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反映到工資結構上面,就是各個職位的工資標準。這個工資標準應該恰如其分地反映員工付出的努力。如何才能達到平衡,使工資最大限度地激勵員工,同時又能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呢?工資管理的原則是:在企業能承受的范圍內、在市場上有競爭力、對內員工間公平、對員工個人有意義。基本辦法是建立企業基本的價值標準:對企業內部各類職位價值的確定→職位級別與工資、對某一時期業績的價值評定→業績工資、對各類型貢獻的價值評定→獎金。企業要做到員工之間的工資平衡就要有一個很好的工資結構。
工資系統設計的思路和方法是:工資的系統設計要圍繞職位系統的設計展開,工資結構和工資標準應針對職位制定。對企業來說,職位體系是它的基本支撐體系。為所有的員工提供一個公平合理工資的職位體系應具備的內容是:職位設置、職位類型、職位標準、職位要求職位體系的內容由企業業務性質和運作流程直接決定。職位描述和職位評估都必須以職位要素的確定為前提。
要設計出合理科學的薪資體系和薪資制度,一般要經歷以下幾個步驟:
1、職位分析:結合公司經營目標,公司管理層要在業務分析和人員分析的基礎上,明確部門職能和職位關系,人力資源部和各部門主管合作編寫職位說明書。
2、職位評價:比較企業內部各個職位的相對重要性,得出職位等級序列;為進行薪資調查建立統一的職位評估標準,消除不同公司間由于職位名稱不同、或即使職位名稱相同但實際工作要求和工作內容不同所導致的職位難度差異,使不同職位之間具有可比性,為確保工資的公平性奠定基礎。它是職位分析的自然結果,同時又以職位說明書為依據。
3、薪資調查:薪資調查的對象,最好是選擇與自己有競爭關系的公司或同行業的類似公司,重點考慮員工的流失去向和招聘來源。薪資調查的數據,要有上年度的薪資增長狀況、不同薪資結構對比、不同職位和不同級別的職位薪資數據、獎金和福利狀況、長期激勵措施以及未來薪資走勢分析等。
4、薪資定位:在分析同行業的薪資數據后,需要做的是根據企業狀況選用不同的薪資水平。在薪資定位上,可以選擇領先策略或跟隨策略。
5、薪資結構設計:要綜合考慮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其職位等級,二是個人的技能和資歷,三是個人績效。在工資結構上與其相對應的,分別是職位工資、技能工資、績效工資。也有的將前兩者合并考慮,作為確定一個人基本工資的基礎。確定職位工資,需要對職位做評估;確定技能工資,需要對人員資歷做評估;確定績效工資,需要對工作表現做評估;確定公司的整體薪資水平,需要對公司盈利能力、支付能力做評估。每一種評估都需要一套程序和辦法。
6、薪資體系的實施和修正:在確定薪資調整比例時,要對總體薪資水平做出準確的預算。為準確起見,最好同時由人力資源部做此測算。因為按照外企的慣例,財務部門并不清楚具體工資數據和人員變動情況。人力資源部需要建好工資臺賬,并設計一套比較好的測算方法。
7、不同職位有不同職位的級別,一個是員工的級別制度,另一個是員工的寬帶制度。同一個級別,薪資的范圍大概都差不多。寬帶也是類似等級的,是比較新的概念,其特點就是把“級”的范圍定得比較寬,一個大型企業,可能從最基本的初級員工,到最高的總裁、總經理職位,有5個、6個帶別。具體而言,工資系統設計可采用如下方法:
采用級別工資制。工資設計有幾種不同的做法和思路,比較簡單的一個做法,就是根據級別來設計。比如說有10個職能部門,有30個職系,100個或者150個職位,但是整個級別就15個,工資系統就是按15個等級的工資系統,每一個級別,都給一個范圍,在哪個級別里,就用哪個級別的工資范圍來發工資。
針對不同的職位,怎么樣把工資結構設計好,能夠最恰當地反映職位本身的勞動價值,這是工資管理理念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在相當多的公司里,薪資福利計劃一經制定,就許多年“躺”在上面睡大覺,很少有人花心思去想想這些計劃執行起來有什么問題,是否是員工需要的,哪些方面可以改進,福利計劃激勵員工的效果怎么樣。這就需要有專人負責改進已有的薪資福利計劃,并根據需要去研究和開發新的項目。要做好薪資福利工作大致有三項要求:圍繞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業務效益展開。工作方向、內容、方法要與業務重點和經營戰略相一致。
一、績效導向
各種類型的薪資工資都要與員工業績或績效要素相掛鉤(績效要素,如技能、工作表現)。福利項目也可以與員工基本工資掛鉤或與某些績效要素掛鉤,如醫療保險、員工休假分別與員工個人的基本工資和工齡相聯系。
二、市場導向
結合一年一度的市場薪資福利調查,明確并保障企業在人力資源市場的戰略定位。
三、戰略定位
工資標準在市場上是要保持中間位置,還是想保持前25%的位置;福利工作要做最有吸引力的服務,還是只提供一般水平的福利。雖然這是針對市場和相對于競爭對手而言的,但這直接影響到企業能不能吸引到人才和吸引到什么樣的人才。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薪資福利管理有一個市場導向的原則,每個職位都是從市場上來的,越來越多的人才都是專業化人才,有專業化市場。這樣,給專業人才提供的薪資和報酬也是按專業化的思路來做,這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
其次企業的福利管理與設計也是目前讓很多企業感到紛繁復雜甚至很困惑的一個問題。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國內目前為數眾多的企業是一些只有幾十人、十幾人甚至幾個人的小公司。這些企業大多連規章制度都不夠健全,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低下,薪酬以及包括在其中的福利戰略設計就更是無從談起了。
據有關機構的統計,目前企業人工成本中,工資、獎金等項開支只占薪酬總額的六成不到,而福利待遇(包括法定福利和非固定福利)卻占到了40%以上。1999年,美國的企業為每個雇員支付的法定福利開支為3500多美元,而非固定福利開支為8840美元,僅后者就占去了總薪酬成本的40%。在市場經濟得到廣泛推崇的今天,企業希望它的每一筆開支都能夠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能夠對員工產生有效的激勵作用。然而——說來有些奇怪——數額巨大的福利開支卻不能讓企業得到相應的報償。作為一種受到國家法律保護的個人權力,它對員工的激勵或約束作用其實很小,這是福利所帶給人們的最根本的困惑。
福利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體系,因此它需要管理專家深入、細致的分析,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作出科學的設計。從世界范圍來看,幾乎每一家有較大規模和較高知名度的企業的福利制度都有其獨特之處,難以找到兩個完全相同的版本。
無論是歐洲國家、美國還是日本,工業化國家目前實際上都實行著廣泛且數額龐大的福利和社會保障制度,因而也都是名副其實的“福利國家”。翻閱歷史,我們發現最早的保障勞動者利益的福利制度也正是從工業化國家產生。19世紀后葉,德國最先實行工傷保險法。20世紀20年代以后,歐洲及美國開始更廣泛地施行福利及社會保障制度。1920年,美國大部分州(除6個州以外)都制定了保障傷殘工人利益的雇員補償法(也稱義務傷殘法),該法要求企業主無論有無過失,都要完全負責地向因職業原因傷殘的工人提供福利,并承擔工傷和事故造成的費用。1935年的經濟大蕭條時期,美國政府頒布了包括失業保險、傷殘保險和醫療保險等三項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法”。而在10年以前(1993年),美國又出臺了一個能夠讓雇員以家人健康為理由獲取每年12周假期的“家庭病假和事假法”。一個世紀以來,西方工業化國家的福利保障制度不斷增訂、修訂,形成了一個龐雜的體系,而它帶來的副作用也日漸突出。以德國為例,在職人員每年有30~50天的假期,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宗教和其他法定節假日13天,以及每周兩天休息日,平均算起來,每3天就有一天休息。今年5月,德國政府試圖對社會福利體制進行改革,在工資收入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勞動時間,結果遭到在野黨、工會和教會的一致反對。