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論課改背景下校園文學語言特色及問題
論文關鍵詞: 文課程改革 校園文學 特色 問題
論文摘要:校園文學是文學的分支,是以校園生活為題材的原創文學作品的統稱,涉及專業作家和業余作者(包括學生作者)的所有校園文學和準校園文學創作。校園文學和其他所有類型的文學創作一樣,語言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語文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們要重視研究中學校園文學語言的特色與存在的問題,擯棄糟粕,薈萃精華,使新時期的中學校園文學健康發展,不斷進步。
校園文學是以校園生活為題材的文學作品的統稱,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校園文學包括專業作家和業余作者(包括學生作者)所創作的一切校園文學作品。狹義的校園文學指在中學里活躍的文學社團成員所創作的作品,主要指在校的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創作。在這里,我們研究的不是廣義的校園文學創作問題,而只是研究一下狹義的校園文學,即課改背景下中學范圍的由學生作者所主導的校園文學創作。因為一方面中學生是我國校園文學創作的主力軍,另一方面研究中學生的校園文學創作也有利于探尋中學語文寫作教學改革的方向。所以我們要對中學校園文學這一特殊的文學現象進行研究,目的是發現中學校園文學創作的規律,促使中學寫作教學和校園文學創作健康發展。
因為語言是文學的第一要素,所以研究中學校園文學也一定離不開語言。而進人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由于社會更進步、文明、開放,言論的自由度也更大,因而在語言上表現得既多姿多彩,又良秀不齊。所以,我們有必要研究一下課改背景下中學校園文學語言的特色與存在的問題,規范、純潔、美化中學校園文學語言,促使我國的中學校園文學在健康的軌道上茁壯成長。
一、課改背景下校園文學語言的特色
20世紀末21世紀初我國實施了第八次基礎教育語文課程改革。雖然中學校園文學作品大多是中學的寫作佼佼者所為,但應該說,改革前后的中學校園文學語言還是有所區別的。因為改革前,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不論是日常一般寫作還是業余文學創作都受到了諸如“主題先行”、“內容積極”、“語言規范”等多方面限制,因而思想、內容、語言個性化的作文鮮見。而改革后,由于施行的是“素質教育”,在教育中確立了學生閱讀和寫作的主體地位,徹底歸還了學生的“話語權”,因而,在書面語的表達上,學生們有了更多的自主與自由,于是在校園文學創作中,年輕的學生作者們有了更多的個性語言表現欲與創造權。因此,中學校園文學大觀園里的語言之葩不僅充滿個性,而且多姿多彩。
(一)求美求新的語言
高爾基說:“語言是文學的第一要素!闭Z言的品質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文學的品質與生命。但不同年齡階段的文學創作者因為其身心發展的不同而在語言特點上產生差異。譬如青年人的語言多活力,中年人的語言多智慧,老年人的語言多樸素等等。中學生作為12-18歲的特殊一群,思維發展處于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高速發展的時期,認知處于日趨完整與嚴密的階段,因而如果是愛好文學的陽光少年,其語言必然呈現出求美和求新的特點。
求美是中學生形象思維有較大發展的體現。因為中學生的認知能力提高了,因而形象思維的水平也上了新的檔次。中學生語言求美的具體表現是:喜歡摘錄散文、詩歌作品中的優美語句,并喜歡在寫作實踐中運用這些語句。另外,一些寫作優秀者,如校園文學創作者們還嘗試著自創優美的語句。這時他們追求的優美語言特點是:喜歡用華麗的辭藻,喜歡用多樣的修辭,尤其是比喻,喜歡對稱的句式或段落等等。譬如,一位主張要“堅守人生志向”的學生作者寫道,“時光催人老,枯了松榕,凋了芍藥。愿望、希望、盼望,本就是時間的歷練獎章?嗫嗟厥,遙遙地望,歷盡了崢嶸,嘗遍了那滄桑”,在用詞、造句、修辭等方面就非常唯美。擔由于這時不少的校園文學作者畢竟還難言成熟,閱歷不深,語言能力有限,因而在美的語言追逐中難免有描寫失真、比喻失當、羅嗦重復等語病。譬如有的同學為了求美出奇,形容秋天金黃的飛舞的落葉“像那叱腳下的風火輪”,奇則奇矣,但顯然既比喻失當,又描寫失真,因為落葉的形狀、姿態和質量與風火輪顯然有所不同。還有的同學為了增強文章的歷史感,喜歡運用典故,這本來很好,但由于語言錘煉上不到家就容易發生重復羅嗦的語病。例如有個同學在一篇“呼吁世界和平”的文章中寫道“安史之亂造成了人民的生靈涂炭”,顯然“人民”和“生靈”語義重復。
求新是中學生抽象思維有較大發展的體現。因為據心理學家,像皮亞杰(piaget)等人的研究,12歲以后,青少年的抽象思維已逐漸成熟,可以進行超出常規思維的創造性思維了。再加上這時的中學生情緒不太穩定,性格上也較叛逆,還喜歡搞個人主義、英雄主義,所以在語言上具有求新的創造性追求。于是在他們的作文或校園文學作品中就有了標新立異的甚至是稀奇古怪的所謂求新語言了。不過,他們創造的語言新是新,但同樣是因為不太成熟,了解世事不多和語言工夫不深等原因,求新的語言中有生造詞語、誤用錯用詞語以及語序錯亂令人費解等語病。譬如,有個同學是個足球迷,對足球術語很熟,他知道足球運動員退役叫“掛靴”,他也略約知道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于是在作文中他提到了這個故事,并仿照“掛靴”生造了個“掛帽歸隱”,這個生造不能說不聰明,但由于本來就有個“掛冠歸隱”的詞語,因此造成了生造詞語的錯誤。
[1][2][3][4]下一頁
【試論課改背景下校園文學語言特色及問題】相關文章:
試論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問題與策略探討03-20
試論新課改背景下德育管理體系的構建03-18
試論小學語文在新課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學探討12-05
試論新背景下的高職計算機課程改革03-14
試論新課改背景下英語教師口語發展研究03-20
試論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評價機制的轉變03-20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美術說課探析03-29
試論基于網絡教室背景下的遠程教學策略探究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