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現代導演編劇缺乏歷史文化意識
近期電視劇三國正在熱播,我也看了幾集,看到了許多笑話,得出一個結論:暫且不說那些演員選得如何、演得如何,暫且不說三國以后產生和語言詞匯用在那三國里,只說說導演與編劇的水平,認為他們缺乏基本歷史與軍事常識,拍寫出三國里的一些情節是憑自己的想當然。舉以下幾個例子來說明:
一、曹操會允許手下人口稱他“萬歲”嗎?
曹操雖有曹氏代“漢”的野心,但他本人從沒有真正篡漢自立。曹操為了統一中國,采用“挾天子子以令諸侯”的合法手段來剪滅諸侯勢力,他在南征中除了用武力外,也采用收賣人心。在當時,漢獻帝仍是合法皇帝,國內支持漢正統意識仍然普遍存在,因此在沒有達到篡漢的成熟時機,曹操不可能囂張到允許他的軍隊那樣毫無顧忌的呼他為“萬歲”。在權謀方面,相信曹操應該比電視三國的導演和編劇聰明,不會象劇中表現的那樣幼稚。
二、小喬能在隨軍到前線與周瑜在一起嗎?小喬能當軍營監酒官嗎?
按戰時前線軍紀規定,軍官家屬是不能隨軍到前線與軍官同居。周瑜是軍隊統帥,這個規定他非常明白,是不可能帶頭違反這個規定將妻子小喬帶在赤壁前線與自己同居,也不可能會有在歡迎蔣干的宴會上當監酒官(監酒官其實是太史慈),更不可能會出現在攻擊曹操大戰的當天車載救走諸葛亮。電視劇三國又開了一個無知的玩笑。
三、赤壁之戰時,諸葛亮的徒弟是馬謖嗎?
電視劇三國中,赤壁大戰期間,劇中現示出諸葛亮有個學生叫馬謖,且馬謖還是一個帶有明顯短須的小伙子。
據史料,馬良(187年-222年)字季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馬氏五常”中老大,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劉備占據荊州后出仕,任從事一職。馬謖(190年-228年)字幼常,馬良之五弟,初以荊州從事跟隨劉備取蜀入川,曾任綿竹、成都令、越嶲太守,蜀漢丞相諸葛亮用為參軍。
從以上史料看,馬氏兄弟應該是在赤壁大戰(208年7月-12月)后,劉備奪得荊州后才追隨劉備,因此不可能馬謖在赤壁大戰期間出現在劉備的軍中(在此時,馬謖大致才18歲,就正常生理而言,此時馬謖也不可能有了明顯的短須),也更不可能會是諸葛亮的學生。
四、司馬昭是為司馬懿長子嗎?
電視劇三國中,建安十四年,陳群告訴曹丕,司馬昭為司馬懿(179年-251年)長子,且還是說司馬懿有兩位公子聰明有才。
據史料記載,司馬師(208年-255年)為司馬懿長子,司馬昭(211年-265年9月6日)為司馬懿次子;建安十四年,司馬懿應該是30歲,司馬師應該才滿一歲,司馬昭應該還沒有出生。在電視劇三國中,建安十四年,司馬懿的`角色成了中年人,而司馬懿已經有了兩個聰明有才華的公子,且司馬昭成了長子,這與歷史開了大玩笑。
五、書寫載體主要還是竹簡嗎?
據史料記載,東漢宦官蔡倫改良了造紙工藝,使造紙紙章質量與產量大為提高,致使紙章逐漸代替了人們的文字載體絹、布、竹簡等,東漢后期紙章已為人們普遍使用。而電視劇三國中,人們的普遍文字載體仍是竹簡,這不知是哪個地方又出了問題。
六、士兵的長武器主要是戈嗎?
據兵器資料介紹,戈,中國先秦時期一種主要用于勾、啄的格斗兵器,始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戰國中晚期至西漢,一般長戈用于車戰,短戈用于步兵;東漢末年軍隊主要的格斗兵器是矛、戟、環首刀,戈和劍這時已退出戰場,射遠器是弓、矢、弩,主要的防護具是盾和鐵甲胄。
【淺談現代導演編劇缺乏歷史文化意識】相關文章:
5.淺談園長管理意識
7.淺談無意識教育
8.淺談數學應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