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育論文
音樂教育有廣義與狹義之別。廣義的音樂教育指凡是通過音樂影響人的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增進知識技能的一切教育,狹義的音樂教育主要指按照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進行的學校音樂教育。小學,是人們接受初等正規教育的學校,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1
摘要:音樂教育在人的全面發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樂能激發人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好的音樂作品既能啟迪智慧又可以陶冶情操,因此音樂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但是由于多種多樣的原因在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始終停滯不前,筆者曾有農村任教的經歷,對這種情況更是有深刻的體會,且需要從多方面進行改進。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應對策略
一、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
在很多農村中小學音樂課基本是由文化課老師占用的,很少有專業音樂老師上一節專業的音樂課,五、六年級的學生甚至連簡譜都不知道,更別提五線譜,教材里面的音樂知識和常識,在同學們的腦海中就是一片空白,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能叫得上名字的沒幾個,除了會唱一些流行歌曲,一個班沒有人會識譜,校園歌曲或者是民歌基本都不會唱,學生都是人手一個小筆記本,里面抄滿了流行音樂的歌詞,沒課的時候一幫人坐在一起胡亂哼唱,這個歌本也成為學生唯一與音樂沾邊的物品。學生還受到社會和家長等方面的影響,對音樂不重視,認為不是正課,所以無心去學。
二、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
這種現狀不能一味的從學生身上找原因,一直以來農村中小學的音樂教育因為受到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對音樂教育不夠重視,管理者意識也比較落后,始終只注重語數外等課程,對藝術類課程忽視的相當嚴重,音樂教師也嚴重缺乏,教學設備屈指可數,因此給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造成了很多阻力。筆者通過查閱資料與農村任教的經驗對這種現狀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具體有: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等。家長的因素是首要的,家庭教育是每個人一生中最基礎的教育,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的教育是根深蒂固的,但農村家長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對音樂既不懂也不去重視,除了語數外之外認為其他藝術類科目都會影響學習,這種原因導致了學生一開始就將音樂課視為可有可無的課程。然后就是學校因素,學校因素里又包括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設備簡陋等,教師師資不足直接導致學生沒有接受音樂教育的機會,在我國農村中小學有幾十萬所,但音樂教師只有區區幾萬人,而且很多音樂專業的畢業生都不愿意去農村任教,畢業之后家里人會想盡辦法給孩子在城市找工作,在筆者曾經就職的學校里全校將近三十個班一千多名學生卻只有一名音樂老師,可想而知音樂課對學生來說有多么稀罕了,在很多中小學沒有專門的音樂教室,有一些學校有甚至連像樣的樂器都沒有一件,這對音樂教育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最后就是社會因素了,社會不夠重視音樂課,大家普遍認為音樂課是副科,包括學校的文化課老師,很多教師為了晉職評優,一心撲在自己所帶的文化課上,霸占音樂課,音樂教師成為不受重視的對象,音樂教師也因為沒有考核很難晉職評優,影響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阻礙了音樂教育的更好發展,造成學生們把音樂課當成寫作業的課程。
三、農村音樂教育改進策略
農村音樂教育的薄弱狀況得不到改觀,將會嚴重影響我國基礎音樂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也就不可能真正實現,因此,研究農村音樂基礎教育對于促進農村發展及提高整個國民素質水平有著重要意義。首先要從家庭因素開始,學校應給家長做一些相關的知識灌輸,讓家長為了孩子的全面發展對音樂教育提起重視,還需要家長在家庭環境中培養孩子學習音樂的意識,鼓勵孩子去接觸、學習音樂。然后要加強音樂教師師資的培養,解決農村音樂教師缺乏問題,可以通過動員專業類音樂院校和師范類音樂專業的畢業生畢業之后積極到農村中小學任教,政府也可以提供相應的鼓勵政策,吸引他們主動選擇去農村任教,對有音樂愛好的能基本勝任音樂課的教師要定期進行培訓,通過多種渠道壯大教師隊伍,從而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對學校已有的音樂教師要提供與其他教師相同的待遇和福利,鼓勵音樂教師的積極性。對于教學設備也應增加投入力度,音樂教育教學設備,不但是學校開展素質教育的硬件,還是學校完成教育部各項音樂教育教學要求的必備要素,沒有音樂教育教學硬件設施,再優秀的音樂教師也沒有辦法上一堂專業的音樂課。還有一個需要改進的就是思想觀念的更新,思想觀念停滯不前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創新能力,尤其是各級領導和學校相關領導,對于音樂教育應重視起來,鼓勵學生全面發展。在一些特殊的地區還應實行因地制宜音樂教學,我們國家是一個幅員遼闊且多民族國家,每一個地方都有傳統的民間音樂,傳承傳統文化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而且民間藝人就可以作為音樂教師進行授課,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解決了師資問題,還能傳承民間藝術。學生是核心,以學生為本,家校共育,充分挖掘學生藝術潛力非常重要。在現階段,我們提倡素質教育要全面發展,音樂課程在素質教育中是重要的一部分,大思想家孔子曾說過:“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音樂教育可以培養人全面且優秀的精神品格,自古以來音樂教育就非常重視,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將音樂教育重視起來,尤其要使農村音樂教育沿著正規的、科學的軌道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袁開斌,王通.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與對策[N].四川教育學院學報.
[2]周瑩瑩.新時期我國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概況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xx,6.
[3]張紅田,莉莉.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問題與對策[N].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xx,02.
[4]謝佳幸,郁文武.音樂教育與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10.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2
音樂是人類的靈魂,是人的一生中不可缺少的美妙的聲音,不管年齡、性別、國籍,每個人都對音樂都有一種強烈的愛好。無論是誰,無論是在娛樂、散步或工作時,有的時候總會唱著歌,以音樂的律動表達出自己歡快的感情。由此可見,音樂可以改善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性,使人表現真實的自己,導向人創造性的發展。當我們愉快的時候,會一面唱著歌,一面手舞足蹈地跳著舞。當我們在心情壓抑時,一支優美動聽的旋律會使我們的煩惱、不快立刻煙消云散。音樂也是人類共有的精神食糧。音樂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很早的時候,人們在進行強體力勞動時,為了減輕精神上的負擔,發出“嗨唷!嗨唷!”的聲音,特別是在集體勞動時,更有用歌唱的節奏來統一步伐和著力點的作用。音樂教育在音樂的發展和傳播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音樂教育在推動音樂發展、促進音樂交流的作用上不可忽視。由于音樂在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中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別是它在青少年的成長中起著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全面發展的作用。因此,加強音樂教育是我們的重要任務。
一、我國傳統音樂教育以及近代音樂教育
中國傳統的音樂教育的主要著眼點是在教化之功。中國傳統的人文主義思想一般不采用禁欲的方法,它依靠的是優美動聽的音樂本身,潛移默化地產生作用!拔闯汕{先有情”充分說明了古代我國音樂的特點,而中國傳統的音樂教育正是在這個基礎上,通過對音樂感情的表現,表達出演奏者的感情。中國傳統的音樂教育也就是對音樂感情的一種教育。 由此可見,中國傳統的音樂理論集中的體現在“陶冶性情”一語中,仔細分析一下,我們不難發現其中的倫理蘊含。要求情在理中,美以善為本,是我國傳統音樂功能觀的顯著的民族特色。但我國傳統的音樂教育主要集中在宮廷音樂,民間的音樂教育比較松散,沒有固定的教育模式。 清末民初時期,隨著新式學堂的誕生,在上海南洋公學附屬小學,第一次將“樂歌”課列入課程設置。此后,學堂樂歌逐漸發展成為我國歷史上一次帶有啟蒙意義的音樂運動。
學堂樂歌的興起是我國近代音樂教育創始和發展的主要標志,在中日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中發展。它改變了我國舊私塾無樂無歌的教育形式,有了正規的音樂科課時安排,并且有了明確的學校音樂教育目的、內容和程度。在新式學堂內開設的“樂歌”課,就是仿照西方學堂的教育體制所設立的。學堂樂歌的產生有著歷史的特定性,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拿來的”,也就是當中國還缺乏現代作曲人才的時候,一個直接方便的做法就是拿來外國的曲調填詞。早期中國留學生大多選擇日本為留學地。因此,這段時期的音樂作品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日本民歌的曲調來填詞。 學堂樂歌在當時對促進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些帶有民主革命思想和抵抗侵略的樂歌更是激起了許多人的愛國熱情和民主意識。學堂樂歌成為反對封建思想和宣傳民主精神的有力武器。
二、我國現代中小學音樂教育
與傳統音樂教育和“學堂樂歌”不同,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我國的中小學教育僅僅把音樂定位于一門娛樂課程,忽視了音樂教育在陶冶情操、凈化心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過多的注重文化課的教育。另一方面,我國現階段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受“學堂樂歌”影響較大,過分強調注重西方音樂文化教育,而忽視了自己的民族民間音樂,雖然現在國家都在致力于保護民間文化,但中小學音樂教育在這方面還存在欠缺。一個民族古老的文化底蘊是這個民族幾千年積累的文化精神,是一個民族的精神。
在中小學和音樂學院,我都看到了這種局面的跡象,在那里,西方歌曲和古典曲目隨處可見,似乎比中國傳統音樂的威望還高。在一所音樂學院,我同一位剛剛在一個很有名望的國際小提琴大賽上獲得二等獎的青年小提琴家進行了交談。“你為什么不拉二胡要拉小捉琴?”我問他。他看著我,似乎對這個天真的問題感到好笑!翱坷矣肋h不能成為國際知名的音樂家,”他答道,答得很正確!@么多的中國音樂家、音樂教育工作者和音樂愛好者都在擔心一個古老的、豐富的、在文化上處于中心地位的傳統可能確實會被“現代化”的趨勢所削弱,我對這種擔心深感同情。 所以,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加強對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的教育是必然的,長久的忽視我國民間音樂教育必然會使我國豐富多彩的民問音樂文化逐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在最近幾年,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加強了國粹京劇教育,這就是我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進步。
三、加強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意義
從目前社會上人材的培養來看,加強中小學音樂教育還有有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通過音樂來鍛煉人們想象力豐富,思維能力的發展,五官四肢靈敏協調反應迅速、再造想象及創造性思維的增強,在熟練遷移、觸類旁通的作用下,使音樂以外的其它學科的感知和研究,也有著促進功能。對音樂欣賞來說,也有不同程度的促進智力作用,而且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下自然而然的獲得。因為聽音樂時,大腦不會是空白的,必有種種多變的活動形象會泛映在腦海里。有時還會隨著音樂,使人宛臨其境,隨音樂的音響,在內心里有種種喜怒哀樂的感情細流泛上心來。這種從一點而至多點,從一線而至多線的想象,也即是音樂欣賞時的創造性思維了。并且是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相結合在一起的,是多路思維、立體思維、美感思維相交叉在一起的。也是一種高級的思維活動。當聆聽一曲、十曲、百曲……之后,學生的想象力的鍛煉增強了,思維方式活躍了,思維反應靈敏了。加強中小學音樂教育對于提高中小學學生的想象力有著非比尋常的作用,同時能夠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與學習興趣。
中外許多著名的學者,在平時大多都是音樂愛好者,或是兼有音樂家的才華,在音樂藝術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使他們在科學上、學術上的成就,有著一定程度的相互影響作用。如天王星發現者是美國威廉·赫歇爾,他常常在巴黎圣母院舉行音樂會;如法國思想家盧梭,還編寫了符號譜及音樂辭典,更如愛因斯坦還是小提琴演奏家,巴爾扎克、高爾基他們都是音樂愛好者。
再從音樂對中小學生道德、意志、品格、情操來說,也會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情況下有所影響。例如《一分錢》這首兒童歌曲,通過一個兒童的口,敘述了他把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的經過,全曲天真活潑,充滿稚氣,毫無說教的味道,卻非常自然地體現拾令不昧的美德。雖然,不能完今象我國古代儒家那樣,把音樂藝術對道德的作用擴大到相當巨大的地位。但多欣賞高尚的音樂,確實會使人們的情趣高潔起來,多聽鏗鏘雄壯的聲音,也會使人們的意志堅強起來,情緒高昂起來。
現今教育,學校雖然已經把音樂教育提升到一個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平時的教學中,卻遠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很多學校依然是把音樂課放在一個不重要的位置上,并沒有真正了解學校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普通學校教育的對象是人民大眾,它是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養,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審美情操為宗旨的。學堂樂歌的出現是普通音樂教育發展的開端,以學堂樂歌為中心的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對樹立新的社會風尚、改造國民品質、增強國民的愛國思想起到了積極作用。 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音樂教育不僅能夠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養、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更利于培養國民的愛國情操。四、怎樣才能做到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貝內特·雷默,音樂教育的哲學[Ml.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xx.
[2]袁善琦,音樂教育的基礎理論與教學實踐[Ml.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3
關鍵詞:小學音樂;問題;創新教育
音樂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陶冶情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小學音樂的教育應當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而在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中,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使得小學音樂的教學一直未能受到足夠的重視,有些偏遠地區的學校,甚至將小學音樂課程上成語文、數學等,嚴重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應當改變傳統落后的音樂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強化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陶冶學生情操,全面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結合當前小學音樂教學誤區,闡述在新課改下小學音樂的創新教育對策。
一、當前小學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雖說小學音樂是陶冶情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課程。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使得小學音樂的教學存在不少問題,主要如下:
。ㄒ唬┬W音樂教學得不到足夠的重視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小學階段,音樂是名副其實的“副科”,而這個副科的名稱,往往會使小學音樂的教育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音樂教師的音樂教學往往都是應付了事,教師沒有認真努力,也沒有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給學生講解音樂知識。更有甚至,一些學校直接將這些所謂的副科課程上成主科,這樣的教學模式,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最終影響小學音樂課程開設的效果。
。ǘ┖鲆晫W生的主體地位培養
強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是新課程改革對現代教師教學的基本要求。這里的主體地位培養,主要強調的是教師在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的選擇時,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盡可能地選擇與學生相宜的教學模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卻往往忽略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一些教師在教學時,往往都是很隨意地教學生幾首歌曲,卻往往忽視音樂里面更深層次的情感,這種舍本逐末的教學方式,最終將會影響音樂教學的本身意義,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新課改下小學音樂創新教育的途徑
音樂本是一門陶冶情操,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立足音樂的育人功能,對學生進行很好的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促進良好教學效果的實現。
(一)小學音樂的創新教育要求實現音樂自身的意義
當前,我國已經全面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創新已經成為世界發展的主題。因此,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創新教育的思想,要求教師應當以培養創新人才和創造人才為基本目標,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推動教育體制的改革和素質教育的發展。而對于音樂本身而言,創新教育要求教師重視音樂意義的實現,充分發揮音樂的育人功能,為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奠定基礎。而對于小學生而言,自制能力、自控能力差以及注意力不集中是他們普遍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是小學生的弱點。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抓住小學生的弱點,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重點的培育,巧妙運用音樂學科趣味性、教育性的功能,促進學生記憶力、想象力和創新力的提升。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當發揮音樂的陶冶功能,讓學生懂得用音樂舒緩情緒,調節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壓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ǘ﹦撛O教學氛圍,陶冶情操
音樂是陶冶情操的有效手段,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很多教師都是通過音樂課程的開展,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立足音樂審美教育的功能,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和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既定的環境中能夠趣味學習,實現良好的小學音樂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美化音樂教室的方式,讓學生在美好的環境中學習,給學生一種賞心悅目之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師可以通過座椅的排列法如環形、半圓形等變換方式,增加音樂教學的美感。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在墻壁上張貼一些美麗有趣的圖畫,讓學生找到學習音樂的感覺,讓學生在這種美好的、潛移默化的環境感染中,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此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方法,通過一些背景音樂、情境音樂的演繹,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環境中,得到心靈和情感上的歸一,最終促進學生良好音樂學習效果的實現。
。ㄈ┲匾晫W生在音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重視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是新課程改革賦予現代教師教學的基本要求。針對當前教師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現狀,筆者認為:小學音樂教師應當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這里的主體地位培養包括幾個方面:一是教師在音樂課程的選擇時,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盡可能選取學生喜歡的音樂,這樣方能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二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改變過去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音樂課堂的小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的提升。
。ㄋ模┲匾暯處熥陨砭C合素質的提升
對于教師的教育而言,要想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得先有一桶水。因此,要想實現小學音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需要不斷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例如,一些幽默風趣的教師,往往能夠將死氣沉沉的教學上得趣味十足;而知識淵博的教師,往往能夠海闊天空讓學生了解不少的知識。因此,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應當不斷加強自身的音樂學習,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為促進小學音樂教學的創新奠定基礎。總而言之,音樂是陶冶情操,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重要課程。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針對當前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促進小學音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閻小青.淺析小學音樂教學小學生審美教育的培養[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xx.
。2]王暢.淺談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信息技術,20xx.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音樂教育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1
摘要:音樂教育在人的全面發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樂能激發人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好的音樂作品既能啟迪智慧又可以陶冶情操,因此音樂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但是由于多種多樣的原因在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始終停滯不前,筆者曾有農村任教的經歷,對這種情況更是有深刻的體會,且需要從多方面進行改進。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應對策略
一、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
在很多農村中小學音樂課基本是由文化課老師占用的,很少有專業音樂老師上一節專業的音樂課,五、六年級的學生甚至連簡譜都不知道,更別提五線譜,教材里面的音樂知識和常識,在同學們的腦海中就是一片空白,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能叫得上名字的沒幾個,除了會唱一些流行歌曲,一個班沒有人會識譜,校園歌曲或者是民歌基本都不會唱,學生都是人手一個小筆記本,里面抄滿了流行音樂的歌詞,沒課的時候一幫人坐在一起胡亂哼唱,這個歌本也成為學生唯一與音樂沾邊的物品。學生還受到社會和家長等方面的影響,對音樂不重視,認為不是正課,所以無心去學。
二、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
這種現狀不能一味的從學生身上找原因,一直以來農村中小學的音樂教育因為受到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對音樂教育不夠重視,管理者意識也比較落后,始終只注重語數外等課程,對藝術類課程忽視的相當嚴重,音樂教師也嚴重缺乏,教學設備屈指可數,因此給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造成了很多阻力。筆者通過查閱資料與農村任教的經驗對這種現狀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具體有: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等。家長的因素是首要的,家庭教育是每個人一生中最基礎的教育,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的教育是根深蒂固的,但農村家長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對音樂既不懂也不去重視,除了語數外之外認為其他藝術類科目都會影響學習,這種原因導致了學生一開始就將音樂課視為可有可無的課程。然后就是學校因素,學校因素里又包括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設備簡陋等,教師師資不足直接導致學生沒有接受音樂教育的機會,在我國農村中小學有幾十萬所,但音樂教師只有區區幾萬人,而且很多音樂專業的畢業生都不愿意去農村任教,畢業之后家里人會想盡辦法給孩子在城市找工作,在筆者曾經就職的學校里全校將近三十個班一千多名學生卻只有一名音樂老師,可想而知音樂課對學生來說有多么稀罕了,在很多中小學沒有專門的音樂教室,有一些學校有甚至連像樣的樂器都沒有一件,這對音樂教育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最后就是社會因素了,社會不夠重視音樂課,大家普遍認為音樂課是副科,包括學校的文化課老師,很多教師為了晉職評優,一心撲在自己所帶的文化課上,霸占音樂課,音樂教師成為不受重視的對象,音樂教師也因為沒有考核很難晉職評優,影響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阻礙了音樂教育的更好發展,造成學生們把音樂課當成寫作業的課程。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相信寫論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音樂教育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1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 2 0 1 1 版) 中明確指出: “ 器樂演奏對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造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薄皹菲鬟M課堂”是深化音樂改革的一大舉措。然而有些教師認為:樂器進課堂占用了本來就為數不多的音樂課時,學生在一節音樂課上要歌唱、要欣賞、要創造,還要學習音樂知識,如果再學習樂器的演奏方法,一節課下來一定什么都不能掌握。
在音樂課程標準的課程內容里,演奏屬于表現的范疇,并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審美情趣,而且還能全面提高學生協調能力,識譜能力和合作精神,開拓音樂視野,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引導學生沿著樂器的階梯走向神奇多彩的音樂殿堂。
一、樂器教學能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
樂譜是記載音樂的符號,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工具。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有利于參與音樂欣賞、音樂表演和音樂創作等實踐活動。小學低年級要求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簡單的節奏。中高年級則要求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音樂記號。但由于每周只有兩節音樂課,再加上使用循環課本,學生平時接觸的樂譜的機會很少,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識譜能力的提高。于是通過樂器演奏提高學生識譜能力的作用就凸現出來。
淺談音樂教育對于中小學生的重要性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怎么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淺談音樂教育對于中小學生的重要性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 要:音樂無處不在,已經成為現代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接受適量的音樂教育,對于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優美的音樂不近能給人帶來快樂,也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還能陶冶性情和開發智力,并讓枯燥的學習生活豐富多彩。由此可見,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環節,合理開展音樂教育對學生們的健康成長具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音樂教育;學生;素質;重要性
前言: 著名音樂家冼星海曾經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從古至今,音樂以其美妙動人的旋律匯成了一條金光閃閃、流淌不息的音樂之河,讓中華兒女在它的滋潤下沉醉、愉悅。然而,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有些家長和老師把孩子的未來全部篤定在文化課上,孩子的大部分時間都沉浸在題海里。沉重的學習壓力讓學生們無暇與音樂為伴,甚至上學放學的路上耳機里都是英語。對此,學校應該給學生們提供適當的音樂教育,因為音樂能緩解學生緊張的情緒,能鍛煉他們的審美能力,能開發他們的智力和創造力,能陶冶他們的情操,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下面就音樂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的重要性進行論述。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寫論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音樂教育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1
一、小學音樂審美教育的重要性
在進行小學音樂的審美教育的過程中,能全面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愛好和興趣,促進學生從審美的角度入手,全面提高學生的對音樂的感受能力,真正的樹立美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促進自身的進步和發展。
二、小學音樂審美教育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的教育思想的束縛
由于傳統的教育思想的束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對一些重點科目較為重視,不重視音樂的教學,只單單認為音樂就是教音樂知識和音樂本身,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育的觀念較為陳舊,忽略了對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音樂審美的進步和發展。
。ǘ┻^于重視對技能的培養
目前的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過于重視對學生音樂技能的培養,不能全面地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就造成了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就抑制了學生對音樂技能的掌握和學習,不能真正的了解和感受音樂。
。ㄈ┙逃齼热莸姆ξ
在小學音樂審美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無法真正了解音樂審美的重要性,使得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只重視抽象的一些理論,不讓學生參與到實踐中去感受音樂,不能全面接觸和感受音樂,在一定程度上就制約了學生進行音樂的審美。
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探討論文范本
一、對南陽市幾所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狀況的調查情況
筆者于201x年9月至201x年6月間分別對南陽市下屬的南召縣皇路店鎮廣莊小學、尹店小學;鎮平縣石佛寺鎮黨莊村小學、老畢莊小學;內鄉縣赤眉鎮齊營小學、馬營小學;方城縣拐河鎮姚店、史家莊小學;社旗縣橋頭鎮史莊、陶莊小學進行了實地調查,具體情況如下:
。ㄒ唬┮魳氛n開設情況
這些學校大部分都開設有音樂課,但有3所學校沒有開設,這說明當下南陽市農村小學音樂課開設情況并不普及。這其中的原因首先是沒有師資,沒有音樂老師也就談不上去開設音樂課了。還有就是壓根就沒打算開這門課程,這就是思想認識層面的問題。還有就是以前開過,后來給停了,主要是覺得沒用,也屬于思想認識層面的問題。
。ǘ⿲W校對音樂課的認識問題
在所調查的學校中,沒有開設音樂課的三所學校雖然都是源于師資問題,但他們學校的領導層都認為音樂課可有可無,沒有音樂課也沒什么大不了。而其他開設有音樂課的七所學校的領導層對于音樂課的認識也很不積極,對音樂課漠不關心,認為就是哄孩子們玩玩鬧鬧。這樣的認識很是令人無奈,但又普遍存在。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也難怪存在音樂課教師應付、學生覺得無趣的現象。
。ㄈ⿲W生對音樂課的喜歡情況
通過對開設有音樂課學校的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我們發現其中百分之九十九的學生都喜歡音樂。但喜歡音樂課的比例則是百分之六十一,這個比例較為意外。而對于不喜歡的原因,大部分學生都說教的歌不好聽,也有的則認為老師教得不好。而在詢問他們對音樂課有何建議時,他們的回答絕大部分是多教點流行的。以上這些情況首先說明流行音樂在城鄉的傳播已相當普遍,農村孩子也非常喜歡。另外就是農村小學音樂課教學不太令孩子們滿意。
小學音樂教育教學論文
第一篇: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
摘要:小學音樂的教育目的不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更重要的是為了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壓力。所以,學習興趣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就顯得尤為重要,興趣是提高教師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學習質量的關鍵。小學音樂教育應該不同于普通學科的教學,將生活實際與學生特長有效結合,可以激發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音樂;學習興趣;激發培養
學習興趣的培養不是一時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小學音樂教育對于豐富學生的藝術內涵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對學生的全面培養,使得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學習中。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要格外關注,所以,在課堂中,教師應注重當堂激發與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
一、追求音樂的多樣性
不同于語文、數學,學生對于音樂本身就擁有積極的學習動力,所以,音樂課堂應該是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因此,教師要在教學方法上適當地做出調整,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音樂課堂的重點。例如,在學習一年級下冊的《夏天的池塘》時,教師就可以搜集相關的音樂題材,流行歌手鳳凰傳奇的《荷塘月色》就跟教材很相近,教師可以在課前播放這首歌,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不應該只局限于課本,要著眼于整個音樂體系,把音樂題材以及音樂類型的多樣性融入音樂教學中。例如,教師可以將流行音樂、歌劇、樂器演奏等形式運用到課堂中,由于音樂材料引發了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下冊的《京腔京韻》這首歌時,就可以通過播放戲曲視頻、戲曲唱腔或是戲曲身段表演來引起學生對戲曲的興趣。這種視覺的沖擊會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性,使學生了解戲曲的魅力,對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有一定的作用。
新課程標準理念下的小學音樂教育的論文
音樂教學已成為促進學生全身心健康發展、塑造“創造型”人才的一個重要途徑。為素質教育的音樂教學,必須舍棄一切單調、枯燥、令學生感到厭煩的內容和模式,必須是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心態、輕松的氣氛和愉快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實施的。
隨著國家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及新課改的實施,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正逐漸被淘汰,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主導地位也正發生著改變。
新課標本著“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內涵,更加關注“人”的發展。其中,《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則以“注重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評價機制”為基本理念。與傳統音樂教育相比,“新課標”無論是從音樂教育的理念,還是教材的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體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這對于已習慣了傳統音樂課教學的廣大音樂教師來說,無疑是一場“革命”。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標”,盡快成為“新課標”的有效執行者和積極建設者,將關系到“新課標”實施的成敗。對此,我想談幾點粗淺的認識,與同行們商榷。
1.領會新課標的理念,轉變音樂教學觀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制約著人們的教育行為,影響著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任何教育行為的實施,都必須建立在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基礎上。人類需要音樂,人類的生活離不開音樂。按理,大多數學生應該是喜愛音樂的,事實也確如此。然而,多年來我們的音樂教育卻屢屢遭到學生的排斥,“學生們喜歡音樂但卻不喜歡上音樂課”的現象屢屢發生,甚至到了讓學生覺得“音樂課的教室,簡直就是我的刑場”的地步。有學生這樣說:“一提到上音樂課,我就頭痛。因為一上音樂課,就有無數個我根本不認識的音符迎面撲來,令我招架不住。更可怕的是,老師竟然讓我全都記下來。這怎么可能呢?我又不是音樂天才,這么多的‘哆來咪’,看到都害怕,讓我背下來,簡直是謀殺……音樂課的教室,簡直就是我的刑場!”——類似的現象比比皆是,不得不令我們深思!的確,長期以來,我們的音樂課內容單一、落后于時代的發展需求;教法死板、與音樂藝術的本質背道而馳。我們更多地注重音樂技能、技法的傳授與訓練而忽視了音樂藝術的審美特性;更多地關注教師本人的情感體驗而忽略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及音樂情感……使得我們的音樂課文不文,理不理,在某種意義上等于抹殺了學生作為一個有著相對獨立的、豐富的內心世界及情感體驗、審美觀念的個體的感受和創造欲望。我們應清楚地認識到,音樂教育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它首先是一種基本素質的教育。它通過教授音樂這門聽覺藝術,來反映人們的思想、情感以及社會生活,使學生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愛好,具有對音樂美的感受能力、表現能力和初步的鑒賞、創造能力,教會學生如何認識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義上創造生活,從而促進學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個性的發展,以達到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谶@樣一種認識,我本著一種“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獲得充分發展”的信念,通過教學,不斷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濃厚興趣,并以此為切入口,引導學生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來認識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義上創造生活,培養一種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在新課改之后,我校的音樂教學更加關注學生作為“人”的因素,更加注重對“人”的培養,還音樂以其音樂藝術的本來面目,展現給了學生一個較為寬松的、和諧的、動態的、充滿了美感與濃厚人情味的音樂學習的空間,而學生們則在教師的引領下步入了音樂藝術的美妙殿堂,在藝術殿堂里盡情暢游!跋矚g音樂卻不喜歡上音樂課”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扭轉。
談談中小學生戲曲音樂教育的推廣論文
一、音樂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戲曲音樂作為我國傳統音樂的組成部分,更是我國音樂教育中進行民族音樂教育不可缺少的環節。
戲曲音樂在音樂教育中的現狀不容樂觀,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結合學校實際情況,以地方戲曲作為鄉土教材,注意調動學生學習戲曲音樂的積極性,從基礎音樂教育抓起。
我國的民族音樂十分豐富,除了大量的民歌外,還有歷史悠久的戲曲音樂。但長期以來,我國的學校音樂教育以唱歌為主,其知識體系基本上是西方音樂教育的翻版,這種狀況抑制了中國傳統音樂的繼承和發展。民族音樂的文化觀念一直未能在我國音樂教育的指導思想和教材中得到體現。要使民族文化得以更好地傳承與發展,必須樹立將民族音樂做為我們學校音樂教育根本性基礎的觀念,扎根于自己的傳統。離開根基去奢談“發展”“現代化”,其結果只能是自我喪失,戲曲音樂教育應從小抓起,從小培養學生的意識和興趣,因此,在中小學開展戲曲音樂教育勢在必行。
中國戲曲音樂是在中國民族音樂百花園的土壤中繁衍發展起來的,它與古典歌曲、民歌等音樂門類不一樣,共同創造出來的中國民族音樂。戲曲藝術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強烈的地方色彩,是我國藝術瑰寶之一。中小學生學習一點戲曲音樂,可以整體提高自身藝術鑒賞力和生活品味。
戲曲音樂的形式與內容、風格與色彩,集中體現了中國民族音樂的最高水準,是我國各門類音樂的集大成者。中國戲曲是世界上比較獨特的藝術門類,尤其是戲曲音樂,形成了與世界,特別是歐洲音樂迥然不同的風格與色彩。
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農村中小學的音樂教育一直受到傳統觀念的禁錮,管理者意識落后,師資隊伍缺乏,理論水平較低,給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健康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阻力。談了關于農村音樂課的開展問題。
論文關鍵詞:初中教育;音樂教學;提高效率
素質教育是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音樂的學習能夠有效地促動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農村中小學的音樂教育一直受到傳統觀念的禁錮,管理者意識落后,師資隊伍缺乏,理論水平較低,給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健康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阻力。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長期從事農村音樂教學過程中總結了一些適合農村音樂課堂的方法。
一、豐富環境,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的產生與發展是和人的生活環境密切相關的。為了給學生創造良好的音樂學習環境,我將學校環境、社會環境與家庭環境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學校和教室中適當地粘貼著名音樂家、各種器樂名家的貼畫,懸掛中國的民族傳統樂器圖片和西洋樂器圖片,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利用校園廣播站播放古典樂曲、世界名曲、流行樂曲,以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直接感受。學生對某一學科的興趣濃厚與否與學科教師的影響有著密切的關系,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要做到對音樂如癡如醉的愛好,以自身影響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二、注重方法指導,有效學習
學習得之于法,才會以最佳的狀態進入學習的殿堂。面對農村學生對音樂知識缺乏的現狀,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耐心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比如,發音的方法,位置的指導,樂理知識的講解,視唱練耳的指導,樂曲審美鑒賞方法的指導等等。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做個別的指導和培訓。讓農村學生都能受到音樂的熏陶和感染,更好地發展音樂才能。
中小學音樂教育具體性和不平衡性特點研究論文
摘要: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中存在著具體性特點和不平衡性特點。本文認為進行綜合課程理念的應用,可以縮小中小學音樂教學水平的差異,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內外中小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與審美意識,提高其綜合的理解力,在不斷進行綜合知識的擴寬和延伸過程中,提高中小學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中小學;音樂教育;具體性;不平衡性
我國當前的中小學音樂教育,具有很大的復雜性、不平衡性特點。我國的中小學音樂教育不僅是一門包含教學規范理論、實踐操作的理性學科,同時它更是一門關于創新力與創造力培養、實現教育理念公平和教學資源平衡配置等諸多要素在內的社會學科,還是涉及學生情愫發展與審美意識培養的一門高級別的感性學科。
一、城鄉間中小學音樂教育的不平衡性
鑒于中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意義,我國多年來在推行這門課程的教育教學活動方面,一直是不遺余力的。但是目前我國城鄉間的中小學音樂教育依然存在著很大的不平衡性特點。首先,課堂活動作為我國中小學音樂課程教學的主要模式,依然具有重要影響。體現在這方面的不平衡,主要是在我國創新教育教學的新時代背景下,各地配置的教師資源和硬件資源方面的差異,導致當代城鄉中小學生接受音樂方式、信息的不均衡。其次,我國開始推行新的中小學音樂教育課標,這次課標的.主要目標是針對城鄉間中小學生的音樂教育情況,推廣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學,實現對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農村則面臨著設備設施缺乏,無法有效進行音樂教育,更無法保質保量地完成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