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股權分置改革后財務治理的變化

        時間:2024-07-05 14:41:56 金融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股權分置改革后財務治理的變化

        摘要:股權分置改革是通過一定的程序讓原先不參加流通的非流通股上市流通,改變股權分置的局面,實現股票的全流通。毫無疑問,股權分置改革將改變財務治理環境,從而帶來財務治理目標和模式的轉變。  股權分置改革是通過一定的程序讓原先不參加流通的非流通股上市流通,改變股權分置的局面,實現股票的全流通。毫無疑問,股權分置改革將改變財務治理環境,從而帶來財務治理目標和模式的轉變! 股權分置嚴重歪曲上市公司理財行為  股權分置的情況下,一部分股票流通而另一部分股票不流通,流通股股東以股票市值衡量投資價值并以市值的變動確認損益。盡管股價會非流通股股東的融資本錢,但作為控股股東的非流通股股東更關心的是凈資產以及能否通過配股增發獲取更多的資金。不同的利益導向造成非流通股股東和流通股股東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利益分置。非流通股股東的關注點是再融資的資格和凈資產的增值,而流通股股東的關注點是二級市場的股價?毓晒蓶|在公司決策時較少考慮甚至經常損害流通股股東的利益,從而使上市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礎。例如,某上市公司以每股46元的價格增發2000萬股股票,由于是溢價發行,增發后每股凈資產由5.07元增加到6.72元。也就是說,大股東通過增發,不出一文錢就使自己的資產增值30%.其后該公司股價一直下跌,流通股股東利益受到嚴重傷害,而大股東卻毫發無損! 纳现v,財務治理的目標有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價值最大化等,但在大股東控股和股權分置的情況下,由于股價不對非流通身份的控股股東構成約束,再加上以往剝離上市、分拆上市遺留的,上市公司財務運作的目標實際上是控股股東利益最大化。由于控股股東控制著財務決策權,這種財務目標下的財務運作產生的后果是:對于非流通股股東與流通股股東之間存在利益矛盾的決策事項,以犧牲流通股股東的利益為代價;對于非流通股股東內控股股東與非控股股東之間存在利益沖突的決策事項,則以犧牲非控股的非流通股股東利益為代價。證券市場曾出現的通過利潤操縱甚至財務欺詐獲取配股資格、以犧牲股價為代價獲取資金就是明顯的佐證! 股權分置改革后財務治理環境的變化  1.證券市場資本配置功能可看得到進一步發揮  證券市場的功能是資源配置。在這個市場中,職業經理人憑借企業的未來盈利遠景爭奪資本,投資者則根據企業的預期收益選擇投資對象。證券市場這種資本配置功能的實現需要最基本的假設條件:股價能夠反映公司的真實價值(即未來收益的現值)。股權分置的情況下,大股東與小股東利益的分置決定著股價被嚴重扭曲,本來具有猜測價值的利潤與股票價格之間缺乏內在的聯系。股權分置改革后,股票的全流通有助于公司的股價充分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實價值。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公司治理層都會將關注點放在公司價值的提升和公司股價的維護上。  2.機構投資者將更加關注公司治理和公司價值  在股改方案中,非流通股股東大多采用送股或縮股的方式,這將使控股股東的持股比例下降,有助于改善“一股獨大”的股權結構。社;稹⒈kU公司、基金、券商和QFII (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 等機構投資者將更多地參與公司治理,從而引起公司治理模式的變化。機構投資者堅持價值投資理念,日益重視上市公司內部治理,在同股同權同價的證券市場上更能夠發揮機構投資者的價值發現能力,促使公司股價向公司價值回回,從而有助于擺脫證券市場上價值歪曲的被動局面! 3.公司治理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礎之上  在市場條件下,企業本質上是多邊契約關系的總和,或者說是一張由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組成的“契約網”。契約本身所包含的利益主體的同等性和獨立性要求公司治理結構的主體之間應該是同等的關系。這些相互關聯的主體包括股東、債權人、經營者、供給商及其他有關利益主體,而企業的效率則需建立在利益相關者同等的基礎之上。股權分置的解決首先消除了不同身份股東的利益沖突,同股同權同價使得原來分置的流通股、非流通股置于共同的利益基礎之上。股權分置改革從表面上看是非流通股股東與流通股股東之間的利益調整,非流通股股東以支付對價的方式換取流通權,一時不會涉及公司治理結構、公司控制權等題目,但是,隨著越來越多上市公司股權分置題目的解決和股票全流通為基礎的證券市場的形成,必然會引起公司治理結構的變化,激活公司控制權市場,誘發財務治理目標變化! 4.激活控制權市場  在股權分置改革前,只要公司不清算破產,即使控股股東和治理層經營能力再差,其控制權也不會削弱。這導致大量經營不善的上市公司充斥市場。股權分置改革后,公司經營不善將導致市值大幅縮水,大大增加了成為收購目標公司的可能性。一旦被他人收購,原控股股東將失往控制權。二級市場股權收購的便利,也大大增加了控制權在原股東之間轉移的可能性。投資者收購接管上市公司將更為便利,這對公司治理層構成持續壓力。為了應對被收購接管的風險,控股股東有動力不斷進步公司治理水平,同時也會對治理結構進行改進,增加一些反收購措施! 價值最大化將成為上市公司財務治理的目標  股權分置改革后公司治理的利益基礎以及證券市場資本配置功能的正常發揮必將使財務治理的目標從控制股東利益最大化轉變為企業價值最大化。企業價值表現為企業未來的收益以及按與取得收益相應的風險報酬率作為貼現率的現值,即未來現金凈流量的現值。企業價值最大化與股東財富最大化不是對立的。企業價值最大化要求企業治理層在確保公司持續性價值創造、承擔企業責任的基礎上,為全體股東創造最大化的財富。按照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要求,財務治理將出現以下新的關注點:  1.關注股價,維護股價  對于全流通的上市公司而言,企業價值最直接的衡量標準是股票價格,股價成為企業價值的指示計。股價高低表明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治理層的信心以及未來盈利預期;而對公司治理層而言,股價高低反映公司投資決策以及日常治理中資源配置和運用的效率,并未來融資本錢。但值得留意的是,利潤僅僅是影響股票價格的一個重要因素,公司股價是包括利潤在內的多種影響綜合作用的結果。企業價值最大化不再只夸大企業當前的微觀利益,更注重微觀經濟利益與宏觀經濟利益協調一致;要求企業更講求信譽,注重企業形象的塑造與宣傳,更注重進步產品的質量和售后服務,以保持企業銷售收進的長期穩定增長! 2.優化財務決策,確保公司可持續  在股權分置的情況下,控制股東在明顯的圈錢動機驅使下,為達到增發、配股或保牌的目的,財務治理上存在著嚴重的利潤操縱和短期化行為。對于業績平平和績差的公司來說,這種現象更嚴重。在股權分置以及將凈資產收益率作為配股、增發的考核指標的情況下,這種財務行為具有一定的公道性。但是,隨著全流通局面的形成和市場監管效率的進步,股價的信息含量將不斷進步,它不僅包括有關企業以往盈利能力和盈利構成的信息,還包括未來盈利潛力、時間分布和不確定性等方面的信息。與此相應,在投資項目選擇、融資方式、股利政策制定等方面的財務決策必須充分考慮不確定性和時間價值,夸大規模、盈利、風險三者的均衡,確保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不斷提升公司價值! 3.利用證券市場進行有效的資本運作  消除股權分置以后,全流通公司的股價更接近上市公司本身的經營能力、主業發展潛力,從而使股價能更真實地反映企業價值。股票的全流通以及股價與公司價值的擬合將激活吞并、收購和控制權爭奪市場,為企業通過資本運作配置資源、最大限度發揮協同效益提供了寬廣的舞臺。吞并、收購和控制權市場的活躍必然產生工具的創新。把握資本運作和創新金融工具運用方面的知識、積累這方面的經驗將成為股權分置改革后財務治理的一項重要工作。

        【股權分置改革后財務治理的變化】相關文章:

        股權分置改革對財務治理的影響03-01

        深化股權分置改革,提高公司治理效率03-20

        股權分置改革后我國上市公司財務治理目標的回回03-21

        股權分置改革對上市公司治理影響的實證研究03-20

        股權分置改革對財務管理的影響03-22

        股權分置改革對價理論與實務研究03-24

        股權分置改革股票定價方案研究03-25

        股權分置改革與公司價值的實證檢驗03-24

        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研究03-18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