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習陶行知的教育理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論文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是間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造
能力,以此來適應時代的發展與國家建設的需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主張解放學生思想,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其編寫的教育理論也影響著許多教育者,使他們的教學觀念發生了轉變,尤其是他提出的“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這一先進理念,更是創新教學的靈魂所在。因此,廣大教師與教育工作者要認真學習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并使其融入實際教學中,這樣既能提升教學效果,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下面就是筆者對陶行知先生教學理論的一些實踐,同大家分享一下。
一、啟發式的課堂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是進行創新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陣地,因此
教師應當著重改善課堂教學的模式,結合陶行知教育理論,來塑造學生的創新精神。筆者認為,應當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轉變為啟發式教學,也就是問題式教學。陶行知先生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由此可見,問題意識是創新意識的源泉,是一切創新的根本。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法,多使用一些“想一想”、“試一試”這樣啟發性的教學用語,通過教師的引導,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比如在講解三角形及正方形的特點時,以提問的方式來鼓勵學生自主尋找答案,或者讓學生實際動手制作
這些圖形,使其在制作中發現圖形的特點。
陶行知先生在探討教學理論時提出學校的教育模式不應該是一面教育一面受教,而應該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而問題式教學正是利用學生的問題意識,利用這種認知沖突而激發學生主動思考,進而進行創新。比如筆者曾觀摩過一節地理課,教師在講解到西部開發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水資源缺乏,之后對學生進行提
問:有什么樣的辦法能夠改善這種情況?鼓勵學生踴躍回答問題。這個時候就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結合自己的認知與學習的知識,發揮想象力來回答問題。有的同學說可以融化天山與祁連山山脈的冰雪,以此緩解水源短缺;有的同學說可以使用炸藥將喜馬拉雅山山脈炸出一個缺口,以此使印度地區的濕潤空氣可以北下。且不說這些方案的可行性如何,但是這樣新穎的想法,就是值得贊揚的。教師在這個時候要對學生的創新能力予以肯定,之后再進行點評,分析利弊,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創新意識進行改進與整理,這樣學生既學習到了知識,又培養了創新能力。
在使用啟發式教學模式的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對課本知識結構的講解與分析,不僅要重視知識結構的教授,還要為學生講解知識結構的形成過程,啟發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形成多角度多方向的創新思維。
二、完善教學內容,營造輕松的教學環境
完善教學內容并不是違背課本知識綱領而向學生講述更多的課外知識,而是將教學內容進行認真分析與整理,形成更具體、更適于進行創新教學的內容。一般來說,可以對書本知識進行靈活穿插,并不要求按照固定課時與順序講解,將存在相互聯系性的章節集中講解,增加知識間的聯系性。而且長期以來,課堂教學都是以教師為中心,盡管進行過多次教學改革,但是這種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了,所以教師應該轉變這種思想,將中心轉移為學生,多鼓勵學生思考與想象。這樣,教師可以在講解知識的時候,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啟發學生利用已學習的分析方法來自主學習相關章節的內容,增強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創新能力。比如在講解四舍五入的實際應用問題上,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設一個貼近生活的情境,如一個瓶子可以裝5升水,要裝16升水,需要幾個瓶子?教師可以讓學生實際動手實踐一下,營造一個師生互動的輕松氛圍,讓學生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使其加深對實際應用問題的理解。
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能夠使學生的獨特個性得到有效發展。而就目前教育狀況來看,多數教學課堂仍然是教師“一手遮天”,遏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為多數教師認為,如果課堂氛圍過于輕松,很容易造成場面失控的情況,一些個性較強的學生甚至會擾亂課堂,使得正常的教學活動無法開展。所以教學實踐中要把握住“輕松”的度,教師要做到收放自如。這樣,在輕松的教學氛圍下,學生就會敞開心扉,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而且美國學者也提出,創造的兩個條件是心理安全與心理自由,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學生就會感受到這種自由與安全,才會積極地思考與創造。陶行知先生因此說道,“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想要營造輕松的課堂,不僅要實現課堂上的平等,還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一般教師認為有嚴重問題的學生,其實是最具創造能力的“潛力股”,教師應該引導他們在正確的道路上充分發揮其創新能力。在輕松、民主和自由的學習氛圍中,學生還會因為膽怯和自卑而不敢暢所欲言么!
三、給予學生充足的自學時間與豐富的課外活動
前兩種教學措施其實是發現學生創新能力的過程,而給予學生足夠的自學時間與空間和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就是解放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手段。陶行知先生主張:“一要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之敢想,二要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之敢做,三要解放學生的眼睛,使之能察,四要解放學生的嘴,使之能說,五要解放學生的時間,使之能學,六要解放學生的空間,使之能動!边@樣學生通過前期的學習,進行自主思考與消化,會發現自身的不足,之后借助創新能力進行自我修復,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而且在獨立的空間內,學生能夠獨立思考,使想象的翅膀揮動得更快,創新思維與能力提升得更高。
同時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更強,尤其適用于一些生活科目,比如說物理、化學以及生物等。讓學生使用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能夠促使學生養成對某科目的濃厚興趣,進而提升創新能力。而且豐富的課外活動具有極強的趣味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四、完善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家庭是學生的第一學校,因此教師應當借助家長會的機會,向學生家長傳輸陶行知先生的創新教學理念,讓家長也能夠明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意義,進而在家庭教育中也引進創新教學方法,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培養。比如說家長應當尊重學生的業余愛好,喜歡生物的學生難免會收集一些動物標本,喜歡物理的學生難免會拆卸一些小型電器,這時家長應該鼓勵學生,而不是一味地訓斥。多理解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能夠自主地發展興趣愛好。而所謂的社會教育,就是少年宮、青少年科技活動輔導中心等,讓學生在這些社會性質的教育機構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要鼓勵學生在業余時間多觀看或參加一些益智類的電視節目,比如央視的《開心辭典》、《三星智力快車》、《第二起跑線》等節目。這些社會教育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與熱情,既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又提升了創新思維的多向性。
陶行知先生的創新教學理論可謂博大精深,只有進行長時間的學習與實踐,才能領會到其中的精髓。因此,教師在開展創新教學的同時也要不斷鉆研陶先生的教育理論精華,以提高創新教學的實施效果,進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習陶行知的教育理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論文】相關文章:
陶行知論文參考文獻范例11-18
思考并實踐陶行知的“公平教育”思想12-10
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方法創新11-16
探究化學實驗內容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論文11-19
學生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03-06
小學美術教學創新能力培養論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