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改論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論文在形式上是屬于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的,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體育課改論文1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許多新的教學理念也在不斷的深入人心。例如,素質教育這一新的理念就不斷的被人們呼吁從而得以深入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然而,雖有這一理念的指導,但我國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學環節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大多數體現在課程設置,教學方式、教學評價等方面的不合理。因此,我們通過新課改的一些標準來研究高校體育教學的這些實際教學環節的新思路,切實地解決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為以后的教學發展提供可行的方法[1]。
一、教學理念以及課程設置中的新思路
。ㄒ唬┙虒W理念中的不足。高校體育教學本身就與其他學科教學具有一定的差別,其教學目標在很大程度上是追求一種積極向上、陽光健康的生活。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其教學目標也是為了鼓勵學生多參與體育活動,激發學生的熱情,使得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中都能夠樹立一種積極健康的態度。因此,目前的高校體育教學對非體育專業的學生而言并不要求學生能夠掌握扎實專業知識以及理論,更多的是通過體育教學這一活動來引導學生,讓學生通過實際的體育活動來形成自身的一種熱愛體育活動的習慣與熱情。但是,在新課改不斷提倡素質教育的情況下,高校體育教學的理念發生了一些改變,過于追求對理論知識的研究,開展的理論課程也較多,使得高校體育教學似乎與其他學科教學理念趨同,嚴重影響實際的體育教學效果[2]。
。ǘ┙虒W理念中的新思路。針對目前高校體育教學理念中存在的不足,切實地尋找新的思路與方法解決問題已經成為最為重要的任務之一。新課改下高校體育教學也不斷地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產生了一些新的思路。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及高校體育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在實際的教學反思中高校體育教學越來越追求教學的實踐性與規范性。針對非專業學生,高校體育教學優化了課程設置,改變了以往過于追求理論知識的研究,轉而追求學生積極性,參與性的培養。例如,目前的高校體育教學中會注重通過實際的體育活動來使得學生掌握一些技能,引導學生的體育運動逐漸專業化、規范化。這一教學理念中的新思路能夠更好地指導實際的高校體育教學,符合新課改的標準以及要求[3]。
。ㄈ┱n程設置的優化。高校體育教學在以往的課程設置上會過于追求理論知識的研究,許多課程都會是在實際的課堂上教學中完成的,所教授的形式也過于偏重書本知識以及專業知識的講解,缺乏實際運動技能的鍛煉。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高校體育教學優化了課程設置,開展了許多實際的戶外教學,能夠把一些體育運動技能通過活動鍛煉的形式講授給學生,避免了學生過于偏重理論知識的這一弊端。另外,在課程設置中也會有許多比賽課程,這些課程能夠很好的激勵學生的參與性及積極性。
二、教學方式以及評價標準的轉變
。ㄒ唬┙虒W方式的轉變。豐富且多元的教學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實際的教學效果。高校體育教學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也不斷地轉變優化教學方式,結合體育教學自身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喜好來采用切實可行的教學方式。例如,在目前許多高校體育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教學豐富了實際的戶外教學,能夠把實際的體育運動動作具體的分解、細化,使得學生能夠形象具體的掌握動作,再結合實際的操場教學,這樣就會大大地提高體育教學效果。除此之外,學生也能夠利用多媒體教學這一優勢進行反復的學習、練習,更好地掌握運動技能。
。ǘ┰u價標準的優化。高校體育教學是為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培養學生健康的體質,養成良好的積極的生活工作態度。因此,高校體育教學的評價標準也不會是單一的。在實際的高校體育教學評價中,多樣化的評價標準已經受到了高度重視,引入完備的評價方式與標準能夠彌補以往單一的考試的不足。最為常見的評價標準即為體質監測,通過定期檢測學生的身高體重,肺活量,跳遠跳高等,再結合以往學生的身體基本素質能夠全面的實際的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以及發展變化狀況做出綜合的評價,學生也可以根據每次的評價結果來給自身制定一套完整可行的發展計劃。這樣的評價標準能夠很好地指導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
三、結語
新課改下,高校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這一理念的指導中涌現了許多新的思想,無論是在教學理念、課程設置方面,還是在教學方式以及評價標準方面都有新的發展思路。這些新思路能夠很好地指導實際的高校體育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連玉龍.新課改形勢下我國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思考[J].社會科學,20xx,(12):80.
[2]劉繼練.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思路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xx,(29):188-188.
體育課改論文2
論文關鍵詞:高校 公共體育課 改革
論文摘要:對高校公共體育課存在的幾個問題進行了探討,揭示了問題產生的原因,繼而提出了今后改革的基本思路與具體措施。
1前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壽命延長的趨勢日益明顯,為了生存和適應社會的迅速發展,現代社會的人除了要能夠生存以外,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生存和生活質量,終身體育運動成為現代人文明生活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已是不爭的共識,體育在教育學生形成正確的生活觀、運動習慣和生活技能方面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首先落在了公共體育課的改革上,面對新世紀體育課改革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2教學內容的改革
2.1豐富與優化教學內容
為了讓高校大學生畢業出去后能夠身心健康,能夠適應社會,必須對公共體育課現有的教學內容做較大的改革。
首先是在體育課的教學內容中加人更多簡單易學的運動項目,如游泳、太極養身、健美操、形體課以及一些具有民族特點的傳統體育項目,如踢毽、拔河等。二是適當保留田徑的跑、跳、投的基礎項目,以保證學生具有一定的運動能力。三是增設體育選項課,形成體育學習自助餐,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特點和愛好選擇體育項目進行學習和實踐,發展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與愛好。由于體育課內容的增加與優化,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還能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
學校體育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和手段,所要追求的目標應當包括學生的體質基礎、心理發揮水平、體育文化素養與終身體育能力等。因而教學內容應從多元化、全面性、發展性的教學目標出發,注重體育理論知識的科學性和針對性,注重選擇適應未來職業和業余生活特點的內容,注重增加與健康有關的教學內容,注重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與人文素質相結合,知識體系與方法體系相結合。如我校《體操》課程的教學,就是根據素質教育要求,參閱國內外同類課程的教學資料和科研成果,在確立知識點的基礎上對體操內容進行整體優化,將分散的教學模式改革為集中的教學新模式,減少了競技體操教學課時,加強了基本體操教學。又如我校的《游泳》課程的教學,根據運動項目價值的變化趨向,對教學內容做出適當調整,教學比以前不僅增加了課時,而且確定為考試課程,使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游泳的基本知識和方法,為其終身鍛煉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而且還學會了一種自救的本領。
2.2體育教學形式多元化
多年來我們的體育課教學組織過程過分要求學生絕對服從教師指導,過分強調統一目標、統一要求、統一行動的規范化和有序性,而這種不切實際、忽視學生個性差異的一體化教學組織形式,往往受許多領導和教師的推崇,這種違背體育運動規律的教學形式必定會降低學生對體育課的積極性和濃厚的興趣,甚至產生逆反心理,這樣的體育課是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的。
體育課是一種學習、實踐的活動過程,由于體育課的內容豐富,各個運動項目特點不同,再加上學生有個體差異的特點,就應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進行教學。首先要學生知道體育課的任務和目的,根據自己的個體差異,樹立“以人為本”的自主管理思想,培養運動興趣,培養大學生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運動興趣和運動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體育鍛煉的前提。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都應十分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只有培養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的進行體育鍛煉。因此,在大學體育教學中,重視學生的運動興趣是實現體育課的任務和目的有效保證。其次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體育課應始終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放在中心地位,教學中在注意發揮教學活動中老師主導作用的同時,特別要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并通過課堂教學、課外活動、課余訓練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認真思考體育與健康的問題,在實踐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要根據個體差異的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受益。應充分注意大學生的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選擇較多的運動項目,包括一些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項目,并通過相應的教學建議,從而保證大多數學生能完成課程學習目標,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以滿足自我發展的需要?傊,我們應該讓學生在輕松、自然的環境中進行體育活動,這不僅能使學生身體健康,還能使學生的心理健康。
3更新教學手段與方法
3.1現在采取的注人式、訓練式的教學手段,很難使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創造性地進行學習。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易出現離開教師就不會學、不會練,或學了就忘,學無所得的現象。
體育學習與其他課程的學習都大致相同,首先要懂得體育項目的基本知識、原理和方法,就象其他學科的公式和法則一樣,然后再進行實踐達到體育運動的目的。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應該讓大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注重主觀能動性的作用,使他們對體育的功能與目的有親身的體會,就會更深刻的了解體育課的重要性,從而能自覺的、輕松的上好體育課。
3.2體育課應重視實踐過程
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太注重教師的教法,對學生學習的方法重視不夠。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怎樣練,對學生的身體、心理、生理、認識水平和個體差異難以把握,對學生學習過程及掌握情況難以檢驗和評價。所以我們要把體育課上以教師教為重心轉移為學生學為重心上來,在體育課上,實際上學生是主體,在教學中我們嘗試以自主探討性學習方法為主,盡量減少注人式和訓練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有一到兩項以上的體育愛好和特長,從而達到終身鍛煉,終身享用的目的。
3.3競技體育及其娛樂性
在上競技項目的體育課時,應該注重教學手段,即軟化競技性,使競技體育更具娛樂性。換言之,在競技體育項目的教學過程中降低難度(如排球降網,籃球降低籃框高度,鉛球推實心球,跳高橫桿采取皮筋等方法,降低競技體育項目的學習難度)以使學生能夠順利掌握這些競技項目的運動技能,使他們在上體育課時不覺得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同時在器材上進行改革,盡量不讓器材對人體造成傷害,從而使競技體育更具娛樂性,如現在的軟式網球,軟式排球。另外對競技規則適當放寬,也可以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中來。
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改革的內容還有很多,如體育成績評價體系等等。本文僅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手段進行了探討。作為體育教師,任重道遠,只要大家都關注,我國體育課程改革必然有光輝燦爛的明天。
體育課改論文3
摘 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提出了這樣的教學理念: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要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關鍵詞:新課改;體育教學;教學方法
新課標下體育教學要求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向我們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體育教師,應認真學習領悟新課改的精神,堅持以人為本,以促進健康為目的,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加大課程內容選擇與教學靈活性,實現由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主的轉變,改變學生喜歡體育而不喜歡體育課的狀況,讓每一名學生從體育學習中受益。如何將體育課程標準落實到實處,使新課程標準的思想理念及本質內涵真正貫徹到體育教學實踐中。作為一名中學體育教師,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和新課程的要求談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中對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提出了以下要求:符合學生身心發展、年齡性別特征;運動形式活潑,能激發學習興趣;具有健身性、知識性和科學性;對增強體能、增進健康有較強的實效性;簡單易于掌握。這樣體育教師對教學內容有了自主選擇的空間,同時也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學校場地器材情況對教材進行認真研究加工,對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符合初中學生的身體、心理特點,同時教師要多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生喜歡才能全身心投入學習,也可以把本地區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引入到課堂中,從而形成校園特色活動,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興趣,又可以高效完成教學目標。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
多年來流行著“學生喜歡體育而不喜歡體育課”的說法,究其原因,不外乎是“體育課內容陳舊而枯燥”“體育課上自主活動時間少缺乏激情”,還有缺少個性發展、統一僵化的教學程序和教學模式等,與學生在社會上所看到的形形色色的、充滿激情色彩的體育形成極大的反差。()良好教學情境的創設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保持旺盛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盡量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給學生留出自主練習的時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練習項目,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練習的趣味性和娛樂性,不斷變化練習方式,使學生的練習不再枯燥無味,組織一些小組協作比賽,培養學生的競爭精神,使學生在激烈的比賽中,運用自己的技術技能、智慧和毅力去戰勝自我、戰勝對手,品嘗成功的喜悅。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
三、轉變觀念,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育家第斯多德曾經說:“不好的教師是傳授真理,好的教師是教學生去發現真理”,教師“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做體育課堂教學的引導者,“不要一味地命令學生怎樣去做,而應該引導學生融入課堂自主學習”。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民主。新課程把注重學生的個體發展放在重要的地位,真正體現“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注重學生發展的差異性、持續性。初中學生由于身心發育、年齡、家庭遺傳等的差異,學生個體身體素質差異很大,而傳統體育強調統一,統一的教材,統一的標準,統一的上課,造成對一部分學生身心的較大損害,而新課程則強調在教材允許的范圍內,積極為學生創造條件,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可以完全成為體育課的主人,這樣不僅僅能調動他們去創新、去實踐,還能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體會到體育課的甘甜,使其終身受益,調動其積極性,從而保證絕大多數學生能完成課程學習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以滿足自我發展的需要。
四、師生共同融入體育活動中,提高體育教學高效性
傳統的體育理論認為師生之間是命令與服從,教師神情嚴肅,不容置疑,這樣學生言聽計從,根本就談不上快樂而言。我認為體育教學是雙向雙邊師生共同完成的一項復雜活動。體育教師掌握著教學的方向、進度和內容。在體育課中學生們即使有了輕松愉快的音樂和豐富有趣的游戲,教師不參與活動,只是讓學生活動,這樣的游戲毫無生機,學生玩一會兒就毫無興趣,只有師生融入一起,在教師的指導下一起游戲,才會帶動課堂氣氛,更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因此,師生共同參與活動是學生快樂體育的橋梁。
五、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系,形成積極的課堂環境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成功的基礎,而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傳統師生關系,實際上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很多教師始終認為學生只是“學”的主體,而自己則是“教”的主體,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制訂者和學習成績的評判者,而且是絕對的權威者。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師學生是教學主體,教師學生應該是平等的關系,在人際交往中,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理解學生,要主動接近學生,設身處地地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體驗他們的內心感受,善于轉變角色,站在學生的立場考慮問題、處理問題,拉近自己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只有這樣才能使師生關系變得更加融洽,才能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反思,大膽創新,緊緊圍繞促進學生身心、社會適應和素質等方面的發展需要改進體育教學方式。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我們體育教師要改變觀念、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運用新的有用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動性、自主性、創造性,從而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我相信,只要我們通過堅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將新課程改革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劉利鋒,阮利民。對體育創新教育課程方案的幾點建議[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xx(05)。
。2]陳海玲。新課標下體育教學的一些探索[J].考試周刊,20xx(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