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對小班音樂教育的指導策略論文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早年的陶行知就認為“音樂是大眾心靈的呼聲”,是對人類起著潛移默化作用的非語言藝術。離開了音樂,人類就會變得索然無味。因此他主張應從小注意音樂教育。
那么,如何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來指導小班幼兒的音樂教學呢?
1. 創(chuàng)設“生活”音樂環(huán)境,培養(yǎng)孩子節(jié)奏的感受力
幾年的幼教生涯讓我深刻認識到,人是受環(huán)境影響的,只有在生活環(huán)境的熏陶下,幼兒才能完整融合在老師想達到的目的中。四歲幼兒的思維正處在具體形象性思維階段,抽象邏輯思維還未萌芽。此時幼兒對音樂意境的理解和想象還有很大的限制,只有通過節(jié)奏才能去認識、理解音樂。當幼兒一進入小班,我就把節(jié)奏教學貫穿在一日生活里,盡可能地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音樂“生活”環(huán)境。教小班第一個星期是最辛苦的,幼兒剛來園,面對一張張陌生的面孔,哭鬧聲、呼喊聲奏響了一曲交響樂。于是,我拿起了鈴鼓,有節(jié)奏地拍了起來,那一瞬間,哭鬧聲靜了下來,伴隨我的鈴鼓聲,孩子們踏著有力的步子向我走來,我拍起了 X X X X |X X XX|,孩子們也都有模有樣地學起來,個個拍起了小手,走路的步子更神氣了,活像一個個帥氣的解放軍戰(zhàn)士,此時,有力的走路步子也成了有力的節(jié)奏譜子,看,孩子們走得多好啊。要如廁了,廁所里傳來的是孩子們洗手的嘩嘩聲,此時,我拿起鈴鼓,從上到下,嘩嘩嘩地搖了一長串,孩子們看到了,覺得可神奇了,長長的節(jié)奏儼然成了孩子們此時最新奇的玩意兒,從廁所出來,孩子們也都學著我的樣,小手舉過頭頂,從上到下,嘩嘩嘩地搖下來,此后,每次如廁,老師只要做這個動作,孩子們便會嘩嘩嘩地排好隊去。瞧!節(jié)奏還成了教學的好方法。
2. 創(chuàng)設“生活”音樂環(huán)境,培養(yǎng)孩子情感的表現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huán)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幼兒歌唱活動作為音樂教育的一種音樂手段,也是人們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是直接運用人體發(fā)聲器官進行的音樂藝術實踐活動,可以使人們直接體驗節(jié)奏、音高、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的特點,真切感受歌曲的情感意境,從而達到培養(yǎng)音樂素養(yǎng)、感受音樂美的目的。
在歌唱活動時,我根據教學目標巧妙地安排了活動的結構和內容,增強了活動的游戲性,使幼兒自覺自愿地、快樂地投入到歌唱活動中去。在學習歌曲《我的好媽媽》的時候,首先讓孩子們在娃娃家中玩游戲,有的小朋友當媽媽,有的小朋友當寶寶,當媽媽下班回家的時候,寶寶是如何做的,老師在這些孩子們熟悉的生活游戲中,再有感情地示范唱出來,孩子們聽了就更加有勁了,也都能夠更有感情地唱出來。在三八婦女節(jié)那天,孩子們?yōu)閶寢寕儽硌萘诉@個節(jié)目,還有模有樣地做起了動作,真的很打動人,媽媽們看著看著,都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大家都感受到了歌曲的魅力。
3. 創(chuàng)設“生活”音樂環(huán)境,培養(yǎng)孩子音樂的想象力
陶行知反對“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書呆子,幼兒的想象力極其豐富,我們不應該束縛他們的思想。教育不能創(chuàng)造什么,但它能啟發(fā)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以從事創(chuàng)造工作。美國心理學博士茄德教授曾說過:每個孩子都有對某種藝術感受和體驗的欲望,而幼兒又有著常人無法估量的想象力。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我就注意多讓幼兒充分展開他們的聯想。四月份,我們有一首歌曲教學——《春天》,在教學的時候,我先不急著教歌詞,而是讓幼兒自己去想象春天到底是什么樣子。有的說春天有綠綠的草地,有的說春天有美麗的桃花,有的說春天有柳樹,等到幼兒說得差不多時,才把歌詞展現出來,讓幼兒聽一聽歌里唱的和自己想象出來的春天有何差異,使他們去享受想象后的喜悅,培養(yǎng)他們大膽想象的能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對小班音樂教育的指導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學習陶行知教育理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的論文12-11
陶行知論文參考文獻范例11-18
思考并實踐陶行知的“公平教育”思想12-10
高校音樂教育混沌理論分析論文11-14
護理論文寫作指導12-08
音樂教育論文06-10
音樂教育教學有效性策略探討論文11-07
有關中職音樂教育教學改革策略的研究論文11-13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