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脂血癥的中醫治療
高脂血癥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之一,也是倍受關注和嚴重影響中老年人正常生活的疾病。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醫療生化監測技術的普及,愈來愈多的人注重健康體檢。高脂血癥作為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引發心腦血管病的隱患,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現將高脂血癥中醫的有關資料如下:1 臨床資料
高脂血癥是目前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以30~60歲年齡發病率高,以肥胖者、喜食肥甘厚味者、有煙酒嗜好者多見。臨床表現各不相同,或不典型,以血液生化檢查改變為客觀診斷指標;灲Y果主要顯示為:血清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增高。
2 病因病機
人過中年,正氣漸衰,陰陽虧損,臟腑功能失調,脾失轉輸,腎失開合,水液轉輸失司,水濕內停,化濁生痰,滯留心脈,水谷不化,津血反成膏脂、痰濁,日久心脈痹阻。
3 分型治療
1) 脾虛濕盛:癥見體胖虛松,倦怠乏力,胸院痞滿,頭暈目眩,肢重或腫,納差,或伴便溏。舌胖,苔白厚,脈濡。
脾虛濕盛痰積測體胖虛松,倦怠乏力;痰濕中阻,則胸院痞滿;痰濁上擾,則頭目暈眩;水濕流于四肢,則肢體沉重或浮腫;痰濕內盛,胃弱脾虛,則納差便溏;舌胖苔白厚,脈濡,均為脾虛痰積之征。
益氣健脾,除濕化痰。
參苓白術散合二陳湯加減。
黨參15克黃芪15克茯苓12克白術IZ克扁豆12克山藥12克半夏10克陳皮6克薏苡仁15克生山楂15克荷葉9克澤瀉15克隨癥加減。
2) 氣滯血瘀:癥見面色晦暗或有褐色斑點,肢體麻木,肌膚甲錯,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脈細澀。
陽氣虛損,鼓動無力,血運緩慢;或肝郁氣滯,血運受阻;或痰濁滯留,心脈痹陽,日久瘀結。
化瘀散結,通絡降脂。 血府逐瘀湯加減。
紅花9克當歸9克生地黃9克川芎6克赤芍6克牛膝9克桔梗6克柴胡3克枳殼6克丹參15克隨癥加減
3) 痰濁滯留:癥見眼瞼處或有黃色瘤,胸悶時痛,頭暈脹痛,肢麻或偏癱。舌黯或有瘀斑,苔白膩或濁膩,脈沉滑。
久有痰積,人絡致瘀,痰瘀滯留,可見眼瞼處黃色瘤;痰瘀痹阻胸脈,則胸悶時痛;入于腦絡測頭暈脹痛;滯于經脈,則肢麻或偏癱。音黯或有瘀斑,苔白膩或濁膩,脈沉滑,均為痰瘀滯留之征。
活血祛瘀,化痰降脂。
通瘀煎加減。
當歸9克紅花9克桃仁9克山楂15克丹參15克澤瀉15克澤蘭15克蒲黃20克(包煎)三棱12克獲術12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隨癥加減。
4) 肝腎陰虛:癥見體瘦而血脂高,頭暈目花,健忘,腰酸膝軟,失眠,或五心煩熱。舌紅,苔薄或少,脈細或細數。
年高體弱,肝腎不足,陰不化精,反釀痰濁,留滯體內,則體瘦而血脂高;陰虛于上,清陽不升,腦失充養,則頭暈目花,健忘;陰虛于下,腎腑失養測腰膝酸軟;腎陰虧虛,不能上濟于心,心人獨亢,心神受擾而失眠;陰虛火旺,則五心煩熱;舌紅,苔薄或少,脈細或細數,均為肝腎陰虛,或陰虛火旺之征。
滋補肝腎,養陰降脂。
二至丸合六味地黃丸加減。
女貞子15克旱蓮草15克生地15克山茱萸10克茯苓 12克澤瀉 15克澤蘭 15克山楂 15克桑寄生15克黃精15克枸杞子15克首烏15克隨癥加減
4 討論
高脂血癥并未相對應的中醫病名,臨床常依據癥、舌、脈的表現不同辨證論治。本病屬本虛標實,正虛為本,即正氣虛弱,陰陽虧損,脾腎兩虛,未能化生精血、津液,反成膏脂、痰濁、瘀血。邪實為標,邪實當責之于水濕、痰濁、瘀血。濕、痰、濁、瘀均為機體的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素,當標本兼顧,扶正祛邪。
【高脂血癥的中醫治療】相關文章:
談中醫治療小兒厭食03-18
脾胃濕熱黃疸的中醫治療03-05
探討小兒夏季熱的中醫治療03-18
淺談中醫治療糖尿病03-16
淺議中醫時間醫學的擇時治療12-11
淺談從脾論治高脂血癥12-04
中醫治療頸椎病的護理體會03-05
探討中醫藥治療痛風的思路與方法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