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企業環境會計的完善及資產會計的計量與核算的論文
。壅 要]完善我國環境會計,應建立和完善環境會計的計量報告體系和信息披露,增強我國企業和公眾的環保意識,提高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滿足環境核算要求。企業環境資產的計量與核算,應考慮計量基礎和計量范疇。
。坳P鍵詞]環境會計;完善;資產會計;計量;核算
1 完善我國環境會計的一般對策
第一,建立和完善環境會計的計量報告體系和信息披露。環境會計是環境科學與會計學科交叉滲透而形成的應用型學科,要處理好環境會計與環境保護部門、資源管理部門的關系。實施環境會計并不是要分擔環境保護、資源管理部門的部分職責,它是企業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建立一套相應完善的準則體系,對企業應揭示的環境會計信息、計量方法和對外報送形式作出規定。
第二,增強我國企業和公眾的環保意識。完善會計法規,要求企業必須提供環境會計方面的信息,并對損害社會利益的企業進行處罰,促使企業變被動地履行環保責任為主動承擔環保責任,進而促使整個市場機制健康、良性地運轉。同時,除在社會上廣泛宣傳,增強公眾和企業管理者的環保意識外,還應認識到企業不僅是一個經濟組織,更重要的是一個社會組織,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應該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因此,作為會計應全面地測定、計量和報告生產活動所引起的環境因素和社會效益的變化。
第三,提高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環境會計將對會計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不僅要有社會責任感,還要具備運用新工具對環境成本和環境效益進行分析的能力。企業應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加強會計人員的培訓,提高其技術水平和能力。強化企業領導、管理人員、會計人員的環保意識,充分認識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之間的密切聯系,建立健全適應本企業的環境管理系統,逐步主動地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對會計人員要進行環境及環境會計相關知識的培訓,更新其系統的知識結構,以便適應環境會計的要求,更好地參與會計管理工作。
2 企業環境資產的計量與核算
2。1 計量基礎選擇
第一,計量屬性的選擇。有人認為,環境會計應當使用多重計量屬性,包括貨幣計量基礎和非貨幣計量基礎。其實會計的基本計量基礎就是價值計量,其他物理量計量只能是作為會計計量基礎的輔助性工具。會計核算一直將其他生產核算的計量標準作為輔助性、基礎性的計量前提加以應用。這些非貨幣計量的過程,有的由車間核算員完成,有的完全由非核算人員完成。非貨幣環境會計計量工作,大多不是由會計人員直接完成的,而是由專業技術人員測定和計量的。
第二,關于貨幣計量屬性條件下的計量基礎選擇。會計上一般選擇以貨幣為計量屬性的“歷史成本”、“現行成本”、“現行市價”、“可變現凈額”、“未來現金流現值”等價值觀念作為會計核算的價值基礎,最新會計準則還引入了“公允價值”觀念。傳統的財務會計在資產確認時,一般采用“歷史成本”作為計量基礎;而管理會計則更多地關注“可變現凈額”和“未來現金流現值”。現代會計中,則有很大的融合性,財務會計在其會計要素的計量與核算中,較多地使用了“現行成本”、“現行市價”、“可變現凈額”和“未來現金流現值”、“公允價值”的價值基礎。
在會計計量中,對于交易過程取得的資產,如果其市場價值沒有發生較大波動,一般以交易時的價格即歷史成本為計量基礎。不能確定交易價格的,對于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產,在持有期間由于市場環境、資產的自然狀態變化、科學技術的進步、資產的市場功效等因素的影響,而發生價值表現的上下波動,導致原來的入賬金額不能體現當前該資產的實際市場價格,甚至發生嚴重的背離,引發會計報告信息與企業資產實際收益能力和價值金額表現的扭曲,這時需要對企業擁有的資產進行重新估價。對于現行市價嚴重低于其賬面金額的資產,需要以“現行市價”或“可變現凈額”為計量基礎,重新估價,并及時反映和報告該類信息;“公允價價值”的引入,對企業環境資產的計量又提供了一種符合市場定價的屬性。
2。2 計量范疇
在長期環境資產的計量方面,重點是要處理好資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劃分。對于環境保護工程建設、環保設備、環境保護專有技術等長期環境資產,完全可以依據現有會計準則和制度的規定,按照企業主要工程建設、生產用機械設備、一般無形資產的計量基礎和計量原則執行,沒有必要考慮重新研究該類長期環境資產計量的特殊性。
從會計核算過程來看,環保工程建設的核算與企業其他固定資產的構建核算沒有什么實質的區別,為了單獨確認和計量環保工程的建造成本,反映企業環保投資狀況,有必要設立獨立的明細賬戶專門反映環保工程的建造過程和預算執行情況。如果企業使用了借入的環;鸾ㄔ飙h保工程,則相應的支付業務應從“銀行存款——環;鸫婵睢辟~戶支出。
在環境資產計量與核算方面比較難以處理的還是以自然生態環境狀態存在的、非交易或非授權過程形成的環境資產。對于通過交易或授權經營而獲取的礦產資源等生態環境資產可以計算取得成本,并可以按取得成本進行計量與核算。礦產資源可以按當期開發量占預期可供開采儲量的比例攤銷取得成本;水庫、養殖基地可以按照可使用年限攤銷取得成本。如果企業長期擁有水庫等類似的環境資源性資產,一定會發生維護成本,但水庫這類資產的自身價值并不會因為使用而降低,有時還會因為逐步合理開發和利用而提高。如果限定一個攤銷期限,并在這個期限結束時將資產價值全部攤銷完畢,就會形成無賬面價值的巨大資產。因此,如何處理這類資產的價值攤銷是一個棘手問題。同樣棘手的環境資產項目是不通過交易或授權過程為企業擁有和控制的自我積累形成的生態環境資源,如清潔的生產環境、通過改造、治理形成的廠區生態等,這些環境資產在其形成過程中,無疑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企業不會將這些支出資本化為該環境資產的取得或形成成本之中,大多作為當期費用處理。如果將這類環境資源定義為環境資產,就會形成零成本環境資產。
該類環境資產可以專門考慮其后續計量與報告問題。對于具有價值保值和增值能力的環境資產,由于其不存在固定的價值損耗特性,可以不對其價值進行調整或攤銷其取得成本,但每個會計年度末,都應該對其價值進行估計,如果該類資產的市場價值高于其賬面價值,仍按賬面價值計量與報告,可考慮計提該類資產的減值準備,以保證會計計量與報告符合穩健性原則。
參考文獻:
李建蕊。企業環境會計淺談[j]。內蒙古水利,2010(2)。
【企業環境會計的完善及資產會計的計量與核算的論文】相關文章:
企業人力會計計量核算管理會計畢業論文12-06
會計核算物流企業論文參考12-03
會計核算論文06-21
資產減值的會計核算分析12-07
會計環境對會計確認與計量的影響12-10
淺談環境會計的核算03-28
房地產企業會計核算論文02-21
完善長期資產減值會計問題的對策03-22
有關會計核算的論文11-27
生物資產會計核算的思考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