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技術的發展,結構化面試是當前面試實踐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面試方法,而基于行為的結構化面試更利于招聘官認清候選人的真實能力,尋找到勝任招聘崗位的合適人才。其實為什么我們要倡導基于行為的結構化面試呢?其實是因為傳統招聘過程中往往出現了誤區,一方面面試官總提一些封閉式的問題,喜歡提一些理論性和意見性的問題。另一方面,由于傳統的面試下,提問局限于具體的局部事實上,從而忽視候選人的其它方面,此外,一些企業面試官喜歡通過誘導獲得候選人的回答,要提高面試的有效度,就是要問“準”問“實”,而行為就是最準確最實在的。
所以結構化面試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一種手段,因為個體的行為具備一致性,通過過去的行為可以預測將來的行為。我們能通過他在過去的類似情境中是怎么做的,可以預測未來遇到類似情境他會怎么做,還可以看到他行為背后的價值觀、動機和心理慣勢。當然,我們在面試的時候,可以先不用關注這三點,只需要了解當時候選人當時是怎么做的,這很重要。
基于行為的面試訪談是非常有價值的。面試的時候,在候選人的簡歷上都寫得密密麻麻,記錄的都是他的行為:針對某一個情境,你做了什么,怎么做,結果怎么樣——這是我們在行為訪談法里面很重要的部分。筆者建議招聘官在面試的時候盡可能將80%的時間放在行為訪談上面。當你把行為面試進行完了之后,你再來看候選人的價值觀、動機和心理慣勢,就可以一目了然。
此外,通常價值觀和人的品德有關。你認同什么,不認同什么;你認為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諸如此類。比方說,有的人認為我就喜歡打斷別人說的話,因為這樣更有利于表達我的思路和觀點,更有針對性;而有的人則認為打斷別人說話是不禮貌的,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
而動機是跟人的品格和境界有關。我為什么這么做,我的出發點是什么?很多人都看重錢,有的人認為有了錢,可以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有的人則認為有了錢可以結交不同國家的美女做朋友,滿足某種虛榮心……這些動機反映的是人境界的高低。
從行為肯定能預見到結果,“種瓜得瓜,種豆的豆”,它們之間是有因果關系的。行為和企業的業績、文化氛圍、企業方向及人才團隊都會產生聯系。每個企業的行為都是有基因的,要尋找匹配企業文化的人才。評估一個人才的時候,還不能單純依靠他的行為來判斷,要結合他前雇主的企業文化來看。有些人的行為有著雇主深深的文化基因的烙印在哪里,所以招聘的時候也要注意這一點。遇到這種情況,不能光看某一個單一行為,要看組合行為的表現。因此,HR在基于行為的結構化面試時,需要按照事先制定好的面試提綱上的問題來一一發問,并按照標準格式記下面試者的回答和對他的評價的一種面試方式。它包含測評要素、面試程序、評分標準和考評小組的結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