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臨床見習帶教體會教育論文
【關鍵詞】 眼科;臨床見習;教學
臨床見習是醫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第一步,是使學生獲得臨床感性認識并培養其能力的一種重要教學形式,在現代醫學教學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眼科臨床見習階段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臨床獲得感性知識,并對其在課堂中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驗證和鞏固,初步培養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1]。眼科臨床見習專業性較強,疾病檢查中常需特殊的儀器和方法,如裂隙燈顯微鏡、眼底鏡、眼壓計、視野檢查、眼底熒光血管造影等,相對較難掌握。本文就如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眼科學臨床見習課的教學質量報告如下。
1 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臨床見習普遍有一種新鮮感, 有著較強求知欲望。故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學有所獲。投影儀、多媒體技術等在臨床教學中的廣泛應用,避免了以往單純的口頭講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利用多媒體技術對眼科基本的檢查方法和常規操作進行講解和演示,使其了解視力檢查、裂隙燈顯微鏡檢查、眼底檢查、視野及眼底熒光造影檢查技術,以及點眼液、沖洗淚道、麥粒腫切開引流等操作。在這部分教學中,學生對眼科診治方法有了初步的認識,且彌補了見習中時間短、病人少、病種不全的弊端,起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 開展互動式教學
眼科的操作比較復雜,若僅憑課堂講授,學生難以完全理解。因此,在見習中讓學生親自實踐才能加深印象,發現問題。我們利用病房的'檢查室,向學生詳細講解裂隙燈顯微鏡檢查、眼底檢查、眼壓及弧形視野計檢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互相進行檢查,給學生提供參與和自我表達的機會。針對學生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針對性的進行集中講解,從而使學生對眼科的檢查操作不是單純的停留在表面,而是有了自己的初步體會。同時,利用眼科門診的特殊檢查方法,如超聲檢查、眼底熒光造影檢查、驗光檢查等,使學生了解其原理和方法,對課本中學過的內容進行歸納和復習。這種互動式教學,既鍛煉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又能通過學生的反饋,了解學生最需要什么知識以及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和遇到的問題,并及時調整教學內容[2]。
3 利用床旁教學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
臨床見習中,有些病往往不象教科書中介紹的那樣典型,或者可能并發兩種疾病,如:白內障繼發性青光眼、內眼手術后繼發角膜潰瘍、視網膜脫離后繼發眼球萎縮等等,因此,這一教學過程既是臨床與課本相結合的過程,也是對疾病診治深入的過程,同時,可啟發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尋找答案,培養其認真思考、因果分析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思維方式。我們選擇個別比較典型的患者,讓學生自己采集病史和床旁查體,并將有意義的輔助檢查結果提供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提出診斷、鑒別診斷及診療計劃,對學生提出的診治意見正確的給予肯定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錯誤及時糾正。若遇到較復雜的病例,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獨立分析、積極發言,在課堂討論中與帶教老師一起,全面、系統地分析病情。這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見習教學的質量。
4 參觀門診手術及觀看手術錄像
在對眼科檢查和疾病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我們通過具體的手術步驟演示,如屈光手術、青光眼小梁切除術、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等,使學生了解眼科常見手術的適應證、禁忌證及并發癥,從而對疾病診治有更完整的認識。
5 了解眼科新進展有利于擴大知識面
教科書因篇幅限制和出版周期長等各種原因,往往不能及時反映本學科新的知識和觀點,因此適當介紹一些本科教育前沿的發展動態,對于幫助學生獲取新的科學信息,了解疾病診治的新進展意義極大。例如老年性黃斑變性的光動力療法,OCT在青光眼及黃斑區疾病中的應用,透明晶體摘除手術矯正高度近視等,可擴大學生知識面,增加其學習興趣。臨床見習是醫學生接觸臨床的第一步,也是醫學生醫德醫風形成的開始。教師要時刻注意以身作則,關心患者,尊重其隱私,時刻樹立為病人服務的意識。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使學生真實地體會到醫德與醫術是醫務人員的靈魂,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參考文獻】
。1] 王瑞虎.帶好眼科見習生的經驗[J].醫學信息.手術學分冊,2007,20(4):374-375.
。2] 陳嘉瑩,楊棉華,鄭小薇,等.強化教學意識和管理提高眼科學見習教學質量[J].衛生職業教育,2007,25(20):105-106.
【眼科臨床見習帶教體會教育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