參考文獻:

          [1][美]利奧波德.候文惠譯.沙鄉年鑒[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13.

          [2][美]約翰·賽爾.心腦與科學 [M]. 上海譯文出版社,1991.4.

        【生態美學的產生及理論內涵論文】相關文章:

        從理論美學到生活美學03-18

        簡述音樂錄音的美學理論論文(精選7篇)02-06

        試論實踐美學的生態維度03-05

        音樂美學論文05-16

        信息化背景下動畫電影的美學內涵及文化特色論文02-25

        (經典)物理論文06-07

        護理論文05-20

        物理論文06-07

        淺議締約過失的產生及理論基礎03-22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