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市場導向下工商管理類專業課程考核改革的探討
[摘 要] 教學考核應該注重專業知識能力、知識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的考核,當前工商管理類專業的考核受制于傳統的考核模式,表現出考核目的脫離市場需求、評價手段單一、考核效果差和舞弊現象嚴重的問題,因而對工商管理類專業的考核改革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結合專業特點在考核觀念、考核方式、考核管理和德行評價上做出改革和突破,以適應市場對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的需要。
[關鍵詞] 市場導向;工商管理類專業;課程考核;改革
近年來,受經濟環境和高校大量畢業生涌入就業崗位的影響,高校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不能滿足企業實際需要,出現了大量學生畢業就失業的現象,究其原因除了畢業生數量大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畢業生不能滿足企業的實際需要。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分析,學生作為高校教育輸出的產品,是以滿足社會需要為出發點和歸宿的,如果不能滿足社會需要就會成為剩余產品。因而,高校在學生培養與考核過程中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對傳統的考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工商管理類專業與其他專業相比有一定的差異性,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學生更注重學生社會能力的培養,基于專業知識的判斷能力,基于專業背景的思考能力以及社會人際關系處理能力。這種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針對就業一線崗位的需要,在學生培養和考核上要求緊緊圍繞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專業綜合能力。
一、市場需求對高校學生課程考核提出新要求
滿足消費者需要是產品生產的最終目的。在社會人才需要與高校之間同樣適合,高校是產品的輸出企業,而用人單位就是教育產品的消費者,如果高校教育不能從消費者需要出發,培育出來的學生就不能滿足需要。這也正解釋了當前為什么出現那么多的企業招不到人與學生就不到業的矛盾現象。社會對學生能力的實際需要對學生培養與考核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育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包括專業素質和人文素質,其中專業素質是各專業的區別所在,是工商管理類專業教育的基礎工作,而人文素質主要是指文化素質、政治思想素質、心理素質、業務素質、身體素質等人的主體精神狀態的總和,這是各專業培養的重要工作。綜合起來也就是包括專業能力、實踐能力、綜合能力。
1.專業知識能力要求工商管理類專業包含了會計、人力資源、市場營銷和旅游管理等專業,這些專業有相通的地方,也有許多獨特之處。專業知識能力主要表現為學生基礎要夯實,知識要廣泛,必須掌握專業核心課程,并且還要學習相關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對待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要實現專業意識和專業知識的交融。這也是用人單位在招人的時候非常明確的,如果一個學生通過學習連最基本的專業課程都不能掌握好,他是不可能適應企業需要的,學習營銷專業的對基本的營銷理論掌握不了,學習會計連最基本的賬目都不會做,談何應用。通過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和相關知識的拓展,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是滿足企業需要的基本要求,那么在專業課程的考核上我們也應當要改變。
2.知識實踐能力要求當前很多用人企業抱怨招收的應屆畢業生只有兩樣“不會”,就是這也不會,那也不會。這話雖然有一定的調侃之嫌,但是也反映出當前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實踐能力很弱。知識的實踐除了掌握相應的知識外,還表現在對所學知識的融合,形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企業用人的目的就是要你能夠按照他們要求去實踐,完成相應的任務,而學生的這種實踐能力只能在平時的教學和考核過程中鍛煉和形成。這種實踐能力的形成是學生親自通過多次知識實踐、應用慢慢形成的一種立足于專業視角的思考能力,即當面對問題時候的一種解決計劃,采用什么知識,從哪些角度來怎么解決問題。那么這種實踐能力在考核中必須重點突出。
3.綜合能力要求當前企業需要的是德、智、體全面均衡發展的復合式人才,復合人才要求學生既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又有熟練的知識的應用能力,還得有一定的人文素質?偟膩碚f,綜合能力表現在較高的實踐應用能力,較強的自主學習與創新能力,較強的團隊合作并能夠主動地解決面I臨的問題。就大多數的大學畢業生來說,綜合能力的要求主要表現在后一方面,就組織來講,要有團隊及分工協作精神,就個人來講,就是要有獨自面臨挫折的心理素質和處理好工作人際關系的能力。現在許多學生在校學習的時候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忽視綜合能力的鍛煉,走上崗位后往往處處碰壁。這要求在教學考核的過程中對學生團隊能力及個人的心理素質要有意識地加強。
二、當前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課程考核存在的問題
近些年來,很多學者對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培養問題做了大量的研究,不管是創業能力還是創新能力的培養,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怎么來考核學生的問題,但是當前高校學生考核并沒有擺脫傳統評價的桎梏,還存在諸多的問題。
1.考核脫離市場需要學生的培養應該是以滿足企業需要為出發點的,當前企業需要的是具有專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而考核過程中,不管是老師、教務管理部門還是學生,他們的目的各不相同,脫離了社會的需要,使得高?荚嚨膶蜃饔冒l生偏轉。對老師來講目的就是把一門課程教完,然后考試,完成教學任務;就教務管理部門來說,考試就得到一個結果,完成正常的教學環節,忽視效果的評估;對于學生來講就是通過考試得到學分。因而教師教什么學生被動學生什么,考什么決定學生學什么,如何考決定學生如何學。以至于很多學生最關心是老師考什么,并沒有想到主動學習?己四康闹皇菫榱送瓿梢婚T課程的教學,考試內容局限于教材,局限于老師上課講的講義,這種考核方法壓抑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導致學生上課是為了做筆記,做筆記是為了考試、考試是為了拿到學分,但是考過之后什么丟給了老師。這種考核方式根本上是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強調記憶的重要性,容易造成學生死記硬背,忽視學生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扼殺學生創新能力和個性的發展,不能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需要。
2.考核評價手段單一目前來看許多學校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是通過組織課程考試來實現,雖然也在嘗試改革,但總的來說還是以閉卷考試的形式居多 。學校教務部門按照傳統的組織方式考試,考試主要由任課老師完成。試題由任課教師命,而命題教師大多數仍局限于上課講授的內容,知識覆蓋面窄。在試卷的結構上,考核記憶性的客觀試題所占比重較大.考核學生能力發揮的主觀試題較少,反映在題型上就是名詞解釋、填空、判斷、選擇題多,論述題、案例分析、設計類題目少。考試習慣于采用閉卷、筆試的形式,極少采用開卷、論文、口試、技能操作等考試形式。其結果是忽視了對應用能力和創造能力的鍛煉,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考核完后閱卷不規范,尺度不統一,雖然制定了標準答案和評分細則,但有個別教師未能把握尺度,閱卷隨意,缺少必要的監督和管理,很多成績真實性較低。
3.考核效果較差目前的考試主要是偏向對知識記憶性考察,忽視對知識應用能力的考核;一般以一次考試定論,弱化平時的考核,這些考試形式難于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利于調動學習積極性及應用知識的能力的培養,使得培養達不到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其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是教師在考核過程中以單一的一次筆試來評定一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不能體現真實的教學效果,況且在教學與考試過程教師為了減少工作量,也不愿意多方面來考察和評價,只是采用吻合上課內容的試卷來實現對學生的考核目標,有些教師多年使用的試卷基本一樣;從學生方面來看,主要考試的目標是及格,只要考前把握了老師的知識重點,考前記一下就能夠考出好的分數,這種唯分數論,使得學生不會對課程的內容深入學習,也容易使學生采取投機行為,學生個人能力沒有得到提高;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只重視結果,不注重過程,他們只采取簡單統一的考試形式,做出對學生的評價,忽視了對考核結果的分析,導致教師和學生不能及時發現教學和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測量和教學目的的實現。同時多角度的考核會增加較多的工作和管理成本,不管是老師還是管理者都是不愿意的,因而進行改革的積極性往往不高。
4.舞弊現象嚴重由于考核方式單一,結果評價片面,使學生非常重視課程考核的成績,為了獲得好的考核結果,很多學生往往會采取舞弊的行為,并且這種考核模式下學生的舞弊行為越來越嚴重。一是考前想方設法搞題目,走命題老師的后門,二是考試時千方百計抄題目,各種舞弊手段、方式和設備都用上場,考風烏煙瘴氣。雖然很多學校對學生的舞弊行為予以嚴厲處分,甚至有較多的學生因考試舞弊而取消學位。對于育人為本的高校,因學生考核舞弊而被取消學位是令人痛心的,這種現象的出現使得學生浮躁,不誠信、急功近利,嚴重阻礙學生心身的發展,這也是我們應該認真反思的。
三、工商管理類專業課程考核改革的思考
任何一門課程的考核既要考慮學科專業的特色,更要堅持市場的需求導向。結合當前市場對工商管理類人才需求的狀況和考核表現出的一些問題,從教學的實際出發對工商管理類專業的課程考核提出以下建議。
1.改變傳統考核觀念高校學生的考核也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不能墨守成規,要擺脫傳統教育體制下對學生的考核觀念,充分認識教學規律,把握考試活動與人才培養和社會需要的內在聯系,只有樹立了正確人才觀和教學質量觀,課程考核改革才會真正的取得成功。正確的人才觀就是培養的學生要滿足社會需要,培養出企業能用、好用的畢業生,這就要求教學管理部門和一線教職員工要對市場需求進行有效的把握,了解市場真正需要的人才是什么,對畢業生的素質要求怎么樣,只有堅持市場為導向,課程考核才不會盲目,才不會與社會脫節;我們的教學質量的評價不應該建立在單一考核的結果上,改變傳統考試從“知識”本身出發的導向,而要從“人”本身出發,強調考核要發展人、服務人、實現人。真正好的教學質量應該是學生得到了全面發展,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符合社會需要,得到企業的認可,而不是學生傳統考試成績和較高學生“被就業”率,教務管理部門和教師應該建立TQC的學生考核觀念。
2.創新考核方法考核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通過專業教育具備專業技能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在考核過程中根據工商管理類專業的特點來選擇課程考核的方式,突破傳統的單一閉卷筆試形式,考核可以采用校內考核與校外考核相結合,教師考核和其他考核相結合形式。靈活選用閉卷、開卷、課程設計及論文報告、現場答辯等形式,綜合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促使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實際綜合應用的能力的形成?梢詮娜齻方面著手:一是真正實施考、教分離,根據課程性質加強題庫建設,教研室根據人才培養的計劃編制教學大綱,任課教師必須遵循教學大綱,減少隨意性;二是考試的內容應遵循工商管理類專業的特色、培養目標以及市場對人才的需要,將社會需求和課程特點相結合,重視對學生專業能力、應用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l5],例如市場營銷專業開放式的口試考核效果較好;三是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在考試形式上多運用開放式考核,少封閉式考核,將學生的考核與用人單位結合起來,多維度考核,特別要注意深化校企合作中人才培養的深度,讓任課教師深人企業生產和企業人才使用的實踐,真正了解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在考核內容上,優化試題,由記憶再現的考核向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創造能力的考核的轉變,增加靈活度 。
3.重視考核管理考核是對教學成果的間接測量,是學生學習效果檢查的重要環節,目的是要通過考核反映出問題,為以后的考核實踐改革做基礎?己说墓芾碇饕窃趦蓚方面:一是加強對任課老師的管理,增強任課老師的責任心,在試題編寫和考核設計中根據專業培養的目標,突出考核重點,不能僅僅為了結束課程而隨意考核,對考核分析不能僅停留在表面上,有結果就要有反饋,把結果反饋給學生,促使學生對考核結果的消化,教師不僅僅是評定分數,還要向同學們指出考試內容和方法及考試成功與失敗的原因。這種做法有助于發揮考試的診斷與反饋功能。而我們的現行考試卻比較注重過程的組織和學生考試成績的評定,對試卷中反映出的問題很少及時反饋給學生?荚囍黄鸬皆u定分數作用,對教學的反饋促進功能沒有發揮出來;二是教務管理部門要更新管理觀念,對企業的人才需求狀況進行調研,把握社會人才需求的動向,改變單一的傳統考核方式,鼓勵多元化的課程考核方式,特別是對工商管理類專業不能按照理工類的管理模式,而應該更加靈活化,完善考核制度,承認與鼓勵教師在考核改革上的精力投入,要在制度上予以物質保障,發揮和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4.重視德行的評價傳統的考核評價以試卷的考試分數作為對學生評價的唯一標準,這必然會出現許多弊端,以至于學生把考試作為學習的目的和為了高分而鋌而走險。因而在高?荚嚬芾碇校瑧摳母锇芽荚嚪謹底鳛楹饬拷虒W成果唯一標準的教學制度,樹立起“把知識、能力、品德和業績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的教育理念和意識,建立科學全面的考試評價體系,實現學生智力的充分發揮和素質的有效提高,弱化試卷考核的比重,注重學生德行評價和考核,避免學生在試卷考核過程中的舞弊現象。一方面通過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建立對學生評價的指標權重,在考核過程中通過給予不同指標權重來評價課程成績,降低課程內容考核比重,強化道德品行的比重,對于一些平時品性好、個人素質高的學生在這方面可以獲得較好評價,而對于那些平時上課曠課、早退遲到以及考試舞弊的學生在考核評價時給予較低的評價。另一方面加強宣傳力度,開設講座,通過學校近幾年來的考試舞弊的學生事例進行教育和考紀宣傳,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考試非誠信行為的嚴重后果,強調德行在考核中的重要性,對于考試作弊的學生,一經發現嚴肅處理,在個人綜合考核評價中一票否決。
結語
在中國當前教育體制下,課程考核畢竟還是對學生評價的重要手段,出現教師為考而教、學生為考而學、高校為考而為的現象是不可避免的。但高校作為人才輸出的“工廠”,也必須緊跟社會需求之大潮,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鼓勵和推動教學考核改革。工商管理類專業在人才培養上具有更大的社會性和靈活性,率先改革勢在必行。針對課程考核中存在的脫離市場需求、評價手段單一、考核效果差和舞弊現象嚴重的問題,在考核觀念、考核方式和考核管理和德行評價四個方面提出了具體做法,以使工商管理類學生更加滿足企業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程志偉.創新型人才培養與高校考試改革EJ].遼寧教育研究,2005,(5):26— 28.
[2]鄭貴軍.基于創業能力培養的營銷學課程教學創新思考[J].21世紀理論實踐探索,2o10,(5):188— 189.
[3] 石秀杰.適應新時期的高?荚嚹J礁母镅芯縖J]唐山學院學報,2009,(3):99— 101.
[4] 黨亭軍.主體教育視角下高?荚囍贫鹊谋撞〖案母颷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66— 69.
[5] 鄧德勝,等.論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創新 以農林高校為例[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0,(3):92—94.
[6] 吳錦淑,等.淺談高?荚嚫母锏膯栴}與對策[J].考試周刊,2007,(30):1~ 3.
【市場導向下工商管理類專業課程考核改革的探討】相關文章:
淺析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考核改革08-23
談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考核改革10-05
關于中職會計專業課程改革探討07-21
關于高職院!皟烧n”考核方式改革探討09-13
護理專業課程改革論文08-14
CDIO下工業工程培養模式改革思考08-06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改革初探09-24
教學改革下工程管理論文09-24
探討高職院!秾徲嫛氛n程改革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