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素質教育背景下的中學教育論文

        時間:2024-09-18 21:54:07 教育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素質教育背景下的中學教育論文

          一、我國中學素質教育的現狀

        素質教育背景下的中學教育論文

          隨著教育部門的大力倡導以及人們觀念的轉變,近些年來,教師及學生越來越注重綜合素質提高對成長成才的重要影響,素質教育在中學教育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長期以來,我國中學教育中一直貫徹著應試教育的思想,即使在素質教育大力推行的當下,一些學校依然以學生的升學率作為教師考核的標準。當前,我國中學素質教育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1.素質教育的理念尚未完全樹立一方面,一些地區的教育部門及學校始終以學生的成績及升學率作為對學校和教師考核的標準,教育教學的觀念較為落后,并沒有樹立起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為主的育人理念,缺乏教育教學的創新意識。而且,忽視了學校與家長、社會共同教育學生的互動機制的建立,沒有為學生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仍然以自己為中心,沒有認識到教育是教與學二者的互動,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提高學習興趣的重要性,不僅使得學生成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且助長了他們慵懶、不愿思考的毛病,久而久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也會逐漸降低。

          2.教育教學的模式陳舊首先,在教學內容設置上,只注重必修課程的教育,沒有考慮到所設課程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否有助于學生智力結構和知識結構的完善,難以有效提高學生德、智、體、美等綜合素質。教育內容主要體現在課程中,課程設置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知識結構、智力結構是否完善。而僅局限于應試教育的內容,滿足應試教育的需求,只重視升學競爭要考的學科,忽視非考學科,忽視課外活動。其次,在教學方法選擇上,摒棄只注重課堂講授的教學方式,沒有認識到師生交流、課堂討論等方式對提高學生積極性、參與性的重要性。這種方式也導致學生只會背答案而忽視了對知識本身的探索,遇到了新的難題就不會解答,不能具備對相同問題舉一反三的能力。

          二、中學教育推進素質教育的策略

          1.轉變學校和教師教育教學理念一方面,學校主管領導要摒棄以成績高低對教師的考核標準,應制定多種要素的考核指標。以學生成績為唯一考核指標的做法不僅不利于鼓勵教師推行素質教育,也打消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學校領導要鼓勵教師在教懂教會學生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開展更多的素質教育內容。另一方面,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前提是教師要具有較高的素質。中學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在教學之余,教師要想方設法汲取專業知識,提高自己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應用及教學的能力。可以通過閱讀相關書籍、報名參加教育部門組織的培訓以及向優秀教師學習等方式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學校也要經常組織同一學科的教師參加培訓或去教育質量較高的學校參觀學習,通過教師相互之間的交流,分享高效的教學方式方法,制作成教育教學手冊,分發給教師們,建設一支高水平的教育教學隊伍,提高學校整體的素質教育質量。此外,學校還要建立激勵性的人才培養方案,吸引、留住更多的優秀教師投入到本校的教育教學科研中去,優秀的師資隊伍是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保障。

          2.豐富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一方面,在中學必修課程的教學中,采取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在教授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要苦心鉆研易于為學生接受的方式方法。盡可能地采取靈活易懂、深入淺出的教學方式,便于學生對該門知識的掌握和理解。要善于利用多媒體教學、情境教學等方式豐富教學內容,例如,歷史課上為學生播放歷史紀錄片,激發他們對歷史人物及事件的興趣。同時,教師在教學的同時要注重擴展本門功課的相關內容,例如講授地理知識時,順帶介紹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人文景觀等。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興趣,又能開闊他們的視野,激發其主動擴展相關知識的熱情。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時間要盡可能少,多采取與學生討論、交流的方式,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主動性。例如,在數學課的教學中,老師提出問題后,讓學生獨自思考,然后將自己的解題方法告訴大家,這既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也有助于其他同學理解解題的方法。素質教育中,學生中心地位的確立需要主管部門、學校和教師之間采取科學的教育教學方式加以解決。

          3.建立學校、家庭與社會協動教育機制學生素質教育質量的提高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之間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學校可定期舉行家長會,加強與家長之間的交流。班主任就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在學校的綜合表現與家長溝通,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的難題,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鼓勵并幫助學生盡快投入到學習中來。例如,對于性格比較內向、不愛與人交流的學生,班主任可經常找其談話,在組織班級集體活動時,鼓勵該學生積極參加,投入到集體的大家庭生活之中。其次,學校還要加強與社會機構的交流與合作。例如,學校要加強與科技館、天文館、歷史博物館等的合作,組織學生前往參觀,使教師講授的課堂知識能夠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增強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能力;組織學生參觀紅色基地、旅游景區等,感受優良的革命傳統和祖國的大好河山,激發他們奮發努力、報效祖國的雄心。此外,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前往素質教育培訓基地、野外訓練營等,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鍛煉他們應對突發情況的反應能力,促進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三、總結

          真正的素質教育一定是對學生包括創新能力、理解能力、熱愛自然、關愛他人、抗挫折能力等的綜合教育和提升。有效的素質教育應該是這樣的方式,如:減輕學生們的考試壓力;教會其創新方法,能夠舉一反三和創造;讓學生們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去體驗,到工廠、農村等地去實習,寒暑假到外地去旅游和考察;訓練學生寫論文,建立他們獨立思考的習慣等等。總而言之,素質教育已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對推動教育事業發展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指引作用。教育部門、學校、社會組織以及家長都應該投入到關心學生素質教育發展的工作中來,協力為素質教育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校園環境。

        【素質教育背景下的中學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素質教育下的高職藝術教育論文11-29

        社會背景下的成人教育論文12-04

        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德育實施途徑03-04

        試論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評價機制的轉變03-20

        新課程背景下的閱讀教學的策略教育論文12-05

        對中學美術素質教育與體驗教學的思考論文11-19

        素質教育背景下針對初中學生教師正確學生觀的生成策略03-14

        數字化背景下的教育理論刊物走向分析論文12-02

        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學教育創新模式論文03-22

        淺談互聯網背景下中職德育教育論文12-04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中文字幕AV一本 |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无卡 | 在线的Av免费观看 | 日本韩国欧美在线另类不卡 | 亚洲精品免费福利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