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人文醫學的論文

        時間:2024-08-01 19:59:47 醫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關于人文醫學的論文

          論文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下面是關于人文醫學的論文的內容,歡迎閱讀!

        關于人文醫學的論文

          摘 要: 當今社會對醫學人才的要求不僅是掌握醫學科學知識,更要富有人文素養。人文素養教育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學院校輔導員要轉變醫學教育觀念,將人文素養教育理念滲透于學生管理工作中。

          關鍵詞: 醫學專科院校 輔導員 醫學人文素質教育

          現今社會醫患關系成為關注的熱點,為了幫助醫學生在日后的實習與工作中碰到醫患摩擦與糾紛時能理性對待,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把握好方向,接觸學生較多的輔導員應將人文素養教育理念滲透到學生管理工作當中。

          一、醫學人文素養教育的內涵及醫學本身的人文屬性

          人文是指強調以人為主體,尊重人的價值,關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觀念。人文素養是指人們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綜合品質或達到的發展程度,是建立在對一定人文知識擁有和內化的基礎上形成的學識和修養,反映一個人的人格、氣質、情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的個性品質[1]。其核心內涵是一種生命意識,是人們對生命的敬畏和關注,并以此作為一切思考、研究的出發點和歸宿[2]。醫學人文精神更是對人類生存價值認同的集中體現。醫學人文素養教育,就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在醫學的理論學習研究和臨床實踐中,充分尊重個體生命的價值和尊嚴,并內化為信念、道德力量和使命感。

          現代醫學不單純是一門科學,更是注重人性化服務的龐大體系。服務對象是有生命、感情和思維能力的人,服務目標是維護人的健康和生存權利。著名醫學史學家西格里斯對醫學的人文屬性這樣闡述:“與其說醫學是一門自然科學,不如說是一門社會科學。醫學的目的是社會的,它不僅要防治疾病,使機體得到康復,還要使人得到調整,以適應他的環境,成為一個社會成員。”[3]社會的發展要求醫學具備包含人文關懷的服務功能,只見“病”不見“人”的冰冷醫療服務已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的需要。只有融合了人文素養的醫療行為才能為群眾提供滿意的服務。

          二、醫學專科院校的人文課程設置

          醫學專科院校針對性地設置了人文和醫學交叉課程學習,如醫學史、醫學美學、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等。課堂教學可督促學生記憶性得掌握了人文知識,但難以將知識內化為自身素養。因醫學專科生在校學習時間短,必修的人文課程課時量被壓縮,不少人文課程理論學習被安排為選修課;同時,人文課程與思想政治課程比例的失衡、人文課程設置的隨意性也阻礙了醫學生人文素養的發展。

          三、加強醫學人文素養教育的重要性

          接觸學生最多也最了解學生情況的輔導員在醫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日常管理中應向學生強調醫學專業學習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試卷成績及綜合測評上,而且將影響實習與工作,專業知識技能不合格的醫生連起碼的職業素養都不具備,更高層次的人文關懷更無從談起。在日常思想工作中需常提醒學生,學醫是艱辛的,意味著需要真正地終身學習;同時要求學生有意識地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培養過硬的心理素質。當代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不是很理想,心態不好,而脆弱嬌氣的人無法勝任各種復雜的臨床實踐操作。人文素養不但能增強醫學生抗壓能力和工作韌性,而且能影響醫學生的人格、氣質和修養。能力來自于真才實學,但要成為一名受人敬重的醫務工作者,只具備必要的醫學知識和經驗是不夠的,自身的氣質修養在醫患溝通中也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輔導員在督促學生專業課程學習的同時,應深化醫學生對培養人文素養價值的認同感,增強學生汲取人文知識并內化為人文素養的動力。

          四、醫學人文素養的內容

          首先,應具備一定的人文知識,內容可涉及文史哲、宗教、建筑學、美學等各方面。“腹有詩書氣自華”,有內在積淀的醫生言語文明、舉止高雅,更容易掌握語言技巧,有利于醫患溝通。

          其次,要熱愛生命,存同情關愛的友善之心,培養高尚的職業道德,發揚人道主義精神。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只有品德高尚、志存高遠的人才能擔負起追求和維系人類健康的重任。當病人命懸一線時,具備良好人文素養的醫生會全力以赴實施搶救,締造挽救生命的奇跡。

          大學階段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而慣性是一根巨纜,在積極健康的觀念引導下形成的處事慣性,將在醫患溝通失誤甚至障礙引發摩擦的一剎那,促使今日的醫學生、明日的白衣天使們作出正確的選擇。智慧來自于對知識終身不懈的追求,人文素養不會命令人們進入智慧的大堂,而是引導人們開啟自己的智慧之窗,形成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青年時期的學生相對豁達,人文素養教育還應引導學生利用青年時期養成自己豁達的性格,增強醫學生對自身情緒的掌控能力,讓他們真正從醫療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和愉悅感。

          五、醫學人文素養教育的措施

          1.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文關懷

          在教學管理實踐中,只有注重提高自身人文素質,才能在教學管理中言傳身教,避免生硬枯燥的空談、教訓,增強管理工作的說服力。

          輔導員在平日的學生管理工作中應具備人文關懷,主動與學生交流,多與性格內向、對生活學習有消極態度的學生談話,了解學生的實際想法并加以疏導。對經濟困難的學生給予助學金等政策傾斜,在班會和集體活動中對內向自卑的學生加以肯定和鼓勵。當學生犯錯時不是粗暴地當頭棒喝,而是盡力尋找學生犯錯的根源,幫助學生糾正不良思想與習慣。使學生在感受到關愛和溫暖后,激發能動性,主動地將人文關懷傳遞到實習與工作當中。

          2.人文情感的體驗

          輔導員可鼓勵學生課余開展義診、健康宣教等社區醫療實踐活動,如進行社區居民健康調查,節假日組織學生到孤兒院敬老院奉獻愛心,開展關愛自閉癥兒童等活動,這些活動能加深醫學生的人文情感體驗,有助于在實踐中培養學生對弱勢群體的同情心和關愛意識、對他人情緒的識別能力、對普羅大眾的奉獻精神,增強醫學生面對病患時的承受力、洞察力、自我調控力。

          3.重視人文知識向人文素養的內化

          人文知識向人文素養的轉化至關重要。在新生入學時,輔導員可組織班級同學宣讀“醫學生誓言”,開展讀書會等系列活動培養學生閱讀思考的良好習慣,引導他們拓展閱讀范圍,不局限于醫學專業書籍與文獻雜志,應適當涉獵相關人文學科進行非功利性閱讀;啟發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沉淀性情,養成冷靜觀察,不貿然界定一件事、一個人的好習慣,避免在醫患交流中因偏激影響判斷。啟發學生對身邊事及社會時事獨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結論,而不是盲從于媒體輿論。有良好人文素養的醫務工作者,勢必能多些看問題的視角,對可能出現的誤會有更好的洞察力,能戒驕戒躁,對待病患的態度更是與簡單粗暴無緣,同時有助于養成換位思考的習慣,這樣的醫務人員更容易得到患者的信任與尊重,從而將可能出現的問題化于無形。

          4.校園文化中人文內涵的建設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校園文化對醫學生個體的影響不言而喻。在專業構成相對單一的醫學院校,校園文化在引領學生提高審美情趣,提升人文素養中的作用尤為重要[4]。在繁重的專業學習之余,盡可能地開設文學藝術專題講座和藝術演出,讓學生在課下能充分接受文藝的熏陶,感受美,發現美;鼓勵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藝術團活動,在“3.24世界防治結核病日”、“9.20世界愛牙日”等主題日,輔導員可組織醫學生開展宣教活動,在實踐中提升人際交往能力;鼓勵學生在學習之余參加攝影、書法、棋協等相關社團,讓校園文化活動成為人文課堂的延伸。

          5.醫學人文素養教育的連續性

          醫學教育具有實踐性的特點,醫學生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習時間在教學實習基地進行臨床實踐。在教學實習醫院和社區中心等基地,醫學生有大量的機會接觸到患者、接觸到社會。培養人文素養的連續性決定了必須加強和教學實習基地的合作。輔導員應積極參與實習基地醫教科安排的工作,開展如樹立優秀實習醫師典范,組織討論真實病例中的人文關懷,邀請病人現身說法等活動,在現實醫療環境中加強對醫學生的人文教育。

          對于即將實習的學生,應進行相關的主題社團活動,提醒他們在面對病患時,將在校期間所學的人文知識貫徹到臨床實踐活動中去。管理不同年級的輔導員,可組織各實習點歸納對人文教育有利的感人事例和人物,在實習結束返校后,將典型人物和事例在低年級學生中展開討論,鼓勵在校生運用人文知識的積累和人文情感的體驗,對臨床人物和事件進行分析與理解,有利于醫學生將來在醫療實踐中將知識內化為人文素養。

          6.借鑒國外人文醫學教育經驗

          美國的醫學院校十分重視醫學生溝通能力的培養,并把它列入醫學生教育課程重點加強的9項內容之一。在教學方法上,一些學院著重從心理、語言、行為等多角度,全方位藝術化處理醫患關系,經常讓學生扮演患者和醫生的角色,進行模擬練習;并且給予評價,以利于改進交流方式,進一步提高醫患溝通能力[5]。盡管我國和美國在醫療和教育方面有諸多差異,但這些人文醫學教育的方式方法仍值得學習和借鑒。

          7.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教育所能傳授的是知識,所能傳達的是信念。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中,讓學生要能克服浮躁厭煩的心理,以謙恭之心對待醫學專業學習,在校期間人文素養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正如每個人都是獨自站立的,每個學生對世界的認識和理解也彼此獨立,輔導員不應硬性指定學生必須做什么,而應在主題班會及各種社團活動中將具備良好人文素養的優勢用言行傳遞出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掘學生自身的無窮潛力。因為,真正能啟悟他們的,是那半醒著躺在他們悟性曉光中的東西。

          在醫藥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醫學的特殊性與復雜性決定了醫生的工作仍是“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只有注重醫學人文素養教育,才能讓作為醫師預備軍的醫學生勝任臨床實際工作,在工作中重視醫患溝通,再現仁愛救治,構建和諧社會的和諧醫療。

          參考文獻:

          [1]唐西京.論圖書館在提高大學生人文素養中的作用[J].江西圖書館學刊,2010,40,(2):8-10.

          [2]閔小平.堅守人文精神是大學教育的靈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1):56.

          [3]顧鳴敏.醫學導論[M].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

          [4]黃宇焓.校園藝術活動――醫學院校培養醫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途徑[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1,32,(5):68-70.

          [5]林運,李培.醫學生人文醫學執業技能的培養.中華醫院管理雜志[J],2011,27,(1):49-51.

        【人文醫學的論文】相關文章:

        人文醫學論文08-27

        人文與醫學論文范例06-16

        臨床醫學人文論文06-21

        高等醫學人文教育論文07-28

        醫學生人文素養教育途徑論文06-26

        口腔醫學生人文素養論文09-24

        淺談醫學生的人文學教育論文06-18

        醫學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培訓模式論文07-07

        分析現代醫學技術與醫學人文精神的辯證關系論文(精選5篇)06-12

        對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實訓教學進行研究論文06-21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 日本久久免费高清国产 |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无线码在线高清 | 亚洲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二站 | 在线二区人妖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