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論文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可有可無。
中醫學論文1
李友余,男,1965年畢業于江西中醫學院,主任中醫師,第二批國家級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指導老師。從醫近50年,臨床經驗豐富,擅長中醫內科及雜病的辨證論治,療效顯著。筆者有幸跟隨于李師臨床,收益良多,現將李師學術思想簡要整理如下:
1.辯證與辨病相結合是提高中醫療效的根本方法
李師認中醫的生命在于療效,而提高中醫療效的根本方法就在于堅持辯證與辨病相結合的原則。
辯證與辨病,中醫應用"四診"、"八綱",辨證施治,這是中醫認識疾病本質的方法和手段,"證"是臨床辯證論治的依據,證在"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不斷變化,辯證就是在分析了解疾病的部位、性質、原因后,歸納成比癥狀更接近于疾病本質的證;中醫對各種疾病進行分析歸納,著眼全局和整體,突出特點為統一整體觀。以整體綜合觀察的方法,把人體看成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并以"人與天地相參也"的整體觀念,強調入與自然界之間存在的密切關系。李友余老師在辯證施治中,十分重視整體觀念,強調從時令節氣、地理區域、自然環境和人體稟質等各方面的綜合因素中對疾病加以分析。
李友余老師指出既要重視辯證,也要重視辨病,只有兩者結合,才能提高臨床療效。辨病與辯證相結合是正確診斷的需要,是評價療效的需要,也是實現中醫現代化的需要。因此可以說辯證是中醫的臨床指導核心,舍此則失卻中醫的特色;辨病是中醫臨床現代發展,無此則停滯不前。
2.氣血病變是臨床辯證的基礎和施治的根本
李師強調治病必求其本,本在陰陽,實則氣血,氣血病變是臨床辯證之基礎,調整氣血是施治之根本。人體分陰陽,其構成的基本物質是氣血,人體的氣血是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是人體一切活動的動力和源泉,它來源于水谷,化生于臟腑,既是臟腑經絡功能的動力,又是臟腑功能活動的產物。氣行與血暢、氣血相互平衡是臟腑經絡功能正常運行的基本條件。
"氣為百病之長,血為百病之始",氣血也是各種疾病的病理基礎,氣血失常的病機,如同邪正盛衰,陰陽失調一樣,不僅是臟腑、經絡等各種病變機理的基礎,而且也是分析研究各種臨床疾病病機的基礎。臟腑經絡的病理變化無不影響氣血,內外婦兒臨床各科的病癥無不涉及氣血,氣血辯證始終貫穿在八綱、衛氣營血、臟腑、六經等辯證方法之中。
3.宗師李東垣脾胃論學術思想,獨創"氣虛氣滯"理論
李師在臨床辯證施治上特別重視脾胃,他受張仲景《傷寒論》"顧護胃氣"學術思想影響甚大。提出"留得一分胃氣,便有一分生機"。學習并領會李東垣脾胃論學術思想,特別強調"人以胃氣為本"。脾胃居于中焦,是人體氣機升降之樞紐,能灌通其它四臟五腑,為氣血生化之源,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之根,故稱"脾胃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受病,以脾胃先虛為主。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氣機升降出入之樞紐。人體氣機升降是維護機體生命活動的重要表現。氣貴順,血貴行,氣血調和,百病無生;氣不順,血不行,氣血不和,百病叢生,諸癥蜂起。脾胃虛弱,則氣血生化失源,升降出入混亂,氣虛無以運行,氣虛導致氣滯,氣滯則致血瘀,并可行起陰虛、血虛、出血、挾濕、挾食、生水、生痰,礙肝累肺,絡損心腎,諸癥皆起,日久不解成為沉疴頑疾。這是李友余老師脾胃論指導下獨創"氣虛氣滯"理論,在這個理論指導下,創方加味香砂六君子湯,共藥物組成為:廣香9g、砂仁7g(后下)、煨肉豆蔻6g、厚樸9g、黨參30g、白術10g、茯苓15g、甘草3g、黑丑3g、生大黃3g。本方特點是權衡補行,把握升降,方中以四君子湯健脾益氣,補其氣虛,選廣香、砂仁、煨肉豆蔻、厚樸及少量的黑丑、生大黃,以及去其壅滯,推陳致新,清降胃氣,綜合本方以補促行,以行助補,補行結合,從而達到補中有行氣不滯,行中有補氣不耗。所有虛實傳變,都應以脾胃氣虛氣滯為本,補行平衡為治,這就是李師治療脾胃病的中心思想。
4.瘀血學說和活血化瘀的臨床運用
李師對瘀血學說和活血化瘀的臨床運用有一定的研究,并運用活血化瘀治則,施實異病同治,論治痹證、痛證、心腦血管疾病、頑固性皮膚病、內科雜癥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瘀血學說和活血化瘀治則實則為李友余老師氣血論在臨床上的具體運用。李師瘀血學說有三個觀點:①"氣帥血行"的觀點。氣血二者,以氣推動"血之運行"!端貑枴分^:"凡病皆生于氣",強調氣在發病學上的重要性。不論氣實還是氣虛,都可能導致血脈的運行不暢。臨床上常有氣滯血虛或氣少血脈不暢等不同情況。②關于血虛血實的觀點。過去曾有人誤解為"凡瘀血都一定血實",其實不然。在臨床上確有二種情況,有偏有血虛者,有偏于血實者。③淤血分寒熱。以臨床遇見氣滯血淤而導滯的血淤證來說,其分寒熱。寒主收澀,血遇寒而凝屬寒淤。熱迫血妄行,離經之血便不全所引起的供血不足等。
活血化瘀的治療目的,就是"化解"和"排除"淤血。從而使由"淤血"形成的疾病得到痊愈。李師運用活血化淤治則治療"淤血"主要有四法:①調氣活血法:如清代王清任所擬補陽還五湯,李師常用此方治療氣少血脈不暢,其中補氣行氣黃芪用量為60~120g,而其它活血化瘀藥只不過10~30g。②補血活血法:血實者常用桃紅四物湯,多用于血瘀之腰痛,血虛多為心脾兩虛而致血瘀證選用歸脾湯主治,婦科的痛經、經閉就常見此證。③行氣活血法:此法又分行氣溫經活血,行氣清熱活血。瘀血屬寒則經脈攣縮,凝滯不暢,臨床以冷痛,苔白或舌青,脈沉遲等為主證,常見痹證,常用藥物選用桂枝、干姜、細辛、當歸、川芎、雞血藤之類,瘀血屬熱則見頭痛、胸痛、內熱瞀悶、急躁善怒。舌質紅、脈數等為主癥,病如銀屑病、玫瑰糠疹、面部痤瘡、過敏性皮炎等均屬瘀血屬熱,常用生地、丹皮、紫草、生地榆、白癬皮、白蒺藜、地膚子等涼血祛淤,每收良效。④祛血祛風法:"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中醫所指"風"的概念較為廣泛,包括內、外風,內風指病理產物,如中風、頑固性皮膚病、過敏性疾病等,在這些病證的治療上也采用活血化淤的方藥,認為這些"風證"的治療僅用祛風方法還不夠,要將活血藥與祛風藥并用或突出應用活血藥,才能消除"風證",這就是"血行風自滅"的含意。李師在治療痹證及過敏性皮膚病時常選用以四物湯為主方化裁治療,取得較好的療效。這一觀點對臨床實踐是有指導意義。
在近50年的臨床實踐中,李師既立足于中醫基礎理論,又不斷進行理論創新,以緩解患者的痛苦為己任,兢兢業業,得到了廣大患者的高度好評,筆者更是受益終身,故將李師的學術思想加以總結,以供廣大同行參考借鑒。
中醫學論文2
高校圖書館存在的價值在于為教學和科研服務。信息時代為中醫藥院校師生的科研工作提供了便利條件。但中醫藥學科具有的特殊性要求圖書館必須實現服務內容和服務模式的轉變,從而滿足信息時代和中醫藥院校發展的要求。
1開展學科服務的必要性
教學、科研是高校工作的重頭戲,為教學和科研服務也是高校圖書館存在的價值。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在數字化、網絡化的信息環境下,高校師生對圖書館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而學科服務正是為了適應這種要求而推出的服務創新模式,其在中醫藥院校圖書館中的推行更為必要。
1.1可滿足中醫藥學科具有的特殊性要求
學科服務是以學科為基礎,以學科館員為核心,針對用戶的專業需求,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開展介于信息服務與知識服務之間的一種新型服務模式,是圖書館創新服務和個性化服務的具體體現。在中醫藥院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對象中,長期從事臨床工作的教師和研究人員的文獻檢索的知識基礎和能力相對薄弱,而他們對文獻資源和知識信息的需求量又很大。這一矛盾促使圖書館需要具備個性化、深層次、專業化的學科服務。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廣大師生的信息需求,為學科建設提供切實有效的文獻資源支撐。
1.2中醫藥古籍資源開發的需要
中醫藥院校學科的主要特點是近“古代”而遠“現代”。目前,一些古籍資源和特殊專業的信息資源建設還無法完全滿足教學和科研的需要,對傳統中醫藥資源的收集和管理工作的數據化模式還未完善,對一些古籍抄本、精刻本、拓本和孤本的數據化、電子化管理的探索還未取得突破性進展。這些古籍的開發和管理都需要學科服務的支持,需要在學科館員與對口專業的結合中探索,從而實現古籍資源現代化。
2中醫藥院校圖書館學科服務面臨的困境
隨著學科服務在各高校圖書館服務中的發展,中醫藥院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水平也隨之提高。但由于中醫藥院校具有的特殊性,導致其學科服務面臨著一定的困境。因此,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必須正視存在的問題,才能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
2.1開展學科服務缺乏長遠規劃
學科服務的總體發展規劃是實現學科服務規范化、科學化的前提條件,是圖書館長期發展、官員隊伍建設和資源配置中的綱領性文件。但目前,由于一些中醫藥院校的圖書館缺乏對學科服務的認識,在制訂圖書館發展規劃、資源配置方案和館員隊伍建設計劃時,只將學科服務建設作為短期安排,并未納入圖書館的長遠發展規劃中,導致學科服務淪為一般工作,缺乏創新的動力,不利于構建適合本館實際情況的學科服務模式,最終導致學科服務的開展失去了可靠保障。
2.2學科服務發展中存在障礙
中醫藥院校圖書館部門間的界限十分明顯,但橫向聯系比較薄弱,導致圖書館各部門間的溝通相對較少,資源配置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整體服務空間封閉,這不利于學科服務的發展;中醫藥院校的學科具有近“古代”而遠“現代”的特點,使之與圖書館專業的相容性較低,導致學科館員的設置難度較大,這也是中醫院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最大障礙;雖然近年來一些中醫院校圖書館采用了兩種或多種學科服務方式,但很多圖書館卻缺乏對學科服務的整體設計,將其分散發布在了本館網站的不同區域中,導致在程序設計方面非常煩瑣,需要多層鏈接才能進入服務頁面,這不僅無法滿足讀者在使用方面簡單、易操作的要求,而且易遺漏服務內容。
3加強中醫院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措施
中醫藥院校圖書館學科服務面臨的困境啟示我們,要搞好學科服務,就要改變傳統的服務模式,不斷創新服務理念和服務模式,發揮學科館員的作用,構建學科服務平臺,從而提高學科服務的水平。
3.1制訂學科服務發展規劃
應制訂長遠的學科服務發展規劃,實現學科服務的科學化和規范化。這是中醫藥院校圖書館開展學科服務的基礎。發展規劃一定要立足于中醫藥院校的長遠發展,并緊密結合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的特點和學科服務的特點;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對口院系學科建設和科研的各種信息,尤其是要獲取對口院系重點學科教學和科研等多方面的信息,并分析這些信息,從而使制訂規劃既具有前瞻性,又切實可行。
3.2加強學科館員隊伍建設
為了保證學科服務質量,需要選拔和培養一批高水平、具有相關學科知識和學科服務經驗的學科館員。只有加強學科館員隊伍建設,才能滿足讀者個性化的信息和服務需求,從而提高學科服務質量。因此,中醫藥院校圖書館要充分挖掘館員中具有學科基礎、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充實館員隊伍,并按照學科發展規劃,充分發揮學科館員的作用,主動地為用戶提供教學和科研的信息,從而提高學科服務的有效性。
3.3構建學科服務平臺
學科服務平臺的構建是搞好學科服務的基礎之一。學科服務平臺的構建要以用戶為中心、學科為重點、學科館員為主導。用戶和學科是圖書館工作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圖書館工作的落腳點。只有以用戶和學科為中心和重點,圖書館的工作才能落到實處。中醫藥院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用戶應以教師和學生為主,并以學科館員為主導,從而彰顯學科服務的個性化特點;借鑒其他院校的經驗,完善學科館員復合服務模式(聘請院系資料員、學生等作為聯絡員和信息專員)和“特約館員”模式;學科館員應深入科研一線,了解學科前沿,掌握學科對口院系的教學和科研動態,與“特約館員”共同圍繞教學和科研要求開展學科服務。為了更好地開展學科服務,學科館員還要積極地參與專業文獻資源的建設,并按照教學和科研要求進行管理和服務工作;利用Web2.0技術打造學科服務平臺,可為學科館員與學科用戶提供交流、互動的平臺,它整合了館藏資源和網絡虛擬資源,集成了相應的學科導航和學科知識庫等工具,為用戶提供了全方位、個性化、智能化的一站式學科知識服務,也為廣大師生提供了更加高效的信息服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開展用戶信息素養培訓
中醫藥院校學科服務中的用戶為從事教學和科研的廣大師生,尤其是長期從事臨床工作的教師和研究人員,他們對專業知識、信息的需求量很大,但他們缺乏相應的文獻利用、檢索技能。因此,必須重視培養讀者的信息素養,從而將學科館員的信息使用技能傳授給用戶。應借鑒其他大學圖書館的經驗,與學科帶頭人、科研團隊建立聯系,以提高學院的科研和教學水平為已任,著力培養科研團隊的信息獲取能力,從而使學科服務產生更大的價值。
4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醫藥院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是一項主動參與式的、高效的知識和信息服務,是圖書館創新精神和個性化服務特征的具體體現。為了滿足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需要,中醫藥院校圖書館應面向學科,將學科服務納入圖書館長遠發展規劃中,并以學科館員為核心,打造學科知識服務平臺,這將成為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最佳策略。
中醫學論文3
醫學屬于實踐科學,以生命為其研究目的,中醫學也不例外。中醫學通過解剖了解人體的基本結構之后,并沒有沿著“解剖”的路線發展出與其相對應的生理學,而是受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尤其是在戰國時期“方士”的影響下,與古代“天人哲學”相結合,形成了以《黃帝內經》為代表,以“氣化學說”為學術特點的理論體系。中醫學界曾對中醫生理學的學科構建作出努力,但最終因無法對解剖形體作出合理解釋而失敗,以至民國時期,中醫界人士也開始懷疑和批判中醫“生理學”的合理性。通過了解中醫“生理學”的學術沿革,有助于準確把握中醫學解剖形體與氣化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地建設和完善中醫生理學的理論體系。
1中醫學術特點的衍變
目前,有關中醫學理論起源的問題,大多認為可遠溯夏、商、周三代,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初步建立。戰國至秦漢,國家完成了統一,“諸子思想”“百家文化”逐漸融并,促進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成熟與完善!饵S帝內經》便是在這樣的歷史文化背景下成書的,后世醫家的學術思想,都是在該書基礎上發展建立的。因此,《黃帝內經》一直被看做中醫基礎理論建立的標志。
1.1中醫生理學的內容
生理學是研究生物體的功能及其活動規律的科學[1]。《黃帝內經》中有關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的內容,多散見于各個篇章,不成系統,但涉及面非常廣泛,內容大體包括:①人體生、長、壯、老、已的變化機制,如以“天癸”為中心的男女七八節律;②人體在不同生長時期的生理特點及其機制,如根據氣血的盛衰和形體的變化總結出以“十歲”為基數的“好走”“好趨”“好步”“好臥”等生理特點(《靈樞天年》);③飲食的消化吸收、物質代謝及呼吸機制;④人體氣血運行的日節律(營衛的循行)、月節律(氣血與月之陰晴圓缺的關系)、季節律(五臟主時規律)及精神活動與形氣盛衰的關系、形體與氣化的關系等有關人體生理的多方面內容。因此,有人把《黃帝內經》看作中醫生理學的古典巨著[2]。雖然中醫生理學的學科建設在民國至建國前后作出了嘗試,但由于中醫界自唐宋以來對解剖形體的忽視,始終沒能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醫生理學理論體系;而中醫藏象學和中醫基礎理論都沒有對臟腑實質等形體問題作出合理解釋,因此均不能取代中醫生理學的意義。
1.2中醫生理學的理論特點
《黃帝內經》有關人體生理學內容的特點為注重“氣化”,即人體生命活動是在“氣化”作用下完成的!皻饣钡慕Y果,通過顏色、氣味、功能、形體變化等形式在“形體”上表現出來,重視“形神并重”或“形氣并重”。魏晉隋唐時期的文化,保留了漢代遺風,在醫學上仍有《黃帝內經》的學術特點,只不過對生理基礎的態度,已不能與漢代同日而語。首先,人們對形體解剖的認識逐漸淡化;其次,方劑學的發展也導致對醫學理論的探討從生理轉向了病理和臨床。受各種歷史文化因素的影響及《傷寒雜病論》的廣泛流傳,宋代以后醫家出現了“重病理”和“重氣化,輕形跡”的醫學觀念!秱摗肥菤v代醫家推崇的中醫臨床著作,其重要內容正如惲鐵樵所說:“《傷寒論》第一重要之處為六經,第一難解之處亦為六經!笨梢哉f“六經”是打開《傷寒論》理、法、方、藥一體性的鑰匙。晉唐以來,研究《傷寒論》的醫家,多從運氣、病理、方法論等角度立論,從人體生理學角度解讀六經的少之又少。試看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一書所參考的書籍———《素問》《九卷》《陰陽大論》《胎臚藥錄》并平脈辨證,所研討的內容———五運臟腑、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等,可以推知張仲景掌握的醫學內容涉及了人體的生理、病理及診療等多方面;而其所講的六經,不會限于多數醫家所認為的諸如經絡、六氣甚或辨證方法等。如果站在人體生理的角度看六經,可以說三陰三陽理論是在“形體”與“氣化”基礎上,對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的高度總結和概括,即“藏象系統是由五臟結構性器官按六經臟腑經絡三級陰陽規律組成,內合臟腑,外應五行陰陽,六氣標本是其屬性”[3]。宋代以后中醫學的變革,除了唐代方書盛行引發“不重辨證”的時代影響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宋儒的發展和理學的興起。宋明理學對中醫生理學最為明顯的影響就是“命門學說”。以儒家為中心,旁采佛、道兩家融會而成的宋明理學,針對宇宙的本原問題,產生了“理”與“氣”的爭論;而“命門學說”即是明代醫家對生命“本原”或“原始主宰”思考的結果。但是與理學家一樣,主張“命門為人身之大主”的醫家都是在“有形世界”糾纏,一直沒有進入“無形之道”的境界。因此,由《黃帝內經》建立起的中醫生理系統,并沒有因為“命門學說”有所動搖。此外,北宋張元素的《醫學啟源》,把人體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以五臟為單位劃為五大系統,開啟了后世部分醫家著書立說的基本模式。近現代“中醫藏象學”“中醫基礎理論”及部分醫家的“中醫生理學”等教科書,大都為此模式。但張元素并非首創,楊上善的《黃帝內經太素》可以看作該模式的雛形。嚴格說來,這種模式是以“氣化”為中心的中醫“解剖學”,仍然沒有建立起完整的中醫生理學系統,并且忽略了臟腑實質和解剖形體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所處的地位等問題。其他如李杲的“脾胃論”、朱震亨的“相火論”及其他醫家對脾腎關系的論說等,基本都屬于對中醫學理論體系中某個部分或個別單位的功能的發揮。綜上所述,中醫學與中國傳統文化關系密切,其學術特點也因不同歷史時期文化的差異而有所衍變。中醫生理學作為中醫學的基礎理論,包含了“形體”與“氣化”兩部分內容,對生命的全過程及生命活動的具體機制都有詳細的描述,但在中醫學的發展過程中始終沒有形成獨立的學科。唐宋以后,眾醫家分別從不同的理論角度充實了中醫生理學的內容,但對“形體”認識的不足,影響了后世對中醫理論的準確理解。直到今天,中醫的“形體”仍是阻礙中醫學發展的首要問題。
2中醫“生理學”的淵源
清代的考據之學的興起,影響了醫學界對經典的回顧[4]。部分醫家并不滿足于僅對理論進行解讀,更在日常生活中認真體察陰陽的變化,感悟醫學的真諦,對人體的生理基礎進行深入思考。明代肖京在《軒岐救正論》中總結了中醫學“氣化”特點。清代以張志聰為代表的“錢塘醫派”,不僅發展了中醫學的“氣化論”,同時對陰陽的變化、氣血的生成與運行之道、經絡對“形體”與“氣化”的溝通等生理基礎性問題均進行了深入思考和實踐;此后陳修園、唐宗海等多尊崇該學派的“氣化”思想。另外,乾隆年間黃元御所著《四圣心源》的前半部分,也可視為以“氣化為中心”的生理學內容。此后,西醫學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影響了中醫界對中醫基礎理論的反思。尤其是甲午戰爭以后,西醫“生理學”書籍由日本傳入中國,更加促進了中醫生理學的學科建設。
2.1生理學的概念
“生理”一詞,中國古已有之,但并不具備醫學意義。醫學上的“生理”在光緒年間已經出現,如康有為的《日本書目志》(1896年)載有“生理門”,嚴復在1898年題為“西學門徑功用”的演講中提到“生理之學”,1907年出現了中國人自己編著的人體生理學著作《生理學課本》。該時期“生理學”實由日本傳入,“齋田氏、高橋氏之《生理學》流傳坊肆”。在此之前,“歐美新說東漸,通行之生理學為全體新論、全體闡微、全體通考等”[5]。此后,“生理學”作為學科名稱逐漸在中國醫學界確立,中醫界相關著作也相繼問世。西醫入華之前,中醫學界多用“醫理”“理”“道”“醫道”等概念來概括包括養生、生理、病理、診療、處方、用藥等有關人體生命活動的全部內容,與現代醫學生理學意義相近的名詞是“內景”,但其內容主要介紹各臟器的位置、不同部位的名稱及飲食的代謝過程,是人體生理的小部分內容。實際上,中醫學對中醫生理學的認識,受中國傳統文化直接影響。
2.2傳統文化影響下的中醫生理學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完善,與中國文化有密切關系。秦漢是諸子思想相互融合與各家學說逐漸統一的時期,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在此背景下日漸完善,《黃帝內經》是其代表作。中國文化向來被認為源于“伏羲畫卦”,至黃帝時期進入“初期集成”,中國原始科學文化也在此時建立。堯舜時期,不僅繼承了早期的“科學”,同時發展了“人文”,大家所熟知的“天人合一”觀念,便是“科學”與“人文”相結合的產物,并在春秋戰國時期逐漸成熟[6]。因此,屬于實踐科學范疇的中醫學,具備人文哲學屬性也就不足為奇了。中醫學屬于生命科學,從考古發現和現有資料記載來看,在其理論建立之初,已經對形體解剖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7];而中醫學之所以沒有發展出現代醫學意義上的“解剖學”,除了中醫學對“形體”的認識與現代醫學不同之外,與其帶有人文特點的“氣化”思想有關,這并不代表中醫學輕視“解剖”。后世醫家對“形體”的冷漠是受儒家文化影響的結果。也就是說,中醫學的理論包含形體與氣化兩部分內容,而氣化理論則與形體解剖并列存在,而非形體的附庸。因此,“形氣并重”成為秦漢之前中醫學最大的理論特點,這也是中醫生理學的重要內容。該時期中醫生理學最主要的任務是為養生修煉和臨床診療作理論指導,與后世醫界只重臨床有很大差別。清末匯通醫家,都“主張以中醫理論為本位參合中西醫學,達到形理或形氣兼備的理想目標”[8]。這與中醫生理學“形氣并重”的特點不無關系。建國以后,伴隨中西醫結合的發展,中西醫基礎理論,即中西醫生理學的結合成為中西醫結合的基礎目標[9]。
。蹍⒖嘉墨I]
。1]袁媛.近代生理學在中國:1851~1926[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xx:136.
。2]閃增郁,張智,陳燕萍,等.《內經》奠定了中醫脈學的生理學基礎[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xx,12(12):888.
。3]許濟澤.六經藏象系統揭秘[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xx:2-3.
[4]李經緯,張志斌.中醫學思想史[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xx:574.
[5]張如青,黃瑛.近代國醫名家珍藏傳薪講稿:生理學講義[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xx:2.
[6]南懷瑾.南懷瑾選集第四卷[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xx:145-154.
。7]廖育群.重構秦漢醫學圖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xx:244.
。8]張如青,黃瑛.近代國醫名家珍藏傳薪講稿:生理補正[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xx:18.
[9]陳孟勤.評《現代中醫生理學基礎》[J].中西醫結合雜志,1991,11(11):689.
探究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與中醫學的關聯性論文(精選6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許多人都有過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探究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與中醫學的關聯性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探究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與中醫學的關聯性論文 篇1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中醫學堪稱中國傳統文化百花園中的兩朵奇葩。作為中華民族在與疾病長期的斗爭和實踐中發展起來的中醫學,起源于《黃帝內經》,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地吸收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使之深深打上了哲學的烙印。本文擬從以下兩個方面來探究一下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中醫學的契合點。
一、陰陽五行學說是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任何事物都可以用陰陽來劃分,凡是運動著的、向外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于陽;凡是相對靜止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屬于陰。我們把對于人體具有推進、溫熙、興奮等作用的物質和功能統歸于陽,對于人體具有凝聚、滋潤、抑制等作用的物質和功能歸于陰,陰陽是相互關聯的一種事物或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漢族人民創造的樸素的辯證法的哲學思想。
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中,老子的哲學思想對中醫的影響居于首要地位:老子認識到自然、社會、人事等都是對立統一的!兜赖陆洝分谐霈F的成雙成對的矛盾概念就達七十句之多。在第二章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后相隨”揭示了正反兩級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的關系,失去一方,則對方不復存在。這種矛盾觀滲透到醫學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豐富了中醫理論的內容!饵S帝內經》中的“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就體現了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的關系。
中醫學專業畢業論文
中醫學不是自然科學的分支,它一直與中國古代哲學交融在一起,中醫學有著自己對生命本體的認識,有著自己特定的思維方式與思維過程。下文是中醫學專業畢業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中醫學專業畢業論文 篇1
【摘要】中醫臨床基礎醫學成立至今,盡管在學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現狀并不容樂觀,尤其在學科性質、學科定位、課程設置等方面存在明顯問題。因此,面對現狀,應當有策略、有計劃的積極應對在現有基礎上,強化經典以彌補不足,并盡可能發揮學科原有的優勢,大膽進行改革,努力推陳出新,以促進學科的迅速發展。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對中醫學科專業目錄進行了調整,將《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三門傳統經典課程合并組建為中醫臨床基礎學科。此后,各中醫院校以此為模式,紛紛進行了學科的改革,以新的中醫臨床基礎學科來開展各項工作。盡管臨床基礎學科從組建開始就有各種不同的看法,但教學、科研、臨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進行著。回顧新學科成立后近8年的時間,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進步,尤其學科的整體面貌有燦然一新之感。但若從各方面的具體情況而言,其現狀不容樂觀。
【關鍵詞】中醫臨床醫學;現狀;對策
1學科現狀的客觀評價
臨床基礎學科成立至今,從學科發展的總體狀況來看,應該說是利弊共存、喜憂參半。對此作一客觀的評價和分析,是目前學科發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1.1學科面臨的困境
臨床基礎學科成立后雖然對中醫學的發展產生了一些有利的影響,但也明顯地存在著嚴重的問題。歸納起來說,主要面臨三方面的困境。其一,《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的合并是行政劃分的結果,合并之前應該進行過科學的論證。但到目前為止,在實際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與合并之前無太大變化。因此,遠遠沒有達到產生“合力”的效果。
有關中醫學論文范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寫作的過程是人們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論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中醫學論文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醫學論文 篇1
摘要:三聯碼密碼不是隨機排列的,核糖核酸/脫氧核糖核酸是有序分布的,標準氨基酸也是有序分布的。三聯碼密碼說明了標準氨基酸的結構與功能特性。中醫基本理論包括陰、五行和易經是可以來解譯基因組的。
關鍵詞:三聯碼密碼;標準氨基酸;場;陰;易經
生物的遺傳物質核糖核酸/脫氧核糖核酸(RNA/DNA)由核苷酸組成。不同的核苷酸按所含堿基的不同分為4種,這些堿基為腺嘌呤(adenine,A)、鳥嘌呤(guanine,G)、胞嘧啶(cytosine,C)和胸腺嘧啶(thymine,T,為DNA特有)或尿嘧啶(uracil,U,為RNA特有)。張洪鈞、彭莉等按照AGCT化學特性依據中國陰理論進行陰分類――嘌呤(AC.)屬陰,嘧啶(CT)屬;而二者又可以分別再分陰,即A為陰中之陰,G為陰中之,C為中之,T為中之陰”。實際上,4x4x4=64種三聯碼說蘊含的生命含義也是可以根據標準氨基酸的分子特性繼續演化其整體含義的。
1、基因組本質是精的集中體現
基因組是人體精氣的凝聚態,是人體的微觀信息調控中心,體現了人體的整體性,含有生命的全部信息。功能的整體必然由有序的結構所完成。三聯碼密碼不是隨機排列的,是在結構有序的情況下完成的整體排列,是根據遺傳物質核糖核酸/脫氧核糖核酸(RNA/DNA)以及標準氨基酸分子的結構功能整體特性(陰)進行分類的。
中醫學論文范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論文對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對于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相信寫論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醫學論文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中醫養生思想源遠流長,自古有之,歷經幾千年的積淀,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和養生方法,蘊含著豐富的倫理思想。
【關鍵詞】中醫;養生;倫理
中醫養生思想源遠流長,自古有之,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貢獻。中醫養生思想是在中華傳統文化大背景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經歷了傳統文化的洗禮和熏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蘊含著豐富的倫理思想。
1中醫養生的倫理意蘊
1.1中醫養生的內涵所謂“生”,是指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養生一詞,源出自《管子》,乃保養生命以達長壽之意。養生就是根據生命的發展規律,講求天人之和,注重四時之變,保持陰陽平衡,實現培養生機、健康精神、延年益壽的目的,從而將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達到“治未病”的境界。
養生是為了個人的健康和長壽,但健康和長壽從來就不單單是人體本身的問題,也不僅僅是每天攝入多少蛋白質這么簡單的事情。也就是說養生不能僅僅囿于人體生物模式之下,其與外在客觀條件密不可分。
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養生理論就認識到了自然環境與健康長壽之間存在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如《呂氏春秋》中論述了水質與健康的關系:“輕水所多禿與癭人,重水所多與人,甘水所多好與美人,辛水所多疽與痤人,苦水所多與傴人!盵1]《黃帝內經》則提出了地理環境與健康長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認為優美的環境、適宜的水土有利于人的健康和長壽。中國先哲還認識到了健康長壽與先天遺傳有著密切的關聯:“先天強厚者多壽,先天薄弱者多夭!盵2]需要指出的是,中國養生學作為極具生命活力的古老學科,注重客觀因素在健康長壽中的作用并不是它的最大特點。事實上,中國養生學所關注的重點完全是如何在已然的客觀條件中去努力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通過節約、慎用生命的能量,以達到祛病延年的養生目的。明代張景岳認為“后天培養者壽者更壽,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后天之弱者常知慎,慎則人能勝天矣”。也就是說一方面先天遺傳與健康的關系固然重要,另一方面更為關注人的主觀能動性“養”。
中醫學本科畢業論文
中醫學不是自然科學的分支,它一直與中國古代哲學交融在一起,中醫學有著自己對生命本體的認識,有著自己特定的思維方式與思維過程。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中醫學畢業論文范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
中醫臨床基礎醫學成立至今,盡管在學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現狀并不容樂觀,尤其在學科性質、學科定位、課程設置等方面存在明顯問題。因此,面對現狀,應當有策略、有計劃的積極應對在現有基礎上,強化經典以彌補不足,并盡可能發揮學科原有的優勢,大膽進行改革,努力推陳出新,以促進學科的迅速發展。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對中醫學科專業目錄進行了調整,將《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三門傳統經典課程合并組建為中醫臨床基礎學科。此后,各中醫院校以此為模式,紛紛進行了學科的改革,以新的中醫臨床基礎學科來開展各項工作。盡管臨床基礎學科從組建開始就有各種不同的看法,但教學、科研、臨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進行著;仡櫺聦W科成立后近8年的時間,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進步,尤其學科的整體面貌有燦然一新之感。但若從各方面的具體情況而言,其現狀不容樂觀。
關鍵詞:
中醫臨床醫學;現狀;對策
1學科現狀的客觀評價
臨床基礎學科成立至今,從學科發展的總體狀況來看,應該說是利弊共存、喜憂參半。對此作一客觀的評價和分析,是目前學科發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1.1學科面臨的困境
臨床基礎學科成立后雖然對中醫學的發展產生了一些有利的影響,但也明顯地存在著嚴重的問題。歸納起來說,主要面臨三方面的困境。其一,《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的合并是行政劃分的結果,合并之前應該進行過科學的論證。但到目前為止,在實際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與合并之前無太大變化。因此,遠遠沒有達到產生“合力”的效果。
中醫學論文范文精選
中醫是以生命為其研究目的的實踐科學。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論文,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醫學屬于實踐科學,以生命為其研究目的,中醫學也不例外。中醫學通過解剖了解人體的基本結構之后,并沒有沿著“解剖”的路線發展出與其相對應的生理學,而是受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尤其是在戰國時期“方士”的影響下,與古代“天人哲學”相結合,形成了以《黃帝內經》為代表,以“氣化學說”為學術特點的理論體系。中醫學界曾對中醫生理學的學科構建作出努力,但最終因無法對解剖形體作出合理解釋而失敗,以至民國時期,中醫界人士也開始懷疑和批判中醫“生理學”的合理性。通過了解中醫“生理學”的學術沿革,有助于準確把握中醫學解剖形體與氣化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地建設和完善中醫生理學的理論體系。
1中醫學術特點的衍變
目前,有關中醫學理論起源的問題,大多認為可遠溯夏、商、周三代,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初步建立。戰國至秦漢,國家完成了統一,“諸子思想”“百家文化”逐漸融并,促進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成熟與完善!饵S帝內經》便是在這樣的歷史文化背景下成書的,后世醫家的學術思想,都是在該書基礎上發展建立的。因此,《黃帝內經》一直被看做中醫基礎理論建立的標志。
1.1中醫生理學的內容
生理學是研究生物體的功能及其活動規律的科學[1]!饵S帝內經》中有關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的內容,多散見于各個篇章,不成系統,但涉及面非常廣泛,內容大體包括:①人體生、長、壯、老、已的變化機制,如以“天癸”為中心的男女七八節律;②人體在不同生長時期的生理特點及其機制,如根據氣血的盛衰和形體的變化總結出以“十歲”為基數的“好走”“好趨”“好步”“好臥”等生理特點(《靈樞天年》);③飲食的消化吸收、物質代謝及呼吸機制;④人體氣血運行的日節律(營衛的循行)、月節律(氣血與月之陰晴圓缺的關系)、季節律(五臟主時規律)及精神活動與形氣盛衰的關系、形體與氣化的.關系等有關人體生理的多方面內容。因此,有人把《黃帝內經》看作中醫生理學的古典巨著[2]。雖然中醫生理學的學科建設在民國至建國前后作出了嘗試,但由于中醫界自唐宋以來對解剖形體的忽視,始終沒能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醫生理學理論體系;而中醫藏象學和中醫基礎理論都沒有對臟腑實質等形體問題作出合理解釋,因此均不能取代中醫生理學的意義。
木曰曲直與中醫學對肝膽的認識論文
中醫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其思維方式和理論特征是與整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的。雖然五行學說在《周易》中并未進行明確闡述,《周易》也沒有對醫學問題運用五行學說進行具體分析,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母基;《周易》的思維方式卻直接影響了中醫學特有的對人體生理病理現象的認識,從而使中醫學走向了一條與現代醫學完全不同的道路。下面僅從《周易》的思維方式出發,闡明中醫學從“木曰曲直”這一典塑意象出發所得到的對肝膽生理和病理的獨特認識。
一、《周易》的基本思維特征
《周易》理論的基石是象。所謂象是指:①具體的物象。即自然界存在的各種可為人感知的事物現象;②意象。即從事物現象中提取出現的,代表一類事理的符號或表象。如《易傳》在解釋象時說:“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擬諸其形容,而象其物宜于是故謂之象!毕笠舱,像也!薄吨芤住氛J為,因為象是“遠取”諸物,近取諸身,,的結果,所以其中“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能夠“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也就是說,通過對象的推演可以把握認識事物的規律。這種以“德”和“情”為橋梁,將萬物之中之同類者相互聯系的方法,就是《周易》通過象來認識和推測事物的思想基礎。這種思想實際上是強調任何事物只要具有相類的“情”和“德”,就具有共同的類別歸屬,換言之,任何“德”情”相通的事物,都反映同樣的規律,具有較為密切的聯系和影響。
中醫學的理論大廈雖然與古代的解剖知識有一定關系,但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在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以后,中醫學的解剖學內容不但沒有得到進一步充實’,反而逐漸萎縮了。保留下來的也已不是純粹解剖意義上的內容,而是與整個中醫理論體系相統一,又能反映陰陽五行規律的內容。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中醫學理論體系構建之時,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是中醫學所特有的以陰陽五行為主要方法和橋梁的思維方式。而這一思維方式,又是與《周易》的思維方式一脈相承的。
中醫學專業來華留學生培養模式探討論文
中醫藥高等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已經率先開始了國際化的進程。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接受來自世界各地學習中醫藥的留學生人數有上萬余人,居我國自然科學界招收留學生人數之首。我院自1981年成立以來,先后招收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進修生及學歷生700余人,取得了一些成績。本文就中醫學專業留學生培養模式的現狀及完善思路進行總結與探討。
―、中醫院校留學生學習特點
中醫學具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屬性,是多學科交互滲透的知識體系。其特點導致中醫學專業的留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阻力遠超過其他專業。
(一)年齡差異大,生源構成復雜。
中醫學專業的學生年齡差距較大,介于18名6歲之間。以我校2012至2014級77名港澳臺僑在校博士生為例(見表1)。這些學生入學前身份各異,從學籍表個人簡歷一欄可以看出,其中有應屆碩士畢業生、中醫師、西醫師、國外中醫學院校負責人、養生從業者(如:保健按摩師、健康咨詢、保健藥品研發、美容師等入音樂家、會計師、機械師等(見表2)他們出于對中醫及中國文化的渴望與熱愛,選擇進入我國中醫院校學習中醫學。
(二)中醫文化底蘊匱乏。
中醫文化融合了古代的天文、地理、軍事等人文、自然、社會科學的優秀成果,是集中體現中醫藥本質與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總和以2012至2014級博士研究生為例(見表3),我們的學生來自英國、馬來西亞等,由于文化背景的巨大差異,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并不十分熟悉,特別對中醫文化難以理解。他們即便通過一到兩年的漢語言學習,亦很難接受中醫藥理論知識。
論中醫學、中醫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論文
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中醫文化問題便得到了中醫學術界的普遍關注。1996年《上海中醫藥雜志》率先開辟《中醫文化》專題欄目,標志著對中醫學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關系認識的進一步深入與有關研究的進一步自覺。新近則又出現了基于價值這一全新視角的中醫文化研究等。
那么,把以自然科學為學科主體屬性的中醫學視為文化現象是否合理?倘若合理,中醫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又是怎樣一種關系一同一?相異?抑或同中有異?文章試就此作一探討。
科學與文化的前因后果
鑒于文化概念極其復雜的歧義性使得定義文化概念的種種努力不可避免地陷入于困境的教訓,本文的“文化”一詞僅指向文化的核心—哲學。
1.西方文化背景中科學與文化關系斷裂及其前因后果關系的重構 近代以來,科技與文化之間的關系日趨斷裂成為“鴻溝”彼岸的“兩極”。其直接后果:一是導致了“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雙峰對峙”。二是導致了人文科學的危機,人文科學曾經生機勃勃的時光一去不復還。三是導致了科技完全脫離人文的指引而走向異化。
正是在科技與文化關系斷裂及其衍生的日益嚴峻的現實面前,西方思想界展開了科技與人文之間理解、溝通與對話的努力。1977年8月11日-19日,在第15屆國際科學史會議上,李約瑟博士提出了“將科學作為一種文化征象”的觀點。1998年1月,在諾貝爾獎得主的巴黎集會上,其宣言的開篇便是:“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首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該語無疑蘊涵著這樣一種基本判斷一一科技與人文關系斷裂其根源在于西方原子論哲學文化背景,而在以孔子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哲學文化氣一元論智慧中科技與文化的關系呈現的則是另一番情景,并有助于克服科技人文關系斷裂所導致的人類生存危機。致力于科學技術(包括醫學)與文化之間溝通的努力,“中美高科技發展中的人文因素學術研討會”稱之為“合理重建科學與人文的關系”。實際上只是還科學技術與文化本然關系的真面目。因為,“所謂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正是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社會以及人自身過程中形成的兩種價值體系和思維方式。它們應該是互補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
高等醫學院校中醫學教學現狀調查分析論文
摘要:目的了解高等醫學院校中醫教學的現狀,以期提高中醫學教學質量。方法制定中醫課程設置及教學情況調查表,對首都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五年制和七年制共120名在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76.84%的學生對學習中醫學興趣濃厚,但仍有11.02%的學生對中醫學無興趣,處于被動學習狀態;高等醫學院校存在中醫教學課時偏少,實踐教學時間短,教學與臨床脫節的現象。結論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加見習課時,培養學生辨證論治的實踐能力,有針對性地提高高等醫學院校中醫學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中醫教學;現狀調查
中醫學是國家教育委員會規定醫學本科院校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西醫院校主要面向臨床醫學專業開設的中醫類課程[1]。西醫高等院校開設《中醫學》課程的目的是讓西醫院校學生在學習現代醫學的同時,理解不同醫學體系對生命現象的認知差異,熟悉祖國醫學的特點,基本理論,發展狀況以及目前中西醫結合的成就,為今后從事中西醫結合事業打下基礎。但由于西醫高等院校醫學教育自身的特點,以及中醫與西醫迥然不同的獨特理論體系,西醫高等院校的中醫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如何針對西醫高等院校的特點,切實提高中醫學教學質量,是每個西醫高等院校的中醫教師都應思考的課題。我們就首都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五年制和七年制中醫教學現狀情況開展問卷調查,以期根據調查結果提出教學改革意見,為合理調整西醫院校中醫課程設置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