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杰斯與菩薩意象的差異
羅杰斯是心理學的大師,那么心理學的大師又怎么和菩薩意象搭上關系了?羅杰斯與菩薩意象的差異又是什么呢?
一、真誠與自覺
真誠是羅杰斯特別強調的心理咨詢師的一個品質,意指咨詢師在自我接納的基礎上,自身經驗的自由流動和體驗的狀態,并在咨詢關系中表達自己的真實狀態。與之相對的是菩薩的自覺覺他,自覺覺他是成就菩薩境界的條件,而自覺必然包含了自我覺知,一種了然。因此,兩者都強調自我覺察與了解。
但是,羅杰斯的真誠與菩薩的自覺又有不同的方面,羅杰斯的真誠意指的成為真實的自己,成為每一個存在過程中自己的體驗,也就是說活在當下。可是菩薩的自覺不僅僅有成為真實的自己的含義,它還應該包括更深一層的“空”,我即是空,空即是我?梢哉f羅杰斯是要成為我,菩薩進一步還要看到我的空性。
二、無條件的積極關注與慈悲
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它意味著一種無條件的接納,羅杰斯所說的對一個人的珍視,把當事人作為一個獨立的人而關心,允許他有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經驗。慈悲,慈愛眾生并給予快樂,成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并拔除其苦,稱為悲。因愛而憐憫即是慈悲。
可見,無條件的積極關注與慈悲都含有愛與關心之意。而且,都不同于生活中有條件的愛,兩者皆不會因為個體所謂的壞的動機與行為而仇視個體,是一種大愛。
可是,兩者又有不同之處,菩薩的慈悲暗含多些指向性,眾生都是沉淪苦海,而應該反觀自身,通過覺悟得到解脫。羅杰斯的無條件的積極關注更強調對于經驗,尤其是消極經驗的接受,接受一個人的全部。通過對于消極經驗的接受并整合,達到深層的積極動機的展現,促進個體的自我接納與建設性的行為方式?梢,無條件的積極關注的目的是達到個體的自我接納與自我潛能的實現,而慈悲的目的是個體能夠覺悟,從而脫離“苦海”。
三、自我實現的潛能與佛性
羅杰斯認為人人皆有自我實現的潛能,人性本質上是“善”的,在一種真誠、接納的關系中,個體會傾向于建設性的行為方式、恢復機體智慧,惡與攻擊是積極的需要受挫的結果,因此,羅杰斯認為心理咨詢關鍵在于創造一種咨詢關系,從而釋放個體的自我實現潛能。佛教則強調人人皆有佛性,也就是說人人皆可成佛。人的本性是光明、智慧的,只是后天被烏云遮住了陽光而已,修行的方式可以說就是撥云見日。
可見,羅杰斯與菩薩在看待人性上,都認為人本質上是積極的.、向上的、智慧的。
兩者的不同之處也是相當的明顯,自我實現更多的是強調自我潛能的發展與實現,也就是世俗意義上,發揮自己的才能,自我實現的快樂。而佛性則是強調佛的特性,智慧、解脫的含義。
通過比較羅杰斯意象與菩薩意象的同與不同,我們可以了解,兩者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性,可是細微之處又是不同,筆者看來,不同的根本之處在于,羅杰斯更在乎的是生活中的個體,在生活中個體怎么樣通過自我覺察與自我接納達到自我潛能的不斷實現。而菩薩則更強調超脫世俗的生活,更無為、更解脫。前者是完全成為真實的“自己”,后者還有破除“我執”的一面。
【羅杰斯與菩薩意象的差異】相關文章:
淺論境界、意境與意象09-14
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的差異與銜接09-11
會計與稅法差異的處理原則與方法10-14
暫時性差異與時間性差異淺析10-18
街舞與現代舞的差異10-13
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的差異與銜接的論文10-08
美國留學之寄宿與走讀的差異11-23
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的差異08-21
傳統舞蹈與現代舞蹈的差異06-28
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的差異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