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應屆畢業生人力資源網為大家整理的《單一薪酬管理模式的缺點》文章,僅供參考。
(一)從付酬因素角度分析
根據布朗德薪酬設計——價值因素分析四葉模型,說明企業在設計薪酬時必須要考慮四個價值因素,并通過評估確定相應因素的薪酬支付標準。
四葉模型中,市場因素表明企業在薪酬設計時離不開對人才市場的分析判斷,市場人才供大于求時,可以付給較低的薪酬水平,反之,則付給較高的薪酬水平。
第二個必須考慮的因素是崗位因素,即薪酬支付對象所在崗位職責的大小和相對重要性,并通過崗位評價制定相應的崗位薪酬標準。
第三個必須考慮的因素是能力因素,即薪酬支付對象身上所承載的企業發展所需的知識、能力、經驗的多少和相對重要性,并通過能力評估來制定相應的能力薪酬標準。
最后一個必須考慮的因素是績效因素,即薪酬支付對象為企業創造業績的多少和相對重要性,并通過績效考核和評估確定相應的績效薪酬標準。
薪酬設計的基本原則是:
一是市場競爭原則。企業的薪酬水平同競爭對手的薪酬水平相比,具有可比性并有一定的競爭力,從而起到吸引和保留員工、控制勞動力成本、塑造企業形象的作用,體現了按市場付酬的思想;
二是內部公平原則。研究發現,人們關心工資差別的程度有時甚于關心工資水平,然而個人能力及其工作職務的區別必然帶來個人薪酬的差別,如何使這種差別做到既鼓勵先進又能被大部分人接受呢?這就要求薪酬必須遵循“公平和公正”的基本原則。不同部門之間或者同一個部門不同人之間,個人的薪酬水平必須反映崗位職責的區別和個人能力的大小,它體現了按崗位付酬和按能力付酬的思想;
三是激勵原則。單純的高薪并不能起到激勵作用,只有與績效緊密結合的薪酬才能夠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它體現了按實際貢獻付酬的思想。 而崗位工資制、能力/技能工資制、績效工資制、市場工資制僅僅是從單一的角度考慮薪酬的付酬因素,年功序列工資制在中國一直以來僅作為輔助單元使用,因此任何一個單一的薪酬模式都不能構成科學系統的薪酬體系,只有將五種薪酬體系整合為一個協調統一的組合式薪酬體系,才能更好地發揮薪酬的戰略作用。
(二)從薪酬結構角度分析
薪酬結構從剛性和差異性兩個維度分析,可以把薪酬分為高彈性模式、高穩定性模式和折衷模式三種薪酬模式。剛性指固定工資和浮動工資的比例關系,固定工資高則剛性強,浮動工資高則剛性低;差異性是指員工工資的多少因人而異、因崗而異的特性。崗位工資制、技能/能力工資制、年功序列工資制均具有高剛性、高差異性特征,屬于高穩定性模式;績效工資制具有低剛性、高差異性特征,屬于高彈性模式。
高彈性模式是一種激勵性很強的薪酬模型,浮動工資即績效工資是主要組成成分,固定工資所占比例非常低,甚至為零。
高穩定性模式是一種穩定性非常強的薪酬模型,固定工資(崗位工資、技能/能力工資、年功序列工資)所占比例非常高,而浮動工資部分非常低,甚至為零。
折衷模式是一種既有激勵性又有穩定性的薪酬模型,固定工資和浮動工資各占一定比例。其實質是組合工資制。
上述三種模式各自特點鮮明,根據具體崗位和具體人才的不同特點區別選擇,例如對于嚴格要求自己、積極求上進、喜歡接受挑戰的員工可以采用高彈性模式,對于老老實實做事、追求工作和生活穩定的員工可以采用高穩定性模式。雖然員工可以區分,但是具體的崗位一般包括多名員工,作為企業的整體薪酬制度,不太可能細化到為每一名員工都單獨設計薪酬制度的程度,因此,在實際中,更多的企業采用的是折衷模式,即組合工資制。
更多關于人力資源文章,詳情請登錄:/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