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術新課程教學中的課堂控制論文
目前,在全面推進美術新課程改革的教學實踐中,大部分美術老師都面對一種困惑,那就是如何控制和調節課堂。既要調動廣大學生參與美術學習的興趣,促進課堂教學的熱烈氣氛,使廣大學生能在寬松、愉快的情境中,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獲得審美享受和愉悅;同時,又要把握好課堂的教學環節,實施教學目標,控制學生的情緒,防止“混亂”局面及失控現象的發生。
一、美術新課程教學與“教學控制”的關系
美術新課程主張以人為本,張揚學生個性,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而這些教學思想要貫穿于平時教學實踐中,美術教師除了要把握好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外,更重要的是能創設一種良好的、令人振奮的教學情境,刺激學生參與學習的興奮點,變“要學生學習”為“學生自己想學習”,使學生充分體驗藝術學習的樂趣,讓他們既獲得審美愉悅,同時也能提高藝術創造能力。因此,新課程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控制就成了當前教改的爭議之一:例如有些老師認為新課程就是應該充分發揚學生的自主性,以學生為主,教師退居幕后,對課堂不要干涉,任其自由發展,結果課堂氣氛雖然熱熱鬧鬧但顯得有些混亂,導致教師無法“控制”課堂;還有的老師因為害怕學生的活躍而擔心課堂紀律,在教學中處處干預和設防,教學中機械、生硬地處理有關問題,這樣既束縛了學生參與藝術學習的主動性性和趣味性,又使課堂氣氛過于嚴肅、死板,這些問題的出現,都與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控制問題有關。
那么,是不是像有的老師所認為的那樣,新課程教學就不要教學控制,或者認為新課程教學就應該強化教學控制呢?我個人認為,這些認識和理解都有局限性和膚淺性,新課程教學雖然非常需要教學控制,但教學控制的目的并不是操縱和約束學生的學習,而是對它進行有效的調節和引導,使課堂教學有序化,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比如: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王國,他們容易在那里持續逗留,教師就要密切關注學生在教學場景里是否掉隊和迷路,不能因為害怕出現這種情況而讓學生一直緊跟自己。另外,教師也不應直接糾正學生錯誤的學習行為和創作方法,而應通過對學生的正確引導,讓他們自己去改正不合理的行為;教師也不應直接要求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而是通過創設有趣的學習情境,讓他們自然地產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教師不要直接去要求學生去實現某個目標,但暗中卻給他們搭支架,給予提示和引導,讓學生品嘗到成功完成任務的喜悅。在這里教學控制已改變了傳統的約束和管教的核心內涵,以一種間接和委婉的方式起作用。
二、美術新課程教學需要什么樣的“教學控制”
創設豐富感人的教學情境是非常復雜的,那么在動態多變的教學情境里,需要什么樣的教學控制呢?那就是必須依據人本主義和建構主義的思想來設計,體現引導性的發展性原則。
1、“教學控制”應關注什么?
究竟需要對哪些方面進行“控制”呢?這涉及到教學控制的內容,即對學生主體性探究能力的發展,教學控制要促使學生愿意學習、主動探究,在實踐中獲得學習情感的升化。所以,了解學生的興趣和心愿是有效教學控制的第一步。但是,學習心向的養成不能停留在學生初始的個人興趣與心愿的水平上,因為這時他們的興趣和心愿并不穩定,關注的內容也相對狹窄。所以,教學控制進一步的工作就是立足于學生初始興趣與心愿,并使這些興趣與心愿發展為穩定的心理傾向,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上的興趣穩定、持續,并能圍繞教師的教學思路和設計積極思考,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2、誰在實施教學控制?
在美術新課程復雜的教學情境中,實施教學控制的并不單是美術教師,還應該包括全部學生和教學系統等因素,他們各自的教學控制方式和功能是不同的。
教師主要通過教學活動設計、探究活動的引導、學習結果的評價等來進行教學控制,一方面為課堂教學創造良好的條件,另一方面也引領課堂活動走向深入,并達到預定的教學期望。
此外,課堂學習應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學習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監管,學生要有效地進行自我控制。首先,必須明白自己在課堂的任務和責任,要有一種對自己負責、對團體負責的責任心;其次,是要明確自己的任務,清楚自己要達到的目標,養成有條理參與學習,完成各項任務的習慣。
除了人為的教學控制外,教學系統還發揮著自我調節的功能,將教學因素進行不同的組合,也會出現不同的系統自控效果。例如:通過將學生按每6人分成一組、男女學生交互學習,這樣學生所產生的學習積極性、表現的欲望和自我控制的水平要遠遠高于同一性別的組合;也可以將班級劃分為不同的利益團體,并開展學習競賽,其學習效果也會好于個體分散的學習。
3、怎樣有效實施課堂教學控制?
就教學控制的方式來說,應該是多種多樣而且靈活多變,體現出各自的適宜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即使在活潑輕松的美術新課程教學中,必要的規章制度也是需要的,但這些規章制度必須經過師生共同交流和協商而定,體現美術課堂教學的特點,并能逐步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體現絕大多數學生的意愿,不能將學生犯錯誤的依據作為處罰的理由,而應由他們自己去分析、思考、改正錯誤。
另外,美術課堂教學應非常重視師生情感的互動,教師應真誠地表達對學生的期望和信任,更多表現對學生的關愛,使學生能夠接近、理解,接受教師的要求,當師生這種相互期望與信任的關系建立后,即使是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細微的動作也可以起到激勵人心的作用。
就教師而言,由于各人所創設的教學情境不同,其課堂教學控制也不一樣,當教師積極地投入新課程實踐中時,他給學生做出的是榜樣,是一種“身控”;當教師以指導者的身份對學生進行引導時,用言語為學生排解困境、指點迷津,教師就是“言控”;而如果教師不參與或引導學生,而是由他們自己去主動參與學習,教師就成了學習的觀察者,當學生意識到教師在觀察他們的學習時,他們有時會表現地更積極一些,作為觀察者的教師不要讓自己的行為成為監督,這就是一種不“言”不“行”的無形之控。
總之,在實踐美術新課程的課堂教學中,美術教師對課堂的“控制”應綜合使用各種方式,以效果為標準,靈活多變,既要能微觀調控,又要把握全局。
【美術新課程教學中的課堂控制論文】相關文章:
美術課堂教學論文09-27
美術課堂中的因材施教論文09-06
新課程背景下的美術教學探索的論文06-15
英語教學中的課堂討論論文10-05
淺談美術教學中的素描教學論文09-30
美術教學中的語言形態論文08-16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美術教學論文05-24
美術論文:在美術教學中運用想象所得07-06
新課程背景下物理教學中的美學體驗論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