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情緒問題
隨著社會壓力越來越大,大學生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有一些出現了情緒問題。大學生情緒問題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相信對大家會有幫助。
大學生情緒問題 1
兩位熱戀的大學生在校園里散步,忽然女生感到頭上有口痰液。原來是教學樓窗戶旁邊一位男生B在作怪。男生A去詢問,見男生B醉醺的,男生A與男生B爭吵并廝打在一起,這位女生抄起屋里的板凳擊打男生頭部,,致使男生B身受重傷,后休克死亡。
問題
1導致這種惡性的事件發生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你是男生A你會如何做?
3結合案例及個人體會談談,人為什么要管理情緒?怎樣管理自己的情緒?
4”情緒具有巨大的能量,我們只要正確管理它,無論正面情緒或負面情緒,都會成為我們進步的動力”,你如后理解這句話?
我來解答
1、導致這種惡性的事件發生的原因是男A與女友的認同心理,男A要證明自己能保護女友,女友則要證明自己不會袖手旁觀;當然男B的妒忌心理也是重要起因。
2、發現男B是喝醉了以后,找一個托詞拉女友離開,回頭再算賬;
3、情緒化可以使人判斷能力降低,容易陷入一種情緒困境,最終以雙輸收尾。管理自己的情緒是一件很復雜的問題,一是修養,二是遺傳(性格);
4、情緒不但是一種精神動能,而且是一種生理反映,情緒可以控制人體某些激素的分泌量,激素的變化反過來又助長了情緒的延續、高漲。這些激素可以影響人的智力、耐力、力量(肌肉的爆發力),所以悲、喜之時,人都可以具有超長的身體表現。我們可以學習利用這種身體變化,用之于恰當之所。
下面是一些因情緒問題沒處理好導致的令人發指的案件,希望大家引以為戒。
事例1:一個多月前,一名正在熱戀中的男大學生龍蘇民(化名),竟瘋狂地在其同校女友(齊靜)身上刺下76刀,然后喝下事先準備的兩瓶農藥身亡。有關人士透露,男生自殺前已身患絕癥,人們猜測,這個心理畸形的年輕人是想要他愛的人跟他一起死。這是典型的心里變態導致的不擇手段的行為。2004年,龍蘇民考上了某大學數學系,成為一名大學生,這讓年過六旬的龍玉文心里多少有些安慰。但面對不菲的學費,龍玉文蒼老的面容顯得更憔悴了。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龍蘇民總算順利地跨進了大學校門。然而,龍蘇民的大學生活一開始就不太順利。進入大學以后,貧寒的家庭顯然拿不出更多的錢來供養他,需要自己想辦法養活自己。龍蘇民性格比較內向,面子觀念特別重。龍蘇民入學以后,表現一般,先后兩次受過學校的處分。一向很愛面子的龍蘇民感到自己從此“做不起人”,心里產生了消極情緒,這種情緒一直伴隨著他進入大學三年級。 龍蘇民得了一種病,可能是不治之癥,自感在世時間不多了,便有了尋短見的思想準備。 事實上,龍蘇民在認識齊靜以后,一直對她非常好,他之所以殺死她,可能是出于一種畸形心理,想要他愛的人跟他一起死——這就是他對齊靜特殊的愛。齊靜算得上是那種很完美的學生,學習比較好,思想品德也比較好。進入大學以后,齊靖就開始尋找家教的兼職工作,為家庭減輕經濟負擔。與齊靖同班的同學李清清(化名)說,齊靜平時特別勤奮,成績也很好。剛剛過去的這一期,她還考了全班第四名。在齊靜上高中的第二年就被評為全!笆笥⒉拧,2003年,齊靜以568分的優秀成績考入某大學,開始了理想中的大學生活。齊靜的悲劇在于她的過于善良,在龍蘇民查出患病以后,激動的情緒越來越明顯。齊靜并未因龍蘇民患上絕癥而離開他,而是多次安慰龍蘇民,要他放寬心。但正是這種善良,使得龍蘇民對她的愛深入骨髓,并引發了一場慘痛的悲劇。
點評:對于龍蘇民來說,當自己承受著多重心理壓力時,不是找人傾訴,而是將其深埋在心底,以致積郁成疾,最后走上極端的道路,是引發悲劇的根本原因。而對于他周圍的老師、同學、朋友來說,平時沒有注意及時關注他的一舉一動,對他進行足夠的心理疏導,使得他原本自閉的性格不能得到開放。種種情況的缺失,讓這起本可以避免的悲劇發生了,同樣給人們留下了深深的遺憾。
事例2a:8月13日凌晨,海口市南沙路44號一宿舍樓發生跳樓事件,一名青年男子從七層高的樓頂跳下,120急救人員趕到時該男子已經死亡。據死者家人稱,死者是今年才畢業的一名大學生,死因可能是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和就業壓力太大所致。同時去年,武漢高校暗地里統計數據,該高校當年自殺事件有12起,學生學習、就業壓力的加大和生活中遇到挫折后產生很大的失落感和心理落差是自殺的主要原因,這些事件引起了湖北省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
點評:小編并不想單純的羅列這些很恐怖但是很現實的問題,只是想通過綜合這些人的自殺以及犯罪事件,看到導致部分大學生走向毀滅的那“一念之差”的罪魁禍首是畸形變態不健康的心理。作為90年代后,獨生子女使我們在家嬌生慣養,學業上一帆風順,沒有經歷過大的挫折和失敗,承受能力很脆弱。每年的大學擴招十大學生越來越多,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大學生一下子從天之驕子的地位變得相當平凡。大學生處于青春的斷層時期,離開了父母,還沒有完全成熟,遇事易激動,心理健康問題很嚴重。
于是,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就顯得至關重要,下面請看一部分各地的心理調查資料:
1. 2004年有人對來自成都某高校的2004級研究生自殺傾向問卷調查。在該校訪問的1560名研究生中,有1人表現出嚴重的自殺傾向,同時有9人存在中度自殺傾向。
2. 1999年,北京師范大學紀宏教授在1378名大學新生中做過的一份調查結果就顯示說,偶爾有自殺想法的學生占調查總人數的25%,經常有此想法的占7%。
3. 北京聯合大學信息學院02級學生程小龍在北京聯合大學、對外經貿大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和北京化工大學發放了200張問卷,調查大學生自殺狀況,在收回的189份有效問卷中,有近1/3的被調查者承認自己曾有過自殺念頭。而據北京高校大學生心理素質研究課題組的報告顯示,有超過60%的大學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問題,并且這一數字還在繼續上升,大學生中常見的心理障礙有抑郁、焦慮、強迫癥、人際關系敏感、睡眠障礙、網絡及游戲成癮、物質濫用等。
4. 2004年,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陳志霞等人運用“自殺態度調查問卷”,采取分層抽樣方式,對1010名大學生的自殺意念與自殺態度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有過輕生念頭的學生占10.7%。
5. 南京工業大學組織的2006暑期社會實踐——南京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調查結果近日正式出爐。統計顯示,有36.9%的大學生在心理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其中,存在中等程度心理健康問題的占33.3%,即每三個大學生中就有一個。 據介紹,此次調查采用問卷方法對南京5所高校的50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隨機調查,調查方面主要有自信心、抑郁、情緒穩定、人際關系、考試焦慮、戀愛心理六個方面。調查顯示,有36.4%的大學生缺乏自信;20.5%的大學生在人際關系上存在問題;32.3%的大學生面臨考試時心情過于激動,焦慮感過高;23.6%的大學生無法正確對待戀愛問題
大學生心理問題要是因為目前的大學生多為“80后”(上世紀80年代后期出生),獨生子女所占比例升高。而電腦的普及,讓許多大學生課余沉溺于網絡,疏于和同學、同伴交流。這些生于“80后”的孩子表現出更多的是自閉、依賴、脆弱,甚至懶散。 調查表明,大學生知心朋友數量的差異直接影響著其心理的健康狀況。,此外,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和與孩子溝通的多少也對孩子的情緒穩定狀況密切相關。
心理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人所有素質的基礎”,只有心理健康,大學生的德、智、體、美才能得到全面發展;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不斷增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高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標是優化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其次才是糾正一些心理不太健康的現象。
大學生情緒問題 2
一、當代大學生的情緒特點
正值青春期的大學生,生理發育已趨成熟,但心理成長正經歷著急劇的變化,這將在大學生情緒上表現得尤為明顯,所以,大學生的情緒調適是否適當將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學生的情緒管理對高校學生管理者來說同樣顯得非常重要。要想做好學生情緒管理,必須先了解學生情緒的特點,通過日常觀察和案例分析,大學生情緒具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1.情緒的復雜多樣性
情緒是人對外界的客觀事物或事件行為是否能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態度體驗或外在的表現形式。能帶來這種態度體驗的東西既可以是物質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進入大學后,新的生活環境、新的交際對象、新的學習內容、新的希望和目標使大學生的需求變得更加豐富多樣化,這些需求在不同階段、不同的學生身上體現出不同態度感受,表現出不同的情緒特點,情緒在大學生身上體出了復雜多樣性,這種多樣性的特點給學生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給學生工作增添了一定的復雜性。
2.情緒的不穩定性
現階段的大學生正處于理智與情感的發育階段,是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生活在一個更加寬松、更加開放、信息源沖擊力更強、更復雜的環境下,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不斷地發生調整甚至變更,這種環境下的情緒不僅僅受外界環境的控制,而且極易受到個人心境的影響,心境好時,情緒就會表現出積極、亢奮、善于言談;心境不好時,情緒就會表現出消沉、低落、悶悶不樂、不愿跟別人交流,體現出大學生情緒的極不穩定性。
3.情緒表現的隱蔽性
隨著大學生對校園生活的深入了解,社會閱歷的不斷豐富,人生經驗的不斷積累,心智逐漸成熟,各種能力都有所增長,尤其是控制能力。遇到一些問題時,不論是自己滿意的還是自己不滿意的,當面不去做過多的評論,把自己對所遇到的事情或事件的情感反應隱藏起來,比如近來出現的新名詞——陽光抑郁癥。這種情緒不易被別人覺察,有時,面對不滿意的事情反而會表現得更加高興甚至是非常滿意,給人造成一種假象,這種表現會因個人的性格不同而表現出一定的持久性,會對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和復雜性。比如:近年來在高校頻繁發生的學生自殺事件,這些自殺學生平常在老師的眼里是表現較好的學生,有禮貌、不惹是生非、不逃課曠課、跟學生之間的關系較融洽。但在某些事情上面,這樣的學生不善于發表意見,常表現出老好人的形象,不易讓同學或老師察覺他真實的內心想法,要想真正了解這類學生的內心世界非常困難。
4.情緒表現出的易沖動性
易沖動性是大學生情緒活動的一個突出特點,由于大學生正處于由不成熟到成熟起來的過渡階段,情緒活動表現出極不穩定性,在處理某些問題時,往往不假思索,情緒的表現像疾風驟雨般來得快去得也快,這個特點可以通過具體案例進行說明。案例:在一次校運動會上,某院的一位二年級的紀檢部部長在檢查學生到場情況時,發現被安排的一年級某班的學生沒有按時到場,于是就找到該班班長,并告訴他,你班的學生今天沒有按要求到場,咱院的出勤率低就扣你班的分,班長一聽惱了,立刻反擊:昨天我班的學生到場了,你給加分嗎?你只知道給自己加分,并煽動本班學生不配合院里的工作。紀檢部長立馬惱火,在眾目睽睽之下給了班長一拳。這一拳在其他學生當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本案例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不論紀檢部長還是班長在處理問題時,都沒有能夠平心靜氣地去商談出現的問題、找到合適的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從各自的觀點出發,使矛盾進一步激化,在學生中間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明顯體現了學生情緒的易沖動性,造成這種沖動性的根源是他們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情緒管理對學生個人和老師的成長和發展都有很重要的促進作用。以上情緒特點如果不能給予及時和正確的引導,非常容易導致大學生的不良情緒產生,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打擊,同時也給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學生的管理工作帶來困擾。
二、造成大學生情緒多樣性特點的因素分析
由于現代的大學基本上都是開放式的,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往往是分開的,學生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生活習俗、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都會造成學生的情緒表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長期的學校教育管理中缺少對學生的情緒教育管理
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注重的是學生的成績,只要成績好,就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學生的個人感受和表現出來的反常情緒往往被忽略,甚至是置之不理。班主任或者德育導師的學生管理管理工作也常常把紀律、學習成績作為對學生好壞的衡量標準,很少有老師在管理學生時考慮用一種藝術的手段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在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去關注學生的情緒感受。在大多數的高校學生管理中,注重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教育,卻忽視了學生的情緒管理教育,情緒表現又是個人心理活動的重要表現之一,能從中體現個人的心理素質,在人才素質整體結構中具有基礎和核心的作用。這是學校教育長期存在的一個嚴重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才的培養模式。
2.所學專業影響著學生情緒
大學期間的專業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情緒,如果學習的專業是自己喜歡的,就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起來就感覺很愉快,沒有壓力感,學習視野也會不斷擴充,心情自然就會放松,狀態就表現良好;如果所學專業不是自己喜歡的,是家長的意愿,學習起來就被動,沒有積極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整個的學習生活會產生厭倦情緒,同時也會感染到個人的生活當中去,尋找其他的具有刺激性的生活方式以求解脫學習帶來的厭煩情緒。
3.家庭教育方式嚴重影響個人的情緒
家庭作為社會的最小基本單位,是個體成長過程中的重要生活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是孩子最早接觸的生活環境,在什么樣的家庭環境下生活,培養出來的孩子性格是不一樣的,甚至會有很大的差別,如果在家里,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管理過于嚴厲甚至粗暴,孩子就易形成自卑、內向的性格特點,經常表現出憂郁的神情;如果父母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過于保護、過于干涉、拒絕甚至否認孩子的行為,孩子就易形成孤僻的性格特點,表現出對人對事不信任、消極、松散懈怠的態度;如果父母過于嬌慣孩子,對孩子放任自流,孩子就會形成飛揚跋扈、自私、唯我獨尊的生活態度,稍有不順就會大發雷霆、不顧及場合,認為一切都應該圍繞他一個人轉;生活在一個和諧、相互尊重、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家庭的孩子,孩子的性格一般比較活潑、開朗,給人非常陽光的感覺;生活在一個四分五裂、整天家里烏煙瘴氣的環境下的孩子,性格就比較孤僻、自卑、往往帶有暴力傾向。這些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后期的性格養成都有很重要的影響,當然這些也會影響到個人情緒的表達。
4.理想與現實生活及個人的自我認識度影響著個人情緒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不同的生活習俗影響著個人的情緒,一般高校的學生生源地域較廣,有的來自農村,有的來自城市,來自農村的學生遇到城市的學生時,由于生活上的差距,常會產生自卑的情緒,感覺自己處處不如別人:才藝不如人,生活質量不如人,知識面不如人等。這方面的認識會嚴重影響在校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性格內向的學生就容易形成自閉癥。從農村來到城市,對大學充滿著幻想和期待,但面對現實時,又會發現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這時如果不能正確認知自我,把自己位置擺正,生活在這種種矛盾沖擊的心理下,大學生容易形成抑郁的情緒,所以,對大學現實生活的滿意度會影響學生的情緒。針對大學生的情緒特點及成因分析,作為高校學生管理者來說,應該全面分析問題,及時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更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管理。
三、大學生情緒管理的對策
大學階段是一個人人格發展、人生觀和世界觀確立的重要階段,面臨著一系列重要的人生課題和抉擇。穩定、積極、健康、向上的情緒是大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保障,也對高校學生管理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是保證大學生很快適應學校生活并適應社會需要的重要基礎。為更好地管理大學生的情緒,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加強大學生的情緒引導教育
情緒引導教育就是通過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從內心深處引發學生積極的、愉悅的情感體驗。在情緒引導教育的過程中,引導者要注意尊重和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品性,培養他們的情緒調控能力、正確認知自我、悅納自我的能力,加強大學生與同學、老師的交流互動,增強他們的社交能力,引導他們積極參加校園活動,盡快適應大學生活,促進他們對學習、學校生活和周圍事物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及認識到作為大學生應擔負的責任和使命,培養出情感豐富、思想活躍、積極向上、奮發進取的新時代大學生。
2.不斷完善學校情緒管理設施、提高學生管理人員的情緒管理水平
學校設施對學生的情緒也有一定的影響,比如硬件建設比較完備的學校,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項目、課程學習來滿足對現實大學生活的不滿情緒,軟件建設方面,開設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心理培訓和教育,也可以開展形式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提供展示大學生不同類型才華的舞臺,給學生提供適時釋放學生內心壓力的環境和對象;其次是選擇中青年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在教學方面能給以學生引導,在情感教育方面也有一定的經驗,自身有較好的情緒掌控能力,面對學生出現的問題,能給學生進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進行溝通。最后在校內成立專門的心理輔導機構,配有專職心理咨詢師,一旦遇到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能及時提供疏通和緩解心理壓力的方法和途徑,避免事情向縱深方向發展。
3.努力營造寬松、和諧、健康的家庭生活環境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個環境,父母的性格、人格、心理素質和教養方式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個性發展和心理發展,鑒于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僅僅局限于學校教育,更應該延伸到家庭的健康教育,成立家長學校,學生在校時,應及時跟父母取得聯系,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從深層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另外,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時的表現,在學生管理上,與父母達成一致共識,雙方協作,共同做好學生的`情緒管理工作。
四、總結
大學生情緒管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影響和諧校園創建的一個重要因素,甚至會影響到社會的穩定發展,對大學生的情緒進行管理也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由于大學生情緒的多樣性特點,決定了學生情緒管理工作不是哪一個部門的任務,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職責,需要通過多個部門的通力合作,齊抓共管,把學生的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為整個的學生管理工作提供更為堅實的精神支撐。
大學生情緒問題 3
一、焦慮
焦慮是當人們在面臨威脅或預料到某種不良后果時,產生的一種由緊張、害怕、擔憂、焦急混合交織的情緒體驗。焦慮是人處于應激狀態時的正常反應,適度的焦慮可以喚起人的警覺、集中注意力、激發斗志,是有利的。而過高焦慮使大學生內心感到緊張害怕、心煩意亂,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遲鈍、記憶力減弱,同時常常伴有頭痛、心律不齊、失眠、食欲不振及胃腸不適等身體反應。
要減輕或避免焦慮困擾,大學生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自我調節:
一是放下包袱、輕松上路。易為焦慮感困擾的大學生,常常在頭腦中固守著許多不恰當的觀念和想法,而且深信不疑,結果使自己像負重行路一樣,疲憊不堪。比如認為自己決不能失敗或認為一旦發生了某件事(退學、失戀)就全完了等。類似的觀念和想法使得他們過分注重事件的成敗結果,對可能產生的后果無限夸大,心理壓力太重。因此要先丟開或改變這些觀念,放下包袱,才能放松心情、輕松上路。
二是當機立斷、積極行動。對于正面臨選擇的大學生來說,解除焦慮感的最好辦法是衡量利弊得失后當斷則斷,不再猶豫。大學生在面臨選擇和困難時,應勇敢正視、積極行動,并認識到每一種選擇都有得有失,在行動中體會戰勝自我、克服困難的快樂和自信。
三是動靜結合、身心放松。身心放松可以使人心境安寧、平靜,排除各種不良情緒的干擾,有助于減輕和消除焦慮感。身心放松有多種方式,大學生可以采用動靜結合、一張一弛的辦法,即把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和想像法、音樂法等靜態調節方式結合起來,既在運動中釋放出緊張的情緒,使人身心舒暢、精神煥發,又通過想像放松、音樂調節平靜心情,排除雜念,從而達到解除焦慮、有益身心的目的。
二、激動易怒
憤怒是由于客觀事物與主觀愿望相違背,或愿望一再受阻、無法實現時產生的激烈情緒反應,程度可以從不滿、生氣、慍怒、激憤到暴怒,特別是當人們認為他所遭受的挫折是不公正、不合理的,或是被惡意造成時,最易產生憤怒情緒。憤怒對人的身心有極為不利的影響,憤怒會使人的自制力減弱或喪失,不能正確評價自己行為的意義和后果,做出不理智的沖動行為,如打架斗毆、毀損物品等。
要克服激動易怒的不良情緒,大學生應該做到:
第一,加強修養。大學生應認識到發怒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會激化矛盾和招來別人的敵意和厭惡,只有加強自身修養,以開闊的胸襟寬容體諒他人,不為小事斤斤計較,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尊重和理解,并建立真誠的友誼。
第二,冷靜克制。在與人發生矛盾沖突,即將動怒時,要用理智和意志控制沖動的情緒,盡量緩解或避免怒氣發作。這時可以暫時離開使自己動怒的環境,過后對問題可以冷靜地商量解決。也可進行自我暗示,如在情緒激動時心中默念:“要冷靜、別發火”,或在床頭壁上貼上“制怒”、“三思而行”等條幅,以時刻提醒自己。
第三,合理疏泄。如果一味克制、壓抑而不加以疏泄,同樣會不利于身心健康,因此,大學生要學會通過適宜途徑合理疏導不良情緒?梢圆捎门c人交談、寫書信、記日記等方式緩解憤怒情緒,還可以在情緒激動時進行劇烈的體育活動或喊叫以宣泄憤怒,但是,無論是哪種方式,都要適時適度,既不能影響他人,也不能損害自身,更不可危害社會。
三、壓抑苦悶
壓抑是當情緒被過分克制約束,不能適度表達和宣泄時所產生的內心體驗,它混合著不滿、苦悶、煩惱、空虛、困惑、寂寞等諸種情緒。處在壓抑、苦悶狀態中的大學生常常精神萎靡不振,缺少青年人應有的朝氣和活力,對生活失去廣泛興趣,不愿主動與人交往,感覺遲鈍、容易疲勞,不滿和牢騷較多。長期壓抑極易導致心理障礙。
時時感到苦悶壓抑的大學生,首先要盡量做到客觀理智地分析自己的現狀及情緒,找出造成壓抑的根本原因。如有的大學生感到壓抑是因為在交往中過于注重對方的感覺和需要,以對方為中心,不敢大膽說出自己的不同意見和真實想法,以為這樣才能維護友誼,結果自己感到十分壓抑,這種情況就要先認知到人際交往是一個相互滿足內心需要的過程,既要注意相互謙讓,又要注意保持自己的個性,達到互相補充、共同發展,友誼才能歷久彌堅。
其次,適當宣泄是減少或消除壓抑感的有效途徑。當你感到內心壓抑苦悶時,不妨向親朋好友傾吐心中的憂愁和不愉快。也可以以日記、書信的方式來疏散郁悶情緒。堅持進行體育鍛煉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令大學生身體強健、精神飽滿、心情愉快、充滿朝氣,一掃萎靡不振的精神狀態。此外,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適度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之情,對于消除壓抑感也很必要。
四、抑郁消沉
抑郁是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低落消沉的情緒體驗。處于抑郁狀態中的大學生,看到的一切仿佛都籠罩著一層暗淡的灰色,對什么事都提不起興趣,常常感到精力不足、注意力難集中、思維遲鈍,同時伴有痛苦、羞愧、自怨自責、悲傷憂郁的情緒體驗,自我評價偏低,對前途悲觀失望。長期處在抑郁情緒狀態,會使大學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受到極大影響。
被抑郁情緒困擾的大學生可從以下方面入手,進行自我調適:
其一,糾正偏誤、端正認識。大學生要找出并糾正自身持有的一些偏見和誤識,如挫折和不幸是不該發生的,我決不能失敗等,要做好承受挫折的心理準備,并把困難和不幸視為生活的磨礪、成長的契機,認識到世上沒有絕對化的事物,光明之處必有陰影,要多看光明面,相信自己有能力闖出困境,到達成功的彼岸。
其二,重新評價、悅納自我。自我評價過低是大學生自卑、消沉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心境抑郁的大學生需要對自己重新進行評價,不要以己之短比人之長,對于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可以改進和完善的,則進一步努力;而屬于不可改變的,如家庭、相貌等,就須坦然接受,然后盡量在其他方面加以補償。只有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大學生才能實現自我接受和自我悅納,只有肯定和喜愛自己的人,才會充滿熱情地擁抱生活。
其三,積極交往、參加活動。良好的人際交往、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消除抑郁感的重要途徑。大學生要增強交往的主動性,改變孤僻、退縮的行為方式,主動與同學微笑、致意并簡短交談,多關心幫助他人,積極參加各種文體娛樂活動,在互幫互助、友愛關心中感受友誼的珍貴和生活的美好。
五、虛榮嫉妒
嫉妒是因為自己的社會尊重需要未得到滿足而產生的不良情緒,是一種企圖縮小和消除與他人的差距,恢復原有平衡關系的消極手段。嫉妒是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情緒,表現為看到他人的才華、能力、品行、榮譽甚至相貌、衣著等超過自己時,感到惱怒、痛苦、憤憤不平,當別人遭到不幸和災難時則幸災樂禍,言語上譏諷嘲笑、行動上冷淡疏遠,甚至在人后惡語詆毀、中傷,蓄意打擊報復。嚴重的嫉妒感是一種極不健康的心態,它使人的心靈扭曲變形,使美好的情感被抹殺,是一種情緒障礙。嫉妒嚴重危害良好交往。如歷史上孫臏致殘、韓非被殺,就是同門師兄弟嫉賢妒能、暗中陷害所致。
虛榮心強、好嫉妒的大學生可從以下方面進行自我調適:
第一,貴在自知。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的確,能夠清醒、準確地了解自己的人是難能可貴的。大學生對自己也應有一個正確的評價,既要看到自己的優勢、長處,也要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缺點,想事事不落人后、樣樣不遜于人是不可能的,只有善于吸收別人的長處,克服自己的缺點,揚長避短,充分發揮潛力,才能贏得屬于自己的輝煌和成功。
第二,合理轉化。嫉妒別人是一種不服輸、不甘落后的好勝心的體現,將消極的嫉妒情緒轉化為發奮進取、積極向上的動力。好嫉妒的大學生在羨慕他人的成功、榮譽時,應該對自己說:他行我也行,然后發奮努力,逐步縮小差距,化消極情緒為積極動力。
第三,充實生活。大學生應把精力集中在專業知識、技能學習上,同時積極參加各類有益身心的活動,如體育比賽、文藝演出、集郵、攝影、旅游、社會實踐等;要培養廣泛的興趣,使生活充實愉快,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不斷豐富知識、發展能力、完善個性、陶冶情操,就一定能告別嫉妒心理,與同學朋友攜手并進,共同發展。
【大學生情緒問題】相關文章:
職場生涯中的情緒問題02-02
職場生涯中典型的情緒問題01-31
從面相上看出你的情緒心理問題07-29
透視職校新生不良情緒問題05-02
高三家長的情緒問題11-20
不要用情緒來面對銷售問題10-24
當代小學生情緒問題研究04-12
大學生情緒管理的論文09-24
如何應對成績公布后的考生情緒問題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