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心理理論發展的一般認知基礎
1引言
大量研究證實,兒童在心理理論(Theoryofmind,ToM)任務上的表現在3~5歲間發生顯著變化,而且兒童在不同心理理論任務,特別是在錯誤信念和外表-事實區分兩個任務上的表現存在頗多相近之外。不僅發生變化的年齡大致相同,而且兒童在兩類任務的表現存在顯著正相關。這似乎表明二者的發展存在同時性。另一方面,不少證據表明,3歲兒童在錯誤信念和外表-事實任務上的困難相當牢固。也就是說,這些困難似乎是深層的、概念上的問題,并非通過訓練或簡化任務要求所能夠輕易克服的。
對此,一些研究者認為,要從概念上認識錯誤信念或區分外表與事實,兒童必須認識到,一個人在心理上關于某物的表征,既可能不同于另一個人關于該事物的表征,也可能不同于事物的實際情形。而4歲左右兒童的這些習得,可能反映了某種在性質上完全新異的心理認識,即兒童開始主動以心理化的方式表征和解釋事實。換句話說,這時,兒童認識到了心理的表征實質。
但長久以來,研究者似乎更關注兒童在不同任務表現上的共性方面,以此證明不同任務表現間可能存在的一般認知基礎,而往往忽視了幼兒表現的離散性背后的發展內涵。我們認為,關于某種認識或能力的一般表征機制的探究,既應關注兒童在不同任務表現上的一致性,也應關注這些表現的離散性方面,以便更深入地了解這種一般認知基礎的作用模式及相關影響因素,進而能更好地綜合不同任務表現,推測認知能力的發展。本研究便旨在,通過探查幼兒在不同ToM任務上表現的特殊性及其內在一致性程度,探究中國兒童ToM能力表現及其潛在表征基礎的發展模式。
本研究將探討的問題包括:其一,中國幼兒在各ToM任務上表現的一般發展變化趨勢;其二,幼兒在不同問題表現上的一致性程度;其三,幼兒的ToM能力表現隨任務情境變化的情況。
2方法
2.1被試:共90位幼兒參加本研究,但只有61位被試完成所有實驗程序,因此最后只分析這61位被試的結果。其中3歲兒童21名(平均年齡43.6個月);4歲兒童23名(平均48.9個月);4歲半至5歲的兒童17名(平均56.3個月)。
2.2實驗材料:用海綿染色制成的仿真石頭、一般海綿和真實石頭各一塊;玩具兔子一只,玩偶兩個,紙盒子和布袋子各一只;牙膏盒一只,水筆一支;系列動物圖片,有方形孔的厚紙片若干。
2.3實驗程序
研究采用四類ToM任務,即外表-事實的區分、錯誤信念認識、表征變化任務和解釋的多樣性任務。
實驗前,主試通過與被試一同游戲,相互熟悉。實驗時,由同一主試在被試所熟悉的幼兒園游戲室進行測驗。實驗前后,被試各得一份他們喜愛的獎品。
3結果與分析
3.1兒童在各個心理理論任務上的表現
表1兒童在各個心理理論任務上的平均得分與標準差
3歲組(n=21)4歲組(n=23)4歲半組(n=17)
外表-事實的區分(AR).29±.46.21±.42.53±.51
錯誤信念(FB).19±.40.43±.51.82±.39
表征變化(RC).38±.50.78±.42.94±.24
解釋的多樣性(ID)1.05±1.021.13±.971.59±.71
兒童在各心理理論任務上的表現見表1。在外表-事實區分任務中,方差分析表明,在該任務中,年齡主效應不顯著(F=2.05,p>0.10);性別主效應不顯著(F=0.002,p>0.50)。
在錯誤信念任務中,年齡主效應顯著(F=8.98,p<0.001),最小顯著性檢驗表明4歲半組顯著優于4歲和3歲組,3歲與4歲組間差異不顯著。性別主效應不顯著(F=0.001,p>0.75),年齡和性別的交互作用不顯著(F=1.40,p>0.20)。
在表征變化任務上,年齡主效應顯著(F=9.44,p<0.001),最小顯著性檢驗表明4歲半組和4歲組顯著優于3歲組,但4歲半和4歲組間差異不顯著。性別主效應不顯著(F=0.28,p>0.50),年齡和性別的交互作用不顯著(F=0.10,p>0.75)。
在解釋多樣性任務上,年齡主效應不顯著(F=0.17,p>0.10);性別主效應不顯著(F=0.03,p>0.50)。
3.2兒童在不同ToM任務上表現的比較
表2兒童在各種任務上的實際表現與機會水平之間差異的t檢驗
3歲組(n=21)4歲組(n=23)4歲半組(n=17)
外表-事實的區分(AR)-2.12*-3.21**0.24
錯誤信念(FB)-3.53**-0.623.39**
表征變化(RC)-1.103.21**7.50***
解釋的多樣性(ID)-0.210.653.41**
注:*p<0.5;**p<.01;***p<.001(以下同)
由于上述任務只有兩個反應選項,因此被試有可能采取某種隨機回答的反應策略。為此,我們首先對兒童表現進行隨機性檢驗,結果如表2。可以發現,3歲組在外表-事實區分和錯誤信念任務上的表現顯著低于機會水平,而在表征變化和解釋多樣性任務上的表現與機會水平沒有顯著性差異;4歲組在外表-事實區分上仍顯著低于機會水平,在錯誤信念和解釋多樣性任務上的表現與機會水平無顯著差異,但在表征變化任務上的表現顯著高于機會水平;4歲半組除了外表-事實區分任務外,在其余三個任務的表現均顯著高于機會水平。
進一步以任務為被試內變量,對兒童在各任務上的表現進行3(年齡)×4(任務)的方差分析。結果發現,任務主效應顯著(F=11.05,p<0.001),并且存在顯著的年齡和任務的交互作用(F=2.35,p<0.05)。為此,我們對不同年齡組在不同任務上的表現進行配對t檢驗,結果見表3。
附圖
注:AR=外表-事實的區分任務;FB=錯誤信念任務;RCh-表征變化任務;ID=解釋的多樣性任務.(以下同)
結合表1、表2和表3的結果,可以看到,3歲兒童在各任務上的表現比較一致,只是在解釋多樣性任務上的表現優于在錯誤信念任務上的表現;但4歲組和4歲半組兒童在各個任務上的表現上存在較多的差異,特別是在外表-事實區分任務上的表現均差于其它任務,而表征變化任務上的表現均優于其它任務。
下一頁
【幼兒心理理論發展的一般認知基礎】相關文章:
心理語言學發展的理論基礎探究03-29
試論審計理論基礎03-22
試析營銷的理論發展及水平營銷理論12-09
淺論強化理論的發展12-06
物權效力的一般理論03-18
反語認知的概念整合理論解釋03-19
激勵理論發展的新趨勢03-18
談認知圖式理論與英語教學03-18
認知心理學學習理論及網絡教育環境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