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點滴思考論文
摘要:校園文化是影響青年學生思想和行為的最直接環境,能否搞好校園文化建設,是關系到青年學生能否健康成長的大問題。我們必須從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戰略高度來認識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重視對校園文化現象的研究,加強對校園文化活動的引導,充分發揮校園文化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校園文化;建設;思考
校園文化已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作為高校的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我想就如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問題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重視校園文化現象的研究
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校園文化不是哪個人杜撰出來的新名詞,而是一種客存在,而且是一種對學生的思想、行為有著巨大影響的客觀存在。既然是一種客存在,作為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就不能漠視甚至否認它的存在,就必須重視它、研究它。校園文化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學生的所思所想,在校園文化想象的背后隱藏著學生的深層次思想問題。比如在一段時間內高校中相繼出現的各種“熱”和各種“風”,以及內容不一的“課桌文化”、形式不拘的“寢室文化”等,就在很大程度上顯示出了大學生的苦悶、追求和價值觀、人生觀的更迭軌跡。如果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對這些現象不理不睬、不聞不問,就不可能真正掌握學生的思想脈搏,思想政治工作就會失去針對性,效果就不可能好。
校園文化現象是復雜的,各種現象的出現,受著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如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的碰撞、傳統觀念和現代觀念的沖突、社會環境和學校教育的錯位、不同地域文化之間的影響(學生來源地區不一,所處文化環境不同,集中在一起必然會有價值觀念、道德標準、生活習慣等地域文化間的碰撞)等等。如果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對學生的看法只停留在現象階段,而不分析、研究諸多因素對校園生活的沖擊和影響,不調查、探討出現這些現象的深層原因,對學生的教育就可能是“對牛彈琴”,不著邊際。
校園文化和其他亞文化相比,有其自身的特點:一是開放性強,二是穩定性差,三是表現形式多樣。這些特點是由其特定的環境及學生的心理特點所決定的。學校一般是最具開放性的地方,各種新知識、新思想、新觀念是最早在學校中開始傳播的,加之學生的心理處于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渡時期,興趣廣泛而不穩定,對新的東西接受快而選擇性差、批判性不強等因素,都直接、間接影響著校園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因此,要真正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必須重視對校園文化現象的分析和研究,掌握校園文化特點。對校園文化的研究,應該注意實際調查和理論研究相結合,二者不可偏頗。只有實際調查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只有對材料進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理論分析和加工整理,才能找出規律,才能為切實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依據、找出辦法,也才能對我們的工作真正有所幫助。
二、加強校園文化活動的引導
引導校園文化建設沿著健康、文明的方向發展,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職責之一;仡櫧鼛啄陙硇@文化的建設發展,我認為存在下列問題:
一是教育者對校園文化的認識不足。有些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僅限于課堂之上,課下對學生所思所想不聞不問。我們知道,課堂教育僅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方式、一個環節,如果我們僅僅重視課堂教育這一形式,僅僅抓了這一環節,那是遠遠不夠的。教育必須有連續性,這種連續性不止是指某位教師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有連續性,而且還包括課外的連續教育。有些教師不注重抓課外教育,認為課外時間是學生自己的,學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最好不要過多干預,主動放棄了課外教育這一陣地。
二是在校園文化活動中,有教育意義的活搞得少,甚至不搞。學生活動中娛樂性的活動占很大比例,而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則太少。有時組織教育性強的活動,又往往帶有強迫性,學生自發組織、自愿參加者不多。
三是對學生社團缺乏引導。高校中,有許多社團是學生自發組織起來的,教育者既不知道社團的宗旨,也不了解社團活動的內容。有些社團雖經有關部門批準,但在學生活動過程中,無人過問,效果如何,也從不檢查。
鑒于此,我們必須采取強有力的措施,用正確的思想、健康的活動、規范的管理去占領校園文化陣地,使之真正成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合格人才和可靠接班人的園地。
第一、真正發揮教育者的主導作用和表率作用,使教育者都能主動關心并積極參與學生的各項活動,時時處處都在引導學生,做到師生共建校園文化。
第二、必須凈化、優化育人環境,教師要用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去武裝學生的頭腦,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所關心的熱點問題,糾正學生中的錯誤思想,同時,學校要健全和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強對校園學習和生活環境的`建設和管理。
第三、抓好學生骨干隊伍建設,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學生骨干隊伍是學校在學生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是學校管理工作的助手,是學校領導及部門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我們必須充分發揮他們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三、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功能
校園文化作為一種客觀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深入探討、全面認識校園文化的功能是建設好校園文化的前提和基礎,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功能,則是建設校園文化的目的所在。
第一、校園文化是陶冶學生高尚情操的熔爐,具有美育功能。學生通過藝術講座,可以獲得美的知識,通過參觀美術作品展,可以提高審美層次,通過參加書法繪畫攝影比賽,可以提高創造美的能力。
第二、校園文化為學生提供了參與科研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具有實踐功能。學生通過參加小發明小制作小創造等科技活動,一方面滿足了自己的創作需要,一方面也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和科研水平。
第三、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對塑造一代新人起著巨大的作用,具有塑造能力。特別是以校訓為代表的校園精神、優雅整潔的校園環境和代代相傳的校園傳統,都在激勵、熏陶、塑造校園新人方面起著重大作用。
第四、校園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課堂,具有德育功能。作為課堂教育的繼續和補充,課外開展的各種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在形成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等方面,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第五、校園文化是推進校風建設的巨大動力。健康的校園文化建設和良好的校風形成有著密切的關系。一所學校沒有積極向上、催人奮進的校園文化,就不可能有文明求實、團結進取的良好校風。校園文化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校風的好壞。我們應當努力建設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以此來帶進良好校風的形成和鞏固。
環境影響青年,青年在于引導。校園文化環境是影響青年學生思想和行為的最直接環境,能否搞好校園文化建設,是關系到青年學生能否健康成長的大問題。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對校園文化問題的研究,加強對校園文化活動的引導,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大學生,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各種社會思潮,從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戰略高度來認識校園文化建設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充分發揮校園文化應有的作用。
【關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點滴思考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