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很多大學生在畢業之后感到迷惘,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工作?找不到自己的職業生涯的定位,下面是有關大學生畢業3到五年職業生涯規劃范文,歡迎大學生們閱讀了解。
一、前言
在今天這個人才競爭的時代,職業生涯規劃開始成為在人爭奪戰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對企業而言,如何體現公司“以人為本” 的人才理念,關注員工的人才理念,關注員工的持續成長,職業生涯規劃是一種有效的手段;而對每個人而言,職業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進行有效的規劃,勢必會造成生命和時間的浪費。作為當代大學生,若是帶著一臉茫然,踏入這個擁擠的社會怎能滿足社會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試著為自己擬定一份職業生涯規劃,將自己的未來好好的設計一下。有了目標,才會有動力。
二、自我盤點
我是一個畢業了3年的本科生,(平時)是家里最大的希望——成為有用之才,性格外向、開朗、活潑,業余時間愛交友、聽音樂、外出散步、聊天,還有上網。喜歡看小說、散文,尤其愛看雜志類的書籍,心中偶像是周恩來,平時與人友好相處群眾基礎較好,親人、朋友、教師關愛,喜歡創新,動手能力較強做事認真、投入,但缺乏毅力、恒心,學習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以致一直不能成為尖子生,有時多愁善感,沒有成大器的氣質和個性。但身高上缺乏自信心,且害怕別人在背后評論自己。
三、解決自我盤點中的劣勢和缺點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雖然恒心不夠,但可憑借那份積極向上的熱情鞭策自己,久而久之,就會慢慢培養起來,充分利用一直關心支持我的龐大親友團的優勢,真心向同學、老師、朋友請教,及時指出自存存在的各種不同并制定出相應計劃以針對改正。經常鍛煉,增強體質,以彌補海拔不夠帶來的負面影響。
四、未來人生職業規劃
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所學專業,在未來應該會向管理和英語兩方面發展。圍繞這兩個方面,本人特對未來五十年作初步規劃如下:
1、2005-2009年學業有成期:充分利用校園環境及條件優勢,認真學好專業知識,培養學習、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并作為就業準備。(具體規劃見后)。
2、2009-2012年,熟悉適應期:利用3年左右的時間,經過不斷的嘗試努力,初步找到合適自身發展的工作環境、崗位。
完成主要內容:
(1)學歷、知識結構:提升自身學歷層次,從本科走向研究生,專業技能熟練。英語四、六級爭取拿優秀、普通話過級,且拿到英語口語等級證書,開始接觸社會、工作、熟悉工作環境。
(2)個人發展、人際關系:在這一期間,主要做好職業生涯的基礎工作,加強溝通,虛心求教。
(3)生活習慣、興趣愛好:適當交際的環境下,盡量形成比較有規律的良好個人習慣,并參加健身運動,如散步、跳健美操、打羽毛球等。
3、2012-2053年,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踏踏實實的貢獻自己的力量,擁有一個完美的家庭。
五、結束語
計劃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體實踐并取得成效。任何目標,只說不做到頭來都會是一場空。然而,現實是未知多變的,定出的目標計劃隨時都可能遭遇問題,要求有清醒的頭腦。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著理想、信念、追求、抱負;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載著收獲、芬芳、失意、磨礪。一個人,若要獲得成功,必須拿出勇氣,付出努力、拼搏、奮斗。成功,不相信眼淚;成功,不相信頹廢;成功不相信幻影,未來,要靠自己去打拼!
影響職業規劃的因素
1. 機會驅動讓人頻繁跳動
大多數人,無論是跳出來創業的,還是從一家公司跳到另一家公司的,都屬于機會驅動導向。新的公司給開了更高的薪水,有機會;發現做個手機游戲能來錢快,有機會;從大公司出來可以拿到新的渠道,還是機會。但是,機會驅動型選手也是最容易蛙跳和吃回頭草的。
因為機會這東西就如流星,稍縱即逝。每個人在投入之前都會自認為自己就是那個必將中大獎的人。但是這確實有概率可能。因此,當機會失去,要么再尋找新機會,要么玩票結束,認識到自己的限制,繼續回歸大企業,靠能力、資歷和經驗吃飯;
對于機會驅動者,走這一遭不白走。通過這一段的折騰,能讓自己明白自己生活的價值。心死之后,則是心安。
最怕的就是“炒股炒成股東”,本來是碰一次機會,結果為了社會評價、他人評價而在其中迷失自我。
2. 愿景驅動者需處理其他角色
另一群人是愿景驅動,莫扎特臨終寫《安魂曲》,自稱是聽到一黑衣人的召喚而作。愿景驅動者投身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行業,似乎也描述自己聽到了黑衣人的聲音。于是一頭扎下去,就為創造一絕世產品。這種精神值得欽佩,然則做出這種選擇,必然要處理另外的問題。已經出現長期投身移動應用開發者因收入微薄而面臨離婚。
愿景驅動者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其生涯的其他角色該如何應對,要知道他不僅僅是一個工作者,還是一個家庭里的丈夫、妻子、父親、母親,還是社會里的公民。他需要處理好自己和家庭、自己和事業、自己和個人生活之間的關系。溝通得到理解和支持,plus留點時間成為另外角色。當你做妻子、父親、公民、享樂者的時候,會出現更美的愿景。
3.別被外在激勵搞昏了頭
跳槽者的核心動機往往是職業倦怠。本職工作做不出前景,外在激勵消失了,便會到外部尋找外在激勵,于是乎發現另外一家公司環境不錯,或者投身創業顯得自己很NB。而此時卻忘卻了內心到底追尋什么。
不過也好,當這個外在刺激再一次出現倦怠的時候,我們會感受到迷茫和再次的職業倦怠。此時,發現內心的追尋就會水到渠成。
當我們在森林迷路的時候,也許會亂走一氣,但最終會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